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选取福建某猪场149头2~3胎长大的二元母猪为研究对象,用超声波背膘仪测定其在1个繁殖周期内断奶、配种及产前3个生理阶段的背膘厚度,分析不同阶段背膘厚度与繁殖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长大二元母猪断奶和配种阶段背膘厚度在16~19 mm时母猪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最高及窝质量最大,断奶母猪背膘厚度在13~15 mm的断奶至发情时间间隔最短,产前母猪背膘厚度在21~24 mm时母猪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最高及窝质量最大,不同阶段母猪背膘过肥和过瘦都会影响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集约化、规模化的饲养管理模式下初产长大母猪妊娠期不同阶段背膘厚度对繁殖性能的影响,选取522头体质量相近的长大后备母猪,在第2次发情时进行配种,跟踪测定其配种当天、妊娠30、60、90、110 d时的背膘厚度,并对其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健仔数、弱仔数、死胎数、初生窝质量、初生个体平均质量等繁殖性能数据进行统计。结果显示:长大初产母猪妊娠60 d之前保持16~18 mm中等膘情,妊娠60 d之后维持18~20 mm适度膘情对当胎繁殖性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长大初产母猪全妊娠期背膘增长厚度6 mm时总产仔数、健仔数均显著低于背膘增长厚度2 mm、2~4 mm和4~6 mm的妊娠母猪,背膘增长厚度在2~4 mm时提供的健仔数最多,为(10.96±2.02)头,且初生窝质量最大;妊娠110 d背膘厚度和全妊娠期背膘增长厚度与当胎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健仔数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综上表明,在实际生产中按照膘情制定差异化饲养方案,使初产母猪在妊娠60 d之前背膘厚度保持在16~18 mm,妊娠60 d之后背膘厚度达到18~20 mm,同时控制好整个妊娠期的饲喂量,避免全妊娠期背膘厚度增长过多(6 mm),可使初产母猪获得最大生产力。  相似文献   

3.
泌乳阶段母猪背膘厚度对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进一步探讨背膘厚度对母猪繁殖性能的作用规律,统计分析了母猪的胎次、产活仔数、初生窝重、断奶窝重、泌乳阶段母猪背膘厚度及其变动幅度等记录资料.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胎次的增加,母猪产活仔数也在增加,母猪的背膘厚度在第2胎时达到高峰;断奶窝重越大,母猪在泌乳阶段的背膘厚度变动幅度越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胎次和配种季节对大白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以优化猪群胎次结构和配种时间。[方法]根据云南惠嘉育种有限公司原种猪场2016-2017年的3278胎美系大白母猪的繁殖性能记录,分析了不同胎次、不同配种季节下母猪产仔性能和妊娠期的差异。[结果]配种季节对母猪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均有显著影响(P 0.05),春季配种的母猪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显著高于夏、秋季(P 0.05);胎次对母猪总产仔数、产活仔数、死胎数、妊娠期等性状均有显著的影响(P 0.05),母猪产仔性能以第3~5胎和第7胎较好。[结论]美系大白母猪在3、4、5、7胎时各项繁殖性能最佳,春季配种的母猪繁殖性能优于其他季节。  相似文献   

5.
为促进可乐猪品种选育工作的研究,对可乐猪种质特性进行了鉴定,并研究胎次和季节对可乐母猪产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可乐猪性成熟早,公猪76日龄开始出现爬跨反应,母猪初情期出现在85日龄;可乐猪繁殖力较低,窝总产仔数为8.20~8.45、窝产活仔数为7.67~7.96、窝断奶仔数为6.98~7.33。胎次对可乐猪的产仔性能有明显影响,窝总产仔数、窝产活仔数和窝断奶仔数均以第3胎最多,第4胎次之,第1胎最少。第2、3、4胎窝总产仔数、窝产活仔数和窝断奶仔数极显著高于第1胎(P0.01),保持合理的胎次分布有利于提高可乐猪群的产仔性能。季节对可乐猪产仔性能有一定影响,产仔窝数、窝总产仔数、窝产活仔数和窝断奶仔数以春秋季最多,冬季略低,夏季最少。  相似文献   

6.
本文调查了昌黎种猪场昌黎种母猪1973~1978年间1~6胎的产仔记录,借助PC-1500计算机,采用单因素次级样本含量不等的方差分析法,分别研究了产仔胎次及分娩季节对母猪产仔数、产活仔数及仔猪平均初生重和断奶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仔胎次对产仔数、产活仔数及仔猪平均初生重无显著影响(P>0.05);分娩季节对产仔数和产活仔数有显著影响(P<0.05),而对仔猪断奶成活率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  相似文献   

7.
胎次、配种及分娩月份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福建某种猪场2010年8月至2013年12月14 466窝二元母猪,分析其繁殖性能,研究不同胎次、选配月份、分娩月份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6胎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配种分娩率显著高于1胎(P0.05);5月份配种、9月份分娩的母猪生产性能最低;6~8月份因高温应激导致正常发情率比较低、返情率比较高,11~12月份配种的母猪繁殖性能最高.  相似文献   

8.
背膘是衡量母猪营养体况高低的重要指标,对母猪繁殖性能有较大影响。本试验以妊娠率、窝均产仔数和弱仔数为分析指标,探讨断奶母猪高背膘(P220 mm)、中高背膘(16 mm≤P2≤20 mm)、中低背膘(12 mm≤P216 mm)和低背膘(P212 mm)对定时输精生产成绩的影响,为猪场定时输精生产中母猪背膘精准调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妊娠率表现为中高背膘中低背膘高背膘低背膘,其中中高背膘组与高背膘组差异显著(P0.05),低背膘组与其他3组差异均显著(P0.05);窝均产仔数表现为中高背膘高背膘中低背膘低背膘,组间差异均显著(P0.05);高、中高、中低和低背膘组断奶母猪的窝均弱仔数分别为1.55,1.49,1.56和1.70,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合而言,断奶母猪中高背膘厚即16≤P2≤20 mm的断奶母猪繁殖性能最佳,而背膘厚大于20 mm或小于12 mm均会降低母猪妊娠率和产仔数。  相似文献   

9.
工厂化猪场人工授精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新的人工授精的方法 ,以杜洛克公猪为终端父本 ,对大长、长大二元杂母猪输精。结果表明 :全人工授精、人工授精同自然交配结合等配种方式与自然交配对照组相比 ,分娩率和窝均产仔数差异不显著 ;3至6胎母猪的分娩率高于其它胎次 ,而窝产活仔数 3至 5胎高于其它胎次 ,不同配种方式对各胎次母猪的分娩率和窝均产活仔数无显著影响 ;常温 (17℃ )保存 1d的精液输精后 ,与鲜精相比 ,母猪的分娩率和窝均产活仔数无显著差异 ;人工授精技术的应用使每头母猪每年多提供 3.7头仔猪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福建某规模化猪场母猪21 185窝繁殖记录进行整理,研究胎次、分娩季节、品种及杂交方式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第1胎母猪的窝产仔数、活仔数、健仔数、初生窝质量、初生均质量显著低于其他胎次(P 0. 05),第4胎母猪最高,第3~6胎繁殖性能较好;母猪窝产仔数、活仔数、健仔数、初生窝质量在春季最优,显著高于其他季节(P 0. 05),秋季母猪繁殖性能最低;二元母猪的繁殖性能最高,杜洛克母猪繁殖性能最低,长白母猪的初生均质量显著低于其他品种(P 0. 05);三元杂交及大白纯繁的繁殖性能较好,杜洛克纯繁及大白×杜洛克的繁殖性能较差。猪场应优化母猪胎次,高温季节做好降温及避免采用繁殖性能不高的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11.
胎次、配种季节对丹系长白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丹系长白母猪288个生产记录统计分析丹系长白母猪不同胎次的繁殖性能。结果表明:母猪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出生窝重、断奶窝重随着胎次的增加而逐渐增加。第5胎次达到高峰,以后随着胎次的增加繁殖性能缓慢下降。冬季配种的母猪窝总产仔数最高,夏季配种的母猪产活仔数最高。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母猪背膘厚度分析,经产母猪在配种期间背膘的厚度和本胎窝均产仔数及初生窝重关系;和哺乳时期结束后对母猪背膘的厚度减少与其断乳到发情期间隔的关系。结果表明母猪背膘的厚度与繁殖性能存在影响,在母猪配种时期背膘厚度13.5~18.5mm区间繁殖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13.
分娩胎次及季节对法系皮特兰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胎次及产仔季节对法系皮特兰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娩胎次对皮特兰母猪的健仔数、死胎数、产活仔数、死仔数、总产仔数、出生窝重、21日龄断奶母仔数、21日龄断奶总仔猪数、21日龄断奶窝重、哺乳成活率影响显著或极显著,对配种情期、怀孕天数、寄入仔猪数、寄出仔猪数、21日龄断奶公仔数影响不显著。产仔季节对皮特兰母猪的配种情期、怀孕天数、健仔数、产活仔数、总产仔数、出生窝重、21日龄断奶总仔猪数、21日龄断奶窝重影响显著或极显著,对产仔胎次、木乃伊数、死胎数、死仔数、寄入仔猪数、寄出仔猪数、21日龄断奶公仔数、21日龄断奶母仔数、哺乳成活率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巴克夏猪作为外来引进良种,以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盛产雪花肉闻名.母猪产仔性能是决定现代化养猪生产效益的关键因素之一,影响母猪产仔性能的因素有很多,胎次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对美系巴克夏种母猪不同胎次间的产仔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探究巴克夏母猪胎次与产仔性能之间的关系,为巴克夏后备母猪选留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不同胎次对巴克夏猪的窝产仔总数、窝产活仔数、窝产健仔数、窝均弱仔数有显著差异,巴克夏母猪最好的产仔性能在3~5胎.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胎次长大二元杂母猪的繁殖性能,探讨胎次与母猪繁殖性能的关系,为猪场控制胎次分布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记录不同胎次(1~8胎)共312头长大二元杂母猪分娩原始数据,用SPSS 24.0计算各指标的平均值和标准差;采用Pearson法计算各指标间的相关系数.[结果]母猪第4胎次的受胎率与分娩率表现最佳,显著高于第8胎次(P<0.05,下同);第4胎次在产仔数和健仔数方面均表现最好,并极显著(P<0.01,下同)高于第1和8胎次;第4胎次初生窝重表现最好,显著高于第1和7胎次,极显著高于第8胎次.仔猪断奶成活率以第3胎次最高,为97.00%;第4胎次的断奶窝重极显著高于第1、2、7和8胎次.总产仔数与健仔数、初生窝重、断奶窝重和断奶成活率,健仔数与初生窝重、断奶窝重和断奶成活率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长大二元杂母猪第2~6胎次繁殖性能处在高水平,建议第6胎次后淘汰繁殖性能差的母猪,繁殖性能较好的可在第7或8胎后淘汰.  相似文献   

16.
猪ESR基因位点多态性与繁殖性状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长白猪、大白猪以及长大杂种的ESR基因位点多态性,并分析ESR各基因型与繁殖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3个猪群在该位点均存在多态性,A等位基因频率占有优势均在0.75以上,而B等位基因频率较低,均小于0.25。不同基因型与初产胎次、经产胎次母猪的各繁殖性状(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断奶成活数)呈AA相似文献   

17.
试验以355头(1~4胎)正常发情、配种和分娩的大长(YL)和长大(LY)二元母猪为研究对象,对母猪胎盘进行收集称重,同时称量仔猪的初生重及初生窝重,并记录窝产仔数、产活仔数、死胎数、木乃伊数、宫内发育迟缓(IUGR)仔猪数以及母猪的品种和胎次,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胎盘效率的提高其产仔数和产活仔数也提高,IUGR发生率降低,LY与YL母猪胎盘效率最高的1/3组产仔数和产活仔数显著高于胎盘效率最低的1/3组(P0.05);初产母猪与经产母猪之间的胎盘效率、产仔数差异不显著,但是经产母猪的产活仔数显著高于初产母猪(P0.05),死胎发生率和木乃伊发生率要低于初产母猪,而IUGR发生率高于初产母猪;IUGR发生率、死胎发生率和木乃伊发生率与产仔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胎盘效率呈负相关,并且IUGR发生率与死胎、木乃伊发生率之间也呈正相关;胎盘效率与母猪的产仔数、产活仔数呈正相关关系,而与IUGR、死胎和木乃伊发生率呈负相关关系,胎盘效率越高其产仔数、产活仔数也越高,而IUGR仔猪、死胎和木乃伊发生的频率越低。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复方中草药对繁殖母猪生产性能及子代发育的影响,选出2~3胎次、体重、发情期相近的"长大"二元杂交母猪32头,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16只。试验组母猪的饲料在配种前后各10d和分娩前后各20d添加复方中草药,记录母猪的产仔数、产活仔数、死胎数、木乃伊胎数以及仔猪初生窝重、周窝重,并计算仔猪平均日增重,每天观察仔猪腹泻情况,并计算腹泻率。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复方中草药能够显著提高窝产活仔数和活仔猪初生窝重(P0.05),能够极显著提高断奶前仔猪窝重(P0.01)。  相似文献   

19.
对皖南黑猪母猪不同胎次的繁殖性状进行统计分析,探讨不同胎次对其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仔数、产活仔数随着胎次逐渐上升,到第5、6胎达到高峰,自第6胎最高点开始下降;初生窝重、断奶窝重随胎次不同有显著差异,随着胎次逐渐增加,皖南黑猪仔猪初生窝重和28 d断奶窝重基本呈上升趋势,在第6胎达到峰值,第6胎以后开始下降;胎次对断奶头数和成活率无显著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皖南黑猪母猪在第5、6胎繁殖成绩最好,第3~7胎处于高峰稳定期,在第8胎以后应开始逐渐淘汰.  相似文献   

20.
胎次和分娩季节对皖南花猪产活仔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逐步回归和最小二乘模型分析了皖南花母猪525胎次的产活仔数。结果表明,皖南花母猪在4~6胎产活仔数达到最高峰,平均产活仔数分别为11.21,12.80,11.42头。第5胎的估计效应值t5=2.424,与其他胎次差异极显著,但t4与t6差异不显著(P>0.05)。另外,皖南花母猪窝产活仔数随月份呈双峰双谷形曲线变化。5月和11月有峰值(11.45,11.32),2月和8月出现谷值(9.62,8.71),同时,7~9月份的高温刺激效应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危害具有延续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