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是国务院确定的国家所有的重点林区,也是我国最大的国有林区和森林工业基地,在我国林业发展和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伴随着新中国成立后几十年的大规模开发利用,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在8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了“两危”(森林资源危机、企业经济危困)。  相似文献   

2.
关于推进重点国有林区实现又快又好发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开发建设50多年来.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和国家生态建设.为促进民族团结、繁荣区域经济和稳定边疆作出了重大的历史性贡献。但是,经过多年的开发.到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重点国有林区开始陷入资源危机、经济危困的“两危”境地.森林资源急需休养生息.林区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严重威胁。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在1998年试点的基础上.2000年全面启动了天然林保护工程。工程实施8年来.中央已累计向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投入天保资金280多亿元.不仅为森林资源的恢复发展、缓解林区“两危”局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  相似文献   

3.
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可采资源日益减少,林区的“两危”严重影响着林区的生产和职工生活。如何扭转“两危”局面,振兴林区经济是摆在林业部门面前的重大课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有抓住主要矛盾,才能扭转局面。在林区改革中,国家应根据国有林  相似文献   

4.
林业近讯     
林业部决定在东北和内蒙古国有林区派驻监督专员鉴于我国国有林区森林资源急剧下降的局面,林业部最近决定,向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派驻森林资源监督机构和监督专员,对森林资源实施全面的监督。(引自1989年7月17日《人民日报》)  相似文献   

5.
东北林区是我国最大的国有林区和木材生产基地。根据1988年全国森林资源普查的结果说明,东北林区的活立木总蓄积量占全国活立木总蓄积量的41.81×10~(-2)。由此可见,东北林区对整个国家林业的发展的兴衰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建国以来,由于经济建设对木材的需求迅速增长,导致对森林资源的过渡采伐,当时由于对森林资源的更新和培育重视不够,致使全国森林蓄积量日益减少,林分质量逐年下降,使过去主要依靠木材生产获得经济收益的东北国有林区的林业局连年亏损,入不敷出,长期拖欠上缴款项和企业职工工资。为了避免企业的简单再生产和保证职工一定的生活费用,许多林业局不得不依靠国家贷款来维持,欠款金额逐年上升。企业经济上的不景气,又反过来影响了对营林生产的投入,进而又延缓了森林资源的增长,形成恶性循环的不良局面。 东北林区普遍出现的森林资源危机和经济危困的局面越来越引起有关部门和林区自身的极大关注。从生产部门到科研、教学部门,从各级林业管理干部到有关专家和学者都在为改善“两危”局面献计献策。围绕着“加速森林资源”和“振兴林区经济”这两个主要目标,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如研制和  相似文献   

6.
森林资源监测是森林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16—2018年组织了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并取得丰硕成果。面对重点国有林区改革的新形势、新要求,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从顶层设计、监测思路、服务重心、技术手段、装备短板、人才建设等6个方面,探索了全面提升监测能力、服务重点国有林区森林保护和发展大局的发展对策。对新时期重点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监测工作,具有较强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实践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森工企业“两危”问题,近年来,国家先后制定了一些扶持政策:(1)从1990年11月起提高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统配材价格。原木出厂价由现行的每立方米144.97元提高到214.83元,提价  相似文献   

8.
《吉林林业科技》2010,(4):68-69
汪清国有林管理分局是根据《国家林业局关于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意见》的统一布署,于2004年11月30日正式挂牌运作。按照国家林业局赋予试点单位职能、职责要求,分局在负责汪清国有林区的森林资源管理与监督工作的同时,还承担着东北重点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探索工作。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国有林区17个森工企业局,建国以来,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由于森工企业面临的可采森林资源危机,从而导致了企业的经济危困,如何摆脱“两  相似文献   

10.
我国开展森林认证的目的,主要是改善森林经营状况和促进林产品的国际市场准入。作为我国木材产品主要供应基地之一的东北国有林区应该在这样一个有利的契机下,抓住机遇,改变现有国有林区普遍出现的森林资源危机、经济危困和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的局面。新形势下,东北国有林区如何开展多种经营,并通过森林认证这一市场机制来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The Russian forest is the last big wood basket of the international timber market and the conservation of the Russian forest is critical to protect global environment. There is a strong need to analyze present situation of forest policy and forest industry in Russia. The basic direction of forest policy reform of Russia is decentralization and introduction of market principles. However, the lack of specialists in forest policy in the regions and the conflict between central and regional governments has accelerated the confusion of forest policy. Forest management organizations cannot spare enough money for forest management because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of Russian government. Forest industry has also deteriorated. Although privatization of the forest industry was completed, it did not improve the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s and they could not survive the economic crisis. Output of the forest industry has decreased and most enterprises came close to bankruptcy. Under these circumstances, the former regional amalgamation of forest industry, which has accumulated hard currency earned by timber export, re-took control of the industry and tried to increase timber exports even more. However, logging enterprises, facing economic crises, cannot observe forest regulations and forest management organization cannot control these violations. A recovery of forest industry may accelerate the degradation of forest resources in Russia.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分析日本林业产业结构及80年代主要产业政策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在制定产业政策时应借鉴的几点意见:确定统一发挥森林经济效益和防护效益的战略目标,扩大森林资源,加强林道建设,积极开展木材加工,增加林特产品产值;并建议把造纸工业划归林业部门领导,实行林业职工社会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3.
作者着重就当今国外国有林的经济危困、产生的原因及对策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日本、德国等一些国家当今均面临着经济危困的窘境, 其原因主要是管理体制不善、管理费用大、木材价格和增长指数低、森林向多效益经营方向转移、受进口木材的冲击等。一般是采取体制改革、精简机构、调整政策、经济扶持、开辟新财源等对策, 来摆脱经济上的困境。本文可为寻求摆脱我国国有林的"两危"对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世界约30个国家、地区的森林资源是增长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把世界约30个森林资源增长的国家、地区分成4类:1.依靠雄厚的森林资源,虽经营粗放,近40年来,资源还是增长了,如苏、美、加;2.荒地造林扩大了森林资源、如新西兰、南非、斯威士兰、英国;3.通过集约经营现有林,欧洲大多数国家、日本的森林蓄积量明显增长;4.以外养内,巧妙利用外国资源,既满足了本地区木材需要,保护了自己的资源,又谋得了进口木材所需的外汇。中国应走哪条路?  相似文献   

15.
我国木材及林产品供需平衡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分析我国森林资源与木材供求状况,以及木材需求趋势与供需缺口的基础上,就如何实现我国木材与林产品自给,达到供需平衡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大力发展工业人工林,定向培育、提供适用木材,高效利用木材、节约林木资源、增加林产品供给,扩大原料来源、开发利用生物质资源生产林产品,是实现我国木材与林产品供需平衡的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谌爱群 《林产工业》2020,57(4):100-102
受环保政策和木材资源供需不平衡影响,为保障造纸行业木材原料可持续供应,林纸业实现一体化协同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分析了我国造纸行业发展潜能,阐述了我国林纸一体化发展面临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我国林纸一体化发展优化措施,并简要探讨了我国林纸一体化在经济法政策下的模式构建。  相似文献   

17.
森林资源型经济转型是在国有林业经济领域应对中国全面深化改革要求的深刻实践,而转型期间产生的社会福利损失则是资源型经济“改革之殇”的具体体现,具有政策性、周期性和阶段性、广泛性、相对性等本质特征。经济转型中的福利损失包括传统森工企业承受的生存困境及不断弱化的企业贡献力(经济贡献力、资源管护力、生态服务力)、林业职工生计的每况愈下、林区福利体系的碎裂化及其应对国家生态战略需求的妥协性和政策依赖性、国有林区社会认同危机以及国有森工企业的群体价值威胁等。只有通过转变观念,加深认识,以包容性增长理念统筹兼顾经济转型与社会福利建设,才能在分别实现以产业多元化破解资源型经济转型、以供给与保障多元化减小社会福利损失的前提下确保森林资源型经济转型和林区社会福利体系建设的协调与统一。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A significant shift has taken place in global forest tenure, with a doubling of the forest area under community ownership (or administration over the past 15 years). There is every indication that communal tenure will double again over the next 15 years. Recognition of traditional and indigenous peoples' collective rights over forest lands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forest-rich countries—both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mbined with dramatic changes in the structure of the forest industry and globalizing markets, this shift creates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or low-income forest producers and community enterprises to leave poverty and diversify livelihoods. The challenge for policy makers and governments is to reform outdated regulatory and incentive frameworks to support these enterprises. This article presents findings on three types of responses from communities to the new opportunities created by the tenure shift and looks specifically at community timber enterprise cases from Mexico and Brazil; recommending actions by communities, policy makers, and private sector. Changes in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forest product demand, consolidation of commodity wood sectors, new corporate responsibility commitments, and the emergence of ecosystem service markets all affect community markets. One response has been the emergence of socially-integrated, timber and non-timber based enterprises. Another has been the expansion of self-financed community conservation. A third response has been new models of collaboration between companies and communities.  相似文献   

19.
丰富的森林资源促进了第2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经济的恢复和高速发展。此后,林产品市场供求、生产经营和产业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文中分析了日本森林资源和森林经营现状、木材供求和森林功能多样化的趋势,以及林业政策、经营管理和技术创新的动向,以期为理论研究和业务决策提供参考。日本在经济高速增长期过后,木材需求量减少,自给率维持低位。近年来,日本林木进入集中主伐利用期,社会对森林生态环保需求增大,森林经营面临着规模过小、国有林缺乏经营活力、年轻劳动力减少等问题。日本森林经营管理创新的重点包括提高科技贡献率、改革林业特别是国有林的生产经营体制、提升森林在生态与环境和经济减贫等多方面价值。目前,上述创新已经效果初现,也是今后日本林业改革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20.
世界约有30个国家和地区的森林资源在增长,不能机械地去模仿。作者认为以下4点是重要的:(1)需要一个真正能诱导群众保护发展森林的国家政策;(2)要清醒地认识森林的支持能力;(3)扩大荒地和农田造林要经得起经济对比分析;(4)莫让现有森林和林地生产力浪费荒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