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8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玉米杂交制种技术性较强,获得高产更是不易。阳原县牛家坊村制种冀单29(反交)连续二年高产。1997年高温干旱少雨,但由于管理得当,及时灌溉,玉米各主要生育时期用水(包括播前底墒水,拔节水,开花水,灌浆水)得到保证,150亩制种田平均亩产粮种创950斤高产。1998年气候因子属正常年份,整个生育期内玉米长势良好,250亩制种田平均亩产良种超千斤。总结其主要技术要点包括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2.
刘尚前  王罡  季静  王萍 《大豆科学》2007,26(1):103-106
以6个品种大豆体细胞胚为受体,以Bt基因为目的基因,应用根癌农杆茵介导法对大豆进行了遗传转化,经体细胞胚萌发、生根及壮苗培养和卡那霉素选择培养,获得了完整的抗性再生苗,经PCR、PCR-Southern和点杂交分析鉴定,初步证明外源基因Bt已整合到大豆的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不同生态型小麦在春篱分期播种条件下的幼穗分化过程与温度效应的关系。结果表明,随播期后移,平均日均温升高,春型小麦幼穗分化历时缩短,但所需积温相对稳定;冬型小麦则幼穗分化历时延长,所需积温增加,且冬性越强,需积温越多。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播期、播量、土壤类型、品种等因素对春播条件下冬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最适合播量为25万粒/667m2;其他因素产量效应的大小顺序为土壤类型>播期>品种,滩地产量显著高于砂地;随着播期的延迟,单位面积产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降低;品种以弱冬性小麦豫麦13的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试管薯诱导影响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马铃薯品种大西洋脱毒试管苗为材料,研究了切段年龄、温度、激素、光照对马铃薯试管薯诱导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蛭石覆盖茎节代替黑暗条件的不同培养方式对马铃薯试管薯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结薯与切段的年龄有关,用培养100 d左右的苗即老的切段、白天25℃,夜间18℃的变温、培养基中添加激素6-BA浓度为2.5~5.0 mg/L时,试管薯诱导率高;在上述条件下,将蛭石灭菌后按每瓶30 ml直接倒入原来的培养瓶覆盖试管苗下部茎节2~4节,能够使覆盖茎节处快速生出匍匐茎,最终形成块茎,平均单株结薯1.9个,大大提高了试管薯诱导率。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不同浓度抗生素青霉素、农用链霉素、头孢霉素混合使用对脱毒马铃薯扦插苗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抗生素均以浓度50mg/L混合使用为扦插处理的最佳组合,成活率最高,生根最好,长势最强。  相似文献   
7.
王晓春  刘尚前  王罡  季静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0):3948-3949
[目的]探讨菊花对潮霉素的敏感性,为菊花的遗传转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菊花品种45、34、30、44、20、35的愈伤组织为材料,采用MS培养基附加6-BA、IAA、KT,以不同浓度的潮霉素进行处理。[结果]随着潮霉素浓度的增加,全部试材的褐化率均增大,体积增殖均减小。菊花35对潮霉素最敏感,在潮霉素浓度为10 mg/L时,其褐化率为56.67%。在潮霉素浓度小于20 mg/L时,菊花愈伤组织的体积增殖平均为3 mm;在潮霉素浓度大于20 mg/L时,其体积增殖平均为0.5 mm,且其褐化率达70%~80%。作为菊花筛选标记时,潮霉素的适宜浓度为20 mg/L。[结论]菊花对潮霉素的敏感性在基因型间存在差异。来自同一基因型菊花不同部位的外植体对抗生素的反应不同。  相似文献   
8.
6-BA对核桃组培苗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同时可提高瓶苗转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增强呼吸速率,增加叶片数,提高苗高和繁殖系数。以0.01~0.10ppm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不同浓度抗生素青霉素、农用链霉素、头孢霉素混合使用对脱毒马铃薯扦插苗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抗生素均以浓度50 mg/L混合使用为扦插处理的最佳组合,成活率最高,生根最好,长势最强。  相似文献   
10.
大豆体细胞胚再生植株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晓春  刘尚前  王罡  季静  王萍 《大豆科学》2006,25(2):149-152
以球形期大豆体细胞胚为材料,对其进行继代增殖、萌发及再生植株的研究.结果表明,大豆体细胞胚每隔15-20天分割成3mm左右的小块在MS培养基附加10-20 mg/L 2,4-D的固体培养基以及弱光条件下,可以继续增殖,继代增殖能力强,扩繁系数为3n(n为继代培养次数);大豆体细胞胚性组织先在含有活性碳的培养基上培养,能提高其萌发率以及正常胚率,1个月以后转移到无活性碳的培养基,又能提高其再生速度以及再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