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在综述了植物细胞核雄性不育和细胞质雄性不育优点和缺点基础上提出了植物杂种优势利用的一条新途径——细胞核十细胞质雄性不育,根据细胞核不育基因的显隐性、稳定性和细胞质雄性不育的稳定性不同,可以将该途径进一步分成显性细胞核+细胞质雄性不育、隐性细胞核+细胞质雄性不育、细胞核不育+生态型、细胞质雄性不育和细胞质不育+生态型细胞核雄性不育。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细胞质雄性不育利用的2种类型: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和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分别介绍了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的2种类型和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的4种类型,并介绍了细胞核雄性不育利用的其它3种途径。展望了三系法是细胞核雄性不育利用的主要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番茄雄性不育的类型及其细胞学形态、环境因子和激素对番茄雄性不育的影响、番茄雄性不育基因的定位、利用基因工程产生雄性不育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等研究进展的概述 ,提出了番茄雄性不育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雄性不育在植物生长和发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概述了植物雄性不育的形成、分类、细胞生物学、物质能量代谢等特征,从表观遗传学、分子标记、基因型鉴定、转录调控因子、基因表达等方面阐述了植物雄性不育的分子机制,揭示了生长调节剂对植物雄性不育的影响。最后,从植物雄性不育材料获取方法的选择与评估、优良不育系和授粉系的筛选、高产不育系培育等方面分析了植物雄性不育应用所面临的问题、对策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目前,油菜细胞核雄性不育基因的研究主要包括对不同油菜雄性不育材料遗传性状的观察、分子标记、基因定位、基因克隆、转基因和生产应用等方面。许多研究确定了部分雄性不育材料的基因型,获得与雄性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克隆了与雄性不育基因相连锁的DNA片段,为加快油菜细胞核雄性不育品种的选育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对与油菜细胞核雄性不育有关的显性基因、隐性基因和互作基因的研究与利用进行概括,为进一步探讨油菜细胞核雄性不育的分子机理、杂种优势的利用、分子育种的实践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是指植物的生殖器官不能产生雄配子,而雌器官发育正常,可接受外来花粉正常结实的一种生物学现象。细胞质雄性不育是由核基因和线粒体基因互作共同起作用,影响了植物花药的绒毡层和正在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从而导致植物体花粉产生败育。在生产上细胞质雄性不育对于作物杂种优势的利用、杂交种的制种都有重要意义。雄性不育现象无论是在遗传方向还是分子水平上一直以来都是科学家们研究的热点,深入研究细胞质雄性不育的机制有利于更有效地在生产上加以利用。对近年来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中发现的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的来源及分类、细胞质雄性不育与杂种优的相互关系、细胞质雄性不育的机理及目前发现的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进行概述,并探讨了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研究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玉米雄性不育化杂交种加速应用的商榷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雄性不育化杂交种由于出现种子混杂以及管理失误造成产量的减低与失收,未能实现大面积的推广。介绍了我国利用雄性不育化杂交育种的情况,探讨了雄性不育化杂交种实践应用价值,明确了雄性不育化杂交种育性稳定、技术匹配可靠及高产特性,阐明雄性不育化制种可以取得纯净、整齐一致的种子,而管理具有突出的重要性。因此,应用雄性不育化杂交种,不但有增产的趋势,而且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棉花核雄性不育系是由控制花粉正常育性的核基因发生突变而形成的不育系,因具有败育彻底、恢复源广泛、易于筛选高优势杂交组合的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杂交种生产。但是,对棉花细胞核雄性不育机理研究却不多。为了更好地开展对细胞核雄性不育材料的研究,从形态学、细胞学、生理生化和分子基础等方面综述了棉花核雄性不育机理研究进展;分析了当前我国核雄性不育杂交棉应用状况;并提出了棉花核雄性不育机理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紫花苜蓿雄性不育机理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紫花苜蓿雄性不育性的概况、紫花苜蓿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分子机理及雄性不育系国内外应用研究进展,并展望了紫花苜蓿今后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0.
对59份不同变种芥菜材料(30份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29份保持系)的结荚性状进行田间调查,统计结荚畸形情况;同时,利用分子标记对30份芥菜雄性不育系材料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有23份是芥菜hau细胞质雄性不育系,7份是芥菜ogu细胞质雄性不育系。29份芥菜保持系材料、7份芥菜ogu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5份芥菜hau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荚表现均为饱满、直立,其他芥菜hau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荚则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畸形。以结荚正常的保持系材料为对照(CK),对芥菜ogu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芥菜hau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花药败育和花器官发育进行细胞学观察,发现芥菜ogu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芥菜hau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荚正常)花药败育特征为绒毡层提前降解,芥菜hau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荚畸形)的败育特征为形成雄蕊—雌蕊嵌合体,初步揭示了芥菜雄性不育系结荚畸形性状的细胞学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1.
李毓珍 《河南农业》2012,(21):46-47
植物雄性不育是高等植物的一种普遍现象,是植物杂种优势利用的工具,具有重要的生产利用价值。一、什么是植物雄性不育植物雄性不育是指植物雄性生殖器官不能产生正常功能的雄配子-花粉的现象。如植物花药中无花粉、花粉败育和不裂药等均属雄性不育。在高等植物中,雄性不育是一种普遍现象。二、植物雄性不育系的产生(一)自然突变雄性不育系如洋葱质核互作型雄性不育系的发现。1925年国外科学家在意大利红品种中发现了棵自交不结实的雄心  相似文献   

12.
油菜雄性不育分子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细胞核雄性不育、细胞质雄性不育以及细胞器基因组与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关系三个方面综述了油菜雄性不育分子机理的研究进展.线粒体基因组通过重排产生具有新功能的嵌合基因(开放阅读框架)或改变其下游紧接着基因的表达模式、功能,引起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花药特异基因表达或结构的改变引起油菜细胞核雄性不育.  相似文献   

13.
人工诱导雄性不育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叙述了关于雄性不育基因争人工获得雄性不育植株的方法。并分别叙述了基因工程方法、化学方法、传统杂交方法培育和选育的雄性不育植株以及它们的优缺点。其中普遍应用的方法是基因工程方法中的特异表达基因破坏花药绒毡层的雄性不育方法.利用分子伴侣基因。反义RNA技术,雄性不育植株的方法和传统方法中的遗传杂交技术。  相似文献   

14.
以小麦K型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雄性不育恢复系为材料,探讨用花 药培养技术选育小麦K型雄性不育恢复系的可行性,并与常规轮回选择法进行了比较。结果 表明,用花药培养技术选育小麦K型雄性不育恢复系不仅可行,而且简单、省事、高效。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综述了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和线粒体基因组基因及其表达产物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对细胞质雄性不育遗传因子的细胞器定位、线粒体基因组嵌合基因及其表达产物与细胞质雄性不育的产生的关系、育性恢复基因对线粒体嵌合基因表达的影响、线粒体质粒和RNA 编辑对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影响等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研究工业大麻雄性不育性对提高工业大麻生产效率与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雄性不育与该物种具有生物学特性密不可分,文章对工业大麻雄性不育的表型特征、遗传规律进行了阐述,同时对大麻雄性不育性的细胞胚胎学特点,包括雄花的细胞胚胎学、花药壁层发育、减数分裂特点、花粉粒、雄花输导系统等的遗传表现进行了描述与阐释,最后对工业大麻基因雄性不育的实际应用及未来方向方向进行了探讨。研究为进一步揭示工业大麻雄性不育遗传机制,在生产中更好的发挥其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综述了辣(甜)椒雄性不育研究结果,包括雄性不育的遗传类型、遗传方式与来源;花粉败育的细胞学观察、生化研究与败育机理;环境条件对雄性不育的影响以及雄性不育在杂种生产中的应用现状、存在问题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的胞质类型及各自的研究进展,造成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分子机理,环境对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影响,以及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微量花粉问题及解决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合评述.并对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选育的进展情况进行了扼要评论.指出只有培育出不育性稳定的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微粉问题  相似文献   

19.
以小麦K型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雄性不育恢复系为材料,探讨用花药培养技术选育小麦K型雄性不育恢复系的可行性,并与常规轮回选择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用花药培养技术选育小麦K型雄性不育恢复系不仅可行,而且简单、省事、高效。  相似文献   

20.
小麦温光敏雄性不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温光敏雄性不育是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部分。而小麦温光敏雄性不育受遗传和环境等因子影响,遗传机理较为复杂,因此,探讨小麦温光敏雄性不育机制及不育基因的控制方式对其利用极其重要。文章介绍了小麦温光敏雄性不育类型、生理生化研究、遗传学研究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小麦温光敏雄性不育选育策略及利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