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γ射线诱发染色体易位选育少籽西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γ射线诱发西瓜(Citrullus lanatus)染色体相互易位,获得了许多具有部分不育性的“复易位”(“多互换”)新品系。细胞学鉴定表明,这些品系的花粉母细胞在第Ⅰ次减数分裂中呈现出非常复杂的染色体结构。可分别表述如下:④+⑨Ⅱ(具有4条染色体组成的易位环+9个二价体);④+④+7Ⅱ;④+⑥+6Ⅱ;④+⑧+5Ⅱ;④+④+⑧+3Ⅱ;⑥+8Ⅱ;⑧+7Ⅱ;⑥+⑧+4Ⅱ;④+④+⑥+4Ⅱ;⑩+④+④+2Ⅱ;(12)+5Ⅱ以及“不联会”等等。此外在γ射线作用下还观察到多种异常的染色体分裂。例如染色体片断桥、落后染色体、染色体粘连及微核等。然而,这些变异对育种是无用的。从理论和实践方面来说,诱发的染色体易位越多,则杂合易位系的不育性越高。通过自交分离、选择和杂交育种,我们育成了几个少籽西瓜新品系,它们的结籽率较普通西瓜低50~80%,其极端类型单瓜仅有数粒种子。其中有些品系还具有高产、优质、早熟和耐贮藏的特性。  相似文献   
2.
白蜡属SSR-PCR反应体系优化及引物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建立了适合白蜡SSR-PCR反应的最佳体系,并利用该体系从50对白蜡引物中筛选出了3对条带清晰、多态性好的引物,用于白蜡SSR标记的进一步研究。该研究采用L16(45正交设计和单因素试验对影响白蜡SSR-PCR的Taq聚合酶用量、Mg2+浓度、DNA模板浓度、dNTP浓度和引物浓度等5个因素在4水平上进行筛选。优化后的白蜡SSR反应体系为:Mg2+ (25 mmol/L) 0.8μL、引物(10μmol/L) 0.2μL、DNTP (10 mmol/L) 0.3μL、Taq酶(5 U/μL) 0.05μL、DNA模板(5~10 ng/μL) 2.00μL、10×PCR缓冲液1.0μL,ddH2O 5.45μL,总体积10.0μL。该结果为今后利用SSR-PCR标记技术研究分析白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了能更加准确、有效地对加工番茄新品种进行综合评价,以2009年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加工番茄区域试验数据为分析材料,应用DTOPSIS法对区域试验的加工番茄新品种进行了综合评价,同时与传统单纯产量评价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DTOPSIS法综合评价Ci值排列结果与单纯产量排序结果有所不同,但DTOPSIS法分析更为合理,在全面评价加工番茄品种的综合性状方面具有更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以甘肃贝母(Fritillaria przewalskii)鳞茎为试验材料,通过研究鳞茎低温贮藏条件下外源赤霉素(GA3)和脱落酸(ABA)处理后鳞茎顶芽萌发状况、营养物质以及相关酶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探究外源GA3及ABA对贝母鳞茎休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温冷藏期间,GA3处理可以提前解除鳞茎休眠,鳞茎破眠期由对照(CK)的40 d提前至30 d;ABA处理可以延迟贝母解除休眠的时间,鳞茎破眠期由CK的40 d延长至50 d.CK、GA3处理和ABA处理分别在40、30和50 d时解除休眠.休眠过程中鳞茎内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呈上升趋势;淀粉含量呈下降趋势.在贝母鳞茎解除休眠期间,3种处理鳞茎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酶活性均呈下降趋势,多酚氧化酶(PPO)酶活性呈上升趋势;丙氨酸解氨酶(PAL)酶活性呈下降趋势.低温贮藏下GA3和ABA处理,鳞茎休眠期分别为40、30和50 d;芽长/鳞茎高在0.66以上可作为判断甘肃贝母鳞茎解除休眠的标准;鳞茎内可溶性糖含量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达到峰值的时间,可以作为甘肃贝母鳞茎解除休眠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5.
番茄白粉病田间扩展流行规律与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2年对番茄白粉病田间扩展流行动态调查和药剂防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番茄白粉病菌首先由中心病株下部叶片向上部作垂直扩散,随后进行水平传播,且顺垄传播快;在甘肃省张掖市一般7月中旬至下旬开始出现,田间蔓延快;环境条件适宜时,从植株上部叶片显症到发病率达91.5%仅需5 d。田间防治试验表明,喷药7 d后,24%噻呋酰胺悬浮剂1 200倍液、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750倍液、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2 000倍液和62.25%代森锰锌•腈菌唑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效达到最大,依次为83.4%、81.4%、81.3%和68.7%,而喷药10 d后40%氟硅唑乳油3个浓度梯度(3 000、5 000倍液和7 000倍液)的药效均达到最高值,依次为72.2%、73.3%和78.5%,表明40%氟硅唑乳油持效期较长,药效稳定。  相似文献   
6.
红叶石楠RAPD反应体系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建立并研究适合红叶石楠的RAPD的最佳反应体系,为以后开展红叶石楠的遗传多样性研究、物种资源研究和亲缘关系鉴定等提供重要的参考。采用改进后的CTAB法,成功地提取了红叶石楠基因组DNA,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Mg2+、dNTP、引物的浓度和模板DNA,Taq酶的用量对RAPD反应的影响,建立适合于红叶石楠的RAPD反应体系。结果表明,在25 μL的RAPD反应体系中最佳反应条件分别是10×PCR Buffer 2.5 μL、Mg2+ (25 mmol/L) 2.0 μL、引物(20 μmol/L) 2.0 μL、dNTPs (2.5 mmol/L) 1.8 μL、DNA模板(49.5 μg/mL) 2.0 μL、Taq聚合酶0.3 μL (5 U/μL)。适宜的PCR循环程序为94℃预变性4 min,然后44个循环(94℃变性30 s,36℃退火30 s,72℃延伸2 min)后,72℃延伸10 min,最后16℃保存。改进的CTAB法能成功地提取红叶石楠基因组DNA,利用单因素试验设计所建立的RAPD反应体系,通过重复试验证明了该体系稳定可靠,可应用于红叶石楠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等方面的研究中,为红叶石楠在分子生物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研究旨在对国槐花粉进行提早采集和保存,避免人工辅助授粉和杂交授粉带来的不便,延长花粉授粉期间的生活力。以国槐花粉为实验材料,使用培养基萌发法观察花粉萌发情况,测定花粉萌发所需时间,找出适于花粉萌发的培养基配方,同时比较花粉在室温(27℃左右)和冰箱冷藏室(4℃)2种保存方法下的寿命。结果表明:6种培养基中最适于花粉萌发的培养基为1g琼脂+1g蔗糖+100mg/L硼酸;花粉的萌发时间为萌发60min;保存相同天数的情况下,冰箱冷藏室花粉萌发率明显高于室温萌发率,冰箱冷藏室保存5天的花粉可用于国槐授粉,此时的花粉萌发率大于50%。实验获得了适于国槐花粉进行野外授粉的保存方法,旨在为研究槐属植物的杂交育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不同浓度的EMS溶液和不同时间梯度处理紫花苜蓿中苜一号种子,分析了EMS对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影响,并确定了构建紫花苜蓿中苜一号种子EMS处理突变体库所需的半致死剂量。结果表明:EMS处理抑制了中苜一号种子的萌发和生长。在同一EMS浓度下,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中苜一号种子的发芽率逐渐降低;处理相同时间,随着EMS溶液浓度的增加,中苜一号种子的发芽率也逐渐降低。本研究为构建紫花苜蓿中苜一号EMS突变体库和紫花苜蓿优良性状选择育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兰州百合根系分泌物对百合幼苗自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兰州百合根系分泌物的自毒效应.【方法】采用水培法收集30d兰州百合根系分泌物,通过营养钵栽试验来研究不同体积分数兰州百合根系分泌物对百合幼苗生长、根系形态、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随着根系分泌物体积分数的升高,百合幼苗生长量逐渐减小,25%、50%的根系分泌物对幼苗生长具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75%、100%的根系分泌物对幼苗生长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根系分泌物处理导致百合幼苗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上升,根系活力、叶绿素、丙二醛(MDA)和脯氨酸(Pro)含量下降.【结论】兰州百合根系分泌物具有明显的自毒效应,100%根系分泌物的抑制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10.
加工番茄采后果实加工品质差异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华美87-5’、‘石红206’、‘石红208’3个番茄品种为材料,研究了番茄红素、可溶性固形物、硬度、pH、还原糖在果实采后5 d内的变化.结果表明:3个品种的加工番茄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3个品种第1 d与第5 d时5个指标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3个品种之间差异不显著,建议加工番茄达到成熟后应立即采摘,并在4 d内完成加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