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筛选适合陕北地区基质栽培的高品质樱桃番茄品种,解决该地区适宜基质栽培的樱桃番茄品种缺乏的问题。【方法】以15个樱桃番茄品种为试材,测定各品种果实的横径、纵径、果形指数、硬度、单果质量、单株产量、糖酸比及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可滴定酸、维生素C、番茄红素、可溶性总糖含量等13项指标,比较各品种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并对各指标的相关性进行Pearson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模糊隶属函数综合评价法,对樱桃番茄各产量和品质指标进行评价,从中筛选出适合陕北地区基质栽培的樱桃番茄品种。【结果】不同樱桃番茄品种间各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变异系数为13.60%~54.15%。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可溶性总糖、还原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果实纵径、横径呈极显著负相关;维生素C含量与番茄红素、可滴定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可滴定酸含量与糖酸比、果实纵径、果形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单果质量与果实硬度呈显著正相关,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糖酸比呈极显著负相关;单株产量与可滴定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出4个主成分,其累积方差贡献率达83.408%,其中影响樱桃番茄综合品质的因子分别为质量因子(单果质量、单株产量)、果形因子(纵径、果形指数)、营养因子(维生素C和番茄红素含量)和口感因子(可滴定酸含量)。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排名前5的品种为黄金贝(0.662)、浙樱粉1号(0.526)、红玉(0.483)、粉贝贝(0.374)和粉佳人(0.334);运用模糊隶属函数综合评价法筛选出综合排名前5的品种为红玉(0.638)、粉佳人(0.587)、紫贝贝(0.551)、浙樱粉1号(0.539)和黄金贝(0.504)。主成分分析和模糊隶属函数综合评价结果基本一致。【结论】黄金贝、粉佳人、浙樱粉1号、红玉等4个樱桃番茄品种的综合品质优于其他品种,适于陕北地区基质栽培。  相似文献   

2.
番茄果实硬度与多个性状间相关分析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茄果实硬度是番茄重要商品性状之一。为选育硬度较高番茄品种,文章分析硬度差异较大的两种番茄杂交后代F2,测量F2代380株番茄果实横径、纵径、果形指数、心室数、果肉厚等形态性状及可溶性固形物、果实硬度、果肉硬度、黏度、单果重等品质性状,对番茄硬度与其他品质及形态性状作相关分析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果肉硬度、可溶性固形物、果形指数、果肉厚、纵径与果实硬度呈正相关,心室数、黏度、横径、单果重与果实硬度呈负相关,且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基本一致,其中果肉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对番茄果实硬度贡献呈极显著正效应,心室数、黏度对番茄果实贡献呈极显著负效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选育的14份番茄品系果实品质进行多元分析及综合评价,为适宜河西荒漠地区栽培的加工番茄新品种选育和杂交亲本选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河西荒漠绿洲区的215,511,512,513,515,516,517和L8,L9,L10,L11,L12,L13、L14共14份番茄品系的成熟果实为材料,测定其单果质量、果实硬度、果实横径、果实纵径和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番茄红素、VC、可滴定酸、总酚、类黄酮含量等11项指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综合评价番茄果实品质。【结果】(1)不同番茄品系间果实品质性状差异较大,变异系数为15.45%~41.99%,其中单果质量变异系数最大。相关性分析表明,可溶性糖与番茄红素含量、果实硬度和类黄酮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果实纵径与横径和单果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可溶性蛋白与总酚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2)主成分分析显示,提取的5个主成分为果实纵径和可溶性糖、总酚、VC、番茄红素含量等品质因子,其累积贡献率为88.542%,包含了全部指标的大部分信息。(3)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欧氏距离为7.5时,14个番茄品系可分为3类,各类群间果实品质差异较大,聚类结果与主成分分析结果基本一致。(4)215果实品质综合评价得分最高,其次为516和L8,三者适宜作为加工型番茄品种选育、遗传改良和加工的材料。【结论】14份番茄品系果实品质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具备筛选优良加工型种质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香梨杂种后代叶片与果实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香梨与鸭梨、砀山梨、慈梨等品种配制12个杂种组合,对杂种组合叶片和果实性状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叶面积与果实纵径、果型指数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叶柄长度与单果重、果实纵径、横径、果型指数之间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叶面积与叶宽、叶长之间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叶柄长与叶宽呈显著正相关。果实纵径、横径与单果重之间,果型指数与单果重、纵径、横径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毛粉802"和"苏粉9号"为材料,探讨了水分胁迫对设施番茄果实横纵经、果形指数和单果重的影响,并对产量形成因素与产量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重度水分胁迫降低果实的横径、纵径和单果重;品种V1各处理的果形指数要显著高于品种V2的处理,同一品种内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单果重和果形指数均与产量呈正相关,但未达到显著水平;果实横径、纵径和坐果数与产量呈负相关,果实横径与单果重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设施番茄果实生长是影响产量形成的一个重要指标。本研究以"毛粉802"、"超世纪番茄大王"和"苏粉9号"为材料,通过分析设施番茄横径、纵径、果形指数和平均单果重随坐果后天数的变化规律,利用Logistic曲线,对设施番茄横径、纵径、果形指数和平均单果重进行了曲线拟合。结果表明,设施番茄横径、纵径、果形指数和平均单果重随着生育进程的进行均不断增加,在成熟期达到最大值,呈现"S"型曲线的变化趋势,处理间无显著差异。3个品种的平均单果重均表现为N1处理的单果重要高于其他两个氮素处理,主要是因为低氮处理降低了坐果数,实现了养分的集中供应,易于形成大果,从而提高了单果重。  相似文献   

7.
试验对由高色素番茄和加工番茄配制的15个杂交组合的11个主要数量性状与番茄红素含量进行相关性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果实横径和心室数与番茄红素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果实纵径和单果重与番茄红素含量呈显著性负相关;单序果数与番茄红素含量呈显著性正相关.果实横径、心室数和单果重对番茄红素含量的直接通经系数与遗传相关系数方向相同,...  相似文献   

8.
二氧化碳施肥对樱桃番茄果实发育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二氧化碳(CO_2)施肥对樱桃番茄果实发育和品质性状的影响,以樱桃番茄品种"神童"为供试材料,在大棚内通过农业有机废弃物发酵的方式进行CO_2施肥,研究CO_2加富对樱桃番茄果实发育及果实典型发育时期外观品质、风味品质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CO_2施肥能显著促进樱桃番茄果实纵径和横径的发育,增加单果质量;同时,显著提高了樱桃番茄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的含量,糖酸比显著增加,提高了樱桃番茄的风味品质;此外,还显著增加了果实中维生素C和类胡萝卜素等营养物质的含量,提高了樱桃番茄的营养品质。综上,CO_2施肥能促进樱桃番茄果实的生长,并明显改善其外观品质、风味品质和营养品质,表明CO_2施肥在樱桃番茄生产上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不同品种砧木嫁接的樱桃番茄植株生长状况、经济性状、果实性状和品质,为南方秋冬番茄生产选用砧木新品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番茄砧木番砧3号、茄子砧木茄砧11号、茄砧21号和本地茄砧为砧木,粉红色樱桃番茄品种为接穗,以自根苗为对照(CK),进行嫁接栽培效果对比试验,测定植株高度、叶片数、经济性状、果实性状和品质等相关指标,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不同砧木嫁接樱桃番茄的栽培效果.[结果]番砧3号和茄砧21号嫁接的樱桃番茄单株果穗数、成熟果数和单穗果数等经济指标均显著多于自根苗(P<0.05,下同),单株产量显著高于本地茄砧嫁接苗和自根苗,果实萼片和果柄的综合性状最佳.不同品种砧木均可不同程度提高嫁接樱桃番茄果实的硬度、外果皮厚度和果面色泽比h,提高耐贮运性和外观品质.不同品种砧木嫁接樱桃番茄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Vc)和番茄红素含量等品质指标均比自根苗高.[结论]番砧3号和茄砧21号可作为华南地区秋冬樱桃番茄嫁接栽培优先选用的砧木品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东北地区野生蓝靛果忍冬果实形态的变异程度及各指标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对东北地区野生蓝靛果忍冬果实形态(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形指数和单果重)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蓝靛果忍冬在果实形态方面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果实形态变异较大;不同产地问和产地内果实形态指标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变异幅度以单果重最大,其次为果实纵径和果形指数,果实横径最小;单果重与果实纵径和横径呈极显著线性相关关系,采用逐步回归法模拟方程,根据果实纵径和横径生长利用方程可预测果实单果重量.[结论]为筛选优良个体和选择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育种材料之间的品质差异,筛选适宜的推广品种,对29份樱桃番茄杂交组合的14个品质相关指标进行测量,运用描述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对樱桃番茄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番茄红素的变异系数最大,达到59%;横径的变异系数最小,仅为11%。主成分分析将14个品质指标简化为5个因子,累积贡献率达79.05%。结合聚类分析,筛选出决定番茄综合品质的6个指标——单果重、糖酸比、硬度、果形指数、VC和番茄红素。综合主成分分析筛选出综合品质得分较高的组合。聚类分析将材料分为6类,结合判别分析构建了樱桃番茄品质判别函数,模型交叉验证显示正确判别率达到79.3%。此研究为樱桃番茄的品质评价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对151份贵州地方樱桃番茄资源农艺性状(13个质量性状和11个数量性状)进行变异水平评价、遗传多样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质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整体低于数量性状;质量性状中叶片颜色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最高,数量性状中最高的是果实纵径,心室数的变异系数最大(32.47%).不同的...  相似文献   

13.
比较蜜蜂授粉和氯吡脲处理2种促进厚皮甜瓜座果方式的果实品质差异。结果表明:蜜蜂授粉与氯吡脲处理相比,在单果重、纵径、横径果肉厚度、种腔直径及果皮颜色等方面无显著差异;与氯吡脲处理相比,蜜蜂授粉的果实果肉蔗糖含量显著增加,边糖含量、维生素C含量、千粒重与固酸比均极显著提高,果肉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极显著降低,果肉中的香味物质含量增加。此结果说明,蜜蜂授粉的厚皮甜瓜食用品质明显优于氯吡脲处理。  相似文献   

14.
不同产区无核白葡萄果实外观品质差异及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不同产区间无核白葡萄果实外观品质差异及品质指标间的相关性.[方法]对新疆吐鲁番、托克逊、鄯善和哈密4个产区147份无核白葡萄果穗重、果实大小(果粒重、皮重、皮果比)、果实形状(果实纵径、横径、果形指数)和果实色度指标(亮度值L、红绿值a、黄蓝值b、色泽比a/b、彩度C、色调角h°)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不同产区无核白葡萄穗重、果粒大小、形状及果实色度指标均存在一定差异,同一产区不同样品间穗重、果实大小、形状及果实色度指标也存在一定差异.穗重以鄯善产区最大,为412.71 g,显著高于其他3个产区,吐鲁番、托克逊和哈密产区间并无显著差异;哈密产区的果粒重(2.78 g)、皮重(0.26 g)、皮果比(0.09)、纵径(20.24 mm)、横径(14.26 mm)和果形指数(1.42)均高于其他3个产区,吐鲁番产区的果粒重、纵径、横径和果形指数与哈密产区无显著差异;哈密的L值(37.06)、b值(16.73)、C值,吐鲁番的a值(-2.54)和鄯善产区的b值(16.30)、C值,均显著高于其他3个产区,且哈密与鄯善产区的b值和C值差异不显著,色泽比以吐鲁番和托克逊产区最大,都显著高于鄯善和哈密产区,4个产区葡萄果实的色调角h°差异不显著;哈密产区不同样品穗重一致性较差,吐鲁番产区不同样品间果实形状一致性较好;穗重与果粒重、皮重、纵径和横径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与皮果比和色泽比a/b呈极显著或显著的负相关;果粒重与皮重、纵径、横径和果形指数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与皮果比呈极显著的负相关;皮重与皮果比、纵径、横径和果形指数呈极显著的正相关,皮果比与果形指数和亮度L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与纵径和横径呈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纵径与横径和果形指数呈极显著的正相关;h.与a/b呈极显著的负相关.[结论]吐鲁番、托克逊、鄯善和哈密产区间和同一产区不同样品间果实外观品质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并且各指标间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不同LED补光光源对樱桃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研究LED 补光对温室樱桃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探讨设施栽培中利用补光手段实现增产和提高品质的调控新途径,以哈金龙樱桃番茄为试验材料,在温室条件下采用LED灯带和LED灯管对定植后樱桃番茄进行侧面补光,光源光通量密度为100μmol/m²·s,每天补光12 h (8:00~20:00),测定分析不同补光处理下樱桃番茄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LED灯管和LED灯带补光处理的樱桃番茄挂果数、总产量和单果重均显著高于对照,且LED灯管处理效果较好,挂果数、总产量和单果重分别提高48.91%、94.86%和30.86%。LED 灯管补光处理能显著提高樱桃番茄果实的品质指标,VC、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番茄红素,花色苷、类黄酮和可溶性酚含量均最高,番茄着色最好。  相似文献   

16.
加工番茄采后果实加工品质差异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华美87-5’、‘石红206’、‘石红208’3个番茄品种为材料,研究了番茄红素、可溶性固形物、硬度、pH、还原糖在果实采后5 d内的变化.结果表明:3个品种的加工番茄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3个品种第1 d与第5 d时5个指标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3个品种之间差异不显著,建议加工番茄达到成熟后应立即采摘,并在4 d内完成加工.  相似文献   

17.
加工番茄品种多性状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确定加工番茄品种多性状评价指标,建立加工番茄农艺性状的综合评价体系,为鉴定、筛选其优良种质资源提供决策支持。【方法】通过2012年新疆某试验田的22种(系)加工番茄的品比试验,分析、测定22个加工番茄品种(系)的单果重(FW)、平均产量(AY)、番茄红素(L)、可溶性固形物(TSS)、总酸(TA)、总糖(TS)、糖酸比(SAR)、病毒病抗性(VDR)、纵径(VD)、横径(TD)、果形指数(FSI)、色差(CR)、单果耐压力(SFRP)、平均株距宽(ASW)、平均株高(APH)、平均分枝数(ANB)、生育期(GP)17项农艺性状,并联合使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PCA-CA) 经Matlab.2012a软件编程实现对样本数据的处理,并对加工番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7项农艺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为18.54%,病毒病抗性的变异系数最大,为88.42%;色差的变异系数最小,仅为7.33%,加工番茄评价指标变量之间既相对独立又密切相关。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将17个评价指标变量压缩成6个综合指标(前6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6.0369%,已反映出17项性状指标的大部分信息),经分析6个主成分的函数式中对应的17项农艺性状系数值可将17项农艺性状归纳为果实性状因子、果实内在品质因子、果实外观品质因子、产量因子、抗病因子这5个主要指标,这5个指标可以较准确的评价番茄品种。其中,单果耐压力、单果重、总酸、番茄红素、纵径、横径、平均产量、病毒病抗性8个性状是主要性状。通过采用类平均法对22个不同番茄品种进行Q型聚类分析,在欧式距离为6.40时将所有番茄品种划分为3个类群。【结论】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中的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22个加工番茄品种(系)的17项农艺性状建立加工番茄综合评价体系是可行的,可从不同的视角给予较全面、客观的评价与分析,为加工番茄优质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陕西关中地区主栽樱桃番茄品种"碧娇、粉玫瑰、圣桃"为试材,采用正交试验设计L9(34)优化樱桃番茄的保鲜条件,研究品种、成熟度、1-MCP体积分数和处理时间对樱桃番茄保鲜的影响。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各指标进行归一化,得到综合评定指数,此基础上进行正交分析,并对正交试验9个处理的樱桃番茄在贮藏期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动态研究和显著性分析。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优组合为处理4,即粉玫瑰于顶红期用50nL/L 1-MCP处理24h,在此条件下樱桃番茄的综合品质评定指数最高,且品种、成熟度、1-MCP体积分数和1-MCP处理时间4个因素对樱桃番茄综合品质评定指数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动态研究和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处理4在硬度、色度、可溶性固形物以及番茄红素含量上都显著的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