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刘红英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2):10545-10546
[目的]探索最适的食用NaCl浓度,为合理健康膳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野生型黑腹果蝇为材料,在含有不同浓度NaCl(0、10、50、100、200mmol/L)的培养基上培养果蝇,分析NaCl对果蝇幼虫生长发育、子代果蝇数目、成虫体重、群体的雌雄平衡等所产生的影响。[结果]含低浓度NaCl(10mmol/L)组子代蛹化数目和子代羽化数目有所增加;而高浓度NaCl组(100、200mmol/L)子代蛹化数目和子代羽化数目明显减少。不同浓度NaCl对子代果蝇体重的影响并不明显,但是随着NaCl浓度的提高,雄蝇体重和雌蝇体重都有减轻的趋势。[结论]一定量的NaCl能够影响果蝇生长发育、子代数量,干扰果蝇群体的雌雄平衡,影响子代果蝇体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研究Zn和Hg对植物的毒害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辽春14小麦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Zn^2+(0、10、50、100、200、400mg/L)和Hg^2+(0、10、20、40、80、120mg/L)对其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10、50、100、200、400mg/L Zn^2+波处理的小麦叶片SOD活性分别为时照的115.93%、98.90%、126.37%、141.21%、157.14%,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显著降低;10mg/L Zn^2+处理的小麦叶片MDA含量低于对照;随着Zn^2+浓度的升高,POD活性呈升高趋势。随着Hg^2+浓度的增大,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SOD和POD活性总体呈升高趋势;40mg/L Hg^2+处理的小麦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对照差异最大,为对照的79.15%;10mg/L Hg^2+处理的小麦叶片MDA含量为对照的70.85%。[结论]随Zn^2+和Hg^2+浓度增加,小麦细胞膜损伤加重,SOD和POD活性升高。  相似文献   

3.
甲壳素衍生物叶面肥对冬枣抗病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柱岐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8):13653-13654
[目的]研究甲壳素衍生物叶面肥对冬枣抗病性的影响,以期减少冬枣用药,为冬枣绿色生产奠定良好的基础。[方法]“枣丰素”叶面肥由滨州海大生物研究所自主研制,水溶性、分子量为30000的壳聚糖,络合氮、磷、钾、腐殖酸及铁、锌、硼等微量元素。试验设置3个浓度处理(100、125、150mg/kg),喷施清水为对照,研究7月中旬、7月下旬、8月中旬和9月下旬不同浓度“枣丰素”对冬枣叶片抗锈病、黑斑病的影响。[结果]7月中旬、7月下旬、8月中旬和9月下旬4个时期喷施125mg/kg浓度的“枣丰素”对增强冬枣的抗锈病和抗黑斑病性极为显著,喷施100和150mg/kg浓度的“枣丰素”对增强冬枣的抗病性不显著,但比对照要有所提高。[结论]喷施125mg/kg浓度的“枣丰素”对防治冬枣锈病、黑斑病可获得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探讨适合何首乌扦插的GGR浓度。[方法]选用1年生何首乌枝条,用GGR溶液浸泡。研究了不同GGR浓度(25、50、100、200mg/L)对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4个GGR处理中,100mg/L浓度处理下何首乌扦插的成活率最高,达71.67%。10.0mg/L处理与200、25mg/L处理的成活率差异极显著。100mg/L与50mg/L处理的成活枝条生根数目最多,分别为2.74和2.72条。100mg/L处理成活枝条所生的根最长,为31.17mm。100mg/L处理与其他处理,50mg/L处理与25mg/L处理之间的根长有显著差异。100mg/L处理成活枝条新茎长度最长,成活枝条的新叶片数最多。[结论]何首乌进行扦插时,GGR的最适浓度为100mg/L.  相似文献   

5.
张柱岐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7):13393-13394
[目的]为冬枣生产提供一种新型肥料,减少化肥和激素的用量。[方法]将自制的水溶性、分子量为30000的壳聚糖,络合氮、磷、钾、腐殖酸及铁、锌、硼等微量元素以制成“枣丰素”,然后调查喷施“枣丰素”枣树的叶片生长和果实膨大状况。[结果]100、150mg/kg“枣丰素”对冬枣叶片面积的增大效果显著,125mg/kg“枣丰素”对冬枣叶片面积、果实横径和纵径的增大效果极显著。喷施125mg/kg“枣丰素”的冬枣枣树的叶片厚度增幅最大。不同浓度“枣丰素”对冬枣叶片的增重效果相似。100mg/kg“枣丰素”对冬枣果实横径和纵径的增大效果显著,150mg/kg“枣丰素”对冬枣果实横径和纵径的增大效果不显著。[结论]“枣丰素”叶面肥在绿色、无公害食品的生产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金兰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2):10492-10493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GA3对解除川贝母种子休眠过程中酯酶同工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变化的影响。[方法]用浓度0(CK)、20、40、60、80mg/L的GA3处理川贝母种子,对不同浓度GA3下的酯酶同工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进行电泳分析。[结果]浓度40和60mg/L GA3处理时,川贝母种子酯酶同工酶在图谱上增加2条彤分别为0.3893和0.937的新谱带;而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在图谱上分别增加2条可为0.833和0.937的新谱带,且在浓度60mg/LGA3处理时,图谱中又增加1条彤为0.771的新谱带。[结论]浓度40mg/L和60mg/LGA3对川贝母种子休眠的解除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脲酶抑制剂对肉仔鸡血液生理指标及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0,60,90,120mg/kg)脲酶抑制剂对肉仔鸡血液生理指标及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90,120mg/kg脲酶抑制剂添加组21d和42d肉仔鸡血液RBc及Hgb测定值显著降低;120mg/kg添加组肉仔鸡21d和42d血液红细胞比容(Hct)显著降低;各质量浓度脲酶抑制剂添加组21d血浆尿酸含量显著降低,90,120mg/kg添加组42d肉仔鸡血浆尿酸质量浓度降低。120mg/kg添加组日平均增重显著大于对照组和60mg/kg添加组;120mg/kg添加组21~42日龄阶段和0~42日龄的料重比显著降低;脲酶抑制剂能显著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一种适合澳洲长鳍鳗测量、标记、取血等试验操作的麻醉技术,进行了丁香酚对澳洲长鳍鳗麻醉效果的试验。结果表明,丁香酚对澳洲长鳍鳗有较好的麻醉效果(P<0.05),20~120mg/L浓度平均都可在10min内使其达到麻醉期,且麻醉后平均都能在10min内完成复苏,复苏率达100%。麻醉和复苏所需时间除40、60、80、100mg/L组之间差异不显著外,其他各组间以及其他各组与40、60、80、100mg/L组之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麻醉需时并非总是随丁香酚浓度增加而缩短,浓度从20mg/L提高到30mg/L,平均需时从312.88s下降到252.25s;到40mg/L时,平均需时却陡增至582.00s;浓度40~120mg/L间,麻醉需时总体随丁香酚浓度增加而缩短,与浓度呈较强负相关关系(r=-0.84,P<0.05),至120mg/L时降至267.50s。麻醉后平均复苏需时以20mg/L最短,为233.50s,30mg/L次之,为420.05s;整体趋势与浓度并不呈明显的线性关系,而是与浓度及麻醉时间均有一定相关(r=0.52,P<0.05)。可见,丁香酚是安全、有效的澳洲长鳍鳗麻醉剂,浓...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镉对果蝇的生态毒理效应,以拟果蝇为材料,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5、10、20、40、80 mg/L)Cd~(2+)在果蝇体内的积累及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镉在果蝇体内的积累量与培养基中Cd~(2+)质量浓度呈显著正相关。镉胁迫下果蝇的化蛹时间和羽化时间显著延长,化蛹量和羽化量显著减少,幼虫和成虫质量显著降低,雌雄果蝇体内的脂肪含量随Cd~(2+)质量浓度升高显著降低。较低质量浓度Cd~(2+)(5、10 mg/L)胁迫对果蝇的性别比没有显著影响,较高质量浓度Cd~(2+)(20、40、80 mg/L)胁迫时果蝇性别比显著升高。说明镉对果蝇的生长发育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作用,果蝇有潜力成为环境镉污染监测的指示生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不同浓度赤霉素对冬枣叶片叶面积与比叶重的影响。[方法]采用叶面积仪和烘干法,对施用不同浓度赤霉素后的冬枣叶面积与比叶重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20、40mg/L赤霉素处理对冬枣叶片叶面积增长有促进作用,其中40mg/L处理效果最好,与对照差异极显著。60、80mg/L处理则降低了冬枣叶片叶面积的增长速度和幅度,其中80mg/L赤霉素处理效果最明显。就赤霉素对比叶重的影响而言,影响效果不明显,处理后1~7d,比叶重上升,40mg/L处理高于其他处理和对照,但差异不显著,80mg/L处理则低于对照,但差异也不显著。随后各处理和对照经过不同幅度的下降后,最终各处理与对照数值相近。[结论]20、40mg/L的低浓度赤霉素处理显著提高了冬枣叶面积的增长速度,而各浓度赤霉素处理对叶片比叶重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几种外部因子对春石斛组培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为春石斛种苗的规模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春石斛组培增殖的不定芽为外植体,研究MS培养基浓度、IBA浓度、活性炭浓度及天然物质等外部因子对春石斛试管苗生根的影响。[结果]MS培养基浓度对试管苗生根影响较大,试管苗在1/2 MS培养基中生根效果较好,生根率达95%,根多且长。在1/2 MS培养基中加入0.5 mg/LIBA和0.5 mg/L活性炭对试管苗生根及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在培养基中添加天然物质对试管苗生根有促进作用,其中添加100 g/L椰子汁时生根效果最佳,生根率可达97%。[结论]当培养基配方为1/2 MS+0.5 mg/LIBA+0.5 mg/L活性炭+100 g/L椰子汁时,春石斛试管苗生根及生长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孙景汉  蔡国祥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4559-4561
[目的]筛选出抑制桑黑枯型疫病的理想药剂。[方法]以常规药剂100 mg/kg链霉素作对照,通过室内试验和大田小区防治试验测定不同浓度药剂的抑菌效果。[结果]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各种药剂对桑黑枯型疫病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以盐酸环丙沙星最为经济有效,其次是盐酸恩诺沙星、诺氟沙星、链霉素和头孢塞呋。室外药剂防治效果与室内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其中链霉素和诺氟沙星的防治效果接近。使用药剂的经济有效浓度为100 mg/kg,最低有效浓度为12.5 mg/kg,药剂间复配未见有增效作用。[结论]盐酸环丙沙星是对桑黑枯型疫病有较好抑制作用的经济有效的抗菌素。  相似文献   

13.
楸树嫩枝扦插繁育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为促进楸树的开发与推广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激素种类、扦插基质、激素浓度、处理时间4个因素进行楸树嫩枝扦插育苗试验,探讨影响楸树生根的主要因子。[结果]以珍珠岩作扦插基质生根最好,生根率达17.77%;ABT1号生根粉500 mg/kg处理生根效果较佳,生根率达11.93%;处理时间以120 min为好,生根率达14.17%。扦插基质对生根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处理时间与激素浓度。3种激素各浓度处理平均生根率由高到低依次是:IBA>ABT1号生根粉>NAA,随着浓度的增加,生根率降低。ABT1号生根粉、500 mg/kgIBA处理楸树插穗2 h,生根率分别比对照增加82.6%、87.4%。[结论]用珍珠岩作扦插基质,500 mg/kg ABT1号生根粉处理2 h,楸树嫩枝扦插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达30.8%。  相似文献   

14.
[目的]优化卡那霉素筛选小麦转基因后代的方法。[方法]以普通去离子水和0.5×Hoangland营养液为卡那霉素(Kan)的溶解介质,对Kan的浓度进行多梯度筛选,确定Kan的最低有效浓度,并针对不同小麦基因型材料进行验证。[结果]0.5×Hoangland营养液是Kan的理想溶解介质,既降低了Kan对小麦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又提高了Kan的筛选效果。30 mg/L是Kan作用于小麦NC221的最低有效浓度。不同小麦基因型对Kan的敏感性稍有不同,对大多数小麦基因型来说,Kan的最低有效浓度为30~45 mg/L,即在该浓度范围内进行处理可除去90%的未转基因植株。[结论]0.5×Hoangland营养液作溶解介质时,Kan用于筛选小麦转基因后代的最低有效浓度为30~45 mg/L。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2种培养基的不同激素浓度对驱蚊草组织培养的影响。[方法]以驱蚊草的幼嫩枝条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BA和IBA,对驱蚊草进行增殖和生根培养试验,研究不同激素浓度对驱蚊草增殖培养和生根培养的影响,为驱蚊草的快繁筛选最佳培养基。[结果]不同激素浓度对驱蚊草的组织培养有不同的影响,MS+BA0.5mg/L为驱蚊草的最佳增殖培养基,外植体的增殖数最多,长势旺,而且粗壮;1/2MS+IBA0.3mg/L为驱蚊草的最佳生根培养基,试管苗生根率达100%,所生根匀称粗壮。[结论]初步建立了驱蚊草的离体快繁体系,为研究驱蚊草的增殖倍数、培养基和激素的优化组合及其试管苗的移栽炼苗等方面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镉胁迫对石竹种子萌发·叶片叶绿素及同工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重金属镉胁迫对石竹种子萌发、叶绿素及同工酶的影响。[方法]镉胁迫设5个处理(0、0.5、5.0、10.0、50.0mg/L),对石竹种子浸泡后测定其发芽率;对新鲜石竹浸泡后测定其叶绿素含量和同工酶。[结果]低浓度的镉对石竹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其中镉为5.0mg/L时的发芽势比对照高15.83%;高浓度的镉抑制其生长,对根的抑制作用大于芽。随着处理时间的推移和镉浓度的增加,石竹叶绿素含量在减小,镉为5.0mg/L处理20d时,镉浓度与时间相关系数为-0.789;在同一处理时间内,镉浓度与叶绿素均呈显著负相关。镉胁迫下对石竹叶POD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个别酶带Rf值的改变、酶带数的下降和活性的增加。[结论]重金属镉对石竹的酶活性产生影响,使其对镉胁迫产生了相对适应性。  相似文献   

17.
膜荚黄芪不定根组织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黄芪不定根培养的无性繁殖体系。[方法]以膜荚黄芪无菌苗的胚根为外植体,诱导了不定根。将长约1 cm的不定根切段接种于4种培养基(B5、MS、LS和White)以筛选培养基。然后以B5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IBA(1~6 mg/L)、不同种类糖(蔗糖、葡萄糖、果糖和食用白糖)和不同浓度白糖(20~50 g),研究IBA浓度和糖的种类及浓度对黄芪不定根组织培养的影响。[结果]4种培养基中,B5培养基效果最好,切段可分化大量不定根,且生长良好。IBA浓度为2 mg/L时,黄芪不定根生长旺盛。在B5+IBA 2.0 mg/L培养基上,附加30 g/L蔗糖或白糖时不定根生长良好,白糖与蔗糖的效果差异不明显。[结论]在黄芪不定根规模化生产中可用白糖代替培养基中蔗糖,降低培养基成本。  相似文献   

18.
王晓春  刘尚前  王罡  季静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0):3948-3949
[目的]探讨菊花对潮霉素的敏感性,为菊花的遗传转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菊花品种45、34、30、44、20、35的愈伤组织为材料,采用MS培养基附加6-BA、IAA、KT,以不同浓度的潮霉素进行处理。[结果]随着潮霉素浓度的增加,全部试材的褐化率均增大,体积增殖均减小。菊花35对潮霉素最敏感,在潮霉素浓度为10 mg/L时,其褐化率为56.67%。在潮霉素浓度小于20 mg/L时,菊花愈伤组织的体积增殖平均为3 mm;在潮霉素浓度大于20 mg/L时,其体积增殖平均为0.5 mm,且其褐化率达70%~80%。作为菊花筛选标记时,潮霉素的适宜浓度为20 mg/L。[结论]菊花对潮霉素的敏感性在基因型间存在差异。来自同一基因型菊花不同部位的外植体对抗生素的反应不同。  相似文献   

19.
[目的]测试姬松茸在2,4-D最适浓度下的生理生化指标,为探讨其应用价值提供依据。[方法]在马铃薯液体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2,4-D,探讨激素对姬松茸菌丝体生长的影响。[结果]2,4-D对姬松茸菌丝体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60~140 mg/L范围内,菌丝体的生长量随2,4-D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当2,4-D浓度为60 mg/L时,菌丝体的增长率为35.41%,当2,4-D浓度为140 mg/L时,增长率最大,为55.65%。浓度在60~100 mg/L范围内的2,4-D提高了姬松茸菌丝体的可溶性糖含量,当2,4-D浓度为60 mg/L时,其可溶性糖含量最高,比对照提高了14.07%。[结论]140 mg/L 2,4-D最有利于姬松茸的生长,60 mg/L 2,4-D有利于提高其可溶性糖含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植物激素和芦荟原汁对丽格海棠丛生芽诱导的影响。[方法]以丽格海棠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浓度的6-BA和NAA和芦荟原汁对丽格海棠丛生芽诱导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的NAA对丽格海棠丛生芽的诱导有明显影响,NAA浓度为0.5 mg/L的诱导效果最好(83.3%),随着NAA浓度的下降,诱导率也随之下降;6-BA不同浓度对丛生芽诱导有一定影响,但影响程度不大,以浓度为0.5 mg/L的诱导效果较好(66.7%);在一定的植物激素浓度下,添加适宜浓度的芦荟原汁对丛生芽的诱导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以MS+6-BA 0.5 mg/L+NAA 0.1 mg/L+3%芦荟原汁和MS+6-BA 0.5 mg/L+NAA 0.5 mg/L+1%芦荟原汁的诱导丛生芽的效果较好,诱导率均为100%。[结论]6-BA和NAA和芦荟原汁以适宜的浓度搭配可缩短丽格海棠的出芽时间,提高丛生芽的诱导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