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莴苣中硒含量分布和赋存形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大田补硒栽培莴苣成熟期各器官中硒的含量分布和赋存形态,结果表明:莴苣对硒有一定的富集能力,叶片吸收的无机硒进入莴苣体内代谢后转化为多种形态有机硒,根、茎、叶中的核酸、多糖和蛋白质结合硒是硒的主要赋存形态,生物大分子有机硒含量占总硒量的70%以上。  相似文献   

2.
以富硒组分饲料配方饲养罗斯褐蛋鸡,研究了所产富有机硒鸡蛋的理化指标和营养价值,探讨了其在科学补硒中的重要意义。结果表明,富有机硒鸡蛋的蛋白质含量为16.2 g/100 g,总硒含量为29.8μg/100 g,有机硒含量为25.9μg/100 g,有机硒含量占总硒的86.9%,符合《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富有机硒食品硒含量要求》(DBS42/002—2014),为人体补硒提供了一种较好的方式。  相似文献   

3.
应用土培盆栽方式,研究了施硒对花椰菜硒含量的影响,以及硒的分布和赋存形态.结果表明,在土壤施硒量为8.0~24.0mg·kg-1时,花椰菜茎、叶及花球中的含硒量随施硒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在花球中,硒主要以蛋白质硒和多糖硒两种生物有机硒形式赋存,二者分别可达25.69μg·g-1和17.27μg·g-1,分别占总硒含量的72.16%~86.63%、8.67%~10.00%.  相似文献   

4.
硒与植物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硒是一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其在植物体内主要以有机硒的形式存在.硒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呈现出Bertrand生物剂量规律,它通过参与植物体内的蛋白质代谢、能量代谢、抗氧化作用以及与其它元素的相互作用发挥其生理功能.通过“富硒食品”进行补硒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农产品中硒形态研究进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硒元素是促进植物生长的有益元素,也是人和动物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以土壤—植物—人体食物链获取硒被认为是目前最有效的补硒途径。近年来,关于农产品中硒形态的研究已有诸多报道,但还未形成标准。本文从农产品中无机硒、有机硒及硒代氨基酸等硒形态的研究进展进行论述,以期为食品中硒形态的全面分析和食源性补硒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顺序注射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富硒农产品中硒的分析方法。探讨了富硒农产品中无机硒和有机硒的分离及提取方法。考察了酸度、硼氢化钾浓度及载气流量等条件对硒原子荧光强度的影响。在最佳工作条件下,硒的检出限为0.026 ng/ml,相对标准偏差为0.58%,线性范围为0~100 ng/ml,应用本方法测定不同富硒农产品中的总硒含量为43.8~648.2ng/g,有机硒含量为30.6~509.8 ng/g,无机硒的加标回收率为91.5%~104.5%。该方法简便、灵敏、重现性好、干扰少,适合富硒农产品中的总硒和有机硒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菜用黄麻不同生育期各部位有机硒的分布特性,为富硒菜用黄麻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指导。【方法】以圆果种菜用黄麻品种桂麻菜1号和桂麻菜2号为试验材料,种植于中硒土壤(pH 6.02,总硒含量0.221 mg/kg),分别于采收期(苗期、打顶期、开花期)和蒴果期测定根、茎、叶及蒴果的蛋白硒、硒代胱氨酸和硒代蛋氨酸含量及采收期叶的总硒含量。【结果】2个品种各部位蛋白硒、硒代胱氨酸和硒代蛋氨酸含量分别为0.034~0.173 mg/kg、2.857~16.053 μg/kg和26.076~135.235 μg/kg;采收期各部位有机硒含量依次为叶>根>茎,蒴果期依次为叶>根>蒴果>茎,且叶的含量显著高于茎(P<0.05,下同)。随生育期延长,2个品种根和叶的有机硒含量在蒴果期达最高值,且显著高于苗期;茎的有机硒含量在打顶期达最高值,且显著高于开花期和蒴果期。采收期2个品种叶的总硒含量分别为96.739~106.023 μg/kg和113.778~137.841 μg/kg,硒代氨基酸占总硒含量的74.351%~80.098%,均达到广西富硒农产品标准(>65%)的要求。【结论】菜用黄麻有机硒分布的主要部位是叶,蒴果期是叶和根吸收硒的关键时期。桂麻菜1号和桂麻菜2号种植于中硒土壤时,采收期其可食用部位均可达富硒农产品要求,可作为富硒蔬菜在中硒土壤区域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硒肥对谷子产量因子及其籽粒富硒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指导富硒谷子生产中硒肥的合理使用,探究硒肥对谷子生长及其籽粒硒吸收的影响,对谷子叶面喷施不同浓度(15、30、60、120 g·hm-2)的有机硒肥(生物富硒增效剂)和无机硒肥(亚硒酸钠),分析不同硒肥对谷子穗部性状、籽粒硒含量、硒存在形态及叶黄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两种硒肥均可增加谷子的出谷率和籽粒硒含量,无机硒肥效果优于有机硒肥,喷施60 g·hm-2的无机硒肥出谷率达9280%,硒含量达1.09 mg·kg-1。硒形态分析显示,籽粒中的硒主要以硒代胱氨酸和硒代蛋氨酸两种有机形态存在,无机硒肥处理组中两种有机硒的含量均高于有机硒肥处理组。进一步研究发现,两种硒肥对籽粒的叶黄素含量无显著影响。综上认为,无机硒肥亚硒酸钠可作为生产富硒谷子的硒肥,其效果优于有机硒肥。  相似文献   

9.
向东山  翟琨 《湖北农业科学》2007,46(4):537-538,605
研究了富硒玉米子粒中硒的含量分布和赋存形态.结果表明,在供试玉米中,有机物质中硒含量达到90%以上,主要赋存形态为多糖和蛋白质结合硒,其中蛋白质结合硒占总硒的61.51%,在蛋白质结合硒中,盐溶蛋白质和碱溶蛋白质中含量较高,分别占总硒的19.83%和25.64%.  相似文献   

10.
以大白菜为载体,用叶面喷硒和土壤施硒2种方式处理大白菜品种,结果表明,施硒提高了大白菜体内总硒、无机硒和有机硒的含量,且大白菜含硒量随着硒处理浓度的增大而升高,有机硒转化率随着硒处理浓度的增大先升高后降低.施硒提高了大白菜的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以及铁含量,改善了大白菜的品质.低浓度硒处理降低了大白菜总蛋白质的含量,但随着硒浓度的进一步增加大白菜体内的总蛋白质含量又逐渐升高,并大于对照.从获得生物产量和高硒产品的日的出发,大白菜的补硒技术为叶面喷施浓度<20mg/L,土壤施用硒肥<0.5kg/hm2.  相似文献   

11.
党参中硒的赋存形态及其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恩施板桥所产的党参中硒的赋存形态、分布及含硒大分子的提取分离技术.采用不同的浸提液提取党参中的多糖和蛋白质,用原子吸收法测定它们各组分中的含硒量.结果表明,蛋白硒是党参中硒的主要赋存形态,其占总硒含量的67.47%;蛋白质组分中,以水溶性蛋白质结合的硒量最多,占总硒含量的29.94%:也有部分硒和多糖结合.  相似文献   

12.
采集生产于湘西吕洞山区的保靖黄金茶,对于人工增硒和天然富硒茶叶中总硒含量、有机硒含量和茶汤中硒溶出率进行比较分析,找寻其中相关性。结果表明:喷施植物富硒强化剂增硒效果显著,规范使用可以达到《富硒茶》GH/T 1090-2014含硒量:0.2~4.0mg/kg标准要求;人工增硒茶叶中平均有机硒占总硒比值:81.6%,天然富硒茶叶中平均有机硒占总硒比值:92.8%,表明人工增硒比天然富硒茶叶有机硒比值低10%;人工增硒茶浸泡后,茶汤中硒的平均溶出率:33.8%,天然富硒茶茶汤中硒的平均溶出率14.0%,说明人工增硒茶是天然富硒茶的茶汤中硒的平均溶出率2.4倍,与亚硒酸钠等无机价态比有机价态更易溶于水正相吻合;按照SB/T10157《茶叶感官评审方法》,根据计算人工增硒茶和天然富硒茶,一杯茶汤中含硒0.16~0.25ug。说明富硒茶叶可以满足人体补硒部分需要,是一种安全、生态摄取微量硒元素的绿色饮品。  相似文献   

13.
《新农业》2015,(5)
<正>将无机硒元素经叶面喷施进入农作物体内,通过作物自身生命活动转化为有机硒,富集在农产品中,达到国家颁布的富硒食品标准,而成为富硒农产品。为了进一步摸索广西喷施宝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富硒有机水溶肥料对提高蔬菜含硒量的影响,公司进行了该产品在南瓜上的田间小区试验。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点北海市铁山港区南康镇双桥村。1.2供试土壤  相似文献   

14.
了解恩施富硒茶中硒的有效溶出率及有机硒的含量。按SB/T10157茶叶感官评审方法测定硒的溶出率、按照GB5009.93食品中硒的测定方法测定总硒、按照DBS42/002-2014规范性附录A的方法测定有机硒。恩施富硒茶硒总溶出率为53.88%,总硒平均含量为77.62μg/100g,有机硒平均含量73.42μg/100g,占总硒含量的94.22%,证明恩施富硒茶不仅是优质富硒茶,而且是安全有效的补硒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黑小麦籽粒硒含量,达到富硒标准,于2017—2018年在天然富硒区山西省洪洞县马三村开展大田试验,以黑小麦为供试材料,依据研究区域黑小麦的籽粒硒含量范围,研究增补硒肥(开花期叶面喷施有机硒肥)对3个品种黑小麦植株硒积累、籽粒硒含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天然富硒区黑小麦籽粒硒含量在159~175μg/kg之间,但仅达富硒标准的最低水平(150~300μg/kg)。开花期喷施有机硒肥后,黑小麦成熟期各营养器官的硒含量、硒积累量和干物质量均显著提高,茎秆硒积累量占比降低,籽粒硒代蛋氨酸、硒代胱氨酸含量显著提高,且‘冀紫496’和‘临黑131’2品种籽粒硒酸盐含量降低,最终黑小麦籽粒硒含量达246~258μg/kg,不超人体吸收籽粒硒含量的推荐量。富硒区开花期喷施有机硒肥较不喷施硒肥黑小麦产量提高6%~8%,主要通过提高穗粒数和千粒重来提高产量,以‘冀紫496’表现较好。总之,富硒区开花期补有机硒肥有利于促进黑小麦植株吸收积累硒元素,促进茎秆硒运转,提高籽粒硒含量,同时提高穗粒数和千粒重,从而提高籽粒产量,以‘冀紫496’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16.
利用秀珍菇富硒固体培养优化麦麸膳食纤维营养品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麦麸为营养基质,通过秀珍菇富硒固体培养的生物降解与营养转化代谢,实现对麦麸膳食纤维复合菌粉的硒营养品质优化效果.结果显示,在秀珍菇硒营养代谢安全阈值(单位培养基质的亚硒酸钠添加量=3μg·g-1)水平下,经秀珍菇富硒固体培养的麦麸膳食纤维复合菌粉(富硒组),生物有机硒平均含量可达1.63mg·kg-1,是麦麸原料硒营养含量的56倍之多,硒营养转化平均效率达86%左右.除去硒营养成分含量外,与对照组(CK)比较,富硒组培养产物的膳食纤维与总蛋白、可溶性总糖、可溶性蛋白含量等营养品质没有显著的差异.试验证实,以麦麸为基质的秀珍菇富硒固体培养转化代谢过程,可有效促进食用菌对基质中无机硒的营养转化代谢,显著提高培养产物中生物有机硒成分含量,达到优化麦麸膳食纤维复合菌粉中有机硒含量的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17.
植物中微量元素硒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量元素硒不仅是人和动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也是植物生长发育不可缺乏的元素。植物体内的硒主要以硒蛋白、硒多糖、硒核酸等多种有机硒形态存在。对植物中硒的分布规律、赋存形式及主要生物态有机硒的分离纯化方法方面的研究工作进行综述,为植物中有机硒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广西富硒农业发展对策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硒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对人体具有抗癌、抗衰老、提高免疫力等重要作用,富硒农产品是健康、安全、可靠的有机硒食品,发展富硒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通过阐述开发富硒农业的重要意义,分析广西发展富硒农业的有利条件,针对广西富硒农业发展现状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油菜苗期对硒的生物富集分布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采用土培盆栽、亚硒酸钠补硒、原子吸收法检测,研究了油菜苗期对硒的生物富集分步,结果显示:油菜对硒具有一定的富集和将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的能力;油菜从土壤介质中吸收富集的硒积累分布于全株,各器官中硒的分布依次为:根>叶>茎;水溶性生物大分子中硒的分布为:蛋白质>多糖>核酸;硒在蛋白质组分中的分布为:球蛋白>清蛋白>醇溶蛋白>谷蛋白,说明油菜所吸收的硒旺盛的参与了新陈代谢,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20.
有机硒对仔猪生长性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玉邦  周进勤  高建忠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6872-16874
[目的]评价有机硒对仔猪生长性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选用24头体重15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分成3组,对照组不添加硒,2个补硒组分别添加富硒酵母、亚硒酸钠,其剂量以硒计均为0.3mg/kg日粮。[结果]①富硒酵母不能显著提高仔猪的生长性能;②在30、60d时,2个补硒组血液中GSHPx活性、血清中SOD酶活性和全血硒含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血清中MDA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③2个补硒组的肌肉、肾、肝中硒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有机硒的抗氧化能力优于无机硒,使用有机硒代替无机硒作为仔猪的硒补充剂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