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归纳南海各渔业区的渔业资源特点及国内渔业管理现状,提出了当前南海渔业资源及其管理面临的主要挑战。南海为我国渔业资源最富饶的海域之一,然而南海北部渔业区重要经济种类正面临资源开发过度的严峻形势。南海外海开发潜力巨大,但迫切需要及时丰富和优化渔业资源调查评估和手段。有关南海目前的渔业管理现状,休渔制度的实行使得开捕后的多种主要经济物种资源有所恢复,但效果有限,仍需未来更多的研究和调查数据来论证休渔制度的效果。人类活动、气候变暖及海洋酸化、资源评估手段较为单一和落后等问题,为南海渔业资源的管理和养护带来巨大挑战。制定合理的渔业资源养护和管理措施,开展持续的资源调查以及引入合适的资源评估手段,对实现南海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渔业资源管理决策方法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发展,通过收集数据和评估种群资源状况,提出科学管理建议,并通过管理制度实施管理措施。传统方法在资源评估中常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导致管理建议也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自20世纪80—90年代开始,随着计算机模拟技术的发展,捕捞策略(管理程序)方法在渔业管理中的应用不断发展,目前已发展成为一套较为成熟、完整的渔业资源量化管理方法体系,并在海洋哺乳动物保护、经济鱼类资源开发与养护中发挥重要作用。相对而言,捕捞策略方法在中国的应用和研究较少。本文综述了传统渔业资源管理决策的基本过程,以及捕捞策略方法的特点、优势和面临挑战,提出了在管理措施能够有效实施的前提下,运用捕捞策略有利于促进渔业资源的科学管理和长期可持续利用。针对考虑运用管理策略评价建立捕捞策略的渔业,提出未来应加强渔业与种群生物学基础数据收集、加强种群模拟技术研究与能力建设,以及加快适用于严重衰退渔业资源捕捞策略新方法的开发与应用等建议,以期为中国应用捕捞策略方法进行渔业资源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化评价方法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文章以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为基础,提出了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发展变,协调度和耦合度的评价方法,该方法具有比传统的生物-经济模型更大的优点,它全面反映了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各个方面,文章以1978-1990年东海区渔业资源的发展状况作为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978年以后,东海区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发展和耦合度基本上呈现下降的趋势,而协调度则出现波动的状况。  相似文献   

4.
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文章以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为基础,提出了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发展变,协调度和耦合度的评价方法,该方法具有比传统的生物-经济模型更大的优点,它全面反映了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各个方面,文章以1978-1990年东海区渔业资源的发展状况作为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978年以后,东海区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发展和耦合度基本上呈现下降的趋势,而协调度则出现波动的状况。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渔业资源学研究的发展历程,分析各时间段的研究热点、关注问题及其变化趋势,为我国渔业资源研究发展提供参考。本文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的文献数据,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和Citespace软件可视化功能,对其研究文献的年度分布、来源出版物、合作网络以及研究现状和热点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研究文献总体呈现稳步增长趋势,自2017年以来发文量呈现快速增长态势;美国、中国、加拿大、日本以及澳大利亚等国家的研究机构和作者占据主要地位,且形成以Mark N Maunder、Yong Chen、Andre E Punt、Xinjun Chen以及U Rashid Sumaila等为核心作者,作者和机构间合作密切;研究涉及的主要学科类别为渔业、海洋淡水生物学、海洋学、环境科学及生态学等。研究热点与前沿主要有:重视对渔业资源评估方面的研究;注重对渔业管理方法、实践以及管理对渔业的影响等方面研究;针对软骨鱼类、硬骨鱼类以及经济头足类的渔业生物学和生态学方面的研究;气候变化或人类活动对渔业资源或鱼类的影响。研究认为,未来渔业资源学研究应重点开展以下工作:1)通过学科交叉创新渔业生物学研究新技术和新方法,摸清重要经济种类的生物学特性;2)创新渔业资源评估新技术,实现对重要经济种类资源量及可捕量的准确估算;3)创新渔业资源管理与养护的新方法,实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开发;4)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新技术在渔业资源研究中的应用。随着人们对渔业种群认识和研究的深入,以及研究手段和方法不断发展,未来渔业资源研究将会向更细、更广、更深等层次拓展,并把人与渔业资源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来综合考虑,从传统的单鱼种-多鱼种-生态系统,发展到生态社会经济系统,实现人-自然系统中渔业资源的最优产出,以及渔业资源长期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6.
渔业补贴是来自于公共机构对渔业领域的财政投入.渔业发达国家渔业补贴结构发生变化以适应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要求.本文对挪威、英国、加拿大和美国的渔业补贴发生历程和结构作了比较分析.渔业发达国家的渔业补贴数据表明,管理渔业必须置于生态系统中,中国渔业补贴应向着渔业资源可持续管理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7.
利用东海区渔业资源动态监测资料、采用基于Bayes方法的Pella-Tomlinson模型对东海区小黄鱼(Pseudosciaenapolyactis)渔业资源动态进行了科学评析,同时,在不同渔业政策选择下,对2004-2020年的资源量与渔获量进行了预测模拟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东海区小黄鱼渔业资源的环境容纳量K为394 514 t;内禀增长率r为1.146;1991年的资源生物量为338 493 t、尔后持续上升到1994年的370 923 t。1994年以后又持续下降,到2003年下降到最低值111 253 t;最大持续产量(Maximum sustainable yield,MSY)为107 806 t左右;支持MSY所需的渔业资源生物量为197 503 t;支持MSY所需的捕捞努力量为441 097 6网次;当前资源量与环境容纳量K的比值为0.282,即当前资源量已不足原始资源量的30%;若2004年以后使用0.4的捕捞死亡系数,该渔业资源可以实现持续最优利用。  相似文献   

8.
黄桂梅 《河南农业》2014,(13):53-53
<正>一、开展全域渔业资源优势普查,制定渔业资源开发整体规划近年来,确山县从县域渔业资源普查入手,开展了以山区渔业、丘陵渔业、库区渔业、坑塘渔业及养殖技术现状和需求为主要内容的5项专项普查,并依据各地小气候特征、水质特点、各地区域性渔业优势资源,制定了各区域渔业发展规划和技术体系。实现了把资源优势整合到一线、把发展规划细化到坑塘、把技术指导延伸到农户、把渔业效益连接到市场的目的。改进了确山县渔业经济长年  相似文献   

9.
渔业资源生物经济模型研究及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渔业资源生物经济模型(Bio-economic model)是渔业资源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研究渔业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本文对渔业资源生物经济模型的发展历史进行比较分析,探讨模型在渔业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上的应用,旨在为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和科学管理、开发策略评估等提供参考。分析认为,渔业资源生物经济模型已由简单的生物模型,发展成为目前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环境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复杂的动态模型,而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则明显滞后,仍处于理论探索阶段,应用研究也较少。随着数学建模能力和计算机模拟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能够结合各种因子的不确定性,模拟不同渔业管理措施及其可控因子的变化等对渔业资源优化配置的影响,为渔业管理者优化管理策略提供依据,这将是今后的发展重点和趋势。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渔业资源监测与评估系统,以及生物、社会、经济等方面的数据采集系统,是开展渔业资源生物经济模型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基于Bayes方法的东海小黄鱼资源评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东海区渔业资源动态监测资料、采用基于Bayes方法的PellaTomlinson模型对东海区小黄鱼(Pseudosciaena polyactis)渔业资源动态进行了科学评析,同时,在不同渔业政策选择下,对2004-2020年的资源量与渔获量进行了预测模拟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东海区小黄鱼渔业资源的环境容纳量K为394 514t;内禀增长率r为1.146;1991年的资源生物量为338 493 t、尔后持续上升到1994年的370 923t。1994年以后又持续下降,到2003年下降到最低值111 253t;最大持续产量(Maximum sustainable yield,MSY)为107 806t 左右;支持MSY所需的渔业资源生物量为197 503t;支持MSY所需的捕捞努力量为441 097 6网次;当前资源量与环境容纳量K的比值为0.282,即当前资源量已不足原始资源量的30%;若2004年以后使用0.4的捕捞死亡系数,该渔业资源可以实现持续最优利用。  相似文献   

11.
通过梳理近年来我国渔业水域污染事件,探索渔业资源评价方法,为维护渔业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促进中菲渔业合作对于两国保障食物安全、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减少南海争议水域渔业纠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对菲律宾的国家与地方渔业治理政策系统梳理以及与利益相关者实地访谈,揭示该国渔业资源特征以及治理政策的主要目标和实施效果,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国际惯常的双边渔业合作策略在中菲合作中的可行性。研究表明:中菲渔业合作既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资源禀赋、技术和市场优势,也要与现阶段两国渔业治理理念和政策导向契合,为此应将合作重点放在水产养殖技术与产业化发展、水产品精深加工合作、渔业贸易便利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鄱阳湖的生境,为了捕捞不同生境的鱼类,相应的渔具渔法也非常多。近十几年来,由于不科学渔业方式的利用和人为活动的过度干扰,鄱阳湖渔业资源已呈现出衰退的趋势,资源利用与保护矛盾凸显。全球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是使世界渔业资源分布与产量发生不同程度变动的重要原因之一。淡水渔业是渔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供健康可持续供应蛋白质的重要产业之一,淡水渔业的健康发展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4.
积极发展云南高原特色淡水渔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祥 《云南农业》2013,(1):42-43
云南地处中国的边疆内陆,渔业资源主要为淡水渔业.特殊的地理地形孕育了丰富的渔业资源,但是,当前渔业资源呈种类繁多、资源量较小的现状.由于科研力量相对薄弱,水产养殖技术相对落后和客观的气候条件,渔业产量、科研价值以及渔业经济的优势未得到充分体现.因此,加强科研体系建设,开展渔业科研合作,优化渔业资源产业显得龙为重要.以云南渔业资源现状为基础,探讨了渔业经济发展的方式和途径,为云南渔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渔业资源是衡量湖泊生态环境及物种多样性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湖区渔民赖以生存的基础。渔业经济是鄱阳湖生态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也是江西省渔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鄱阳湖渔业转型对保护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维持湖泊生态环境和物种多样性、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有着重要意义。以九江市姑塘镇作为素材搜集点,对鄱阳湖渔业资源进行基础性评估,并总结了鄱阳湖渔业转型现状和工作成效,提出了渔业转型新思路及其可行性,以期为鄱阳湖生态恢复和渔业转型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16.
资源价值核算理论在渔业资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渔业资源是一种重要的海洋自然资源,其产值约占我国海洋经济的50%左右。目前,我国近海渔业资源处在过度捕捞的状态,尽管渔获产量高,但渔获物个体小型化、低龄化,可持续利用水平较低,这些问题在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并没有真实的反映出来,原因在于未对渔业资源资产进行价值核算。由于渔业资源具有隐蔽性、洄游性及共享性等特点,使得对渔业资源核算面临着很多困难。通过对自然资源核算等理论和方法的分析,结合渔业资源特性,提出了开展渔业资源核算的方法和步骤,这对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科学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研究亮点:由于人类过度捕捞等原因,世界传统经济鱼类出现了资源衰退。未进行价值核算和有偿使用是导致过度捕捞的原因之一。分析了自然资源核算的理论,结合渔业资源特性提出了开展渔业资源核算的方法,这对渔业资源科学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李莹  赵五洲 《北京农业》2011,(18):111-112
休闲渔业已经成为现代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渔业资源保护、促进渔民增收、调整渔业产业结构等方面都有其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作为一种新兴产业的发展,必然要有配套的规划和管理,针对北京市密云县休闲渔业的发展现状提出如下建议:完善规划;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监督与管理;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企业知名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密云县休闲渔业可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生效,东黄海渔业资源的养护与开发模式必将发生改变。为确保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周边各国需采取一些新的管理措施或制度。首先分析了东黄海渔业资源的特点及其开发利用的情况、《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东黄海渔业养护开发的影响。然后,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及其他有关国际海洋法律、法规,分析东黄海渔业资源共同养护开发的必要性、可能形式及存在的主要困难。最后,认为周边各沿海国应在对未来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达成协议基础上共同养护东黄海渔业资源,同时为树立负责任形象,我国政府应在渔业管理队伍、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9.
休闲渔业是与传统渔业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产业,是利用休闲渔业资源,激发休闲消费者的休闲动机,满足现代人休闲需求的全新产业。休闲渔业所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休闲渔业资源,包括各种有形的和无形的,自然和人文的资源。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和经济发展的带动下,呼伦贝尔休闲渔业的快速发展,给我市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效益,但是由于受传统发展理念的影响,在休闲渔业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人们忽视了休闲渔业资源价值的存在,加之缺乏合理的价值评估手段和方法,致使资源长期处于盲目开发的状态中,降低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基于这一背景,对休闲渔业资源的价值以及评估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建议建设"精品"休闲渔业核心区,提升品质,完善健全与当地相适应的法律法规,改变管理模式,利用国家建设现代休闲渔业的大政策,在生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做强休闲渔业,走出有自己特色的旅游业之路。  相似文献   

20.
随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生效,东黄海渔业资源的养护与开发模式必将发生改变。为确保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周边各国需采取一些新的管理措施或制度。首先分析了东黄海渔业资源的特点及其开发利用的情况、《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东黄海渔业养护开发的影响。然后,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及其他有关国际海洋法律、法规,分析东黄海渔业资源共同养护开发的必要性、可能形式及存在的主要困难。最后,认为周边各沿海国应在对未来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达成协议基础上共同养护东黄海渔业资源,同时为树立负责任形象,我国政府应在渔业管理队伍、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