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研究并明确不同施氮量对水稻性状的影响以及植物调节剂对水稻抗倒伏性能、产量及品质形成的变化特征,旨在为水稻生产中合理施氮和抗倒伏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以优质稻品种(南粳9108、南粳46)为材料,通过设置7种(0、210、240、270、300、330、360 kg/hm2)施氮水平,并在各施肥水平下均增设植物调节剂喷洒处理,研究发现株高、节间长度、茎秆抗折力、弯曲力矩和倒伏指数在不同施氮量和植物调节剂处理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随施氮量增加,株高、节间长度、弯曲力矩和倒伏指数呈先增后减趋势,茎秆抗折力表现为先减后增趋势;调环酸钙(PC)处理后显著降低了株高、节间长度、弯曲力矩和倒伏指数,显著增加了基部第3、第4、第5节茎秆抗折力;不同节间茎秆抗折力和弯曲力矩表现为基部第5节>第4节>第3节;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质量指标在不同施氮量组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C处理后,穗数和产量均较对照呈不同程度的增加,从产量因素来看,产量的提升得益于穗数的增加;倒伏指数与株高、节间长度、弯曲力矩、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节间粗度、茎秆抗折力呈负相关关系;产量与穗数、每穗粒数呈正相关关系,与结实率、千粒质量呈负相关关系.合理施氮和适宜植物调节剂喷洒处理能优化水稻茎秆结构,降低倒伏发生风险并保障产量协同提升,可在优质稻栽培技术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氮硅互作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宁粳1号和武粳15为材料,研究了氮硅互作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硅互作对增加有效穗和穗粒数、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都有较明显的影响,进而使得对产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宁粳1号和武粳15的6个处理组合,均以中氮、低硅肥处理组合产量最高,比低氮、不施硅肥分别增产14.92%和12.66%。氮硅互作虽然改善了籽粒的品质性状,但是其影响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为了明确减氮施肥对寒地水稻产量、品质及抗倒性的影响。采用二因素完全随机设计进行3种土壤肥力水平下的减氮施肥研究。结果表明土壤肥力与施氮量互作对产量影响显著。高肥力土壤下减氮20%,中肥力土壤下减氮10%,产量与常规施肥差异不显著,而低肥力土壤不宜减氮。抗倒伏指数的土壤肥力和施氮量互作不显著,并且与施氮量和土壤肥力负相关。土壤肥力和施氮量互作对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蛋白质含量和食味评分影响显著或极显著。垩白、蛋白质含量和食味评分在土壤肥力之间差异较大,而加工品质和直链淀粉含量差异较小。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和垩白度与施氮量极显著正相关,食味评分与施氮量呈二次曲线关系,以减氮20%处理食味评分最高。  相似文献   

4.
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桂育11号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以水稻优质常规种桂育1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设置施氮量(主区)分别为0(N1)、75(N2)、150(N3)、225(N4) kg·hm-2,栽插密度(裂区)分别为27(D1)、30(D2)、33(D3)万蔸·hm-2,测定不同施氮量和栽插密度下桂育11号的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施氮量对有效穗数、千粒重、产量、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和蛋白质含量有极显著影响;栽插密度对有效穗数、产量、糙米率和垩白度有极显著影响,对整精米率有显著影响;氮密互作对结实率、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有显著影响。当施氮量为150 kg·hm-2时,桂育11号的穗粒数、结实率和产量最高。当栽插密度为30万蔸·hm-2时,桂育11号的有效穗数和产量最高。氮密互作下,N3D2处理的产量及构成因素均与最高值无显著差异; N3D1、N3D2和N4D2处理的稻米品质指标均与最优值差异不显著。由此可见,实现优质常规稻桂育11号高产与优质的适宜施氮量为150 kg·hm-2、栽插密度为30万蔸·hm-2,为科学制定桂育11号高产、优质的高效栽培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增施硅肥对玉米的抗倒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未施硅肥处理,增施硅肥对玉米的株高、茎皮厚、实际产量的影响均达到5%显著水平,对玉米的基部第三节茎粗、室内横折强度、穗长、穗粒数、百粒重、理论产量的影响均达到1%极显著水平。增施硅肥既能提高玉米的抗倒性,又能提高玉米的产量。  相似文献   

6.
以‘浙优21’水稻品种为材料进行田间试验,设置正常施药(375 g/hm2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D1)和减药(225 g/hm2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D2)2种施药水平,每种施药水平含追施硅肥(750 kg/hm2,+Si)组和不追施硅肥(-Si)组,共4个处理组,研究在这2种施药水平下追施硅肥对水稻抗逆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正常施药水平(D1)下,相较于不追施硅肥,追施硅肥的水稻基部第2节抗折力增大26.71%,倒伏指数降低13.29%,水稻穗颈瘟发病率降低15.37%,病情指数降低19.09%,水稻产量提高3.33%(P0.05);在减药水平(D2)下,相较于不追施硅肥,追施硅肥的水稻基部第2节抗折力增大33.67%,倒伏指数降低14.04%,水稻穗颈瘟发病率降低28.98%,病情指数降低23.11%,水稻产量提高11.44%(P0.05)。由此说明,在农药减施条件下,追施硅肥能降低水稻的倒伏指数和水稻穗颈瘟病情指数,增强水稻抗倒伏能力和抗水稻穗颈瘟能力,提高水稻产量。在不施硅肥情况下,减药使水稻减产;而在施硅肥情况下,减药与否对水稻产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通过多点田间试验,研究了鄂东南双季稻区施用硅肥对早稻生长、产量、抗折力及养分积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硅能促进水稻地上部生长,显著提高稻谷产量.与NPK处理相比,施硅处理早稻的生物量增加4.1%;稻谷产量增加6.2%;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为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与NPK处理相比,NPK+Si处理早稻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分别增加12.1%和19.2%.施硅显著提高早稻茎部抗折力,与NPK处理相比,抗折力增加16.3%.施硅处理早稻N、P和K积累量分别显著增加15.7%、10.1%和15.5%.可见,硅肥在鄂东南早稻上施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在化肥减量增效背景下,研究了氨基酸水溶肥、硅肥和微生物菌肥等新型肥料对甬优1540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在常规施氮基础上减氮20%的处理相比,在常规施氮基础上减氮10%~20%配施氨基酸水溶肥、硅肥和微生物菌肥的处理具有增产作用。其中,在常规施氮基础上减氮10%配施氨基酸水溶肥的处理可通过增加有效穗数提高水稻产量,稻米品质也有明显提升,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基于田间示范效果集成了适合试验地的甬优1540绿色高效栽培技术模式:即在常规施氮基础上减氮10%(折纯N 270 kg·hm-2) +氨基酸水溶肥叶面喷施,钵苗机插,“三防两控”综合防控,干湿交替灌溉等。  相似文献   

9.
密肥调控对啤酒大麦鄂32380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L9 (34)正交表头设计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密度、施氮量对啤酒大麦鄂32380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密度处理中以每公顷基本苗210万的产量最高,为6 514.5 kg,但不同密度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②鄂32380的产量随着总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并且不同施肥处理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③密肥互作对产量具有极显著影响,以每公顷基本苗210万、施氮量165 kg和基本苗150万、施氮量165 kg为优势处理组合,每公顷产量分别为7 327.5和7 242.0 kg,极显著地高于其他处理组合.④通径分析结果,有效穗数和穗粒数是影响鄂32380产量的两个主要因子,生产上实现高产稳产的策略是:主攻穗数,提高穗粒数,兼顾增粒重.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秸秆还田和增施氮肥对寒地水稻品质的影响。采用二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进行秸秆还田和秸秆离田下增施氮肥的研究,分析稻米的加工品质、外观品质、营养及食味品质。结果表明:与秸秆离田(A1)相比,秸秆还田(A2)显著或极显著降低稻米的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粒长及粒宽,整精米率降低了3.54%;垩白粒率、垩白度及直链淀粉含量差异不显著;蛋白质含量极显著提高了12.16%;食味评分显著下降了0.92%。与常规施氮(B1)相比,增氮处理间稻米的糙米率、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蛋白质含量及直链淀粉含量差异不显著;调节肥增氮15%(B3)和穗肥增氮15%(B4)的食味评分分别显著下降1.42%、1.66%;秸秆还田和增施氮肥二因素互作的稻米品质效应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硅肥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两系杂交稻田两优4号为材料,于2009年在上饶师院生命科学学院试验田研究了硅肥对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硅肥处理的水稻小区产量均高于不施硅肥的对照,平均比对照增产5.15%.其中硅肥为120 kg/hm2的产量最高,每667 m2产量为559.09kg,比对照增产11.31%.水稻施加硅肥有利于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每穗的实粒数的增加,平均比对照增加5.73%、10.28%.提高了水稻的结实率,但对千粒重和蛋白质含量影响不大,施硅显著提高稻米碱消值,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直链淀粉含量和水稻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提高大米的蒸煮品质和食味品质.同时水稻施加硅肥不仅降低了水稻植株高度,提高了水稻的根系活力,而且增加了水稻整个生育时期的纤维素的含量和水稻生育后期叶片叶绿素含量,促进了水稻的生长发育.说明在80~160 kg/hm2施用水平内,对水稻春光1号效应最明显.  相似文献   

12.
施氮对水稻茎秆抗倒伏能力的影响及其形态和力学机理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6  
【目的】研究施氮对水稻茎秆抗倒伏能力的影响及其与茎秆形态性状和力学性状的关系及其作用机理,为水稻抗倒高产栽培调控提供依据。【方法】以常规籼稻银晶软占为材料,设置4个氮水平,进行大田试验,研究施氮对水稻茎秆基部节间形态和力学性状的影响及其与倒伏指数的关系。【结果】施氮影响水稻茎秆的形态和力学性状。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株高增加,重心上移,基部节间长度增加,节间充实度下降,抗折力和弹性模量减小,茎秆倒伏指数增加,抗倒伏能力下降。倒伏指数与株高、重心高度及基部节间长度呈正相关,而与基部节间充实度、抗折力及弹性模量呈负相关,且相关系数大多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倒伏指数与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每穗总粒数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与结实率和千粒重呈负相关趋势。【结论】株高、重心高度、基部节间长度和基部节间充实度等形态性状,以及弯曲力矩、抗折力等力学性状,是影响水稻茎秆抗倒伏能力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索硅肥对青稞抗倒伏相关性状的影响,以青稞5171-7品种为研究材料,采用奥本硅类型硅肥,设3个施肥量梯度以空白作为CK,研究影响抗倒伏的主要茎秆性状特征.结果表明:①施用硅肥株高降低、节间增粗和重心高降低;②奥本硅施肥量最低的处理(A1)其茎秆基部第1,2,3,4四节间充实度增加和基部第2节间抗折力增强;③施用硅肥对青稞产量的提高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水稻抗倒伏能力与茎秆物理性状的关系及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研究了不同肥力条件下的水稻抗倒伏能力与茎秆物理性状的关系及对产量的影响。以成熟期植株倾斜角度代表的抗倒伏能力与茎秆第1伸长节间长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基部茎秆粗度、厚度分别呈极显著正相关。不同株高品种的抗倒伏能力存在着品种间差异;施氮对水稻群体倒伏具有重要影响。就产量来说,最高产群体一般出现在750kg/hm2的中肥区。研究认为,通过降低第1和第2伸长节间长度,适当加强茎秆基部物理性状的强度、降低穗位、增加穗长和穗颈长度等,可以提高水稻植株的抗倒性,使倒伏与株高和生物产量的矛盾在更高产水平上得到统一。  相似文献   

15.
氮硅配施对双季水稻产量及氮硅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株两优189和H优518为早、晚季试验材料,通过田间试验,在磷钾养分用量相等的条件下,研究不同用量氮肥(早稻0,105,165 kg/hm2,晚稻0,120,180 kg/hm2,以N计)和硅肥(早、晚稻0,120,180,240 kg/hm2,以Si O2计)配施对双季水稻产量及氮硅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氮硅肥配施有利于提高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和产量,且其互作效果与氮肥、硅肥用量有关。早稻施氮165 kg/hm2、施硅180 kg/hm2,晚稻施氮180 kg/hm2、施硅240 kg/hm2时互作效果最佳,产量为最高。适量增施硅肥有利于提高水稻氮素和硅素养分的积累量和吸收利用率。相关分析表明,早、晚稻氮素积累量与硅素积累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和0.897;水稻硅素积累量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84和0.998。  相似文献   

16.
施钾量对超高产早稻品种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超高产水稻品种陆两优996和淦鑫203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施钾量对其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钾显著提高双季早稻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和产量,增加生物产量、促进茎鞘物质运转,提高抽穗期剑叶的气-叶温差和颖花伤流量,降低抽穗后的根系活力衰退值。施钾量与倒1节间大维管束数、茎秆抗折力和稻米蛋白质含量显著正相关。施钾提高了陆两优996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但降低了淦鑫203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在本试验条件下,最适施钾量为180 kg/hm2。  相似文献   

17.
高氮水平下施用硅肥对水稻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高氮水平下施用硅肥对水稻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氮水平下施用硅肥可降低水稻株高,增加穗数和千粒重,提高结实率和产量,同时增强水稻的抗倒伏能力和抗病性。其中施用硅肥150kg/hm^2处理的水稻,经济性状表现最好,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8.
徐月明  王祥菊  刘萍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3):5289-5293
通过氮肥试验,初步明确了弱筋小麦扬麦9号优质高产的株型指标和群体质量,并研究了其与产量、品质之间的关系以及氮肥对其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剑叶宽、倒二叶宽与子粒产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子粒蛋白质、湿面筋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产量、蛋白质、湿面筋含量与株高、穗长、穗下节间长、穗下节间/节间总长、(穗下节间+穗长)/株高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第一节间长呈显著负相关;上层根数与单穗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在此次试验条件下,扬麦9号在240万/hm2基本苗基础上,施氮量以180 kg/hm2、氮肥运筹以基肥∶壮蘖肥∶拔节肥∶孕穗肥为5∶1∶2∶2处理可建立优质高产的合理群体结构,较好地协调高产与优质的矛盾.  相似文献   

19.
不同施氮量对杂交稻茎秆性状及抗倒伏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超高产两系杂交稻品种广两优676为材料,研究不同施氮量处理对水稻茎秆性状及抗倒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水稻各节间特别是基部的倒4节和倒5节间的长度增长,与施氮量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施氮可以增加水稻节间长度;各节间粗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而增粗;施氮对茎秆壁厚无影响;各节间至穗顶高及至穗顶重与施氮量间呈极显著相关;各节间抗折力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但均没有显著差异;弯曲力矩和倒伏指数则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提高,相关达极显著水平。在施氮量为20g·m-2范围内,广两优676仍具有较好的抗倒能力,当施用过量氮肥时,则易发生倒伏。  相似文献   

20.
不同施氮量及不同施肥时期对油研九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油研九号不同施氯量下的产量和品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施氮量对油研九号产量的影响存在极显著差异,等量的氮肥作活棵肥、开盘肥或作腊肥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等量的氮肥在前中期(作活棵肥和开盘肥)施、或在中后期(作开盘肥和腊肥)施、或在前后期(作活棵肥和腊肥)施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不显著。株高、根颈粗、有效分枝高度、单株一、二次分枝数、主花序长、角果数、千粒重、单株产量、角果层厚度、每hm^2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呈现有规律的增加,并与施氮量间均呈多项式函数关系y=A Br Cx^2 Dx^3。相关分析表明,硫甙、芥酸、蛋白质与施氮量间均呈显著负相关,含油率与施氮量间呈极显著负相关,品质性状与施氯量间均呈一元二次抛物线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油研九号保优栽培的施氯量为150kg/hm^2,高产栽培的施氮量为225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