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臭氧气体处理对巨峰葡萄的保鲜效果。[方法]以不同浓度臭氧(21.04、44.62、81.41、131.14mg/m3)处理新鲜巨峰葡萄,将处理后的葡萄贮藏于温度为-0.5~0.5℃、湿度为85%~95%的冷库中,研究不同处理对葡萄病原微生物的杀灭效果及其对葡萄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臭氧处理可有效抑制葡萄表面的微生物繁殖,且臭氧浓度越大处理效果越好,贮藏至84d时,21.04、44.62、81.41、131.14mg/m3臭氧对霉菌的杀灭率分别为80.45%、94.09%、95.64%、96.18%;81.41mg/m3臭氧处理可有效减轻葡萄的腐烂程度,降低其呼吸强度并抑制其Vc、可滴定酸及可溶性总糖含量下降,延缓其成熟和衰老进程。[结论]81.41mg/m3臭氧处理对巨峰葡萄的保鲜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葡萄叶面喷肥,投资少,见效快,操作方便,节省肥料,是发展葡萄生产,实现增产增收的好措施。葡萄叶面喷肥最佳时间是在生长前期、花前、花后和生长后期。生长前期,应以氮肥为主,喷施0.3~0.5%的尿素和0.2~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这样可加大和加厚叶片,增强叶片的光合作用,促进新梢  相似文献   

3.
葡萄膨大剂是集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微量元素于一体的现代农业高科技产品,它具有促进细胞分化,加速器官形成及蛋白质合成,促进光合作用的功效。葡萄膨大剂对提高座果率,提早成熟,改善品质,提高含糖量有显著效果。一般可提早成熟10~15天,增糖0.5~2度,增产20%以上。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氟环唑(Epoxiconazole)30%悬浮剂在不同地区葡萄中的残留消解动态以及收获期葡萄中的最终残留量,为制定氟环唑在葡萄上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建立了乙酸乙酯或乙腈超声提取,经弗罗里硅土柱净化,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氟环唑残留的方法。该悬浮剂在葡萄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15.9~17.2 d和21.2~32.5 d;在最后一次施药后30 d和40 d时葡萄中的残留量为0.05~0.33 mg/kg。结果表明,按推荐剂量施药,每季最多使用3次,距最后一次施药30 d时葡萄中的残留量低于0.5 mg/kg,推荐氟环唑在葡萄上的最高残留限量为0.5 mg/kg。  相似文献   

5.
该试验探究了0.5%藜芦碱、0.6%氧苦·内酯水剂、5%天然除虫菊素、复合楝素杀虫剂、鱼藤酮杀虫剂和复合烟碱杀虫剂等植物源杀虫剂对不同地区葡萄绿盲蝽和斑叶蝉的防治效果。在成都实验点,6种植物源杀虫剂对绿盲蝽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其中0.5%藜芦碱的防效稳定,防效在60%以上。在石家庄实验点,复合烟碱杀虫剂对绿盲蝽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效高达70%以上。在银川实验点,0.5%藜芦碱对斑叶蝉一代成虫和二代若虫的防治效果都最好。在南疆实验点,5%天然除虫菊素对第一代葡萄斑叶蝉成虫防效最好,达100%。0.5%藜芦碱、复合烟碱可作为防治绿盲蝽的有效药剂,5%天然除虫菊素可作为防治葡萄斑叶蝉的有效药剂,在葡萄无公害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该试验探究了0.5%藜芦碱、0.6%氧苦·内酯水剂、5%天然除虫菊素、复合楝素杀虫剂、鱼藤酮杀虫剂和复合烟碱杀虫剂等植物源杀虫剂对不同地区葡萄绿盲蝽和斑叶蝉的防治效果。在成都实验点,6种植物源杀虫剂对绿盲蝽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其中0.5%藜芦碱的防效稳定,防效在60%以上。在石家庄实验点,复合烟碱杀虫剂对绿盲蝽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效高达70%以上。在银川实验点,0.5%藜芦碱对斑叶蝉一代成虫和二代若虫的防治效果都最好。在南疆实验点,5%天然除虫菊素对第一代葡萄斑叶蝉成虫防效最好,达100%。0.5%藜芦碱、复合烟碱可作为防治绿盲蝽的有效药剂,5%天然除虫菊素可作为防治葡萄斑叶蝉的有效药剂,在葡萄无公害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防治葡萄灰霉病的高效低毒新型植物源复配杀菌剂,降低有效用药量,提高防治效果,减少和替换对葡萄灰霉病菌产生抗药性的一些常用化学杀菌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植物源农药丁子香酚、苦参碱及其混配制剂对葡萄灰霉病菌的毒力,并通过田间试验评价其对葡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丁子香酚与苦参碱及6∶1、3∶1、1∶1、1∶3、1∶6混配组合对葡萄灰霉病菌的EC50(半最大效应浓度)值分别为1.454 7、357.536 9、0.384 8、0.757 5、1.312 0、2.087 3、4.960 1μg/m L;5种混配组合对葡萄灰霉病菌的增效系数(SR)分别为4.41、2.56、2.21、2.75、2.00,几种配比均具有明显增效作用,其中以6∶1混配的组合增效系数最大。田间防效调查结果表明,0.5%丁子香酚可溶液剂250倍液+1.3%苦参碱水剂500倍液(高浓度)、0.5%丁子香酚可溶液剂375倍液+1.3%苦参碱水剂750倍液(中浓度)、0.5%丁子香酚可溶液剂500倍液+1.3%苦参碱水剂1 000倍液(低浓度)、0.5%丁子香酚可溶液剂250倍液、1.3%苦参碱水剂500倍液对葡萄灰霉病防治效果分别为86.31%、67.03%、55.34%、80.14%、57.73%。丁子香酚和苦参碱6∶1~1∶6混配对葡萄灰霉病菌均增效明显,果穗套袋前采用0.5%丁子香酚可溶液剂250倍液+1.3%苦参碱水剂500倍液混用浸果处理后套袋,采收前调查对葡萄灰霉病害防效为85%以上,明显优于各单剂和中、低浓度混配处理的防效。  相似文献   

8.
以贵妃玫瑰葡萄为试材,研究不同消毒时间、取材部位、外植体大小以及不同浓度植物激素对增殖和生根培养的影响,优化组培快繁技术,以期为优良鲜食葡萄品种的快速繁殖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最适宜的外植体消毒条件是用0.5%的次氯酸钠溶液消毒15 min;外植体的最佳取材部位为中部茎段;选用外植体长度和粗度分别为2~3 cm和0.5~0.8 cm时,组培快繁的效果最佳;增殖培养过程中,最理想的6-BA浓度为1.0 mg/L;生根培养过程中最适IBA浓度为0.5 mg/L。  相似文献   

9.
葡萄白腐病病菌分生孢子在1%葡萄糖液中萌发率为98.1%,在5%葡萄叶浸出液中萌发率为99.5%,在蒸馏水、雨水、地面泥水中未见萌发;分生孢子在室内自然干燥条件下可存活30~40天。植株病残体(果实)在室温干燥条件下保存24个月,分生孢子仍能正常萌发。病害分离菌在4℃存放120天,萌发率仍有30.8%,接种33种葡萄栽培品种,仅山葡萄(Vitis amarent)未发病;较抗病的有66-22-6、66-22-19.400倍乙磷铝、1∶0.5∶240波尔多液抑制分生孢子萌发率分别为73.1%和86.4%,其它药剂均在18%以下;退菌特、托布津、多茵灵、代森铵、粉托合剂,抗菌素401抑制菌丝生长的效果高达100%;粉锈灵、福美砷、乙磷铝亦可达到90%以上,标准药剂波尔多液为99.4%.  相似文献   

10.
<正>葡萄无架栽培就是通过人为的措施,使蔓生葡萄像苹果树那样直立生长,具有省工、省钱、效益高等优点,可以提高产量10%~20%,节约夏季管理用工50%,还可抗8~10级大风。各地实践证明,葡萄无架载培是可行的。无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葡萄白腐病的发生逐年加重,目前已成为我市葡萄生产的主要病害.1999年发生面积近0.5万hm2,占全市葡萄面积的60%,发病地块减产30%~50%,损失严重.现将该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2.
葡萄胚珠诱导成苗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通过对葡萄几个品种胚珠愈伤组织的诱导、再分化,以胚状体发生途径实现植株再生。结果表明:以葡萄的胚珠为外植体,在附加不同浓度的2,4-D与6-BA的MS、B5和NN-1969培养基上培养,愈伤组织诱导以NN+2,4-D0.5mg/L+6-BA1.0mg/L培养基最佳,诱导率为84.1%,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为79.5%;将胚性愈伤组织置于含NAA0.03mg/L和6-BA0.5mg/L的NN培养基中,胚状体诱导率为6%~15%;胚状体在无激素MS培养基中的成苗率为0%~20%。  相似文献   

13.
为探明植物生长调节剂0.5%赤霉酸A3·氯吡脲可溶性液剂对葡萄植株生长、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特进行了相关试验。结果表明,在葡萄新梢萌发期,用不同浓度的0.5%赤霉酸A3·氯吡脲可溶性液剂进行浸果穗处理,能抑制葡萄新梢的生长,提高葡萄果粒质量和产量,且对葡萄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等没有显著影响。其中,以用0.5%赤霉酸A3·氯吡脲可溶性液剂400倍液(有效成分量为12.5 mg/kg)进行浸果穗处理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吐鲁番葡萄园应用保水剂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保水剂在葡萄上的应用能增强土壤保水性,改良土壤结构,提高水分利用率,节水率达30%,可节约637.50~956.25元/hm2,可使葡萄的增产率达1.24%~14.25%;含糖量比对照增加0.4~1.0度;干尖率比对照减少30%,改善了葡萄的品质,提高其鲜食商品率,增加了农民收入,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葡萄双层搭架技术主要为,行距1.5 m,株距0.4~0.5 m,每株留两个主蔓,主蔓长度控制在2.5 m,比较成熟的主蔓放在第一层架上,新梢主蔓放在第二层架上,整理修剪果枝、果实部位分布均匀.实收亩产鲜葡萄5 000~8 000 kg,其中商品率达到85%.较适合滴灌节水工程,适合陆地和温室栽培,可提高土地利用率,充分利用当地光照资源,具有较强操作性,提高了葡萄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6.
邹波 《农技服务》1994,(4):10-10
<正> 葡萄夏季修剪,不仅可以提高葡萄的产量、品质,增大果穗,而且对增强树势延长结果期效果都极为显著。经我校教学试验场连续3年测定,合理进行葡萄夏季修剪与未进行夏季修剪比较,产量可提高8~12%.可溶性固形物提高1.6~1.8%,平均果穗大小增加15~20%。  相似文献   

17.
奥迪亚无核葡萄胚抢救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奥迪亚无核葡萄为试材,对其果实发育及胚抢救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花后49 d是奥迪亚无核葡萄幼胚抢救的最佳时期;NN69+NAA 0.2 mg/L+GA 0.4 mg/L+BA 0.5 mg/L是奥迪亚无核葡萄的最佳胚抢救培养基,其胚发育率达到76.67%,胚萌发率达到26.67%;低温培养可促进其幼胚的发育。  相似文献   

18.
H2O2处理对木纳格葡萄冷藏期间品质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寻找新的安全、无污染的鲜食葡萄保鲜途径,以新疆特产木纳格葡萄为试材,研究了0.5%、1%、1.5%三个浓度过氧化氢溶液处理对葡萄果实在(0&#177;1)℃冷藏期间果粒腐烂、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可滴定酸含量、果实相对电导率及果实CAT、POD、PPO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浓度为1%的H2O2溶液对葡萄果实进行浸泡处理,能有效降低木纳格葡萄冷藏期间的腐烂率,并可抑制果肉硬度、CAT活性的下降,提高果实的POD活性,降低PPO活性,对果实的可滴定酸含量及果实相对电导率无显著影响,提高了果实的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19.
美国红堤葡萄(又名红地球)系欧亚种,是美国高档名牌晚熟品种,树势强旺.果穗长圆锥形,其果特大,一般穗重800克,最大穗重2500克.粒重13~18克,最大22克,果皮中厚,果实鲜红诱人,有光泽,果粒圆形或卵圆形.果肉硬脆,可切成片,味甜爽口、有荔枝香味,品质极上.果刷粗而长、深入果肉,耐拉力强,不易脱粒,是耐贮运的名牌品种(正常窖藏可至次年4~6月),损耗低,好果率95%,9月底至10月初成熟,是当今世界上最有竞争力的鲜食葡萄,其售价比其它品种葡萄高出6~8倍,可溶性固形物高,含有17%以上的葡萄糖和果糖,0.5%~1.5%的苹果酸、酒石酸、柠檬酸,0.15%~0.9%的蛋白质和丰富的钾、钙、钠、磷、锰等无机盐,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等.  相似文献   

20.
生物叶面肥对红地球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红地球葡萄开花前、幼果膨大期、硬核期内每隔15d左右喷施生物叶面肥,能显著提高红地球葡萄果实品质。结果表明,喷施欧甘、欧甘+奇宝、海藻酸的效果较佳。3个处理能够增加果粒的单果重7.34%~10.70%,果实硬度提高1.52%~12.1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10.18%~13.48%,还原性Vc提高27.28%~36.41%,还原糖提高13.85%~19.89%,可滴定酸的含量降低7.02%~10.53%;并可改善果粒着色,增强果实硬度和果柄耐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