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8个不同来源的茯苓菌株进行指纹图谱分析.在选用的10个ISSR引物中,有2条引物建立了8个菌株的指纹图谱,能将所有供试菌株相互区分开来并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用NTSY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可将8个供试茯苓菌株分为2个类群:类群Ⅰ包括6个菌株,可进一步划分为2个亚类;类群Ⅱ包括2个菌株;菌株岳西和闽006的遗传距离最近.  相似文献   

2.
黑木耳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14个不同来源的黑木耳菌株进行了指纹图谱分析.在选用的15个ISSR引物中,有2条引物建立了14个菌株的指纹图谱,其能将所有供试菌株相互间区分开来,并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用NTSY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可将14个供试菌株分为2个类群.类群Ⅰ包括11个菌株.且其可进一步划分为3个亚类;类群Ⅱ包括3个菌株;其中"981"和丰收1号的遗传距离最近.  相似文献   

3.
平菇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3个平菇栽培菌株和11个野生菌株为材料,通过子实体颜色差异初步分类,采用拮抗法和ITS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供试菌株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颜色差异较大的菌株,拮抗试验差异显著;通过拮抗法将54个菌株分为32个差异菌株;通过ITS序列分析并构建系统发育树将54个菌株聚为2个大类,2个大类遗传关系相对较远、独立进化,最终将54个菌株鉴定为36个差异菌株;拮抗试验结果与ITS序列分析结果基本一致,但第Ⅵ—Ⅸ组有较大差异。因此,拮抗试验结合ITS序列分析法可作为菌种鉴定的一个手段。  相似文献   

4.
罗霄凤  康晓慧  彭玉娇  张娜  张利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399-1400,1402
[目的]研究四川地区水稻纹枯病菌的培养性状及其致病力。[方法]对从四川地区6个水稻主栽点采集的水稻纹枯病样进行分离,将分离所得病菌用PDA培养基培养,记录其培养性状,并对分离得到的23个菌株进行致病力测定。[结果]不同菌株间的生长速率存在显著差异,23个菌株中只有1个菌株生长速率属于中等菌株(40 mm≤Φ≤60 mm),其余都为慢型菌株(Φ〈40 mm),无生长速率快的菌株(Φ〉60 mm)。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菌株间致病力存在明显的差异,23个菌株中只有1个为强致病力菌株,其余为中等致病力菌株、无弱致病力菌株。[结论]该研究明确了四川地区水稻纹枯病病菌基本生物学特征,为该地区有效控制水稻纹枯病的危害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生物防治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56个放线菌菌株中,利用抑菌圈的大小比较筛选了7个对猕猴桃溃疡病病原细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Actinida具有颉颃作用的菌株,并进行了初步鉴定.用其中3个菌株进行了生物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菌株X22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6.
采用下胚轴伤口菌丝接种法在携带抗病单基因的8个大豆品种(系)上,对采自黑龙江省和吉林省的20个大豆疫霉根腐病菌株进行毒性检测,根据抗感反应将其分为6个毒性组。运用22个随机引物扩增供试菌株,共得到151个RAPD标记,其中多态性标记101个,占66.90%。通过聚类分析计算了各菌株之间的遗传距离,并产生树状图,发现菌株间存在遗传异质性,病原菌毒性和DNA多态性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不同种源平菇杂优1号菌株的生产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3种不同来源的7个菌株的菌丝培养特征和农艺性状,还将7个菌株进行了两两对峙培养,结果表明,克隆菌株和多孢分离菌株与保藏菌株间菌丝生长速率、密度、色泽及现蕾时间等方面没有明显差异,任意两菌株间均无拮抗,但所有分离菌株的子实体形态特征及产量均不如保藏菌株。  相似文献   

8.
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四丰山林土样品、合江农科所内腐熟有机肥样品及日本产的EM(Effective Microorganisms)中分离筛选出12个菌株,进行了碳源滤纸崩溃试验,鉴定出4个高效菌株,并进行了形态特征观察.在不同培养基条件下进行了纤维素酶、蛋白酶、淀粉酶的酶活力测定,将上述4个高效菌株配制成6个组合,并分别测定了每个组合3种酶活力,其中I(F-1×F-4)和Ⅱ(F-1×F-3) 两个组合3种酶的综合性能较好, Ⅰ和Ⅱ两个组合中F-1、F-3、F-4三种菌株混合一起,作为有机肥发酵剂的菌种,研制出了有机肥发酵剂的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旨在建立基于同源重组技术的特利波契巴尔通体基因敲除方法。研究通过扩增并融合Ⅳ型分泌系统VirB4基因的上下游同源片段,将同源片段与pJM05质粒进行体外拼接,并将pJM05-ΔVirB4质粒转化进入S17-1大肠杆菌中;通过双亲接合转移将大肠杆菌S17-1中的pJM05-ΔVirB4质粒转移到特利波契巴尔通体中进行同源臂交换,产生单交换菌株;随后利用质粒中sacB基因表达产物分解蔗糖对自身产生毒性作用,在蔗糖平板中筛选出22个双交换菌株,通过菌落PCR及测序验证,共确定出6个VirB4基因框内缺失菌株;并且测序结果表明这6个菌株在VirB4基因框内缺失了2 136 bp。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木薯细菌性枯萎病病原菌种群间遗传、变异分化,选取来自各个地区的黄单胞病菌代表菌株45个,利用多态性较好的8条引物对其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并构建指纹图谱.利用统计分析软件NTSYS对样品的PCR结果进行了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菌株间遗传变异较大,菌株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态性.经综合聚类分析,在75%的相似水平上,可将供试菌株划分为7个类群.  相似文献   

11.
梅运军  刘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0):5771-5772
[目的]该研究旨在选育具有噬菌体抗性的大肠杆菌菌株。[方法]利用噬菌体诱发及紫外耦合噬菌体诱发筛选大肠杆菌glyA工程菌的抗噬菌体菌株。[结果]从噬菌体诱发筛选到的24株抗性菌株中筛选出了20株具有稳定抗性的抗性菌株,但其中仅有1株生长势优于原始株,酶活均低于原始株;耦合法诱导得到的41株中有39株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其中7株生长势优于原始株,2株酶活大于原始株。[结论]利用紫外耦合噬菌体诱发筛选大肠杆菌glyA工程菌的抗噬菌体菌株能得到较好的试验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为了获得泰妙菌素高产菌株,以泰妙菌素19-127为出发菌株,采用微波诱变对泰妙菌株进行诱变,并结合特比萘酚及制霉菌素两种抗生素抗性筛选法获得泰妙菌素高产菌株。结果表明,经过发酵验证最终选育出5株突变株20-016、20-029、20-048、20-072和20-088,相较于对照组效价分别增长19.9%、21.6%、20.2%、22.5%和23.1%,连续传代5次,遗传性状稳定。比较两种抗生素在泰妙菌素高产菌株选育中的作用,制霉菌素更有利于高产菌株的选育。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细菌夺冠滤器过滤,氯仿处理以及用稻细条病病叶组织浸提液直接分离噬菌体等方法的比较,结果表明:三者中相比之下,细菌过滤器过滤法是最为简便可靠的噬菌体分离方法,通过对湖北省10个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与20个噬菌体互作反应的研究表明:不同来源的细条病菌与不同来源的噬菌体之间,存在着亲和性的分化,根据它们相互的亲和关系,可把10个细条病菌菌株划分为6个组,把20个噬菌体划分为7个溶菌型;其中RP、RS、RT、RX、RY等5个细条病菌菌株可与所有参试的20个噬菌体发生亲和反应,据此在用噬菌体技术进行湖北省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测报工作中,友谊赛些广亲和性的菌株可逡为指示菌。  相似文献   

14.
从棉花根、茎、叶部组织中分离到19株对棉花黄萎病菌大丽轮枝菌有枯抗作用的细菌,其中抑菌圈直径大于20mm的菌株1株.直径10~20mm之间的菌株5株,直径小于10mm的菌株13株.分离自棉花叶部组织的LC-04菌株对大丽轮枝菌V-190菌株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通过时LC-04菌株菌体形态、菌落特征的观察和一系列生理生化试验分析,该菌株鉴定为类芽孢杆菌属细菌.  相似文献   

15.
20株土壤粘细菌系统发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从不同采集地土壤样本中分离的20株粘细菌菌株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及G+C mol%测定,以确定其系统发育地位。结果表明:供试菌株分属粘球菌属(Myxococcus)和珊瑚球菌属(Corallococcus)2个属的6个种,其中18株属于粘球菌属(Myxococcus),2株属于珊瑚球菌属(Corallococcus)。各供试菌株与已知相关菌株16SrDNA序列相似性在98.9%~100%之间。各供试菌株G+C mol%在63.12%~73.78%之间,除菌株93357的G+C mol%为63.12%,较其最近相关菌株黄色粘球菌(Myxococcus xanthus)DSM16526低5.26%外,其余同种内菌株的DNA的G+C mol%差异未超过5%,可作为粘细菌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的验证性指征。  相似文献   

16.
对浙江等地鸭大肠杆菌病流行病学进行调查,并研究其发病特点,分离鉴定出致病性大肠杆菌26株;已对其中20株菌株进行血清型鉴定,主要为078,占70%(14/20),其次是O1,占15%(3/20);人工感染试验表明,80%(8/10)菌株毒力强,皮下、肌肉、足蹼3种途径均易复制该病;病理组织学检查肝、肺、脾等,表现急性炎症,出血等病变;药敏试验表明,不同菌株对药物敏感性差异较大,除对鸭菌消、卡那霉素等高敏外,对多数常用抗菌药已耐药,最后就该病的防治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7.
平欧杂交榛子抗寒生理研究初报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为了解平欧杂交榛子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反应,以大田中抗寒性表现差异较大的8#、20#和7#三个榛子品系为试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温度的降低,各品系的相对电导率呈现"S"型变化曲线,但不同品系的增幅不同,8#品系始终处于最低状态.(2) 各品系枝条内脯氨酸含量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加.在-40℃下,8#、20#和7#三个品系的脯氨酸含量较对照分别增加6.72、4.91和2.97倍.(3)可溶性糖含量与低温度成正相关,但温度达-35℃时,各品系的可溶性糖含量增幅放缓,8#可溶性糖含量一直高于20#和7#. (4)丙二醛含量随着温度的降低而上升,在-40℃低温胁迫下,以对照做参照,各品系的增幅大小关系为7#>20#>8#.  相似文献   

18.
从不同废水处理系统生物膜中分离得到22株细菌,测定它们的共凝集能力,并通过16SrRNA序列分析对未知细菌进行鉴定。共凝集结果显示,2h和20h时Bacillus cereus G5与其他21株细菌的共凝集率分别达到30%和45%以上,Bacillus megaterium T1与其他17株细菌的共凝集率分别达到34%和45%以上;同属于Shewanella菌属的H2和H3菌株与其它16株细菌配对的共凝集率在2h时达到30%~75%,20h时达到40%~82%;G5和T1与其他21株细菌共培养的生物膜形成能力进一步表明G5和T1的参与增加了单一细菌的生物膜形成量。研究结果表明,上述3种细菌具有将多种细菌固定于生物膜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F18+ETEC分离株的鉴定、菌毛蛋白的提取及菌毛蛋白生物活性的初步验证。[方法]分别以分离株A20、D20为模板进行PCR扩增,用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CR产物。采用热抽提法分别提取F18标准株和分离株A20、D20的菌毛蛋白,并分别制备弗氏佐剂苗,免疫产蛋鸡,采用间接ELISA法定期检测母鸡的IgY和血清抗体效价。[结果]采用TSB培养基,37℃摇床培养24 h,分离株和标准株菌毛均获得了良好的表达。分离株A20、D20经PCR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SDS-PAGE方法鉴定均为F18+ETEC。F18ab分离株和标准株的菌毛对产蛋鸡均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卵黄中IgY效价最高可达1∶25 600,血清中抗体效价高于卵黄中IgY效价,最高可达1∶51 200。[结论]分离株A20、D20均为F18+ETEC,且对产蛋鸡均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20.
云南马铃薯细菌性软腐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云南省马铃薯产区取样,用厌气技术分离纯化了42个软腐欧文氏杆菌菌株。根据品种差异代表性地选出20个菌株进行主要细菌学性状鉴定,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类。结果表明:13个菌株(占65%)是Erwinia carotovora var. carotovora,3个菌株(15%)是Erwinia chrysanthemi,其它4个菌株根据其生理生化特性划归为中间型,介于Erwinia carotovora var. carotovora和Erwinia chrysanthemi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