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0 毫秒
1.
鸡J亚群白血病的诊断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典的禽白血病病毒(ALV)可被划分为A、B、C、D和E5个亚群,A、B、C和D亚群是外源性的白血病病毒,而E亚群则主要以前病毒的形式而无处不在。经过多年的努力,到80年代中期,世界发达国家已基本上消除了这类经典的外源性白血病病毒的感染。在1988年,英国的Payne等人从肉用型鸡群中分离出一株新的ALV,根据病毒感染宿主的范围,病毒干扰及交叉中和试验等确定这是一类新的ALV,称之为J亚群(ALV-J)。短短十几年间,该病毒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我国在1999年由杜岩等人从市场上的商品代肉鸡中分离检测到ALV-J。本文就临床症状、流行病学、病理学诊断、免疫学检查和综合防治措施等方面介绍了J亚群白血病的诊断与防治。  相似文献   

2.
<正>禽白血病病毒(ALV)是能感染多种鸟类的反转录病毒群,自然感染鸡的只有A、B、C、D、E和J亚群。20世纪80年代中期,世界上主要商业化育种公司均已净化外源性A、B、C、D亚群ALV。ALV-J是90年代早期才开始在白羽肉鸡中发病和流  相似文献   

3.
浅谈禽白血病的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禽白血病是由禽白血病病毒(ALV)引起的一种传染性肿瘤病.ALV在鸡群中的存在分为A、B、C、D、J、E等多种亚型.近10年所报道的分离的ALV毒株大部分为J亚群,少部分为A、B亚群.目前国内外已经建立了很多ALV的检测方法,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荧光试验(IFA)、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原位杂交(ISH)、荧光定量RT-PCR(QRT-PCR)等.本文就目前国内外禽白血病的检测中较常用的一些方法做一简述.  相似文献   

4.
<正>禽白血病(Avian Leukosis AL)是由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 ALV)和禽肉瘤病病毒(A-vian Sarcoma Virus ASV)引起的禽类多种肿瘤性疾病的统称[1]。1991年以前,禽病工作者对禽白血病病毒的分类按照感染宿主范围、血清中和试验、干扰试验和病毒的基因组结构将其划分为A、B、C、D、E、F、G、H、I等9个亚群,其中A、B、C、D、E亚群主要  相似文献   

5.
禽白血病(avian leukosis,AL)是由反转录病毒科甲型反转录病毒属禽反转录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ALV)引起的以禽类造血组织中某些细胞成分增生为主的各种可传染的肿瘤疾病.根据病毒中和试验宿主范围和囊膜糖蛋白的特性及其它一系列标准,将禽白血病/肉瘤群病毒划分为A到J 10个亚群,其中分离自鸡的有6个亚群(A、B、C、D、E、J).鸡J亚群白血病病毒(ALV-J)是1988年Payne等[1,2]首次从商品代肉用鸡中分离到并鉴定出的鸡白血病病毒的一个新亚群.  相似文献   

6.
鸡白血病的流行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白血病毒(ALV)是_种反转录病毒(类似于人的艾滋病毒,但不感染人).在环境中抵抗力很弱.鸡ALV的亚群有A,B,C,D,E和J.  相似文献   

7.
采用ELISA、病毒分离和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方法对江苏某地方特色蛋鸡亲本群的禽白血病病毒(ALV)p27抗原、ALV-A/B和ALV-J抗体以及病原核酸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该配套系母本群泄殖腔拭子p27抗原阳性率为40.6%,ALV-A/B抗体阳性率为3.8%;父本群泄殖腔p27抗原阳性率为24.4%,ALV-J抗体阳性率为19.4%;细胞培养物IFA检测显示父本分离株JS12JD03能与J亚群特异单克隆抗体Je-9反应,在荧光显微镜下产生绿色荧光,而母本分离株JS12JD01和JS12JD02则无;gp85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显示母本鸡群分离株JS12JD01属于A亚群、JS12JD02属于B亚群,父本鸡群分离株JS12JD03属于J亚群ALV,提示了该地方特色蛋鸡亲本群存在A、B、J亚群ALV的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8.
<正>禽白血病是由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kosis virus、ALV)引起的一类以造血细胞恶性增生为主的一类传染病。自然条件下最为常见的是淋巴白血病,此外还有成红细胞增多性白血病、成髓细胞性白血病和髓细胞瘤病等。1流行病学该病共分为A~J 10个亚群,最为常见的是A、B亚群,几乎所有鸡群都可以感染该病毒。禽白血病以散发为主,其中经典A、B亚群病毒发病率不高,有时会给鸡场带来严重  相似文献   

9.
广西凭祥斗鸡禽白血病病毒检测及分离株env基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广西凭祥市特有家禽品种斗鸡禽白血病病毒(ALV)的感染情况,采集了该市3个鸡场斗鸡的肛拭子、血清、血浆样品共344份,用禽白血病ELISA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斗鸡ALV感染情况严重,其中肛拭样品ALV-p27抗原阳性率高达39.13%,血清样品病毒分离阳性率为12.97%,ALV-J和ALV-A/B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2.39%和7.46%;对从2只斗鸡获得的病毒分离株DJ-3-18和DJ-45进行病毒囊膜蛋白基因env的扩增、序列测定及比较分析,结果显示2株病毒的gp85基因与ALV-A亚群参考株之间氨基酸的同源性为88.2%~96.5%,gp37基因与ALV-A亚群参考株之间氨基酸的同源性为91.4%~98.0%,其中与台湾A亚群蛋鸡源分离株TW-3577的亲缘关系最近,而与ALV其他亚群毒株的同源性则较低。结果表明,首次获得的2株斗鸡源ALV分离株属A亚群。  相似文献   

10.
1.病原及临床症状 J亚群禽白血病(subgroup J Avian Leukosis)是由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 Subgroup J,ALV-J)引起的一类禽类传染性肿瘤疾病,病原属于反转录病毒,与过去已经发现的ALV亚群A、B、C、D、E中的任何一种都不相同,ALV-J核衣壳的蛋白质由gag基因编码,包括主要的群特异性抗原;包膜由env基因编码;逆转录酶由pol基因编  相似文献   

11.
正禽白血病是由禽白血病病毒(Avirus leukosis virus, ALV)引起的禽的淋巴细胞白血病、成红细胞白血病、髓性细胞白血病等多种肿瘤性疫病。宿主范围广,不同品种和品系的禽对病毒的感染差别较大。主要流行A、B、C、D、J、K和E亚群禽白血病,且外源性病毒较内源性病毒传染性和致病性强。目前我国很多地方品种鸡均有不同程度的单独或混合感染A、B、J、K亚群禽白血病。  相似文献   

12.
禽白血病(Avian Leukosis,AL)是由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ALV)和禽肉瘤病病毒(Avian Sarcoma Virus,RSV)引起的禽类多种肿瘤性疾病的统称.经典的禽白血病病毒根据病毒感染宿主范围、血清中和及干扰试验和病毒的基因组结构可被划分为A、B、C、D和E等5个亚群,能引起鸡许多种具有传染性的良性和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13.
为建立简单快捷的内、外源性禽白血病病毒(ALV)的鉴别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外源性ALVA亚群标准株RAV-1的p27、env基因以及内源性ALVE亚群标准株ev1的env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可分别对ALV、外源性ALV(A、B亚群)和内源性ALV(E、J亚群)进行扩增,扩增产物分别为793bp、387bp和234bp,通过对各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同时检测并鉴别内、外源性ALV的多重PCR方法。该方法特异性良好、灵敏度可达到2×103copies,利用该方法和ELISA对5份现地病鸡组织样品和10枚疑似感染内源性ALV的鸡胚进行检测,结果表明:4份病鸡样品均扩增出3条特异性片段;而9枚鸡胚仅扩增出793bp和234bp的特异性片段,2种检测方法的符合率为100%。该方法为内、外源性ALV的临床鉴别诊断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和掌握禽白血病在贵阳地区发生和流行的基本情况,采用禽白血病A、B亚群抗体(ALV-A或B)和J亚群抗体(ALV-J)检测试剂盒,对贵阳市13个养鸡场中的15个肉鸡和商品蛋鸡共481份血清进行禽白血病抗体间接ELISA检测,结果 ALV抗体阳性率达到11.43%(55/481),其中9个鸡群172份血清样本A、B亚群抗体阳性率达到18.60%(32/172),13个鸡群309份血清J亚群抗体阳性率达到7.44%(23/309),结果表明该地区存在禽白血病病毒的感染。  相似文献   

15.
2015年7月,广东某养殖户的一群三黄鸡阉鸡在120日龄时开始发病,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下降、消瘦、鸡冠苍白,脚、腹部及羽毛根断裂出血,皮肤见血管瘤,部分鸡只腹部凸起,用手可在腹部触摸到圆形肿块物。剖检病鸡可见腹腔有乒乓球状大小的肿瘤增生物;采集4只病鸡的肿瘤增生物接种DF-1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取细胞培养上清进行禽白血病病毒(ALV)p27抗原检测,结果为阳性;取细胞培养物进行ALV亚群特异性PCR检测,结果发现有1只鸡的组织匀浆上清滤过液的细胞培养物提取的总DNA能同时扩增出A、B和J亚群的特异性条带;取该鸡的组织匀浆上清滤过液培养的细胞单层分别用ALV A、B和J亚群特异性单克隆抗体进行IFA检测,结果均可看到细胞质中有特异性绿色荧光染色的感染细胞。试验首次确定了在阉鸡群的同一只鸡体内存在A、B和J亚群ALV的自然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兽医学报》2015,(9):1452-1455
对来自江西3个地方鸡品种(崇仁麻鸡、余干乌骨鸡、东乡绿壳蛋鸡)进行禽白血病病毒(ALV)病原学调查。将所采集的血浆接种DF-1细胞,经ALV p27抗原ELISA检测,结果显示这3个江西地方鸡品种均有外源性ALV感染,经鉴定得到4株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基于gp85序列分析表明这4个分离株与ALV-J英国原型株HPRS-103 gp85基因核苷酸序列相似性最高(平均为94.6%),而与A、B、C、E亚群ALVgp85基因的核苷酸相似性仅在50.6%~54.5%之间。这是江西地方鸡品种分离和鉴定ALV-J的初次报道,对于我国江西省地方鸡品种的禽白血病净化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禽白血病病毒B、E和J亚群基因芯片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基于多重PCR技术,建立禽白血病病毒(ALV)的B、E、J亚群的基因芯片分型和检测方法。方法根据NCBI已收录的ALV三个亚群的参考毒株cDNA序列,在各亚群特异性基因突变区两端选取其保守区域,设计合成三个亚群的通用上游引物1条,以及B、E亚群的通用下游引物和J亚群下游引物各1条,将上述引物用Cy3标记,建立多重PCR体系;参考靶序列内部的三个亚群各自的保守区域,选择亚群之间基因突变位点多的区域,设计合成5条寡核苷酸探针,制作寡核苷酸探针基因检测芯片;以寄主细胞DF-1中提取传代ALV的cDNA,以及合成NCBI收录的各亚群参考毒株的cDNA序列作为检测模板;利用Cy3标记的PCR扩增产物,与基因芯片进行杂交反应,扫描结果。结果芯片准确检测并分型三个亚群的参考毒株,其检测灵敏度能够达到102个基因拷贝,且与禽类常见的四种病毒均无交叉反应。结论本研究结果证明,基因芯片技术是一种ALV的B、E和J亚群进行检测和分型的有效方法,且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为今后在临床应用中快速鉴别诊断ALV等免疫抑制病提供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野生鸟类禽白血病病毒(ALV)的感染情况,本研究采集了300份野生鸟类样品,将样品处理后接种DF-1细胞,利用p27抗原ELISA、IFA、PCR等方法检测,其中两份样品为ALV阳性并对其env基因扩增.结果表明,其中gp85编码序列与已发表的A亚群ALV (ALV-A)的同源性最高,为91.1%~100%,而与已发表的鸡的B、C、D、E、J亚群ALV的gp85编码序列的同源性仅在28.0 %~80.3%之间.遗传进化树分析也表明这两份ALV阳性样品的gp85编码序列属于ALV-A.本实验在我国野生鸟类群体中首次分离和鉴定出ALV-A,表明目前我国野生鸟类已经存在A亚群ALV的感染.  相似文献   

19.
正禽白血病(Avian Leukosis)是由禽白血病病毒(ALV)引起的禽类的多种传染性肿瘤疾病的统称,在我国禽类养殖场中广泛流行,给家禽业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根据其宿主范围以及各病毒之间的干扰情况,ALV分为A、B、C、D、E和J等亚群,其中常见的外源性病毒是ALV-A和ALV-B,ALV-J最早是在19世纪80年代后期,从英国的商品肉鸡中分离出来的,也是商品鸡群  相似文献   

20.
《畜牧与兽医》2015,(3):114-116
为了解河北进口种鸡群禽白血病病毒(ALV)及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的感染情况,对实验室留存的2011—2013年间来自美国、加拿大和法国的15批进口种鸡的血清样品450份,通过ELISA方法进行ALV-A、B亚群和REV的抗体检测。结果共有8批28份样品为ALV-A、B亚群抗体阳性,群体阳性率和个体阳性率分别为53.3%和6.2%;未检出REV抗体阳性样品。结果表明目前我国进口种鸡群中存在一定比例的禽白血病病毒A、B亚群抗体阳性个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