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PP333对乐陵无核金丝小枣组培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P133对乐陵无核金丝小枣组培苗的生长发育产生显著的影响,可以延缓生长和矮化壮苗,并促进生根.试验表明,3mg·L-1PP333可促进组培苗的生长分化和生根,4-5mg·L-1的PP333适宜种质资源的保存.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乐陵无核金丝小枣自然繁殖率低的问题,开展了乐陵无核金丝小枣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选出了其组培的最佳外植体、最适宜的初代、增殖、生根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在生根苗移栽试验中,摸索出了适合的基质及移栽管理程序,移栽成活率达96.8%,较系统地建立了乐陵无核金丝小枣组培快繁技术体系,从而实现了乐陵无核金丝小枣的快速推广.  相似文献   

3.
采用茎尖和试管苗培养的方法,以黄秋葵生长点为材料,进行了生长点的生长、分化芽的生根和试管苗的生根继代增殖培养,以及试管苗的移栽与定植的研究。结果表明:1/2MS+ZT0.2mg·L-1+NAA0.3mg·L-1是生长点伸长生长的理想培养基;MS+6-BA0.7mg·L-1+AgNO30.8mg·L-1+NAA0.1mg·L-1是生长芽分化培养的理想培养基;1/3MS+ABT0.6mg·L-1+蔗糖10g·L-1+IAA0.4mg·L-1是分化芽生根培养和生根继代增殖培养的理想培养基。试管苗移栽成活率为94.7%;定植成活率为97.4%;定植的试管苗保持了杂种黄秋葵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4.
乐陵无核金丝小枣的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乐陵无核金丝小枣为试材,对其茎段组培快繁过程中的有关技术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外植体以室内水培芽较好,继代快繁过程中,以改良MS培养基中附加BA2.0mg·L-1、NAAO.1mg·L-1,温度为28℃.光照时间为16h·d-1、光照强度3000LX,PH值6.2,蔗糖30g·L-1,琼脂7g·L-1(单位下同),有利于小植株的生长.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大花蕙兰为材料,研究其茎尖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结果表明,最佳原球茎诱导培养基为VW+0.8mg·L-16-BA+0.2mg·L-1NAA+20g·L-1蔗糖+0.05g·L-1AC,pH5.2。原球茎体分化丛生芽经壮苗生根后可进行移栽,最佳移栽基质为树皮块和水苔藓。  相似文献   

6.
用洋甘菊种子获得无菌苗,接种在MS培养基上发芽形成植株.然后,将生长整齐一致的茎段接入不同激素浓度组合的MS的培养基上继代增殖培养、生根培养.结果表明,茎段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0.2mg·L-1+IBA0.06mg·L-1.洋甘菊易生根,MS培养基中加入0.1~1.5mg·L-1NAA和0.1~1.5mg·L-1IBA都可以诱导出大量的根,生根率可达100%,组培苗移栽容易成活.  相似文献   

7.
以优良品系"金蒜3号"气生鳞茎为外植体,成功地建立了再生体系。基本培养基为MS,在添加了2,4-D 1.5mg·L-1的培养基上最适于气生鳞茎愈伤诱导,愈伤诱导率为87.6%,黄色颗粒愈伤诱导率为100%,愈伤最佳继代培养基为MS+2,4-D 1.5 mg·L-1;在最佳分化培养基MS+6-BA 3.0 mg·L-1上,黄色愈伤分化率为94.6%,芽最佳生长培养基为MS+6-BA 1.0 mg·L-1+KT 1.0 mg·L-1+GA 0.2 mg.L-1+NAA 0.1 mg·L-1;试管苗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NAA 0.2 mg·L-1,生根率达到92.4%;生根的试管苗移栽到装有田园土的土盆中,其存活率达到82%。试验为今后大蒜体细胞突变体筛选等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藤本月季组织培养快繁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该文是对最新引进的荷兰优良藤本月季进行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研究.经过试验对比,筛选出适合多数品种增殖分化的培养基及生根培养基.最佳的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6BA0.5~1.0mg·L-1,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0.2mg·L-1,生根率达100%.在试管苗的移栽试验中摸索了移栽基质等与成活率的关系,使移栽成活率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9.
蓬累悬钩子组织培养及试管苗繁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保护野生资源和实现人工栽培,以蓬累悬钩子的冬眠芽为材料,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进行了冬眠芽伸长生长、分化,伸长生长芽和不定芽生根,试管苗的移栽和定植的研究。结果表明,MS+IAA0.1mg·L-1+GA30.5mg·L-1+6-BA0.5mg·L-1是冬眠芽伸长生长培养的理想培养基;MS+NAA0.1mg·L-1+ZT1.2mg·L-1是伸长生长芽的茎段分化不定芽培养的理想培养基;1/2MS+NAA0.1mg·L-1+IAA0.2~0.4mg·L-1是伸长生长芽和不定芽生根培养的理想培养基;试管苗移栽成活率为91.6%,定植成活率为98.2%。定植的试管苗保持了蓬累悬钩子的生物学性状,翌年开花结果。建立起蓬累悬钩子试管苗的繁殖技术。  相似文献   

10.
豆蔻天竺葵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豆蔻天竺葵的叶片、茎段为外植体进行试管培养.结果表明,培养基MS+6-BA 1.0 mg·L-1+NAA 0.2 mg·L-1最适于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茎段丛生芽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 1.0 mg·L-1+NAA 0.2mg·L-1,最佳芽增殖及继代培养基为MS+6-BA 1.0 mg·L-1+NAA 0.1 mg·L-1,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NAA 0.2mg·L-1.快繁途径可选择以茎段作为外植体,诱导获得丛生芽并进行增殖,最后获得大量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11.
新疆皮亚曼石榴微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以新疆南疆的珍稀果树皮亚曼石榴的叶片为试材 ,成功地进行了微繁殖。经试验研究 ,皮亚曼石榴增殖培养所用的基本培养基改良White较MS ,B5为好 ;最适增殖培养基为改良White +BA1 .5mg·L- 1 +IBA0 .1mg·L- 1 +GA30 .8mg·L- 1 ;壮苗培养基为改良White +BA0 .2mg·L- 1 +PG1 50mg·L- 1 ;生根培养基 :1 / 2MS+BA1 .5mg·L- 1 +AC1 50mg·L- 1 +PG1 50mg·L- 1 。生根处理中初期暗环境培养对受试品种生根具有相当大的作用。受试品种试管苗的移栽驯化 ,采用三步法移栽 ,首先采用闭瓶强光炼苗、开瓶强光炼苗 ,并移入温室中上覆开孔塑料薄膜的小拱棚中带电加温线的珍珠岩苗床上培养苗 ;其次再移入温室营养袋中培养 ;最后移栽入田间苗圃中。在移栽中逐渐降低湿度 ,适应外界环境条件以保证较高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2.
为了对野生资源进行保护,同时满足人们的需求,以具生长点的皱叶酸模茎段为材料,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方法,对生长点的分化培养、分化芽生根培养、试管苗移栽、定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S+NAA0.05mg·L-1+6-BA2.0mg·L-1+蔗糖30g·L-1是皱叶酸模生长点分化培养的理想培养基;诱导分化芽生根的理想培养基是MS+IAA0.2mg·L-1+蔗糖30g·L-1;最佳的分化模式是先生根,再加入液体形式的最适分化培养基;试管苗移栽成活率高达100%,定植的试管苗保持了野生植株的生物学性状。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以甘露子嫩茎为材料,进行了愈伤组织的诱导、分化,试管苗的生根、移栽、扦插,以及试管苗移植的研究,并建立起甘露子优良变异植株的无性系,达到了快速繁殖的目的。结果证明:诱导嫩茎愈伤组织的理想培养基是1/2MS+BA0.5~1.0 mg·L-1+2,4-D1.0 mg·L-1;愈伤组织分化的理想培养基是MS+BA1.5mg·L-1+NAA0.1 mg·L-1;生根的理想培养基是1/2MS+IAA 0.2 mg·L-1+NAA 0.1 mg·L-1;以炉灰渣为试管苗的移栽扦插基质,试管苗移栽成活率为97%,扦插成活率为92%。移植的试管苗具有长势非常旺盛,秋天块茎收获量增产18%、根系增加1~2倍、入冬前枯萎时间晚7d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为保存假酸浆有利变异的种质,满足栽培对种苗的需要,以变异植株嫩茎为材料,进行了嫩茎的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培养、分化不定芽生根培养、试管苗生根继代培养、试管苗的移栽和定植的研究,建立起变异植株的无性系。结果表明:MS+6-BA0.2mg·L-1+2,4-D1.2mg·L-1培养基是变异假酸浆嫩茎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和继代培养的理想培养基;MS+GA30.5mg·L-1+6-BA1.0mg·L-1+NAA0.1mg·L-1培养基是假酸浆嫩茎愈伤组织分化培养的理想培养基;White+IAA0.1mg·L-1+IBA0.4mg·L-1培养基是假酸浆不定芽生根培养的理想培养基;定植的试管苗生长旺盛,保持了假酸浆的所有生物学性状和花期延长的有利观赏变异性状。  相似文献   

15.
建莲茎尖离体培养研究初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选用不同品种的“建莲”地下茎茎尖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再生研究 .结果表明 :对“建莲”地下茎茎尖培养 ,品种间存在一定差异 ;筛选出了适合于“建莲”地下茎茎尖离体培养的分化培养基 ,即 MS+2 mg·L- 1 ZT+0 .5 mg· L- 1 GA3;增殖培养基为 MS+3 mg· L- 1 BA+0 .5 mg· L- 1 NAA;生根培养基为 MS+0 .5 mg· L- 1 BA+0 .1 mg· L- 1 IBA+1 .0 mg· L- 1 NAA,并对已生根的试管芽苗进行了成功的移栽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珍稀树种香果树Emmenhenry opterysi的生根和移栽技术,以继代培养的香果树无根试管苗为材料,进行了试管内生根和试管外生根试验.结果表明,试管内生根用MS-B+IBA0.5mg·L-1+蔗糖20g·L-1+琼脂7g·L-1作培养基,培养20d其生根率达100%;试管外生根用20mg·L-1ABT生根粉处理10min,无根苗扦插成活率达84%.不同生根类型、不同生根时间、不同茎粗和不同炼苗时间的试管苗移栽试验结果显示,试管苗生根后20d左右,直径达0.15cm以上,炼苗3~5 d移栽效果最好.适宜的移栽基质是腐殖质土与珍珠岩按3:1混合,其移栽成活率达87%.  相似文献   

17.
无患子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采用无患子 Sapindus mukorossi Gaerth成年结果母树上的越冬芽、半木质化春、夏梢嫩茎芽、叶切块为外植体,在含BA、NAA、2,4-D、IBA、KT不同浓度及其配比的MS培养基上进行芽的诱导.结果表明,剥除鳞片的越冬芽是无患子快速繁殖最理想的外植体.无患子越冬芽萌发的适宜培养基为MS + BA 1.5mg·L-1 + NAA 0.2mg·L-1;春、夏梢芽萌发的适宜培养基为MS + BA 4.0mg·L-1+ NAA 0.3mg·L-1;春、夏梢芽切块形成愈伤组织的适宜培养基为MS + 2,4-D 1.5mg·L-1 + BA 0.2mg·L-1;无患子愈伤组织诱导萌芽的适宜培养基为MS + BA 3.0mg·L-1+ NAA 0.2mg·L-1+ KT 0.2mg·L-1;适宜的幼苗增殖培养基为MS + BA 1.0mg·L-1 + IBA 0.02mg·L-1;适宜的小苗生根培养基为1/2 MS + NAA 0.5mg·L-1 + IBA 0.1mg·L-1.  相似文献   

18.
大岩桐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大岩桐的叶片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结果表明:叶片可诱导形成愈伤组织。经实验筛选出各培养阶段最适宜的培养基:(1)诱导、继代培养基为Ms+BA2mg·L-1+NAA0.2mg·L-1;(2)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0.2mg·L-1+AC1g·L-1。  相似文献   

19.
甜瓜子叶节培养高效再生体系建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8个甜瓜品种的子叶节进行离体培养,采用3种方法进行诱导,建立了高效的再生体系。其中,启动培养基为MS+BA2.0mg·L-1+IAA1.0mg·L-1,诱导培养基为MS+BA0.5mg·L-1+IAA0.2mg·L-1,通过器官发生途径诱导形成丛生芽,伸长和生根培养基分别为MS+BA0.05mg·L-1+IAA0.02mg·L-1和1/2MS+NAA0.2mg·L-1。以上培养基均含蔗糖35g·L-1,pH5.8。此再生体系每个外植体可获得7.2~12.5个不定芽(>1cm),生根率为91%,驯化成活率大于90%。  相似文献   

20.
以红掌品种阿拉巴马为材料,研究组培苗生根培养与移栽炼苗的相关因子.结果表明:红掌组培苗最佳的生根培养基为改良Nitsch+0.5 mg·L-1NAA+0.3 mg·L-1IBA,最佳的移栽季节为5月份(15-20℃).组培苗最佳的移栽预处理条件为:培养室培养8 d,大棚培养5 d,炼苗2 d;最佳的移栽基质为:泥炭土+水草+珍珠岩(2∶1∶1).在优化条件下,组培苗的移栽成活率可高达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