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徐学锋 《长江蔬菜》2013,(16):46-49
液体菌种的应用是金针菇工厂化生产的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本研究以金针菇21作为供试菌株,通过摇瓶培养,比较了不同碳源和氮源对液体菌种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玉米粉为最佳碳源,麸皮为最佳氮源;通过正交试验对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显示,摇床转速150 r/min、装液量60 mL(三角瓶,250 mL容量)、接种量12%(V/V)、培养温度22℃时所得液体菌种质量最优,菌丝干质量达1.821 5 g/100 mL。栽培试验结果显示,菌龄5 d的液体菌种最适合栽培应用,栽培周期比使用固体菌种短,产量也高约5.8%。  相似文献   

2.
白灵菇液体培养条件的研究及栽培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白灵菇液体培养条件,确定最佳培养基配方为10%(w/v)麸皮,1%蔗糖,0.3%蛋白胨,0.1%KH2PO4,0.05%MgSO4;最佳培养条件为pH7.0,温度25℃,接种量10%(v/v),培养基装量100mL/250mL,培养时间7d。栽培试验表明,液体菌种制种时间比固体菌种的少13~18d,头潮菇出菇时间缩短了10-20d。  相似文献   

3.
金针菇液体菌种培养条件的筛选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柴慈桐  祁勇 《食用菌》2010,(6):13-14
以菌丝生物量为主要指标,通过对金针菇液体菌种培养条件的研究,适宜的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22℃,培养基初始pH6.5,接种量10%;通过发酵罐内菌种培养,确定了金针菇液体菌种培养的生长曲线,培养84~96h菌丝生物量最大,发酵罐液体菌种的培养终点为96h;通过应用试验,确定液体菌种的最佳菌龄为84h;通过用液体菌种接种与用固体菌种接种的栽培生产性能比较试验,用液体菌种接种比用固体菌种接种的栽培,菌丝长满期提前12d满袋,头潮菇采摘期提前10d,第二潮菇采摘期提前9d,生物学效率提高5.8%。  相似文献   

4.
黑木耳液体菌种的制备条件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丽君  王芳  张玉萍 《食用菌》2009,31(6):25-26
以菌丝生物量为主要指标,对黑木耳液体菌种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了筛选研究,结果表明其适宜的培养基为麸皮10%,葡萄糖2%,玉米粉2%,KH2PO4 0.2%、MgSO4 0.1%,蛋白胨0.1%,VB1 10mg/L;适宜摇瓶培养的最佳条件为:装量150mL,培养温度25℃,摇床转速200r/min,接种量10%。栽培试验表明,使用液体菌种做中间种既能缩短原种和栽培种制种周期,也能缩短黑木耳栽培周期,并能提高黑木耳产量。  相似文献   

5.
对适于白色金针菇F81液体菌种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了筛选研究,结果表明,其适宜的液体培养基组成为玉米粉2.0%,麸皮2%,KH2PO4 0.1%,MgSO4 0.05%,VB1 10μg/100mL,VB2 50μg/100mL;适宜摇瓶的培养条件为:培养基起始pH6~8,培养温度25℃,培养时间8d。  相似文献   

6.
糙皮侧耳液体菌种培养条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糙皮侧耳液体菌种适宜的培养条件、培养周期与贮存期。结果表明,糙皮侧耳液体菌种适宜的培养基配方为蔗糖2%,玉米粉4%,麦麸3%,酵母粉0.3%,KH2PO4 0.25%,MgSO4 7H2O 0.1%,ZnSO4 0.05%,pH6.17。摇瓶培养装液量80mL/250mL,摇床转速150r/min,接种量10%,培养周期6d,菌种于3d内用完为宜。  相似文献   

7.
白灵菇液体菌种培养条件及栽培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结果表明,白灵菇(Pleurotus nebrodensis)液体菌种的适宜培养基配方为玉米粉3%,蔗糖3%,蛋白胨0.5%,KH2PO40.1%,MgSO40.05%和VB10.001%;最适培养条件是初始pH6,培养温度26℃,培养时间5d,250mL三角瓶装液量70mL,摇床转速150dmin,接种量8%~10%。栽培试验表明,液体菌种可以明显加快菌丝生长速度,生物学效率也高于固体菌种(对照)。  相似文献   

8.
以金针菇菌株为试材,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法优化金针菇液体菌种的培养条件。结果表明:pH、温度、转速、接种量4种因素对菌丝干质量得率影响的顺序依次为,温度转速接种量pH,并且在以接种量为9%、温度为22.3℃、pH 6.9、转速为114.0r·min~(-1)时,菌丝干质量可以达到7.998mg·mL~(-1)。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法得到的液体菌种培养条件,可为工业化生产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针对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菌种在保藏中难以保持遗传性能相对稳定的问题,以金针菇新品种"上研1号"为供试菌株,采用继代培养法(C)、液体石蜡法(P)、液氮法(N)和蒸馏水法(W)保藏两年后,观测活化菌丝的生长、液体菌种性能及工厂化栽培性状,比较不同保藏方法对金针菇栽培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液氮法保藏处理和继代培养保藏处理中,活化菌丝生长速度快,菌落浓白、均一;液体菌种成球度、菌球大小和密度等方面均表现优异,液体菌种终止pH在5.9~6.0之间;菌丝分支能力强,锁状联合明显且数量较多。在工厂化栽培中,液氮法保藏处理子实体整齐度好、产量高(每瓶372.67 g);液氮法和继代培养法保藏处理的A级商品菇比例相近,商品性状优良。液氮法与继代培养法保藏处理在两年内均可维持金针菇新品种的栽培特性,但液氮保藏法操作更为便捷,是保藏金针菇品种的稳定、可靠、省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以猴头菇为研究对象,采用金针菇菌糠、滤泥等廉价培养基质,通过优化液体菌种和栽培培养基配方、栽培方式等建立猴头菇高效栽培技术体系。结果表明,猴头菇液体菌种的培养基配方为H3,培养到第4天时活力最强;猴头菇栽培培养基配方W2;栽培方式以小口径、不需要搔菌为好;比较菌糠培养基与纯玉米芯培养基栽培获得的子实体,金针菇菌糠培养基培养的猴头菇菌丝生长速度更快,菌丝满袋时间和现蕾时间更短,子实体重量提高44%,并且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1.
杏鲍菇液体菌种的生产工艺优化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杏鲍菇液体发酵过程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杏鲍菇液体菌种较优生产工艺条件是:250mL三角瓶中装液量为100mL,转速180r·min^-1,温度25℃,发酵培养周期144h。所获得的杏鲍菇液体菌种活力强,菌龄一致,将其接种于木屑栽培培养基,菌丝萌发、吃料快,生长整齐,出菇早,平均生物学效率92.4%。  相似文献   

12.
白色金针菇液体菌种生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主要对适于白色金针菇F81液体菌种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了筛选研究,结果表明,其适宜的液体培养基组成为玉米粉2.0%、麸皮2%、KH2PO4 0.1%、M茚040.05%、10ugVB1/100ml、50ugVB2/100ml;适宜摇瓶的培养务件为:培养基起始pH值6~8,培养温度25℃,培养时间8d。  相似文献   

13.
以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As2796菌株为试材,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研究了摇瓶培养双孢蘑菇液体菌种的最佳条件,以期为高效制备双孢蘑菇液体菌种和还原型液体菌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在加富培养基中,培养料浸提液添加量为50%,过氧化钙浓度为0.0100 g·(100mL)-1,250 mL三角瓶装液量为80 mL时,双孢蘑菇液体菌种的生物量达到0.95 g·(100mL)-1,比加富培养基提高了57.3%.得到的液体菌种经过抽滤浓缩后,用胶Y固化制备的还原型液体菌种,4℃保存30 d,仍保持固化前的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14.
金针菇液体菌种发酵罐内深层培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合  赵燕  秦俊哲  魏颖杰 《食用菌》2005,27(6):21-22
研究了金针菇908液体菌种在发酵罐内深层培养过程的生长变化及影响条件。结果显示,培养过程中适宜的温度为24-25℃,pH5.5~7.0,接种量15%。培养前期24h,通气比1vvm,搅拌器转速180r/min;在24~60h适宜的通气比为1.2vvm,搅拌器转速210r/min。24-60h为菌丝的对数生长期。60h时的菌球数为720个/mL,还原糖含量5.96g/100mL。氨基氮含量9.54mg/100mL,纤维素酶、淀粉酶、漆酶及蛋白酶的酶活分别为1.85u、2.38u、0.092u及0.184u。  相似文献   

15.
平菇液体菌种的制备条件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平菇液体菌种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筛选研究,结果表明其适宜的培养基组分为玉米粉6%、KH2PO40.05%、MgSO40.05%、VB110mg;适宜摇瓶的培养条件为:装量150mL、培养温度20℃、摇床转速150 r.min-1、接种量15%。使用液体菌种做中间种能缩短原种和栽培种制种周期。  相似文献   

16.
通过摇瓶培养及发酵罐发酵试验,对双孢蘑菇2796液体菌种发酵工艺条件进行的优化结果为:液体发酵培养基的最佳初始pH值6.5,最适培养温度25℃,接种量5%,培养时间5-6d。发酵液的pH值与菌丝球生物量等指标可作为液体菌种发酵终点判断的依据。双孢蘑菇液体菌种传代和扩增试验结果表明,斜面母种经5级传代扩增1万倍后菌丝仍具有较高活力。一级~五级液体菌种活力相近,作为原种按1%接种量制备固体栽培菌种菌丝平均满瓶时间为27d,比传统的固体原种制备栽培菌种时间缩短25%。  相似文献   

17.
对杏鲍菇液体培养基的碳氮源进行筛选,表明杏鲍菇科杏2号菌株最适碳、氮源均为麦麸皮.采用单因素试验对杏鲍菇液体菌种的摇床培养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100/250 mL装液量,10%接种量,30℃下180 rpm转速培养6 d,菌丝生物量最大.采用该液体菌种栽培杏鲍菇,菌丝满袋时间缩短12 d.  相似文献   

18.
冬虫夏草菌液体发酵培养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冬虫夏草菌(Cordyceps sinensis)的液体发酵培养条件及培养技术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本所分高培养的菌种和选出的液体培养基S31、a,在pH5.5、装量40%、温度18-20℃,转速100-12r/min,培养时间96h的适宜条件下,菌丝产量最高,菌丝于重达到0.028g/mL左右。  相似文献   

19.
金针菇富碘栽培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金针菇的富碘能力作了初步研究。金针菇液体培养菌丝体和栽培子实体均有较好的富碘性能。在添加I ̄-浓度50~1500mg/L范围内,菌丝体富碘量为0.36~20.9mg/g,碘富集率为1.89~10.97%。喷洒施碘培养金针菇子实体的富碘效果较拌科施碘好。在50~1000mg/kg喷施I ̄-范围内,子实体富碘量为0.094~0.33mg/g,碘富集率为2.1~20.2%。碘对金针菇菌丝体和子实体的生长、生物量的合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高淑敏 《北方园艺》2011,(12):154-156
为适应高海拔气候条件下金针菇规模化栽培生产,以青海省农林科学院野生植物研究所选育的金针1号菌株为试材,研究了5种培养基配方对金针菇菌种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号培养基配方(玉米粉5%、麸皮1%、酵母粉0.5%、葡萄糖2%、KH2PO40.1%、MgSO40.05%、CaCO30.2%、维生素B11 mg),在25℃1、80 r/min的培养条件下,恒温培养6~7 d,培养出的金针菇液体菌种菌液清亮、颜色浅黄、菇香味浓、菌球直径小、密度大,接种栽培袋后,多点上下同时发菌,发菌速度快,菌龄一致,与对照固体菌种接种后发菌时间对比缩短18 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