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发酵床养猪技术 目前最流行的养猪技术就是发酵床养猪技术,也叫懒汉养猪技术。广西全州县生物技术开发实验场已建成新型的发酵床养猪示范基地,第一期占地200多平方米,第二期近400平方米。发酵床养猪最大的优点是不用清扫猪舍,冬暖夏凉,猪病少,特别是冬季因垫料温暖,能减少饲料消耗。目前市售的发酵垫料需要购买菌种,每平方米需20~40元。采用活力99生酵剂保健液,  相似文献   

2.
<正>发酵床养猪这种养殖新方法,是利用有机垫料建成一个发酵床,用发酵床来吸收猪的粪便,利用发酵床里面的微生物,分解粪便,转化饲料,改变了原来传统的,让猪的大小便全部在猪舍里面,然后再用水冲洗,冲到外面污染环境,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旧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育肥猪后期粪尿量剧增造成发酵床死床的问题,对普通发酵床的布局进行了改良,在每个发酵床单元内增设1个定点排泄区,经测定有70%以上的猪粪尿经定点排泄区的漏粪地板排出发酵床外,从而可以提高发酵床养猪的密度,减少垫料用量。饲养试验结果表明,锯屑、稻壳和菌糠复合型垫料对猪粪的适宜承载量为1.40~1.86 kg/m~3,对尿的承载量为2.70~2.98 kg/m~3,垫料铺设厚度为60 cm的普通发酵床,在每头猪的最低占床面积2.24 m~2、占圈面积2.72 m~2时已出现轻度死床;而垫料铺设厚度为40 cm的改良型发酵床,每头猪占床面积为1.08 m~2、占圈面积1.36 m~2时,仍未出现死床。改良型发酵床单位面积及每头猪的一次性垫料投入量分别为普通发酵床的2/3和32%~64%,饲养过程中每头需添加的垫料量仅为普通发酵床的10.7%~16.0%,一次性垫料投入和饲养过程中的垫料添加均大幅下降。改良型发酵床提高了猪的增质量(10.2%~34.9%),提供了猪群清洁的拱翻和活动场地,保证了动物福利,有利于发酵床饲养方式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发酵床养猪是对环境友好的新型养猪技术,其中发酵床垫料表层温度的控制是猪养殖过程中一个关键因素。为了探讨夏季高温期间微生物发酵床表层温度的状态,本研究对微生物发酵床猪舍内部各个区域及其外部环境的表层温度进行测量分析,结果表明:猪舍内发酵床垫料区域(30.13±0.86)℃和非垫料区域如采食槽(30.58±1.09)℃、饮水槽(30.93±0.86)℃和猪舍走道(29.90±0.69)℃的表层温度不存在显著差异、而猪舍内部表层温度与外部温度[阴影区(35.25±2.70)℃、非阴影区(41.44±2.12)℃]则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猪养殖密度的发酵床垫料表层温度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一定养殖密度范围内,猪舍排泄区和非排泄区的垫料表层温度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5.
发酵床养猪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建平  张瑞涛 《农技服务》2011,28(10):1465+1517-1465,1517
发酵床养猪技术应重点抓好猪舍、发酵床建造形式,发酵床用垫料的准备、选择、制作,发酵床的日常管理和维护以及猪进入发酵床的饲养管理等工作。  相似文献   

6.
林莉莉  姜雪  冯聪  范亮  王际辉  张彧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530-19532
[目的]比较发酵床养猪与传统养猪对猪生产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对发酵床养猪和传统养猪猪舍环境中和猪体表的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研究。[结果]发酵床养猪猪舍与传统猪舍相比,环境中和猪体表的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数均较少;发酵床养猪洁净卫生,为猪提供较好的生活环境。[结论]发酵床养猪技术提高了猪的生产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零排放无污染发酵床养猪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酵床饲养模式是山东省于2006年从日本引进的新型零排放无污染养猪模式。本试验在猪舍建筑设计、发酵床垫料的选择、发酵床制作和维护、猪的饲养管理等关键技术环节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发酵床猪舍要确保良好的通风和排湿性能;发酵床垫料可根据本地的资源因地制宜选择;菌种、发酵原料要充分混合均匀,堆积发酵时间一般为7—10天。发酵床垫料厚度一般为80cm左右,饲养管理中要注意发酵床的日常护理。  相似文献   

8.
<正>生物发酵床零排放养猪法是根据微生态理论和生物发酵理论,在猪舍内建立并全面铺设一定厚度的谷壳、锯木和发酵菌种等混合有机物垫料,猪饲养在上面,其所排出的粪尿在猪舍内经微生物发酵迅速降解、消化,从源头实现环保、无公害养殖目的。采用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优点:1.彻底解决养猪对环境的污染采用生物发酵床零排放养猪技术后,由于有机垫料里含有相当活性的特殊有益微生物,能够迅速有效地降解、消化  相似文献   

9.
<正>猪舍及发酵床建设发酵床猪舍并无统一要求,一般需要采光充分、通风良好。从使用效果分析,大跨度、封闭调控型的猪舍,环境控制和使用效果较好,发酵床有效面积大,一般新建场多采用这类模式。发酵床猪舍分垫料区和硬化区,前者面积占70%左右;后者占30%左右,供生猪采食和高温时休息,床底部无需采用硬化处理,以增加渗透性。地下水位高,应采用地上式结构。仔猪垫料厚度一般为50~70厘米,育肥猪一般为80厘米左右。在发酵床外侧底部设置通气渗滤液排放口,平时作为通气孔,当垫料水分过高时作为渗水孔。渗液孔外接污水管,防止污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稻壳、稻壳粉发酵床在生猪饲养中的实用性,在黑龙江地区发展生态养猪模式,用稻壳、稻壳粉代替锯末,作为垫料原料制作猪发酵床,对猪舍内温度进行观测,分析使用此廉价垫料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冬季发酵床床面温度和舍内温度基本恒定,不受舍外温度变化影响,适合猪生长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