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月季抗白粉病资源的筛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月季11个品种的抗白粉病鉴定,筛选出5个免疫品种、1个高抗品种(HR)、2个中抗品种(MR)、3个高感品种(HS)。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小麦对花后高温胁迫的生理响应,以洛旱2号、郑麦366等26个品种为材料,测定高温胁迫(搭棚增温)下和大田自然生长条件(CK)下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丙二醛(MDA)含量等11个生理指标及籽粒产量。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26个小麦品种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SPAD值、叶片相对含水量整体呈下降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丙二醛(MDA)含量整体呈上升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趋势并不明确;以11项指标的抗逆系数作为衡量抗高温性的指标,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11个生理指标可以综合成5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其累计贡献率为80.561%;根据产量相关指标可将26个小麦品种划分为4类,周麦22、新麦11号等11个品种为中抗高温型品种,郑麦366、兰考矮早8等10个属于高抗温型小麦品种,西农979、洛旱6号等4个品种属于低抗高温型品种,洛旱2号的千粒质量热感指数和产量的热感指数均大于2,且千粒质量的抗逆指数和抗逆系数均小于80%,属于高温敏感型品种。结合D值聚类分类结果综合判断,郑麦366、兰考矮早8、冀麦47属于高抗高温...  相似文献   

3.
适宜机械化收获谷子新品种筛选试验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SMS质构仪”对谷穗品质进行评价。通过对13个春播和11个夏播谷子品种(系)穗子下压感受力的平均数、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综合分析及株高、单穗产量、穗长和穗粗的辅助分析,筛选出了11个比较适宜于机械化收获的品种(系),其中春播品种(系)6个:01-472、200314-2、九谷16、九谷18、九谷11和九谷13;夏播品种(系)5个:沧389、冀谷31、保769、沧谷4号和M2173。  相似文献   

4.
在旧膜穴播条件下,以陇亚10号为对照,对我县2010~2016年引进的27个胡麻品种进行比较试验,并对其增产率、增产次数、经济形状等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定亚22号、陇亚10号、陇亚11号三个品种参试年限多,综合性状优良,亩产量高且较为稳定可确定为旧膜穴播主推品种;9622、97047、坝亚11号、陇亚杂3号四个品种参试年限虽短,但增产明显,有望成为苗头品种在不同生态区大面积示范验证。  相似文献   

5.
部分地方鸡品种体量及生态特征的多元统计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我国11个地方鸡品种的体尺、体重和生态特征的资料进行了多元统计分析。单独对6项体量指标进行聚类的结果表明:我国11个地方鸡种大致可以分为大型鸡、中型鸡和小型鸡3类;多元统计分析12项指标的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选取前3个特征值作为3个主成分(占总信息量的88.659%),根据各品种的前3个主成分值计算相似系数,并用最短距离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1个地方鸡品种可划分为高海拔型和低海拔型两类,这说明了生态因子亦是品种分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6.
新疆伊犁地区速生杨树生长模型及数量成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SPSS软件对新疆伊犁地区察布查尔平原林场引种试验筛选出的11个速生杨树品种16年的树高、胸径生长数据进行曲线拟合,选定Logistic曲线作为树高、胸径的生长模型拟合效果最好,并预测了后10年的生长情况,根据新疆杨树二元材积表计算出11个速生杨树的材积及其平均生长量,依据数量成熟龄原则确定了11个速生杨树品种的数量成熟年龄。  相似文献   

7.
根据《辽宁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备案管理办法》有关规定,2013年辽宁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备案工作办公室备案通过22种园艺作物94个新品种,其中番茄11个品种,辣椒8个品种,黄瓜4个品种,白菜3个品种,萝卜8个品种,甜瓜6个品种,豌豆2个品种,野生蔬菜4个品种,食用菌19个品种,苹果1个品种,李2个品种,葡萄1个品种,梨1个品种,观赏海棠6个品种,草莓2个品种,月季4个品种,羽衣甘蓝2个品种,百合2个品种,蝴蝶兰2个品种,菊花2个品种,草原龙胆2个品种,观赏草莓2个品种。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出适宜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种植的优质水稻品种,特进行了11个水稻品种(系)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综合考虑11个水稻品种(系)的生育进程、抗逆性、产量及产量构成,‘浙稻41’‘兴禾1813’‘中嘉3号’在嘉善县的种植表现较好,可作为推广种植的备选水稻品种(系)进行下一步的验证试验,其他水稻品种(系)在嘉善县的种植表现一般,需继续试验观察。  相似文献   

9.
新疆是我国优质小麦产区之一,据调查新疆11个春小麦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平均为15.01%;11个冬小麦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平均为14.58%。  相似文献   

10.
一、试验设计 供试品种4个,对照品种九谷11。 小区长10米、宽20.4米,每小区34行,小区面积204平方米。  相似文献   

11.
12.
采用人工去雄方法,利用抗蚜×感蚜、耐蚜×感蚜、感蚜×感蚜等组合的杂交后代和回交后代,对高粱品种抗蚜的遗传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粱的抗蚜基因对感蚜基因表现显性,受主效单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13.
不同熟性棉花品种在冀南棉区的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裂区设计,调查了冀南棉区棉花的生育期、"三桃"比例、霜前花率以及霜前皮棉产量,分析了棉花早熟品种、中早熟品种和中熟品种在冀南棉区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在冀南棉区不适宜种植早熟品种,中熟品种的适应性好于中早熟品种。该区可试种中晚熟品种,以求获得更高产量。  相似文献   

14.
随着植物新品种权的申请授权量急剧增长,品种权的"数量多、质量差"的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如何评价品种权质量成为重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了科学合理地判断我国品种权的综合质量水平,首先从竞争力的角度界定植物新品种权质量的定义,然后从品种权的法律、技术和经济三大属性建立品种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均值差异法验证品种权质量指标的有效性,最后采用逻辑回归模型构建品种权质量综合指数,以便全面、快捷地综合评价品种权质量。植物新品种权质量评估研究不仅有利于解决品种权质量判断标准问题,对提高品种权质量水平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为我国品种权的价值评估、许可转让、融资、抵押等交易活动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串珠镰刀菌粗毒素对玉米根系细胞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串珠镰刀菌毒素对玉米根系的致病机制,采用串珠镰刀菌粗毒素处理抗、感品种玉米幼苗根系,测定根系的细胞膜透性、丙二醛和可溶性糖含量,结果表明:抗病品种玉米对毒素的耐受能力强,细胞膜透性、丙二醛含量低于感病品种,而可溶性糖含量高于感病品种。抗病品种3个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较高,而感病品种的3个指标相关性较低。表明抗、感品种玉米对串珠镰刀菌毒素的耐受能力不同。  相似文献   

16.
国外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新品种保护是知识产权的一种形式,是国家赋予品种育成者的权利。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起步稍晚,与世界其它国家在植物新品种保护方面还存在差距,在分析其它国家的植物新品种保护实施形式的基础上,借鉴其发展的先进经验为我所用,提出了准备各项基础材料、建立完备品种权审查数据库、建立独立的DUS测试机构和将品种测试与品比试验同时进行,实现共赢等促进和完善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事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豫南稻区水稻新品种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鉴定省内外新培育或引进的水稻新品种(组合)的丰产性、稳产性和抗病性,确定了适宜在豫南稻区种植的水稻新品种(组合):在参试的14个水稻新组合中,有3个组合(中优293、B优827、特两优94-1)综合表现最佳,可以作为当地大田生产试验的备选品种(组合);其他参试品种(组合)的适应性尚需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不同熟性棉花品种在冀东棉区的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裂区设计,调查了冀东棉区棉花的生育期、"三桃"比例、霜前花率以及霜前皮棉产量,分析了棉花早熟品种中50、中早熟品种33B和中熟品种冀棉298在冀东棉区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在冀东棉区不适宜种植中早熟品种和中熟品种,只能种植早熟品种。  相似文献   

19.
晋北高寒区旱地春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引进国内审定的玉米品种和本地推广品种进行田间对照试验,观测玉米品种生长状况并记录,测定产量。根据试验结果,筛选出最适合晋北高寒区的玉米高产品种。春玉米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长城799、强盛16、泉玉8号三个品种667m2产量分别是660.9kg、648.8kg、636.7kg,分别比对照晋单32号增产14.1%、12.0%、9.9%,产量差异极显著,并且综合农艺性状表现良好,可以考虑作为晋单32号的替代品种或搭配品种使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作物品种安全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品种作为种子最根本的支撑材料,是保障种子品质、产量的根本和实现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当前,生物技术的研发运用、跨国公司的抢滩布局使得中国农作物品种安全面临种种不确定风险甚至战略威胁。本研究以中国农作物品种安全为研究对象,在界定农作物品种安全概念及内涵的基础上,对主要农作物的品种审定、品种退出、品种保护和威胁因素四个方面进行总量、趋势、结构、分布、国际发展和竞争动向等方面的研究。结果如下:1)现行的品种审定制度尚不完善,应实施品种退出的动态管理机制;2)农作物品种的申请和授权数量总体呈快速增长趋势,且品种结构由大田作物为主向多元化方向发展;3)以品种结构和申请主体为表征的中国种业育种体系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但并未形成真正的商业化运作规范和机制;4)国内各省区市新品种保护及开发程度差异大,中国在外国的品种权申请授权总数较外国在中国的申请授权总数差距大;5)生物技术和转基因作物的商品化发展、跨国种业公司入驻是影响中国种子定价权和品种权控制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