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株柔嫩艾美球虫野外分离株的致病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每鸡4×104和8×104个孢子化卵囊的剂量感染黄羽肉雏,以临床症状、肉眼病变、平均增重、病变记分和死亡率为判定指标,对柔嫩艾美球虫EtCZ-1、EtCZ-2、EtCZ-3株的致病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各虫株引起的临床症状和肠道肉眼病变基本相似,致病性随着感染剂量的增加而增强。各感染组的增重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50),相对增重率分别下降了74.4%~83.2%、68.7%~72.2%和70.6%~74.4%;感染后鸡出现血便的时间较一致,即第108小时开始排血便,在120h~144h达高峰;病变值和卵囊值均随着感染剂量的增加而增大;除EtCZ-1株高剂量组的存活率是90%以外,其余各组均为100%。显示3株球虫的致病性相似。  相似文献   

2.
柔嫩艾美耳球虫YL株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1×103个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杨凌株(YL)孢子化卵囊感染7日龄雏鸡,对其潜隐期、最早孢子化时间、卵囊形态及大小、孢子囊大小等生物学特性进行测定。另外,对9、11及13日龄的鸡分别经口感染1×103个E.tenella YL株孢子化卵囊,对肠道病变记分、平均增重、死亡率、血便排放情况等几项指标进行测定,研究同一剂量E.tenellaYL株孢子化卵囊对不同日龄鸡的致病性。结果表明,11日龄的鸡感染后相对增重减少17.7%,病变记分平均达3.0分,9日龄组和13日龄组相对增重分别降低12.0%和17.3%,病变记分分别为2.5分和2.6分。同时测得E.tenella YL株的潜隐期为110h,最短孢子化时间为17h,卵囊大小为22.3~27.7μm×17.1~23.0μm,孢子囊大小为9.9~13.6μm×6.2~7.4μm。  相似文献   

3.
毒害艾美耳球虫扬州田间分离株以不同的剂量(10 000,30 000,50 000,70 000,90 000个卵囊/羽)感染28日龄黄羽肉雏鸡,以平均增重、死亡率、病变记分等指标评价其致病性。结果显示,除10 000个卵囊组外,其余4个剂量组均显著影响增重(P<0.05),并引起鸡的死亡,死亡率分别为37.5%~50%、37.5%~50%、62.5%、75%~87.5%;各感染组均出现肠道病变,其中10 000个卵囊组的病变值显著小于其余4个剂量组(P<0.05),但与不感染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表明,该毒害艾美耳球虫田间分离株有很强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4.
11株巨型艾美耳球虫繁殖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巨型艾美耳球虫扬州株、南通株、连云港株、苏州株、凤阳株、青岛株、福州株、龙岩株、广州株、上海株和美国株孢子化卵囊100个/只或10 000 个/只,经嗉囔接种7 日龄或21 日龄无球虫黄羽肉公雏,以麦克马斯特法对感染后第6 天至第14 天间每天24 h排出的卵囊计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各虫株的排卵囊量有差异,100个/只卵囊感染7日龄雏鸡时,广州株和凤阳株排卵囊量最多,上海株和苏州株排卵囊量最少;100个/只卵囊感染21 日龄雏鸡时,扬州株排卵囊量最多,上海株排卵囊量最少;10 000 个/只卵囊感染21 日龄雏鸡时,苏州株排卵囊量最多,连云港株和扬州株的排卵囊量最少;排卵囊量随着感染剂量的增加或鸡日龄的增大而增多;在同一感染剂量时,福州株和连云港株增加最多,上海株和苏州株增加最少;在同一感染鸡日龄时,苏州株和上海株增加最多,南通株和扬州株增加最少;各虫株的排卵囊规律极相似,在感染后第7 天排卵囊量达峰值,第8 天、第9 天排出的卵囊量显著减少,第10天排出的卵囊量仅占总量的2%,第14天接近于0%;第6天至第8天排出的卵囊量占总量的87%~99%。  相似文献   

5.
为了确定巨型艾美耳球虫(Eimeria maxima)早熟株合适的免疫剂量,本文设立7个早熟株免疫攻虫组、7个母株免疫攻虫组、1个不免疫攻虫组和1个不免疫不攻虫组,7个早熟株/母株免疫组的免疫剂量为孢子化卵囊100、200、400、600、800、1000和2000个/羽,经嗉囊感染,7日龄首次免疫,14日龄以同等剂量进行第二次免疫,21日龄以8×104个/羽的同源母株进行攻虫,28日龄结束试验,以增重、肠道病变记分和卵囊减少率为试验指标。对早熟株中免疫保护效果较好的2个免疫剂量进行重复试验,免疫方法、试验周期、试验指标和攻虫剂量同第一批试验。结果显示:早熟株和母株200、400、600、800、1000、2000个/羽免疫组攻虫后的增重与健康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100个/羽免疫组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各免疫组的卵囊减少率均达90%以上,肠道病变记分均与不免疫攻虫组差异不显著(P>0.05)。用早熟株200、400个/羽进行免疫重复试验,两个免疫组攻虫期间的增重和肠道病变记分均与健康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而与不免疫攻虫组差异显著(P<0.05),其卵囊减少率均在86%以上。研究结果表明,该巨型艾美耳球虫早熟株保持了良好的免疫原性,每只鸡免疫200或400个孢子化卵囊均可诱发鸡产生良好的免疫保护力,可考虑以200个孢子化卵囊作为该早熟株在疫苗制备中的推荐免疫剂量。  相似文献   

6.
和缓艾美耳球虫石河子株的致病性及免疫原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和缓艾美耳球虫石河子株(E.mitis-SHZ)的致病性及免疫原性,模拟实际生产条件,小剂量(100个卵囊/只)感染试验组内部分3日龄雏鸡,并于感染后OPG几乎为零时对试验组和对照组所有鸡进行攻虫试验(2×105个卵囊/只)。结果显示:100个卵囊/只的初始感染剂量对鸡的增重有一定影响;试验组感染后,OPG只出现一个峰值,能对2×105个卵囊/只的攻虫产生很好的免疫力,表明试验虫株免疫原性较好;攻虫后对照组虽未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但其增重明显低于试验组。结果表明:试验虫株致病性较弱,但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比较堆型艾美耳球虫(E.acervulina)早熟株与强毒株的致病性和繁殖力情况,通过测定接种 E.acervulina 早熟株与强毒株后鸡只的精神状态、临床症状、增重、病变记分和卵囊产量,表明早熟株的排卵囊高峰出现在第5天,比强毒株提前1 d,早熟株的繁殖力是强毒株的85.8%;早熟株感染后对鸡只增重的影响较小,接种剂量在2.40×104个卵囊/羽之内时,相对增重率均大于90.0%,早熟株组鸡的肠道病变记分显著低于同剂量的强毒株组的肠道病变记分(P <0.05)。由此认为,该早熟株符合球虫早熟株的低致病性特性,可用于鸡球虫病早熟苗的制备。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柔嫩艾美耳球虫西宁株的生物学特性,采用费勒鹏氏法收集西宁某鸡场鸡粪中的球虫卵囊,经单卵囊收集和繁殖法扩繁柔嫩艾美耳球虫西宁株,并进行了该虫株卵囊形态、卵囊形状指数、孢子化时间、潜隐期和繁殖指数的观察和测定.结果表明,虫株卵囊为长卵圆形,平均大小为20.08 μm×16.55 μm,卵形状指数为1.21,最短孢子化时间为18 h,潜伏期为114 h,每个卵囊的繁殖指数为6.34.以平均增重、病变记分和死亡率为指标进行了该虫株的致病性研究,显示该虫株有致病性,感染组与不感染对照组的体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各感染组平均病变记分与不感染对照组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9.
对分离自阿拉尔的1株斯氏艾美耳球虫(Eimeria stiedai)进行了致病性与免疫原性分析。试验共分5组,4个试验组每只兔分别口服感染1.0×103,5.0×103,5.0×104和1.5×105个孢子化卵囊;感染后14 d对1.0×103和5.0×103剂量组的剩余兔以2.5×105个孢子化卵囊攻毒,用0~5分肝脏平均病变记分、肝重指数和每克粪便的平均虫卵数(OPG)测定致病性及其免疫原性。结果显示:低剂量感染可引起轻微病变,5.0×104个孢子化卵囊感染即可表现出明显的致病作用,但免疫原性试验表明其免疫原性较弱。  相似文献   

10.
6种鸡艾美耳球虫兰州株的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试验条件下,测定了鸡艾美耳球虫兰州株的毒力,为进行鸡球虫病疫苗免疫和药物防治效果评价试验等研究提供攻虫剂量的选择依据.试验设空白对照组(NC)、不同剂量感染组1组~8组,共9个组,每组20R鸡.结果显示:(1)NC组、第1组~第7组(第8组全部死亡)相对增重率依次为100%、77.23%、77.02%、76.42%、72.86%、63.91%、67.19%和42.06%,其中NC组相对增重率极显著高于所有感染组(p<0.01);第1组和第2组显著高于第5组和第6组(p<0.05),极显著高于第7组间(p<0.01);第7组极显著低于其他试验组(p<0.01).(2)空白对照组、第1组~第7组各组料肉比依次为2.01、2.21、2.24、2.29、2.33、2.78、2.94和4.06,呈现出剂量依赖关系,其中第7组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第6组和第5组显著大于NC组和第1组~第5组(p<0.05).(3)攻虫后第8 d,每组剖检5只鸡,各肠段平均病变记分各组依次为0、1.79、2.33、2.54、2.63、2.5、2.67和2.8.(4)感染后排卵囊高峰期间,各组平均每克粪便中卵囊数(OPG)值分别为0、3.05×104、2.35 X 104、32.20×104、62.23×104、60.45×104、103.51×104和150.11×104(第8组除外).(5)各组死亡率依次为0、5.0%、5.0%、15%、25%、40.0%、45.0%、95%和100%.结果表明:本试验所选用虫株均具有较强的毒力,每只鸡感染6个虫种每个虫种1×104个孢子化卵囊时,感染鸡生长严重受阻;感染剂量为6个虫种每个虫种2×105/只时,半数感染鸡死亡;6个虫种每个虫种3×105/只的感染剂量可导致全部感染鸡死亡,因此.攻虫试验时选择6个虫种每个虫种1×104/只~1×105/只的剂量为宜.  相似文献   

11.
对新分离的和缓艾美耳球虫进行了致病性研究.结果表明,21日龄雏鸡感染1000个和5000个孢子化卵囊未见异常表现,肠道未发现肉眼可见的病理变化.20 000个卵囊感染可引起轻微病变,100 000个和500 000个卵囊感染能产生较明显的致病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增重分别为70.3%和56.8%.根据肠道病变记分标准,肠道有明显可见的病变,所有试验鸡均未出现死亡.  相似文献   

12.
柔嫩艾美耳球虫早熟株的内生发育及其致病性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为了给鸡球虫早熟弱毒疫苗的开发提供依据,对柔嫩艾美耳球虫(Eim eria tenella) 北京株经10 代早熟选育获得的早熟株的内生发育研究发现,其第2 代裂殖生殖发育较快,第2 代裂殖体含裂殖子较少,提前进入配子生殖,从而造成卵囊“早熟”。该早熟株致病性大大下降,经口感染10×104 个/只的致病性仅相当于剂量0.1×104 个/只亲本毒株的致病性。该虫株可作为研制早熟弱毒苗用虫株。  相似文献   

13.
为了鉴定造成太谷区某鸡场57日龄蛋鸡死亡的鸡球虫种类,明确其生物学特性,本试验采用饱和食盐水漂浮法和单卵囊分离技术从病死鸡粪便中分离纯化得到1株球虫;将分离球虫口服接种SPF鸡,观察并测定卵囊最短孢子化时间、裂殖体寄生部位和大小、卵囊寄生部位和大小、潜隐期、死亡率、增重情况、肠道病变记分等指标,了解该虫株的生物学特点并初步鉴定其类型,随后采用序列特征性扩增区域(SCAR)标记技术进一步确定虫株类型。结果显示,分离虫株的裂殖体寄生于空肠,平均大小为(63.17±7.66)μm×(47.12±6.91)μm,卵囊仅盲肠可见,平均大小为(19.92±0.20)μm×(19.27±0.11)μm,虫株潜隐期为152 h,最短孢子化时间为18 h,接种5.0×104个卵囊/羽和1.1×105个卵囊/羽的分离虫株可分别造成40%和50%的实验鸡死亡,相对增重率下降至31.61%和20.87%,病变记分分别达到3.9和4.0;SCAR标记扩增显示,分离虫株与毒害艾美耳球虫(E.necatrix)的同源性达97.1%,命名为E.necatrix-CN-SX-...  相似文献   

14.
《畜牧与兽医》2017,(9):75-78
筛选出与巨型艾美耳球虫(E.maxima)山东分离株(Msd)免疫原性差异大的早熟弱毒株,为研制具有良好免疫原性的高效多价鸡球虫疫苗提供理论依据。4日龄雏鸡免疫E.maxima山东分离早熟株(PMsd),免疫后7 d分别攻击E.maxima Msd、上海分离株(Msh)、北京分离株(Mbj)、山西分离株(Msx);14日龄雏鸡分别免疫E.maxima Mbj和Msx,免疫后7 d,Mbj免疫组分别攻击Msh和Msx,Msx免疫组分别攻击Msh和Mbj。免疫PMsd攻击Msd组鸡只达到良好的免疫保护,而免疫PMsd攻击Msx组鸡只除病变记分减少率(28.6%)高于Mbj组(23.8%)外,相对增重率(74.3%)、卵囊减少率(9.7%)、抗球虫指数(159.3)均低于其他各组;免疫Msx攻击Mbj和Msh组鸡只卵囊减少率、抗球虫指数、相对增重率均大于免疫Mbj攻击Msx和Msh组。4种不同地理株的巨型艾美耳球虫中,Msx与Msd的免疫原性差异最大,且较Mbj更为广谱。  相似文献   

15.
为确定堆型艾美耳球虫(Eimeria acervulina)早熟株合适的免疫剂量,设立7个早熟株免疫攻虫组、7个母株免疫攻虫组、1个不免疫攻虫组和1个不免疫不攻虫组,7个早熟株/母株免疫组的免疫剂量为孢子化卵囊100、200、400、600、800、1 000、2 000个/羽,经嗉囊感染,7日龄首次免疫,14日龄以同等剂量进行第二次免疫,21日龄以1.5×105个/羽的同源母株进行攻虫,28日龄结束试验,以增重、肠道病变记分和卵囊减少率为试验指标。并对早熟株中免疫保护效果较好的2个免疫剂量进行重复试验,免疫方法、试验周期、试验指标同第一批试验,攻虫剂量为2×105个/羽的同源母株。结果显示,免疫期间,各免疫组的增重与不免疫组差异不显著(P>0.05);攻虫期间,早熟株400、600、800、1 000个/羽和母株600、800、1 000个/羽免疫组的相对增重与不免疫不攻虫组差异不显著(P>0.05);肠道病变记分,除2 000免疫组明显低于不免疫攻虫组(P<0.05)外,其余各免疫组虽低于不免疫攻虫组,但与其差异不显著(P>0.05);卵囊减少率,早熟株和母株400~2 000个/羽免疫组均达90%以上,其中600、800个/羽免疫组达97%以上。用早熟株600、800个/羽进行免疫重复试验,两个免疫组攻虫期间的相对增重和肠道病变记分均与不免疫不攻虫组差异不显著(P>0.05),而与不免疫攻虫组差异显著(P<0.05),其卵囊减少率均在88%以上。研究结果表明,该堆型艾美耳球虫早熟株保持了良好的免疫原性,不同免疫剂量均能诱发鸡产生免疫保护力,其中以600、800个/羽的免疫效果更好,可考虑以600个/羽作为该早熟株在疫苗制备中的推荐免疫剂量。  相似文献   

16.
为确定使雏鸡获得良好免疫效果的最小巨型艾美耳球虫(E.maxima)早熟株接种量,分别于4日龄对免疫攻毒组以不同剂量进行首免,11日龄以首免2倍剂量对二次免疫攻毒组鸡进行二免。一次或二次免疫后7 d或10 d用同源亲本株进行攻毒,检测免疫攻毒鸡相对增重率、卵囊减少率、病变记分减少率(RLS)和抗球虫指数(ACI)。结果显示,一次免疫剂量≥400个孢子化卵囊/只或两次免疫的一免剂量和二免剂量≥100个孢子化卵囊/只和200个孢子化卵囊/只时,各免疫攻毒鸡的相对增重率≥85%,RLS≥70%,卵囊减少率≥75%,相对保护率≥90%,ACI≥170,均达到良好免疫效果。故将E.maxima早熟株的一次免疫最小免疫剂量定为400个孢子化卵囊/只,两次免疫最小免疫剂量定为一免100个孢子化卵囊/只和二免200个孢子化卵囊/只。  相似文献   

17.
为了确定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natenella)早熟株合适的免疫剂量,本文设立7个早熟株免疫攻虫组、1个不免疫攻虫组和1个不免疫不攻虫组,免疫组的免疫剂量为孢子化卵囊100、200、400、600、800、1000和2000个/羽,经嗉囊感染,7日龄首次免疫,14日龄以同等剂量进行第二次免疫,21日龄以8×10^4个/羽的同源母株进行攻虫,28日龄结束试验,以存活率、增重、肠道病变记分、血便数量、卵囊减少率为观测指标。对免疫保护效果较好的3个免疫剂量进行重复试验,同时设置商品化球虫疫苗对照组,免疫方法、试验周期、试验指标同第一批试验。结果显示:攻虫后,不免疫攻虫组出现5%死亡,而各免疫组来出现死亡;各免疫组卵囊减少率在61.57%~69.52%;200~2000免疫组的增重与不免疫不攻虫组差异不具备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600~2000免疫组的肠道病变记分和血便数量均明显少于不免疫攻虫组(P〈0.05)。用600、800和1000进行重复试验,三个免疫组攻虫期间均来出现死亡,而不免疫组和疫苗对照组均出现5%死亡;三个免疫组的增重均明显高于不免疫攻虫组和疫苗对照组(P〈0.05);早熟株免疫组的肠道病变记分和血便数量明显低于不免疫攻虫组(P〈0.05),而疫苗对照组与不免疫攻虫组的相当(P〉0.05);卵囊减少率在66.30%-78.75%,高于疫苗对照组的51.82%。结果表明,该柔嫩艾美耳球虫早熟株保持了良好的免疫原性,不同免疫剂量均能诱发鸡产生免疫保护力,其中600、800和1000个/羽的免疫效果均优于疫苗对照组,可考虑以600个/羽作为该早熟株在疫苗制备中的推荐免疫剂量。  相似文献   

18.
利用人工感染试验,研究柔嫩艾美耳球虫洛阳分离株的致病性。结果表明,随着感染剂量的提高,其死亡率上升,平均增重下降、平均病变记分提高,半数致死量(LD50)为3.248 7×104个/只。为洛阳地区防控其柔嫩艾美耳球虫所病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初步探讨3种兔对斯氏艾美耳球虫的耐受力差异及该球虫的毒力,本文分离得到成都地区的斯氏艾美耳球虫,用两种不同剂量的该球虫对新西兰白兔、比利时兔、福建黄兔进行致病性试验。结果发现:感染1×105个孢子化卵囊时,3种兔的死亡率分别为90%、80%和80%;平均增重差异不显著;肝脏病变计分差异不显著;平均死亡时间为感染后的18.67天、20.88天和21天。当感染5×104个孢子化卵囊时,3种兔的死亡率分别为80%、80%和70%;平均增重、肝脏病变计分和肝指数差异不显著;平均死亡时间为感染后的18.63天、20天和21天。结果表明:3个品种兔在感染相同剂量该球虫后,死亡率和死亡时间有差异,福建黄兔死亡时间偏后,死亡率相对较低,但3者在增重和病变计分上并无显著差异;斯氏艾美耳球虫成都分离株的致病力强,5×104个孢子化卵囊可造成幼兔至少70%的死亡。  相似文献   

20.
对经15代选育的堆型艾美耳球虫(Eimeria acervulina)北京株的早熟株与其毒株的繁殖力和致病性进行了比较研究,证实早熟株的潜隐期比毒株缩短27h,繁殖力有所下降;对致病性的研究显示,早熟株感染后对鸡只增重的影响较小,而且肠道病变记分亦较毒株下降。由此认为,该早熟株符合球虫早熟株的基本生物学特性,适宜用于鸡球虫病早熟苗的制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