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5篇
  7篇
综合类   52篇
农作物   3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筛选出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 参与吡虫啉或氟啶虫胺腈代谢调节的细胞色素P450(P450) 基因,采用浸渍法,用吡虫啉或氟啶虫胺腈处理麦二叉蚜24 h后,通过构建转录组测序文库,并进行RNA-seq测序,筛选出差异性表达的P450基因,并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 验证。结果表明:用吡虫啉处理麦二叉蚜后,有19个P450基因上调表达,15个P450基因下调表达;用氟啶虫胺腈处理麦二叉蚜后,有18个P450基因上调表达,15个P450基因下调表达。运用qPCR验证了吡虫啉对12个P450基因的诱导表达,其结果与DGE测序文库显示的结果基本一致。这些结果可为深入研究麦二叉蚜P450对蚍虫啉和氟啶虫胺腈的解毒代谢作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杀虫剂啶虫脒的免疫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啶虫脒(Acetamiprid,ACE)是当前大面积使用的氯化烟碱类杀虫剂,化学名为(E)-N1-[(6-氯-3-吡啶)-甲基]-N2-氰基-N1-甲基乙酰胺,易溶于大部分有机溶剂,在碱性环境中有水解反应,对光稳定[1].ACE作为乙酰胆碱受体(nAChRs)激动剂,通过干扰昆虫神经信号传导,发挥杀虫作用[2-3].作为高毒农药替代品,近年来产销量逐年递增[4].目前,啶虫脒残留主要采用仪器进行检测[5-8],而其免疫检测方法国内尚未见文献报道.根据药物免疫分析的原理,试图经过ACE分子结构的化学修饰,再与大分子载体共价偶联,制备其完伞抗原,通过免疫实验动物产生针对ACE的特异性抗体,为ACE残留免疫分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研究确立了乙腈为分散萃取溶剂,以羧基化双壁碳纳米管(DWCNTs-COOH)和石墨化碳黑(GCB)为基质分散材料的菠菜(Spinacia oleracea L.)样品中噻虫胺残留基质分散萃取前处理方法,建立并优化了乙腈等度洗脱的HPLC残留样品外标定量方法。结果表明,优化色谱条件下,噻虫胺标准样品的色谱保留时间为6.258 min,在0.05~100 mg/L范围内与对应色谱峰积分面积线性响应良好,回归方程为y=4.948 2x-1.316 9(R~2=0.999 7),噻虫胺在菠菜样品中0.1、0.5和5.0 mg/kg 3个水平的添加回收率均在85%以上,各添加水平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7%,该色谱条件下仪器检出限为0.052 7μg/L,方法的最低检测量为0.015 mg/kg。表明该残留样本前处理方法和样品检测方法简便、高效、经济、可靠,可满足噻虫胺在菠菜中的残留定量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4.
采用室内菌丝生长速率法,以草莓枯萎病菌、西瓜炭疽病菌、烟草猝倒病菌、葡萄霜霉病菌和月季灰霉病菌为作用目标,研究嘧菌环胺和缬霉威混配对5种病菌的联合毒力,为嘧菌环胺和缬霉威混配使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嘧菌环胺对5种病菌的有效中质量浓度(EC50)为0.19~1.92 mg/L,缬霉威对5种病菌的EC50为0.23~1.02 mg/L;当嘧菌环胺和缬霉威的混配比例为15∶1时,对草莓枯萎病菌的共毒系数最大,为217.70;混配比例为8∶1时,对西瓜炭疽病菌的共毒系数最大,为203.59;混配比例为3∶1时,对烟草猝倒病菌的共毒系数最大,为196.29;混配比例为1∶6时,对葡萄霜霉病菌的共毒系数最大,为201.98;混配比例为9∶1时,对月季灰霉病菌的共毒系数最大,为202.56。表明嘧菌环胺和缬霉威按适当比例混配对5种病原菌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5.
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及小麦茎基腐病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为了探索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及小麦茎基腐病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稀释平板计数法分析了秸秆还田和未还田小麦根际土壤中的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并系统调查了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情况。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后小麦根际土壤中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明显提高,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比未还田的严重。秸秆还田后,在返青期、拔节期、孕穗期、扬花期、成熟期五个生育期中,茎基腐病的发病率均比未还田区的发病率高,分别高出12.00%、13.00%、17.50%、17.00%和16.00%,茎基腐病的病情指数比未还田区分别高出3.38、5.28、7.37、8.25和8.13。秸秆还田后,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相比未还田土壤中的显著增加,真菌的增长幅度最大,在小麦五个生育期中分别比未还田土壤中的真菌增长591.32%、373.63%、212.62%、285.74%、373.95%。因此,秸秆还田后,增加了土壤微生物数量,加重了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新形势下我国的农业标准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农业标准化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论述了农业标准化对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大意义,总结了当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提出了加强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的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7.
《植物化学保护学》实践教学改革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化学保护学》是植物保护专业的主干课程,针对传统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学科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实践教学等进行探讨,以为该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出黏虫Mythimna separata参与杀虫剂解毒代谢的主效细胞色素P450基因,采用叶片浸渍法测定了用于处理黏虫3龄幼虫的亚致死浓度,通过构建转录组测序文库并结合数字基因表达(digital gene expression,DGE)对不同处理的黏虫进行测序,并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技术验证12个P450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用于处理黏虫的氯虫苯甲酰胺和氟虫腈亚致死浓度LC_(10)分别为0.15、13.66 mg/L;对照样品、氟虫腈处理样品和氯虫苯甲酰胺处理样品分别获得59 521 504、64 838 148和41 722 990个原始序列数据,分别获得57 441 216、62 368 912和40 285 164个过滤后的序列数据;过滤后的序列长度分别为8.62、9.36和6.04 G;碱基错误率均为0.02%;Phred数值大于20、30的碱基占总碱基的百分比均高于90.59%;鸟嘌呤+胞嘧啶(guanine cytosine,GC)含量分别为47.16%、48.94%和47.55%,表明转录组测序质量较高;黏虫受氯虫苯甲酰胺胁迫后,29个P450基因表达量上调,27个P450基因表达量下调;黏虫受氟虫腈胁迫后,23个P450基因表达量上调,26个P450基因表达量下调;12个P450基因表达量的RT-qPCR技术检测结果与DGE测序文库显示的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
使它隆乳油对小麦田阔叶杂草的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00g/L使它隆乳油防治猪殃殃、荠菜、大巢菜、播娘蒿等常见的小麦田间一年生阔叶杂草,结果表明,此浓度药剂对这些小麦田间杂草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对不同的杂草防治效果略有不同。药后45d,对猪殃殃、荠菜、大巢菜、播娘蒿等的株防效可达81.58%~96.43%,鲜重防效达90.00%~97.94%。对小麦安全性好,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采用索氏提取法和溶剂提取法对小麦子粒中的甲胺磷、乙酰甲胺磷、乐果、甲基对硫磷、马拉硫磷进行前处理.采用SUB~(TM)-5型毛细管柱、NPD(Ni~(63))在优化的气相色谱条件下,对添加的5种农药的标准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方法的平均回收率均在75.0%以上,相对标准偏差为3.52%-9.74%,最低检测限分别是0.0012mg.kg~(-1),0.0019 mg·kg~(-1),0.0026mg·kg~(-1),0.0031mg·kg~(-1)和0.004 4 mg·kg~(-1).同时,确立了以氧化乐果为内标物的样品定量分析方法,内标物氧化乐果在0.05-3.20 mg·L~(-1).浓度范围内线性回归方程为y=17.7436 x+1.2749.R~2=0.9898.本方法准确、简便、重现性好.采用同样的试验方法还获取了所采3个批次实际样本的残留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