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9 毫秒
1.
章红兵 《中国猪业》2020,15(6):48-49
我国饲料端与养殖端已进入"减抗、限抗"时代。猪场通过提高饲养水平、护养水平和营养水平,采用清洁、绿色、健康、高效的养猪模式,满足猪的生理需求、抗病需求和健康需求,并通过提高生物安全水平,堵截病原侵入,让猪场真正回归"养"猪,能够加速我国饲料中"无抗化"和养殖端"减抗、限抗、禁抗化"的进程,不仅能把猪养得更好,也有利于非洲猪瘟和其他疫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2.
李秀生 《猪业科学》2020,37(8):134-136
抗生素的发现和使用,促进了畜牧产业的发展,但是,随着养殖业发展,抗生素滥用现象普遍,养殖场动物耐药性越来越严重,同时也危害着肉食品安全,以及人类的健康。对此农业农村部宣布饲料无抗替抗,科学防控、科学保健,因此禁抗时代规模猪场如何做好疾病预防,成为禁抗后时代保障养殖禁抗的焦点。  相似文献   

3.
陈维  谭涛 《猪业科学》2021,38(8):42-45
为了促进食品安全和养猪业的健康发展,禁止在饲料中使用促生长抗生素势在必行。随着我国的饲料禁抗相关法规的推行,饲料企业被严格禁止在饲料生产过程中加入抗生素,这也导致了猪场疾病尤其是肠道疾病的高发,而仔猪肠道发育未完全,免疫系统未发育成熟,更容易发生严重的腹泻甚至死亡。文章对几种常见的仔猪细菌性腹泻疾病进行了回顾,病原包括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魏氏梭菌,讨论了它们的临床症状与防控措施,为猪场在防控这些细菌性腹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细菌性疾病常常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控制细菌性疾病的主要方法是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和合滥用,危害养猪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并造成了食品安全问题,生猪"无抗"养殖已经迫在眉睫。笔者根据生产实践,总结分析了影响生猪生产的主要细菌性疾病及其流行情况、"无抗"养殖在生猪生产中的应用情况、生猪细菌性疾病"无抗"防控策略等方面,以期能够帮助更多养猪从业者。  相似文献   

5.
减抗、限抗、禁抗及其替代方案对生猪养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怀禹 《猪业科学》2020,37(1):42-44
药物添加剂作为饲料添加剂应用于畜牧业生产,在促进动物生长和提高其抗病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抗生素的滥用也引发了诸如药物残留、细菌耐药性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减抗、限抗乃至禁抗已刻不容缓。文章综述了药物饲料添加剂发展历程、种类、作用以及减抗、限抗、禁抗及其替代方案对生猪养殖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国禽肉的生产和消费稳步增长。为促进生长和预防疾病而在饲料中大量使用抗生素,可能导致动物和人类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随着国家饲料的全面禁抗,绿色、安全、健康的鸡肉已成为人们的需求,无抗养殖成了肉鸡养殖业发展的必然的趋势。文章归纳了加强肉鸡品种的选择、合理的饲养方式、雏鸡的选择、疾病防控等方面的饲养管理,以期为无抗肉鸡的饲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我国已全面实施饲料禁抗和养殖业减抗行动。养猪业是养殖业中的主导产业,本文重点阐述了养殖业替抗减抗的必要性,提出了生猪生产中要选育推广抗逆性强的猪种、配制安全营养平衡的饲料、创造健康舒适的环境和提升疫病防控能力等替抗减抗技术措施。介绍了微生态制剂、中草药制剂、酶制剂、抗菌肽等7种高效替抗产品,可在养猪生产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畜禽养殖业的飞快发展,畜禽养殖过程中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情况越发频繁,细菌耐药性问题也越发严重,“禁抗、减抗、限抗”已成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噬菌体治疗动物细菌性疾病具有专一性强、不易产生抗性等优点,噬菌体已经作为抗生素替代品应用于动物疾病治疗领域。笔者对噬菌体疗法的主要应用方式和其在家禽、猪、犬、猫和牛细菌性传染病中的应用研究进行总结,以期为噬菌体在动物疫病防控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无抗养猪在某规模化猪场的实践经验分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抗生素被禁用名录的日益扩大,选择其他方法控制疾病的发生正被受到养猪界越来越多的重视,改善管理、环境卫生和饲喂益生菌、酶、植物提取物、预发酵饲料和有机酸等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猪场的实际生产中。无抗养猪看似很难,是因为我们想一下把它解决,当把大问题、大事情分解成小问题,小事情的时候我们就很容易做到了。养猪业高度发达的丹麦在无抗养猪方面已取得极大成功,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某存栏500头生产母猪的规模化猪场借鉴丹麦在这方面的成功经验,坚持"人养猪,猪养人,待猪如人"的经营理念,走在了江苏省无抗养猪实践者的前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饲料添加抗生素是养殖行业用来控制动物细菌病、促进畜禽生长的常用手段,随着人们公共安全意识的觉醒和提高,减抗、限抗和禁抗已是全世界养殖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替抗方案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副猪嗜血杆菌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养猪业发展的细菌性疾病,且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逐年上升。随着我国饲料禁抗新政正式落地,副猪嗜血杆菌病势必会以更猛烈的攻势掀起更大的风波。文章主要针对限抗背景下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防治措施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旨在为人们合理使用抗生素、选择替抗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摘要:为获得绿色、有效的断奶仔多系统衰竭综合征防控措施,通过免疫屠宰前60d左右的10头健康育肥猪制备猪圆环病毒2型高免血清,对疑似感染有猪圆环病毒2型的规模猪场母猪及仔猪从预防、紧急治疗两个方面探讨两种生物防控法的防控效果。结果表明,对母猪、断奶仔猪注射制备的猪圆环病毒2型血清抗体制剂并配合敏感抗菌素,其从出生到断奶后30d的存活率及紧急治疗的治愈率均最高,分别达97%和100%;使用猪圆环病毒2型疫苗其次,分别为86%和85%,空白组即仅仅采取加强饲养管理最低,存活率仅为55%。猪圆环病毒2型血清抗体结合使用敏感抗菌素是疑似感染猪圆环病毒2型的规模猪场最有效的生物防控手段。  相似文献   

12.
规模化猪场猪病防制应树立“预防为主”,重视群体健康,重视应用病原学诊断和抗体检测技术,加强环境控制,提高饲养管理人员素质。  相似文献   

13.
猪大肠杆菌病是养猪生产过程中比较容易发生一种细菌性传染病,能够造成哺乳仔猪发生黄痢、白痢,以及保育猪发生水肿病。虽然猪场规模化程度得到很大的提升,但猪大肠杆菌病仍是困扰猪场管理者的重要猪病,影响着猪场的盈利水平。因此,文章主要从临床分类、临床症状、病理变化、防控策略4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猪场管理者、兽医工作者防控该病提供借鉴或参考。  相似文献   

14.
2019年11月底,湖北某商品猪场保育猪只出现厌食、消瘦、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偶有病猪急性死亡,为查找病因,控制疫情,减少损失,依次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测,最终确定该发病猪场为感染猪瘟病毒,进而继发感染Hps-4混合感染,并伴随蛔虫感染导致。通过筛选敏感药物治疗,优化生产管理,成功控制了此次疫情。该案例对此次疫情进行了分析总结,就加强生物安全建设,优化养殖管理,实现生产质量可控提供了参考建议。也为猪瘟混合感染呼吸系统细菌性疾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赵玉  屈勇刚 《中国猪业》2021,16(2):69-73
近年来,猪的口蹄疫疫情时有发生,面对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疫病,尤其在国内规模化、集约化的养殖场中,一旦发生疫情不利于控制,极易造成疫情大范围暴发,因此采取必要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仍然是关键所在。本文以口蹄疫为例,简述口蹄疫的特点,并通过选址与布局、生产管理、可移动风险和疫病防控等4个方面,阐明构建猪场生物安全体系是防控疫病的重点和核心,以期为规模化猪场应对重大疫病、建设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规模化猪场提供有效帮助,促进养殖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仔猪白痢是猪场的常发病和多发病,病死率虽低,但严重影响仔猪生长发育,易形成僵猪,给猪场造成较大经济损失。文章从仔猪白痢的病原学特点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防治等方面分别展开论述,首先阐述了大肠杆菌的形态染色、生长需要、菌落形态等;随后对仔猪白痢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3种实验室诊断方法及优缺点进行论述;重点阐述了仔猪大肠杆菌病疫苗的应用、抗生素与中药的防治等,以期对猪场控制该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在目前非洲猪瘟疫苗毒株、变异毒株、野毒株并存背景下,只做好外部生物安全已不足以达到防控非洲猪瘟的目的。因疫苗毒株隐蔽性强、检测难度大,不知道通过引种是否会将疫苗毒株带到猪场。因此,未来猪场生物安全不能只关注场外生物安全,更重要的是要运用“以猪为本”的“1237”P氏生物安全立体非洲猪瘟防控体系,即在做好“控五流”等外部生物安全的同时,更要关注饮水安全、注重猪的自身健康度、提高猪的非特异性免疫力,才能实现“与非共存,与蓝共舞”。所谓“立体防控”是指全方位的防控,而不是仅仅针对猪场大门的传统生物安全防控。  相似文献   

18.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可以感染各个年龄段的猪只,但更易感染刚出生的仔猪。仔猪流行性腹泻是猪场一种较为普遍的疾病,具有较大的危害性。文章通过调查连云港某猪场新生仔猪(2019年4—5月期间56头母猪产下的全部641头活仔猪)发生腹泻及其死亡情况,结果发现哺乳期共死亡仔猪94头(其中疾病死亡共42头,约占45%),其中流行性腹泻死亡21头,占疾病死亡的50%,占总死亡的22%。另外,结合走访当地一些养猪户了解到目前仔猪流行性腹泻的危害仍然较大。最后,分析了仔猪流行性腹泻的发生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为降低仔猪流行性腹泻的发生率以及为猪场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参考或借鉴。  相似文献   

19.
猪圆环病毒病是由猪圆环病毒感染后引起的一种免疫抑制性传染病。不同阶段的猪感染后可能表现不同的临床症状,而且容易发生连续感染,增加治疗难度,给猪场造成巨大损失。文章从猪圆环病毒病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诊断方法和防控措施进行了概述,以期为广大养猪生产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