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8年5月28日至6月5日,温室催产2批鲶共160组。第1批60组,产卵率90%,获卵55万粒,受精率100%,孵化率90%,获苗50万尾。第2批100组,产卵率98%,获卵120万粒,受精率100%,孵化率96%,获苗115万尾。在其它条件相同情况下,水温对鲶产卵孵化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淡水渔业》1977,(7):39-40
在四川省农科院的协作下,我站于今年5月6日至7日用四川省农科院生产的LRH类似物催产鲢鱼1组,产卵70万粒,鳙鱼1组,产卵65万粒,受精率90%。用LRH类似物的衍生物催产草鱼3组,产卵300万粒,受精率80%,两种新催产剂均获成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兴宁县鱼苗场于今年10月16日(水温24.0~25.5℃),催产同年8月份已经产过卵的草鱼和鲢鱼亲鱼(各计四组),产卵率均为100%。其中,草鱼产卵51.6万粒,受精率82.8%,下塘鱼苗28万尾;鲢鱼产卵41.2万粒,受精率62.5%,下塘鱼苗21万尾。  相似文献   

4.
2005,2006年在黑龙江省肇东市涝洲镇新江村渔场进行了黄颡鱼规模化繁殖试验,共催产黄颡鱼亲鱼2736组,获得受精卵724.5万粒,孵化鱼苗489.3万尾,平均催产率87.3%、受精率85.1%、孵化率80.6%。  相似文献   

5.
乌鳢人工繁殖试验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6年5月28日,选择17组乌鳢亲鱼,在孵化槽、产卵池进行人工催产孵化。用轮叶黑藻、水荷叶作鱼巢,一次注射DOM加LRH-A,催产率、受精率、孵化率分别为100%、82.9%、71.7%。共出苗20.8万尾。  相似文献   

6.
银鲫繁殖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鲫在天然水域产卵时,往往因水温低且变幅大等原因,产卵率和孵化率低,如有目的地控制亲鱼的性腺发育,提高催产和孵化的水温,催产时采用高剂量同时注射多种催情药物,并在人工繁殖中掌握好每个技术环节,可以使其产卵率,受精率,孵化率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7.
匙吻鲟人工繁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匙吻鲟在内塘培育8—9年后可达到性成熟。在水温16—20℃时,用HCG、LRH—A催产,产卵率100%,受精率达到88.30%,孵化率达到76%。  相似文献   

8.
1963年,青鱼人工繁殖在浙江淡水水产研究所取得成功。近二十年来,各地摸索和积累了不少经验,但如何进一步提高催产率、受精率和孵化率等问题,仍是亟待解决的研究课题。我场自1974年青鱼人工繁殖成功以来,每年在技术上都有所提高。1982年催产青鱼5组,全产3组,半产1组,1组未产,催产率80%,受精率91%,孵化率90%,  相似文献   

9.
欧洲丁鱥人工繁殖的亲鱼以3~4龄较好,个体要求雌鱼到达400g,雄鱼到达250g以上;催产时间(鹰潭地区)为4月下旬-5月中上旬为好;适宜水温为18~30℃,最适水温为25~28℃,32℃以上时产卵率、受精率和孵化率都较低;催产激素可选择混合激素,剂量为50μg/kg LHRH—A2和5mg/kg DOM合剂;催产方法以两针注射法为好,针距为8~10h;效应时间(水温25℃时)为11—16h;产卵既可自然产卵也可人工授精,孵化一般在网箱中充氧孵化即可,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实行脱粘后在环道或孵化漕中进行孵化。三年的最高产卵率87%、受精率91%、孵化率93%。  相似文献   

10.
1993年在涨渡湖催产鳜亲鱼7组,产卵率100%,获卵45万粒。受精率77.8%,孵化率85.7%,获鱼苗30万尾。经用孵化环道培育成夏花29.5万尾;环道和产卵池培育成寸片21.42万尾。选择1kg以上的适宜规格鳜亲鱼强化培育是提高怀卵量和卵子质量及提高受精率、孵化率、苗种成活率的重要措施,采用环道流水培育苗种效果较好。开口饵料鱼以鳊最好。  相似文献   

11.
1993年在涨渡湖催产鳜亲鱼7组,产卵率100%,获卵45万粒。受精率77.8%,孵化率85.7%,获鱼苗30万尾。经用孵化环道培育成夏花29.5万尾;环道和产卵池培育成寸片21.42万尾。选择1kg以上的适宜规格鳜亲鱼强化培育是提高怀卵量和卵子质量及提高受精率、孵化率、苗种成活率的重要措施,采用环道流水培育苗种效果较好。开口饵料鱼以鳊最好。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漠斑牙鲆人工催产的可行性,以便在预期时间集中获得苗种,分别于2006年在大连和2007年在江苏进行了人工催产和自然产卵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漠斑牙鲆亲鱼自然产卵受精率和孵化率远远高于人工催产,但人工催产可以准确掌握生产时机,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受精卵和初孵仔鱼;4龄亲鱼人工催产产卵量、受精率、受精卵孵化率高于3龄亲鱼.人工催产受精率孵化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3.
1991年8月中下旬,催产鲢、鳙28组,产卵19.5组,获卵1972万粒(其中受精卵1498万粒),出苗1116万尾。产卵率69.6%,受精率76%,孵化率74.5%。到1992年4月20日,获13cm以上大规格鱼种63166尾。技术关键是:调整、控制亲鱼池、孵化环道和鱼苗、鱼种培育池水温。  相似文献   

14.
2000—2002年进行人工催产获得成功,利用养殖的子代作为亲本进行人工繁殖,共催产942组,产卵828万粒,受精率83.9%,出苗568万尾,孵化率81.8%,为花hua繁育探索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正本试验记录了大鲵救护中心仿生态基地2013年~2015年三年的繁殖数据,其中未经人工催产亲本(海选)三年平均产卵率为51.9%,受精率为76.9%,孵化率为82.3%,出苗13581尾;而经过人工催产亲本(已选育)三年平均产卵率为88.9%,受精率为81.5%,孵化率为84.5%,出苗25079尾。试验表明,经过人工选育的亲本仿生态繁殖"三率"及出苗数均高于未经人工催产海选的亲本。  相似文献   

16.
黄廷河 《水利渔业》2005,25(4):38-38,40
苏氏圆腹Mang经4冬龄培育达性成熟,人工催产,雌雄1:1配组,多种激素混合使用,共催产亲鱼36组,产卵22组、2500万粒。孵出鱼苗500万尾,最高受精率80%,最高孵化率70%。提高育苗成活率是技术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7.
池养瓦氏黄颡鱼全人工繁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2年5月12日-6月5日,以自繁自育的2龄瓦氏黄颡鱼作亲本,开展大批量全人工繁殖,共催产亲鱼163.8kg,其中雌亲鱼87.5kg,679尾,雄亲鱼76.3kg,323尾。人工产卵率99%,自行产卵率为88%,共产卵约156万粒,平均受精率为54%,孵化率为44%,孵出鱼苗37.8万尾。  相似文献   

18.
<正> 准确地预测並掌握鲢鱼性腺成熟期,适时进行人工催产,是提高人繁催产率、受精率、孵化率的重要环节。本文利用阜阳地区界首县鱼苗场历年鲢鱼适宜催产期资料(即第一次人工催产成功的日期)及相应年份的气象资料进行了统计学分析,並对鲢鱼适宜催产期预测方法从气象角度进行了探讨。现将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19.
对引进的欧洲鳇鱼种在生态循环水工厂化养殖车间进行人工驯养、亲鱼培育和全人工繁殖试验.2012年11月从中挑选亲本4组,在16.3℃的水温条件下,模拟自然产卵生态环境,通过人工注射催产药物地欧酮(DOM)和鲑鱼释放激素类似物(S-GnRHa)诱导亲鱼产卵和排精,催产的4尾雌鱼中有3尾催产成功,获得受精卵67.6万粒,孵出优质仔鱼38.3万尾,其催产率、孵化率、受精率、亲鱼成活率分别为75%、70%、81%、100%.  相似文献   

20.
2003年8月催产鲢、鳙、草、鲂鱼212组,平均催产率99.5%,受精率73.6%,孵化率76.7%,获产秋繁鱼苗7675万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