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我国是生猪养殖大国,其中大约有二分之一的生猪是公猪,由于各地公猪去势的手法不一,去势的效果直接影响其育肥、饲料报酬,尤其是猪肉品质,笔者介绍的公猪睾丸摘除去势术,采用轻破、拉提的手法,简便易学、快速安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性腺决定着动物的性别分化,可以促进性器官及其附属结构的发育以及副性征的出现,同时具有促进蛋白质合成的作用,在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我国家畜去势术历史悠久,在畜牧业发展过程中被广泛应用,尤其在猪的生产实践中应用较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去势方法因动物的品种、年龄、性别等不同而有所差异。去势猪被摘除了性腺,其睾丸、子宫和卵巢的发育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抑制,性器官的重量及血清中睾酮和孕酮浓度也有所降低。去势猪由于失去了性激素对其生理和代谢活动的调节作用,因此变得性情安静,其生产性能也随之得到了改变。生产实践证明,去势猪不发生发情、爬跨等性行为,性情温顺,食欲变好,对所摄取的营养物质的利用率提高,生长速度加快,而且饲料的利用率和屠宰率有所提高;公猪可以通过去势消除性激素产生的难闻气味,提高猪肉品质;非种用母猪去势,可人为去劣保优,有助于提高猪的繁殖性能,提高品种质量。我国是世界生猪养殖大国,去势对猪的生产性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探讨去势对猪生产性能的影响,挖掘其中的宝贵经验,有助于推动生猪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南于品种改良和饲料的优化,生猪的生长周期大大缩短,所以母猪一般不再做去势手术,而公猪则不然,除种用外,其余全部做去势手术。鉴于公猪生理结构特点,公猪去势手术要比母猪去势手术更难些,并且手术中常遇到如下问题,现提出与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4.
由于品种改良和饲料的优化,生猪的生长周期大大缩短,所以母猪一般不再做去势手术,而公猪则不然,除种用外,其余全部做去势手术.鉴于公猪生理结构特点,公猪去势手术要比母猪去势手术更难些,并且手术中常遇到如下问题,现提出与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5.
<正>由于品种改良和饲料的优化,生猪的生长周期大大缩短,所以母猪一般不再做去势手术,而公猪则不然,若不去势,其肉具有较浓厚的臊味而几乎不能直接食用,除种用外,其余应全部去势。去势公仔猪具有促进生长、减少打斗及改善猪肉品质的作用。但在去势过程中,往往会因操  相似文献   

6.
对于非留种用的仔猪,一般都会进行去势,否则公猪性情不安静,经常打斗,母猪食欲不振,连续几天不食,影响生长,且肉有异味,口感差尤其是我国的生猪地方品种,以上问题尤为突出.因此对肉用仔猪会采取去势的方法,而达到增重快、口感好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去势手术不是目的,是提高畜产品的一种手段。过去本刊发表的文章多半是研究去势的方法、速度和去势并发症方面的材料。本篇报告把去势的方法和提高内的产量或质量联系在一起,扩大了去势术的研究范围,应该提倡。  相似文献   

8.
对于非留种用的仔猪,一般都会进行去势,否则公猪性情不安静,经常打斗,母猪食欲不振,连续几天不食,影响生长,且肉有异味,口感差。尤其是我国的生猪地方品种,以上问题尤为突出。因此对肉用仔猪会采取去势的方法,而达到增重快、口感好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生猪直线育肥、又称快速育肥,一条龙育肥,一贯育肥法。生猪直线育肥:就是仔猪去势、断奶后开始育肥、直到出栏整个育肥期饲喂高能量、高蛋白的全价饲料,并加喂适量猪的饲料添加剂,满足育肥猪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进行科学管理,以加速育肥猪的  相似文献   

10.
<正>大公猪去势手术同小公猪去势手术有很大差别,笔者将临床工作中遇到的大公猪去势手术经历进行了归纳总结,从场地选择、动物保定、手术操作及术后护理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因地制宜,可操作性强,以便同一线兽医工作者交流。1基本情况宜宾县某猪场欲建种公猪人工授精站,以提供本场及周边生猪散养户人工授精之精源,于数月前从本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生猪防疫抓猪的麻烦,我们从1977年开始,按照当地对45~60日龄仔猪去势的习惯,在去势的同时注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通过试验证明,45日龄去势同时注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的猪,分别在免疫后3个月(3只猪)、7个月(3只猪)和10个月(2只猪)攻击石门系强毒,均获100%保护;去势同时注苗的猪与不去势注苗的对照猪产生的中和抗体效价相同(1∶128)。说明去势对抗体的产生没有影响。 10年来,全县共采用本方法免疫仔猪2610000余头。目前已有13个县、区推广这一方法,免疫仔猪3000多万头次。实践证明,此方法安全可靠,效果确实,节省时间,深受群众欢迎。  相似文献   

12.
1989年以来,笔者对本乡及辖区附近的农户饲养的公牛采用无血去势钳去势的方法,去势公牛300余头,有效率100%,淘汰了劣质公牛,同时采用人工受精技术改良黄牛,提高了牛群质量。 1去势季节每年谷雨至小满和立秋至寒露这段时间,去势公牛有充分时间休息,雨量充沛、牧草充足、气候凉爽,90%公牛在这期间去势,对恢复健康有利。  相似文献   

13.
畜禽去势在我国已有2500年的历史,经过历代人民的不断创造、改进、发展和提高,丰富了我国家畜去势术,发展至今有文字记载的有:火骟、水骟、药骟、捶骟,勒骟、扎骟等;又有有血去势术与无血去势术之分;近年来,又发展出化学去势术、低温冷冻去势术以及免疫去势等。七十年代,人们开始进行免疫去势的研究和探索。Niesehlag.E(1975)对公兔进行了免疫去势的研究; Robertson.I.S(1979)(1981)(1982)连续报道对犊牛进行免疫去势的成果。我国辛长砺(1986)、方德俊(1986)对雏鸡进行了免疫去势试验,免疫公鸡睾丸发育不良。本试验对仔公猪进行了免疫去势的研究,并  相似文献   

14.
为分析去势对17~21月龄西门塔尔牛牛肉品质的影响,本研究选取50头健康的、16月龄的西门塔尔公牛,进行药物驱虫后,依据体重进行配对试验设计,设置去势组和未去势组,每组25头,同一阶段饲喂相同饲粮,试验期150d。结果表明,与未去势组相比,去势极显著提高了牛肉的肌红蛋白含量(P0.01),极显著降低了背最长肌的pH(P0.01),显著提高了牛肉的大理石花纹、脂肪、干物质、油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和MUFA/SFA、MUFA/PUFA比值(P≤0.05);去势具有降低牛肉硬脂酸含量的趋势(0.05P≤0.10)。上述结果说明:去势能提高17~21月龄西门塔尔牛牛肉的大理石花纹等级,改善牛肉的色泽,增加牛肉脂肪和干物质含量,提高牛肉中油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在生产中,在1.5岁左右对西门塔尔公牛去势,可达到改善牛肉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去势对安草杂交牛生产性能和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试验选择健康状况良好、体重在435 kg左右的16月龄安草杂交牛公牛12头(去势6头,未去势6头),通过150 d的育肥试验后屠宰,测定增重和肌肉中营养成分的相关指标。结果表明:去势组的宰前活重、平均日增重较未去势组降低4.52%和14.91%,差异显著(P0.05);去势组胴体重极显著低于未去势组(P0.01),屠宰率和净肉重显著低于未去势组(P0.05);去势组背最长肌脂肪含量显著提高(P0.05);去势组必需氨基酸含量、非必需氨基酸含量和总氨基酸含量均显著低于未去势组(P0.05);去势组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极显著高于未去势组(P0.01)。说明未去势安草杂交牛公牛育肥性能和屠宰性能均优于去势公牛;但安草杂交牛去势育肥能够改善牛肉的风味,可见,去势育肥是生产高档牛肉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6.
旨在探讨去势对不同周龄北京油鸡公、母鸡鸡冠发育、屠宰性能及脂肪代谢的影响,为油鸡去势鸡产业发展、脂类代谢研究等提供参考。选取体重相近的3周龄北京油鸡(公、母各80只),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与去势组,对照组进行假手术,去势组摘除睾丸或卵巢,共4组。分别于13、17和22周龄屠宰测定其鸡冠特性、屠宰性能和脂肪代谢相关指标。采集血液样品,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中甘油三酯(TG)的含量;采集肝样品,用索氏抽提法测定肝组织中总脂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去势显著降低13、17和22周龄公鸡的冠长、冠高和冠重,显著提高17和22周龄母鸡的冠长、冠高和冠重(P0.05);去势对13周龄公、母鸡的活重、全净膛重、屠宰率、胸肌率和腿肌率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另外,去势对17和22周龄公鸡活重无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降低17和22周龄公鸡腿肌率,显著提高13、17、22周龄公鸡腹脂率和17周龄公鸡胸肌率(P0.05);去势显著提高17周龄母鸡活重、全净膛重、屠宰率和17、22周龄母鸡腹脂率(P0.05)。去势组13、17、22周龄公鸡血清TG和肝总脂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去势组17周龄母鸡血清TG和17、22周龄母鸡肝总脂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上述结果表明,去势显著抑制公鸡鸡冠发育,促进母鸡鸡冠加速生长;去势对公鸡不同时期的活重未产生影响但显著降低腿肌率,提高腹脂率;去势一定程度提高母鸡的活重和腹脂率。去势可能是通过增加血清TG和肝总脂含量来促进公、母鸡的腹脂沉积。  相似文献   

17.
去势术是畜禽生产中一种古老且广泛采用的生产管理技术,可以修正畜禽打斗和爬跨行为以方便管理,提高畜禽肉品质。随着畜禽生产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以及对动物福利的日趋重视,去势术得到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和应用。本文就畜禽去势术的历史起源、应用普及率与效果、去势方法、效应机制和动物福利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提高我国畜禽生产水平和动物福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家畜去势手术,中兽医又称阉割.目的是消除家畜的性欲和繁殖能力,使家畜的性情变得温顺耐劳,便于管理;使肉用动物的肉质得以改善,提高产肉量;还可控制畜群中的交配行为,从而有利于良种的繁殖和选育.雄性去势手术又名睾丸摘除术;雌性去势手术又名卵巢摘除手术.此外还有雄性的药物去势及睾丸的无血去势术.虽然家畜去势手术是基层常见、常用的小手术,但术后并发症多,其中阴囊症危害较大.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去势对西门塔尔牛日增重及体尺的影响。选取50头健康的、16月龄的西门塔尔公牛,经药物驱虫后,依据体重进行单因素配对试验设计。结果表明,17~21月龄的体重和全期平均日增重去势组均比未去势组低,差异不显著(P>0.05);17~21月龄,去势组与未去势组间的体高、体斜长、胸围和腰角宽的长度及其全期月增加数差异均不显著(P>0.05);去势后第1个月(17月龄),去势组的体高、腰角宽和坐骨端宽的月增加数均极显著低于未去势组(P<0.01);17~19月龄去势组的坐骨端宽比未去势组少(P<0.05);全期平均腹围月增加数,去势组极显著高于未去势组(P<0.01)。结果说明,去势西门塔尔牛的全期平均日增重低于未去势西门塔尔牛;去势西门塔尔牛的生长曲线为指数曲线,未去势西门塔尔牛的生长曲线为S型;去势会短期抑制体高、腰角宽、坐骨端宽的月增长;去势能提高去势西门塔尔牛腹围的增长;西门塔尔牛在1.5岁时的体尺接近成年体尺。  相似文献   

20.
为了进一步探究小公猪适宜去势的最小日龄,选取了30头背景一致小公猪进行了5日龄去势和15日龄去势对比试验,分别从伤口愈合速度、断奶重和断奶净增重3个方面收集了可靠的试验数据。数据显示,5日龄去势伤口3d即可愈合,15日龄去势伤口愈合时间为7d;同时,对于15日龄去势,5日龄去势可以显著提高断奶体重0.7807kg,断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