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场的一种常见病,是困扰奶牛养殖的一大问题。在临床和生产实践中由于隐性及慢性病例的不易发现及对症处理从而遭受损失的相关报道较多。对近几年奶牛乳房炎的致病因素、治疗方法及防控方面的研究进行整理发现。致病因素大致有四类,即致病微生物、管理因素、疾病继发、个体和遗传因素;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生素、中草药方剂及提取物、其它治疗药物等;防控措施主要包括疫苗防控以及加强养殖场的管理等。  相似文献   

2.
从犬流产的致病因素、症状表现、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等四个方面,对犬流产的临床实践进行了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3.
猪水肿病是在致病因素影响下导致组织液中水分过多,从而发生局部肿大的现象;本病临床较为常见,常见的致病因素有生物性因素、化学性因素和营养因素等;全身性水肿可以通过猪体表的视诊和触诊进行诊断,局部水肿需要通过剖检诊断;治疗本病需要寻找到本病发生原因,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相似文献   

4.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奶牛产后常发病,是造成奶牛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因其致病因素呈现复杂性和多样性,临床治疗效果不尽相同。从病原微生物感染、饲养管理、内分泌等方面综合分析该病的病因,为临床治疗和预防此类疾病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概述了姜瘟病致病菌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方法,总结了致病因素和侵染途径,重点介绍了致病过程中的网络调控机制,从相关基因时序性表达的角度研究致病过程。目前对姜瘟病的防控主要采取化学防控、生物防控和综合防控等措施。  相似文献   

6.
猪高热病是在致病因素影响下导致猪机体发热的疾病,主要致病因素有生物感染因素和药物因素,以前者居多,生物性病原包括病毒类、细菌类、寄生虫类和立克次氏体类等,每种病原的感染都有各自特点,临床需要根据情况针对性防控;预防本病可依据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猪群3方面开展工作;治疗本病需要根据临床确定的病原种类,针对性使用药物。  相似文献   

7.
产后抑郁是产后严重的并发症,严重危害产妇健康,对母婴均会产生不良影响,但经常容易被忽视。介绍了产后抑郁症的概念及其筛查方法,并从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遗传因素等方面综述了该病的发病原因,运用医学心理学、社会学及专业知识,采用不同的干预措施,解除致病的心理因素,减轻心理负担和躯体症状,争取社会和家庭支持、情感支持、评价支持、物质支持以及药物治疗等方面以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8.
母猪产后子宫内膜炎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猪子宫内膜炎严重影响母猪的发情、配种、受孕,使养猪户经济效益造成损失。分析了该病的病因,对其临床症状和诊断、治疗方法进行了介绍,并对各种致病因素与中西医结合的防治措施进行了探讨,以期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湿疹中兽医称为湿毒症,指皮肤上层组织由于某种刺激而引起皮肤发生丘疹、疹痒为特征的一种病症,多见于仔猪;荨麻疹又称猪风块疹,是猪体受到外界或体内不良刺激而发生的一种过敏性皮肤病。本文通过病因、临床症状、辩证、治疗等方面论述了猪湿疹和荨麻疹两种猪皮肤病的诊疗方法,侧重于应用中兽医治疗以上两种病症。1猪湿疹湿疹常发于夏秋高温多雨的阴湿季节,多见于仔猪。病因分析:外界因素是主要的致病因素,如有毒物刺  相似文献   

10.
目前,大部分养殖户都清楚"预防重于治疗"的理念,但还有人不明白"保健重于预防"的含义,误认为预防就是保健。治疗是指消除机体临床症状;预防是指减少致病因素损伤机体的风险;保健是指提高机体对环境变化的适应力和对致病因素的抵抗力。多年来,伟嘉一直推广"营养保健、健康养殖"的理念。保健不同于预防用药,添加免疫营养物质、微生态制剂、中草药、高活性微量元素等配合疫苗的免疫效果,从提高抗体水平、保护肠道黏膜、抗应激等多方面改善体况,且保健用药,投入和产出比更高。  相似文献   

11.
低频电磁综合疗法对人的消化性肠梗阻有较好的疗效。为了移植这一技术,作者应用低频电磁综合疗法试治了马属动物大肠阻塞78例,治愈47例.左下大结肠阻塞效果最好(治愈率达84.6%);胃状膨大部阻塞次之(沿愈率为68.4%);小结肠阻塞效果较差(治愈率仅40.6%)。该疗法可用于马属动物大肠阻塞的治疗,或者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耕地地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基于测土配方施肥调查结果,分析吉首市耕地地力现状,探讨其可持续发展策略。结果表明,全市高产耕地面积仅26%,74%的耕地为中、低产土壤,尤其是在旱地土中,中低产土壤占的比例较大。吉首市耕地以三级地分布面积最大,为2189.7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19.8%。园地只在三至七级地中分布,其中以六、七级地分布面积较大,分别为2221.5 hm2和3062.1 hm2,占园地总面积的26.5%和36.6%。耕地和园地中低产田以瘠薄培肥型和障碍层次型中低产田面积较大,分别为6165.1 hm2与6418.2 hm2,分别占障碍型土壤面积的36.3%和37.8%。旱地土耕作层浅化问题较严重,耕地土壤养分失调、缺素较普遍,也是当前吉首市土壤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针对性地消除土壤障碍因子,加速吉首市种植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粮食和经济作物同耕地地力的合理配置,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与资源、环境容量相互协调和农村经济可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3.
国医大师张学文认为肺癌是因毒邪侵淫、情志内伤等导致脏腑失调,正气虚弱,气滞血瘀,痰浊内生,毒痰瘀互结,壅结于肺,日久恶变成癌积,临床从气阴亏虚型、热毒内蕴型、痰浊内阻型、毒瘀互结型、阴阳两虚型辨治。治当扶正祛邪,以益气养阴、活血散结、化痰解毒为原则,并应将扶正祛邪贯穿肺癌治疗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4.
遗精属男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其致病因素较多且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秦国政教授研究男科疾病30余年,对遗精的诊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认为遗精的发病皆与"不通"密切相关:君相火旺,心肾不交者,法当交通心肾,固守精室;湿热下注,精关失固,应清热利湿,使精关通利;气血瘀滞,精道不畅,治以行气活血,化瘀通精,临证诊疗以"通法"贯穿其中,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腹腔内高压致侧脑室-腹腔分流术后腹腔端分流管阻塞的治疗经验.方法 收集本院自2006年2月至2010年10月腹腔内高压致侧脑室-腹腔分流术后腹腔端分流管阻塞的患者12例,采用乳胶管暂时性外引流解除阻塞,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引流管通畅,每日脑脊液外引流量100-350 mL,平均(212.6±30....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三字经流派推拿治疗脾虚证及伤食证小儿泄泻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别将60例脾虚证及60例伤食证小儿泄泻病患儿分别随机分入脾虚证治疗组、脾虚证对照组及伤食证治疗组、伤食证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予对应的三字经推拿手法,对照组予口服蒙脱石散及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同时两组均予基础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 d。比较症状积分的变化情况,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1)脾虚证泄泻患儿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主症积分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主症积分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伤食证泄泻患儿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主症积分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主症积分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脾虚证和伤食证泄泻患儿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字经推拿手法治疗脾虚证及伤食证小儿泄泻,减轻了泄泻症状,减少了药物的使用,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加减苍附导痰汤对痰湿阻滞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NAFLD)氧化应激水平及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82例痰湿阻滞型NAFL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给予口服加减苍附导痰汤,对照组给予口服奥利司他胶囊,两组的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肝脏脂肪含量(LFC)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TC、TG、LDL-C、HDL-C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各项指标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ALT、AST、MDA及LFC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而血清SOD水平升高(P<0.05),且治疗组各项指标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减苍附导痰汤对痰湿阻滞型NAFLD患者保肝降酶及降低肝脏脂肪含量有较好的疗效,可能与其提高抗氧化及脂质代谢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8.
环境中的障碍包括视觉障碍、行为障碍和精神障碍。在环境规划设计时,合理设置障碍不但能增加景观的层次性,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还能减少人在环境中的破坏行为,同时可以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19.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是一种嗜冷菌,能在低温下生长。冷藏即食食品和冷冻食品加工设备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生长是主要的食品安全问题。酸性电解水 ( AEW ) 是一种新型高效,安全且无残留的非热灭菌技术。AEW用于灭活4 ℃条件下的浮游态、生物膜态及冷藏金针菇样品上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通过检测AEW处理前后菌落总数变化、生物膜、生物膜结构参数,毒力基因表达,进一步分析样品实验等。结果表明,当电解质浓度为0.1 %,处理时间为1 min时,4 ℃和37 ℃下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菌落总数、生物被膜清除率存在极显著差异。研究结果丰富了我们对AEW灭活低温条件下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知识,为评估冷链中食品和冷藏食品及食品加工设备的安全性提供了理论基础,对冷藏食品使用抗菌剂提出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20.
在人工饲料中分别添加质量分数为0.50%、0.75%、1.00%、1.50%的水杨苷或0.20%、0.40%、0.60%、0.80%的单宁,饲喂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幼虫,用湿质量称量法测量其营养指标,分析植物次生物质对美国白蛾食物利用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单宁各处理组随着幼虫龄期的增长,幼虫的取食量和排粪量变化趋势均表现为先促后抑;食物消耗率、转化率和食物利用率在4龄时多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在5~6龄时,食物消耗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食物转化率与利用率多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在同一质量分数处理组随龄期的增加与对照的差异越来越大。水杨苷处理,多数处理组4~6龄幼虫的取食量高于对照组,排粪量随龄期的增长逐渐减少;食物消耗率,1.00%处理组在4~5龄显著低于对照(P<0.05),6龄时与对照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处理组在4~5龄与对照均无显著差异(P>0.05),6龄时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食物转化率和利用率,0.50%处理组4~6龄均低于或显著低于对照;0.75%处理组,在各龄期与对照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1.00%处理组,在4~5龄时高于或显著高于对照(P<0.05),6龄时低于对照但差异不显著(P>0.05);1.50%处理组在4龄、6龄时低于或显著低于对照,5龄时显著高于对照(P<0.05)。说明单宁对美国白蛾幼虫的食物利用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水杨苷对其食物利用的影响与剂量有关,质量分数0.75%无明显影响,1.00%有促进作用,0.50%和1.50%表现为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