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0 毫秒
1.
猕猴桃采后软化过程中β-甘露聚糖酶活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米良1号猕猴桃果实为研究材料,探讨其在采后常温贮藏过程中果实软化与β-甘露聚糖酶活性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贮藏期间,随着果实硬度的降低,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逐渐增加,果皮和果肉中β-甘露聚糖酶活性均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果心中β-甘露聚糖酶活性却保持不断增加的趋势。在整个贮藏期间,果皮中β-甘露聚糖酶活性最高,果肉和果心相对较低。与对照相比,乙烯利处理可以加快果实软化的速度,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果皮、果肉和果心中β-甘露聚糖酶活性;而壳聚糖处理则明显延缓了果实软化的进程和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的幅度,降低了果皮、果肉和果心中β-甘露聚糖酶活性。  相似文献   

2.
地衣芽孢杆菌W10菌株具有较高的β-甘露聚糖酶活性。采用PCR技术从W10基因组中扩增出β-甘露聚糖酶基因序列,通过克隆、测序获得1 017 bp甘露聚糖酶基因manW10,其编码338个氨基酸。以pET-22b(+)为载体和pelB为信号肽,将manW10转入EscherichiacoliBL21(DE3)中进行表达,经IPTG诱导酶活性达19.73 U.mL-1。经镍柱亲和层析获得较纯的β-甘露聚糖酶,其分子质量约为38 ku。  相似文献   

3.
对土壤中分离的1株产β-甘露聚糖酶的枯草芽孢杆菌MSJ-5进行产酶性质的研究。菌株MSJ-5在发酵培养基中培养32h达到产酶高峰。β-甘露聚糖酶为粗酶液的主要组分,酶学性质的研究显示该酶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反应pH为7.0,在pH 5.0~7.0能保持较好的稳定性。水解魔芋甘露聚糖及水解产物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菌株MSJ-5产生的β-甘露聚糖酶对魔芋甘露聚糖有显著降粘效果,水解产物以甘露寡糖为主。研究结果显示,菌株MSJ-5产生的β-甘露聚糖酶有应用到饲料添加和功能性寡糖行业的潜力。  相似文献   

4.
为了获得β-甘露聚糖酶基因manA的转基因小鼠,从黑曲霉中克隆得到β-甘露聚糖酶基因manA,进行体外表达检测甘露聚糖酶活性后,将此基因插入到含有猪腮腺分泌蛋白(PSP)基因启动子的表达载体pPSPBGPneo中,得到在腮腺组织特异表达β-甘露聚糖酶基因manA的载体pPSP-manA,总长为16.3 kb,将其进行线性化后回收得到高质量DNA片段,通过显微注射得到17只原代小鼠,进行PCR和Southern blot检测发现有6只阳性转基因小鼠,表明转β-甘露聚糖酶基因manA小鼠制备成功.  相似文献   

5.
采用DNS比色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多黏芽孢杆菌(Bacillus polymyxa)HD-1产β-甘露聚糖酶的培养基主要成分和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该菌种产β-甘露聚糖酶的最适培养基为魔芋粉0.75%、酵母膏1.00%、磷酸二氢钾0.04%、硫酸镁0.05%,培养基初始p H 9.0;最适培养条件为接种量6%,培养温度31℃,培养时间27 h。在此优化条件下,多黏芽孢杆菌产β-甘露聚糖酶活性可达72.6U/m L。  相似文献   

6.
β-甘露聚糖酶提高母鸡产蛋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β-甘露聚糖及其衍生物(β-半乳甘露聚糖和 β-葡萄糖甘露聚糖)是所有豆科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 ,是单胃动物的一种抗营养因子 ,对任何用豆科植物蛋白作为饲料蛋白来源的单胃动物消化吸收都会产生不良影响。最近 ,美国科技人员进行试验 ,测定了添加 β-甘露聚糖酶对饲喂玉米—大豆日粮产蛋母鸡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日粮中添加 β-甘露聚糖酶可以显著提高母鸡日产蛋率 ,31~42周提高0 70 %,43~54周提高1 07 %,55~66周提高1 5 %。从18~66周平均提高0 84 %。β-甘露聚糖酶提高母鸡产蛋率@李凯…  相似文献   

7.
β-甘露聚糖酶在食品、饲料、造纸、洗涤等工业领域应用广泛。近几年,基因测序技术飞跃发展,研究人员挖掘到许多新颖的β-甘露聚糖酶基因并对其进行了酶学性质的研究。介绍了各种类型的甘露聚糖及其降解酶,梳理了β-甘露聚糖酶的糖苷水解酶家族分类、来源、结构和催化机理,归纳总结了近几年微生物来源β-甘露聚糖酶的重组表达、酶学性质及分子改造,简述了甘露聚糖酶在食品和饲料等方面的应用,展望了β-甘露聚糖酶的研究热点及方向。  相似文献   

8.
芽孢杆菌WY45产β-甘露聚糖酶发酵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获得最佳产酶配方,同时获得高活力的β-甘露聚糖酶,经碳源、氮源、碳氮质量比、初始pH和培养温度5个单因素发酵条件的优化,得到芽孢杆菌WY45发酵产β-甘露聚糖酶的最适发酵培养条件:以4g/L魔芋精粉为碳源,1.33g/L大豆蛋白胨为氮源,碳氮质量比为4/1,初始pH5.5,50℃培养时间96h。此条件下,β-甘露聚糖酶活性最高可达2800U/mL。  相似文献   

9.
用PCR的方法从甘露聚糖酶高产菌欧文氏杆菌CXJZ95-198中克隆到甘露聚糖酶基因manA全长以及其N端缺失81、111、141 bp的片段,连接到pET28a载体再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中,用透明圈法鉴定其酶活性。结果表明,删除了manA N端111 bp的翻译产物依然具有酶活性,删除了N端141 bp的翻译产物无酶活性,manA N端111~141 bp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饲料中分别添加魔芋葡甘露寡聚糖硫酸酯2 g/kg和β-葡聚糖2 g/kg,测定组织溶菌活力、血清酚氧化酶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探讨魔芋葡甘露寡聚糖硫酸酯和β-葡聚糖对南美白对虾体内相关免疫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魔芋葡甘露寡聚糖硫酸酯、β-葡聚糖均显著提高了南美白对虾体内溶菌活力、酚氧化酶活性及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力,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11.
欧文氏杆菌CXJZ95-198甘露聚糖酶基因N端缺失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PCR的方法从甘露聚糖酶高产菌欧文氏杆菌CXJZ95-198中克隆到甘露聚糖酶基因manA全长以及其N端缺失81、111、141 bp的片段,连接到pET28a载体再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中,用透明圈法鉴定其酶活性.结果表明,删除了manA N端111 bp的翻译产物依然具有酶活性,删除了N端141 bp的翻译产物无酶活性,manA N端111~141 be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从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产酶活性高的β-甘露聚糖酶芽孢杆菌,该菌产酶迅速,在简单发酵培养基中培养32 h即可达到产酶高峰,且粗酶液中甘露聚糖酶的量占绝对优势。对酶性质的研究发现,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pH值为7.0,在pH值为5.0~7.0时能保持很好的稳定性,黏度试验显示降黏效果显著,薄板层析显示水解魔芋甘露聚糖和角豆胶产物以甘露寡糖为主,有应用到饲料酶制剂和寡糖生产行业的潜力。  相似文献   

13.
β-甘露聚糖酶基因克隆与在大肠杆菌中表达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通过基因工程方法在大肠杆菌中发酵生产β-甘露聚糖酶,采用多重比较几种来源的β-甘露聚糖酶氨基酸序列,获得了该酶的保守结构域,并按此设计简并引物.以能水解魔芋葡甘聚糖的枯草杆菌属野生筛选菌种A33为材料,通过简并引物PCR法从A33基因组中扩增出β-甘露聚糖酶基因核心区段.经过克隆、测序及BLASTN比对分析,证实该DNA区段推导的编码蛋白具有β-甘露聚糖酶的保守结构域,属于该酶家族中的一员.将该片段构建到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RsET-A并转入大肠杆菌表达系统BL21 DE3(pLysS),经过诱导获得了此酶的高效表达.  相似文献   

14.
里氏木霉RutC-30β-甘露聚糖酶的制备与纯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里氏木霉以槐豆胶为基础培养基、以乳糖为诱导物,用7.5升液态发酵罐发酵产生β-甘露聚糖酶,经两次硫酸铵分级分离(饱和度为40%—60%)和两次聚丙烯酰胺凝胶制备电泳,结果得到高纯度均一的单体β-甘露聚糖本科经SDS-PAGE测得酶分子量为53KD,组织活动力为100u/mg,这为β-甘露聚糖酶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提供了高纯度的样品。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番茄生长素运输载体SlPIN1对花器官脱落以及花器官中生长素分布的影响,利用病毒诱导基因沉默技术(VIGS)获得了pTRV-SlPIN1植株。20株pTRV-SlPIN1植株中,17株SlPIN1基因表达量下降,其中pTRV-SlPIN1-2和pTRV-SlPIN1-5植株表达量分别为对照pTRV植株的40%和35%。进一步研究pTRV-SlPIN1-2和pTRV-SlPIN1-5植株开花当日的番茄花器官发现,花柄离区至远轴端出现黄化,同时,田间花柄脱落率及离体花柄脱落率显著高于对照pTRV植株。通过对pTRV-SlPIN1及pTRV植株花器官进行GUS染色和生长素浓度检测发现,与对照相比,番茄SlPIN1基因沉默植株(pTRV-SlPIN1-2和pTRVSlPIN1-5)的花柄离区处生长素浓度显著下降,而子房基部、雄蕊和萼片等部位生长素浓度则明显上升,这不仅表明SlPIN1是番茄花器官中生长素运输的主要调控因子之一,其在生长素由花器官(源)向基部器官(库)方向运输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同时表明SlPIN1以此维持离区生长素的正常积累,来抑制番茄脱落的发生。本研究为番茄花器官中生长素极性运输的调控机理研究提供了参考,同时为SlPIN1及生长素极性运输调控脱落过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甘露聚糖酶基因3'端缺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研究甘露聚糖酶基因3’端对甘露聚糖酶功能的重要性。[方法]以甘露聚糖酶的二级结构为基础,用PCR扩增的方法获得3’端特异性缺失的甘露聚糖酶DNA片段,连接到载体上,表达并鉴定酶的活性。[结果]删除甘露聚糖酶基因3’端246bp后甘露聚糖酶依然具有酶活性。[结论]甘露聚糖酶基因3’端的部分序列不是酶具有功能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17.
初步研究了3’端对甘露聚糖酶的功能重要性,即以甘露聚糖酶的二级结构为基础.用PCR扩增的方法获得3’端特异性缺失的甘露聚糖酶DNA片段,连接到载体上,表达并鉴定酶的活性。结果表明,删除390bp依然具有酶活性,3’端的部分序列不是酶具有功能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18.
为了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在大肠杆菌中生产β-甘露聚糖酶.以β-甘露聚糖酶生产菌黑曲霉为材料,通过RT-PCR扩增获得β-甘露聚糖酶基因MAN1的cDNA片段,将该片段克隆连至pMD18-T并测序.Blast比对结果表明,该序列与GenBank中编号XM001400053的序列相似性为100%,将pMD18-MAN1与PE...  相似文献   

19.
初步研究了3′端对甘露聚糖酶的功能重要性,即以甘露聚糖酶的二级结构为基础,用PCR扩增的方法获得3′端特异性缺失的甘露聚糖酶DNA片段,连接到载体上,表达并鉴定酶的活性.结果表明,删除390bp依然具有酶活性,3′端的部分序列不是酶具有功能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20.
以能水解魔芋葡甘聚糖的野生筛选菌种枯草杆菌A33为材料,通过PCR技术从A33基因组中扩增β-甘露聚糖酶基因编码序列.经过克隆、测序及BLAST比对分析,证实该基因编码β-甘露聚糖酶,属于β-甘露聚糖酶家族中的一员,该基因已往册GenBank.将该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RSET—A中并转入大肠杆菌表达系统BL21(DE3)pLysS,经过诱导获得了此酶的高效表达.其表达量达到37.78U/mL。酶学特性分析表明其作用的最适pH为5.0.最适温度为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