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奶牛场养殖废水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悬浮物(SS)、总磷(TP)含量高,处理难度大,常规废水处理工艺脱氮效率低、运行成本高、耐冲击负荷小,存在一定的技术缺陷。本试验采用"折流厌氧反应(ABR)+间歇式好氧(SBR)"组合处理工艺,将厌氧、好氧相结合处理奶牛场废水。结果表明:ABR+SBR组合处理工艺对奶牛场废水的COD、NH_3-N、TP、SS去除率分别达到95%、92%、90%和95%,工艺出水水质COD≤150 mg/L,NH_3-N20 mg/L,TP5 mg/L,SS30 mg/L,各项指标优于《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说明该工艺在SBR过程中实现同步硝化及反硝化,与传统工艺相比,运行稳定,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热生物处理法在奶牛场与牛奶加工厂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效果,通过利用在高温条件下发挥高效率的嗜热微生物与常温下具有活性的微生物组合,在相应的容器内进行曝气降解,对水质COD指标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奶牛场和牛奶加工厂的污水经过热—温循环生物处理后,CODcr值明显下降,从初始的2896mg/L和2602 mg/L分别降至800.3 mg/L和870.3 mg/L。结果说明处理效果比较显著,对于牛奶加工厂洗涤用高温废水,尤为适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热生物处理法在奶牛场与牛奶加工厂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效果,通过利用在高温条件下发挥高效率的嗜热微生物与常温下具有活性的微生物组合,在相应的容器内进行曝气降解,对水质COD指标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奶牛场和牛奶加工厂的污水经过热-温循环生物处理后,CODcr值明显下降,从初始的2896 mg/L和2602 mg/L分别降至800.3 mg/L和870.3 mg/L.结果说明处理效果比较显著,对于牛奶加工厂洗涤用高温废水,尤为适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废水处理效能,试验采用水解酸化-改进型厌氧-缺氧-好氧(MUCT)组合工艺处理畜禽废水,即在MUCT工艺前增加了水解酸化处理,将二沉池的污泥部分回流至水解酸化池。结果表明:当进水固体悬浮物(SS)为1 000~2 500 mg/L、化学需氧量(CODcr)为2 500~5 000 mg/L、氨氮(NH_4~+-N)为230~370 mg/L、总氮(TN)为150~400 mg/L、总磷(TP)为25~60 mg/L时,SS、CODcr、NH_4~+-N、TN、TP处理率分别达93.12%、94.82%、95.43%、92.79%、87.58%,出水水质达到国家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说明该组合工艺对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效果优于传统MUCT工艺。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曝气联合复合微生物强化氧化塘工艺对奶牛养殖废水COD和SS的去除效果,研究以规模化奶牛养殖废水3级氧化塘处理出水为研究对象,以复合微生物菌剂投加量、曝气强度和曝气时间为因素,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了影响氧化塘出水中COD和SS的主要因素,优化了处理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单独投加复合微生物菌剂,菌剂投加量为0.5 g/L时氧化塘出水中的COD和NH4+-N去除率最高,为24.01%和4.48%;同时絮凝率最大,为29.78%。正交试验表明微生物菌剂投加量是影响氧化塘出水中污染物去除效果的主要因素,其次是曝气时间和曝气强度;当菌剂投加量为1 g/L、曝气强度为100 m L/min、曝气时间为12 h时对出水中COD和NH4+-N的去除效果最好,分别为40.13%和48.59%。当菌剂投加量为0.5 g/L,曝气强度和曝气时间分别为200 m L/min和12 h时出水中的絮凝率效果最好,为54.57%。研究可为规模化奶牛养殖废水的深度处理与安全利用回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针对猪场废水中氮磷含量高的问题,探讨了沸石吸附交换法去除氨氮和总磷的效果及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当沸石粒径为1~2mm,投加量为12g/L,反应时间为20min时,含氨氮66.6mg/L,总磷7.8mg/L的某猪场废水处理工程的排水经深度处理后,出水中氨氮和总磷的含量可以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和《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CJ/T48-1999)的要求。沸石作为猪场废水深度脱氮除磷的吸附交换剂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针对猪场废水中氮磷含量高的问题,探讨了沸石吸附交换法去除氨氮和总磷的效果及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当沸石粒径为1~2mm,投加量为12g/L,反应时间为20min时,含氨氮66.6mg/L,总磷7.8mg/L的某猪场废水处理工程的排水经深度处理后,出水中氨氮和总磷的含量可以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和《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CJ/T48—1999)的要求。沸石作为猪场废水深度脱氮除磷的吸附交换剂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畜禽养殖废水有机物、氨氮含量高,属于高浓度难降解废水。为了提升畜禽养殖企业应对环境保护压力的能力,试验采用钙盐沉淀-O_3-UBAF组合工艺将化学法、高级氧化、高级好氧处理相结合来深度处理畜禽养殖废水。结果表明:在进水pH值为8.7,氯化钙添加量为125 mg/L(反应60 min+沉淀120 min),臭氧氧化接触时间为60 min,臭氧添加量为40.5 mg/L,上流式曝气生物滤池A段(UBAFA)水力停留时间为3 h,气水比为4∶1,上流式曝气生物滤池B段(UABFB)水力停留时间为4.0 h,气水比为2.5∶1时,处理出水的化学需氧量(COD_(cr))及氨氮、总氮、总磷、悬浮物(SS)浓度分别小于90,17,30,2.5,20 mg/L,完全满足《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596—2001)相关指标的排放限值要求。该系统抗反冲洗干扰能力较强,75 min系统出水水质就能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9.
 研究一种微藻即蛋白核小球藻处理猪场废水的能力。将猪场废水稀释为3个不同浓度组,G1组(100%废水)、G2组(50%废水)、G3组(25%废水),分别加入等量蛋白核小球藻,分析其对猪场废水的处理能力。结果表明,蛋白核小球藻处理猪场废水浓度为50%时(COD、TN和TP分别为296 mg/L、64 mg/L和7 mg/L)具有最佳效果;微藻生长浓度前2 d和4 d分别达到0.029 g/L和0.016 g/L,对COD、TN和TP去除率分别达到80.07%、79.69%和87.14%。说明蛋白核小球藻对稀释50%的猪场废水具有较强的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10.
以甲基橙废水为研究对象,考查超声波/紫外法对甲基橙废水的处理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与最佳处理条件。结果表明:甲基橙废水的最适反应时间为100min,最佳p H为3-7;US/UV法对10mg/L的甲基橙的COD去除效率为78.4%,脱色率为89.2%;US/UV法适用于低浓度的甲基橙废水处理,对于浓度高于10mg/L的甲基橙废水,处理效果欠佳。  相似文献   

11.
为有效去除规模养殖场的猪粪渣、尿水等污染物,避免给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在谷硐扩繁场建立了污水处理系统,主要采用两级A/O工艺串联技术,在生化处理部分使用活性污泥法,能有效处理规模养殖场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可使五日生化需氧量(BOD_5)降到12.50 mg/L,化学需氧量(COD)降到72.40 mg/L,悬浮物(SS)降到7.2 mg/L,氨氮降到0.45 mg/L,总磷降到2.06 mg/L,处理后的水质达到国家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谷硐种猪场废水站每吨废水处理成本为4.97元,比温氏龙山猪场每吨废水处理成本6.25元降低了20.48%(P0.01)。结果表明,该项目污水处理技术既能显著降低废水中的COD、BOD、SS、氨氮、总磷等含量,又能节能减耗,因此,可以在实际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养猪》2019,(3)
为防控非洲猪瘟,国内养猪场普遍大量使用戊二醛消毒剂,研究旨在评估残留戊二醛对猪场废水处理系统运行的影响。试验以戊二醛消毒剂为研究对象,采用模拟厌氧/好氧(A/O)工艺,结合现场监测戊二醛浓度开展研究。结果表明,猪场废水中含有高浓度戊二醛时(0.04%和0.06%),处理系统的COD去除率和出水pH显著降低(P0.05),NH_3-N去除率显著增加(P0.05),TP去除率不变;但在生产过程中,猪场废水中残留的戊二醛浓度很低,7个规模化猪场废水处理系统水样检测结果戊二醛浓度均小于0.000 1%,不会对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综上所述,养猪场规范使用戊二醛消毒剂,不会影响废水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以钟山红葡萄为材料,于盛花期使用不同浓度(12.5mg/L,25mg/L,50mg/L)的GA3处理,结合盛花后11天分别用25mg/L GA3 2mg/L CPPU和25mg/L GA3 5mg/L CPPU处理,研究了不同组合处理对钟山红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都显著提高了果实的品质,盛花期25mg/L GA3,花后11天用25mg/L GA3 2mg/L CPPU处理的效果对果实大小及果形指数影响最大,纵、横径,单果重都显著高于对照未处理且达到了最大值。盛花期25mg/L GA3 ,花后11天用25mg/L GA3 5mg/L CPPU处理的效果对果实风味影响最大,可溶性固形物达到最大。从GA3和CPPU对钟山红葡萄处理后的综合性状看来,以盛花期25mg/L GA3且盛花后11d 用25 mg/L GA3 5mg/L CPPU的处理效果较适宜。  相似文献   

14.
正为探讨猪场废水的有效处置方法,降低猪场废水处理生产成本,防止和减少猪场在处理废水过程中新污染物的产生,尝试性地开展了新鲜石灰处理猪场废水试验。1试验方法分别从好氧池、三级氧化塘中取出废水,设置对照组试验组,其中对照组为一个样品,在100mL  相似文献   

15.
基于虹鳟养殖为流水养殖的特点,从减小养殖对源水流量依赖程度的目标出发,建立了"微流水+纯氧压力增氧"的养殖新模式,对微流水条件下虹鳟养殖环节的相关技术及应用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包括纯氧增氧系统容量与养殖水体之间的匹配参数,系统增氧效率与应用效果,单位水体养殖量,鱼苗与成鱼在该系统条件下的生长特性等。试验结果表明,纯氧增氧系统运行正常。在月平均水温为13.7~16.4℃,平均运行时间为10.95 min的条件下,平均溶氧增加值为2.872 mg/L,平均增氧效率为2.001 kg O2/度。在虹鳟养殖鱼池排水部溶氧低于5.5 mg/L的情况下,系统经过10~15 min工作,即可达到8.50 mg/L的设定上限值,并且可保持在5.5mg/L以上持续约45~50 min,完全可以满足微流水条件下虹鳟养殖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存栏5 000头商品猪场,废水采用USR+MBR工艺进行处理,废水处理工程总投资102.86万元,不计折旧,废水处理运行费用为1.545元/m3,废水经该工艺处理后,出水水质可以达到《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596-2001)。  相似文献   

17.
猪场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炜  付永胜  李小华 《养猪》2006,(2):44-46
目前国内猪场排放的大量废水大多没有经过有效的回收利用或处理即直接排放,对环境产生了严重污染。此文介绍了猪场废水的特征及危害,结合目前国内外猪场废水处理研究动态,系统地分析了猪场废水处理技术。控制猪场废水污染最有效的方法应以厌氧 好氧生物处理为主,辅助物化法、自然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象草收获时往往具有较高水分,单独青贮发酵品质不佳。为提高象草青贮品质,研究了不同水分吸附材料对象草青贮发酵品质和好氧稳定性的影响。处理设为对照、分别添加象草鲜重10%的米糠、小麦粉、干豆腐渣和麦麸。青贮60 d后分析发酵品质和好氧稳定性。结果表明:所有添加处理均比对照显著增加了青贮原材料的干物质(DM, P<0.01),降低了缓冲能(P<0.05);青贮后,所有添加处理均显著提高了乳酸含量(P<0.01)。添加小麦粉显著增加了丁酸(0.81% DM)和氨态氮(NH3-N, 14.40% TN)含量(P<0.05),而其他添加处理无显著影响(P>0.05),添加干豆腐渣的处理丁酸和氨态氮含量最低,分别只有0.04% DM和9.75% TN。添加小麦粉和干豆腐渣对青贮饲料好氧稳定性改善效果最佳。综合比较分析营养特性、青贮发酵品质和好氧稳定性,添加干豆腐渣的处理青贮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19.
通过研究混凝沉淀法对奶牛养殖废水预处理效果,为奶牛养殖废水的治理提供可参考依据。论文分析了混凝剂种类、混凝剂投加量、pH、助凝剂聚丙烯酰胺(PAM)投加量对废水COD、浊度、SS去除效果的影响。试验显示,采用聚合氯化铝(PAC)对奶牛养殖废水处理效果较好,pH为11.0,PAC投加量为150mg/L,PAM投加量为4mg/L时,废水COD去除率达61.4%,浊度去除率达86.6%,SS去除率达94.5%。试验表明,采用混凝沉淀法能够有效降低奶牛养殖废水中有机物含量,可减轻后续生化处理单元的负荷。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不同消毒剂及清洗方式在消毒6、12、24、48、72、96 h后对鸡舍内水线的消毒效果,本试验采用过氧乙酸(60 mg/L)、二氯异氰脲酸钠(270~330 mg/L)、癸甲溴铵(50 mg/L)和过硫酸氢钾(1 200 mg/L)4种市场上常见消毒剂,通过持续浸泡、持续冲洗、间断冲洗等不同的清洗方式对鸡舍内水线进行消毒,检测消毒前后总菌落、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数量。结果显示:不同消毒剂消毒6 h后对总菌落的杀菌率达到最高,分别为96.63%、96.6%、96.11%、97.03%(P>0.05);过氧乙酸、癸甲溴铵、过硫酸氢钾在消毒24 h内总菌落数以及二氯异氰脲酸钠在消毒72 h内总菌落数均小于100 cfu/mL,达到国家畜禽饮用水标准;大肠杆菌和产气荚膜梭菌在消毒6 h和24 h内的杀菌率分别达100%,间断冲洗24 h后的大肠杆菌数量低于持续浸泡(P<0.05)。本试验结果表明选用二氯异氰尿酸钠和间断冲洗的消毒方法对鸡舍内水线消毒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