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对1975~2010年山东省沿海地区6个市29个县的大白菜生产状况及其品种更替特点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1975~2010年山东省沿海地区大白菜栽培面积和总产量,经历了先降低后缓慢增加再快速增加的3个发展阶段,年际间变化幅度大且整体表现出增加趋势;大白菜小产量(总产量103t)栽培品种虽然占总产量的比例小,但品种数量多,对丰富我国大白菜种质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大白菜大产量(产量≥104t)栽培品种数量较少,但是占总产量比例大,对于推动山东省大白菜产业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大豆是庆安县的主要栽培作物之一,年播种面积在80万亩左右,占总耕面积的三分之一。由于栽培面积较大和农民对品种认识不足等原因,在栽培品种的选用上常出现杂的问题。全县大豆栽培品种达到60多个,即有品种审定部门审定的品种,也有未经审定的品系,黑农系列品种、垦丰系列品种、北安系列品种栽培多一些,但主栽品种并不明确。  相似文献   

3.
大豆是庆安县的主要栽培作物之一,年播种面积在5.3万hm2左右,约占总耕地面积的1/3。由于栽培面积较大和农民对品种认识不足等原因,在栽培品种的选用上常出现杂的问题。全县大豆栽培品种达到60多个,既有品种审定部门审定的品种,也有未经审定的品系,黑农系列品种、垦丰系列品种、北安系列品种栽培多一些。但主栽品种并不明确。不仅严重制约着大豆单产和总产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大豆是庆安县的主要栽培作物之一,年播种面积在80万亩左右,占总耕面积的三分之一.由于栽培面积较大和农民对品种认识不足等原因,在栽培品种的选用上常出现杂的问题.全县大豆栽培品种达到60多个,即有品种审定部门审定的品种,也有未经审定的品系,黑农系列品种、垦丰系列品种、北安系列品种栽培多一些,但主栽品种并不明确.  相似文献   

5.
人工接种鉴定栽培春大豆15OO余个品种(品系),野生大豆1000余份。未发现免疫的,抗病材料也甚少,栽培品种仅占2%左右,野生大豆都不抗病。栽培大豆比半野生豆抗病,半野生豆比野生豆抗病。栽培品种的苗期抗性与成株期抗性基本一致。有少数栽培品种材料兼抗褐斑粒。  相似文献   

6.
一、大豆生产概况 台湾种植的大豆是从福建、广东等地由移民而引入的,栽培面积较小,是一种次要作物。30年代的台湾大豆单产低,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不高,全台湾只有4—6千公顷大豆,产量约3—4千吨。从40年代开始,大豆面积才逐步上升,40年代末,台湾大豆面积迅速增加,由原来的8千多公顷,发展到2万多公顷,产量达1.2万多吨。进入50年  相似文献   

7.
大豆是黑龙江省的主栽作物.在黑龙江省有多年的栽培历史.种植面积、总产量都占全国的1/3左右。在栽培过程中如果做不好施肥工作即影响大豆质量及产量同时降低经济效益,下面将大豆施肥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前,世界芒果种植面积已超过342.2万hm2,总产量约2510.4万t.2002年,我国芒果栽培面积为13.1万hm2,总产量52.23万t.广西芒果栽培面积4.18万hm2,总产量15万t左右.  相似文献   

9.
80年代全世界栽培大豆的国家和地区共有50多个,其中种植大豆面积超过1亿亩的有美国、巴西和中国等3个国家,总产量超过百亿斤的有美国、巴西、中国和阿根廷等4个国家。 中国大豆生产的起伏 中国是大豆的原产地,已有五千多年的栽培历史。1934—1938年期间,大豆面积平均为12993万亩,占世界大豆面积16800万亩的77.3%,  相似文献   

10.
中国大豆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发展现状1.生产现状(1)总产量徘徊不前,供需矛盾日益突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豆种植面积基本在800万hm2上下浮动。1992年总产只有1013万t,造成国内大豆短缺,由于国内需求的增加和国家对大豆价格的调整,1993年和1994年中国大豆种植面积和总产量都出现了历史性突破,其中1994年更是创造单产历史最高水平,达到每公顷1734kg,从1995年开始大豆虽然单产在波动中略有提高,但由于种植面积上不去总产量始终处于下降和波动徘徊状态,不能满足对大豆的消费需求(表1)。(2)单产和品质面临挑战。从单产来看,大豆单产呈现出缓慢增长的趋势。1949年单产…  相似文献   

11.
1970年利用当地优良推广品种黑农16(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和日本高产高蛋白品种十胜长叶杂交,经多代选育鉴定育成黑农35,1990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1992年已累计推广近700万亩,并已大量出口。选育高蛋白高产大豆品种,在选择亲本时要选择高产性状突出、综合性状好的亲本,同时亲本之一蛋白质含量应较高,这样易于成功。为了提高大豆产量,必须选育秆强不倒的品种,可利用有限结荚习性品种和无限结荚习性品种杂交;利用有限结荚习性品种之间进行杂交;用钴60等射线处理有限结荚习性的大豆;利用农家品种中的矮秆材料。对大豆后代材料可用不同肥水条件进行鉴定,同时用北育南繁、温室加代等措施来缩短育种年限。在大豆育种中要利用和保存好中间材料。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实时监测耕地产能和估算耕地粮食产量的可靠手段,对山东省省级尺度的耕地产能进行估算,并分析其耕地NPP(Net Primary Productivity)和产能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动态变化状况,采用MODIS遥感数据、土地利用数据和其他非遥感数据驱动VPM模型模拟出山东省耕地NPP,通过耕地NPP与耕地作物单产之间的线性关系,利用线性回归模型拟合两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实现耕地NPP到耕地产能的转换,并评价2000—2015年山东省耕地产能的时空分布和动态变化特征。主要结论如下:1)2000—2015年山东省耕地NPP均值和总量均呈波动上升趋势,其中黄淮平原南阳盆地两熟区耕地生产力均值在4个农业区划中最高,菏泽、聊城、德州和济宁市的耕地NPP均值在17个地级市中属较高水平。2)利用VPM模型计算2000—2015年山东省耕地总体产能,结果表明总产能呈上升趋势,耕地产能>14 000 kg/hm2的耕地明显增多,<12 000 kg/hm2的耕地面积逐渐减少,鲁西南平原、鲁西北平原、潍坊东部、青岛中部地区的耕地产能较高,山东半岛丘陵区、鲁中南山地区的耕地产能次之,黄河三角洲周围的沿海地区耕地产能最低。  相似文献   

13.
面包面条兼用型强筋小麦新品种济麦20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济麦20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育成的面包面条兼用型强筋小麦新品种,其组合为鲁麦14/884187。它集优质、高产、广适、多抗于一体,不仅蛋白质含量高,面筋强度大,而且淀粉特性优良,多酚氧化酶活性低,并具有抗寒、抗旱、抗倒伏和抗穗发芽等突出特点。该品种在山东省高肥区试和生产试验中平均单产7653 kg/hm2,较对照品种鲁麦14号增产4%,实打验收产量9936 kg/hm2。目前在山东、河北、天津、河南、江苏、安徽、山西和湖北8省市累计推广325×104hm2。  相似文献   

14.
富锦是黑龙江东部重要的大豆生产基地,播种面积16万hm^2以上,占全市耕地面积的50%。连年的重迎茬种植,加快了大豆孢囊线虫的繁殖和孢囊在土壤中的积累。大豆孢囊线虫病是富锦市大豆重迎茬显著减产、持续减产的主要原因。应用抗病品种是防治大豆孢囊线虫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抗线虫大豆品种的应用取得了极显著地抗病增产效果,累计推广面积达15万hm^2以上。  相似文献   

15.
大豆杂交种杂交豆3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杂交豆3号是利用"三系"法选育的大豆杂交种,不育系为JLCMS8A,恢复系为JLR9。杂交豆3号的主要特点是高产、稳产,品质较好,抗病性强。预备试验平均公顷产3 691.9 kg,比对照增产20.2%;两年区试平均比对照增产6.4%。人工接种鉴定高抗大豆灰斑病,中感大豆花叶病毒病,田间自然诱发鉴定,高抗大豆花叶病毒病、大豆灰斑病、大豆霜霉病和大豆细菌性斑点病。籽粒脂肪含量20.84%,蛋白质含量40.54%,蛋脂合计61.38%。该品种适于吉林省和黑龙江省中早熟区种植。  相似文献   

16.
1950-2006年间黑龙江省大豆品种农艺性状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指导未来大豆高产育种的目标性状,对黑龙江省1950--2006年问推广的大豆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品种推广年代与产量之间表现为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产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平均每年提高1.27%;单株英数、粒数也均显著增加,平均每年提高0.54%和0.98%,但百粒重未表现显著变化;经过50多年的品种改良,大豆株高下降14.0%,干物重和收获指数分别提高25.8%和35.1%,抗倒伏性状及子粒病虫害也得到明显改善,而且这些性状与产量及产量性状呈显著相关关系.然而,V3(第3个三出复叶期)~R2期(盛花期)生长速率和LAI(叶面积指数)与品种推广年代间并未表现出线性变化趋势,而且与产量的相关性不大.在黑龙江省大豆品种改良过程中,干物质重、收获指数的提高以及抗倒伏性的改善对产量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新疆春小麦主栽品种产量潜力研究初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选择不同时期新疆春小麦种植面积最大的主栽品种和近期推广品种共5个,对它们产量潜力和农艺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新育成品种的产量潜力显著提高,成熟期提前,株高明显降低,生物学产量和单位面积穗数基本保持稳定,每穗粒数有所增加,千粒重和收获指数大幅度提高;对品种来源分析表明,CIMMYT小麦种质在以往新疆春小麦品种改良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8.
国外种质在山东大豆育种中的遗传贡献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14个国外大豆品种和种质被广泛应用于山东大豆育种研究和生产,共衍生出26个大豆品种,占山东省大豆育成品种的33 3%。衍生品种的播种面积占山东省大豆播种面积的40 2%。国外种质在山东省大豆育种中的细胞核遗传贡献值为10 751,细胞质遗传贡献值为2。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中国栽培大豆微核心种质的群体结构和遗传多样性水平,为拓宽大豆遗传基础、发掘优异基因、改良大豆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大豆20个连锁群上的100个SSR位点,对来自全国28个省补充完善的248份栽培大豆微核心种质进行SSR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分析;采用PowerMarker Version 3.25软件统计等位变异数、平均等位变异数、多态性信息量(PIC值)及亚群特有等位变异数等参数;基于遗传距离建立了栽培大豆微核心种质的无根Neighbor-Joining树;用Structure2.2软件对微核心种质的群体结构进行评价。【结果】100个SSR位点在248份材料中共检测出等位变异1460个,每个位点变异范围为2—33个,平均为14.6个,每个位点PIC值变异范围为0.158—0.932,平均为0.743。基于模型的群体结构分析显示,依据LnP(D)无法判断最佳K值(群组数),但通过计算系数ΔK发现,K=3为微核心种质的最佳群体结构。结合种质的生态类型及品种类型分析发现,地理来源相同的种质具有聚在一起的倾向,但来源相同的种质也有分在不同组的情况。不同生态类型及品种类型间均存在较多的互补等位变异和特有等位变异。【结论】中国栽培大豆微核心种质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可以用来拓宽大豆品种遗传基础;不同生态类型及品种类型间存在较多的互补及特有等位变异,是种质创新及品种改良的物质基础;栽培大豆微核心种质存在明显的群体结构,为微核心种质在育种中的直接或间接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基于山东省测土配方施肥相关数据资料,运用层次分析和综合指数法对山东棕壤耕地地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等级耕地的属性、利用方式、养分和限制因素等特征。结果表明:山东棕壤耕地高、中、低等级地面积分别为42.96万、52.53万hm2和32.66万hm2,分别占棕壤耕地总面积的33.52%、41.00%和25.48%,其中高等级地主要分布于鲁中南山地区的西侧和东侧外缘以及东部丘陵区西南、东北侧,中等级地主要分布于鲁东西部、中东部和鲁中南东部、东北部部分地区,低等级地主要分布于鲁东和鲁中南地区中部;各等级耕地土壤属性差异明显。从利用情况看,水浇地主要分布于一、二、三级高等级地,旱地地力等级分布较为宽泛,从三级到八级,灌溉水田则集中分布于五级地和四级地。棕壤区耕地土壤有机质、全氮和速效钾含量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而有效磷含量高于全省平均,pH值则显著低于全省平均水平。高等级地耕地地力主要受土壤钾含量限制,中等级地除土壤速效钾偏低外,还受耕层质地偏砂影响,低等级地则存在土壤物理性状、土壤养分含量、灌溉能力等诸多限制。该研究较好理清了山东棕壤耕地地力状况及特征,对棕壤耕地资源持续利用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