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利用LED光源,以剑叶蕹菜为试材,研究红光、蓝光、红蓝光3∶1、红蓝光5∶1和白光(对照)对蕹菜光合特性、光合色素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光、红蓝光5∶1和红蓝光3∶1处理下蕹菜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均高于白光,且以红光处理下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最大;不同光质处理下蕹菜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呈正相关关系,与胞间CO2浓度呈负相关关系。红蓝光5∶1处理下蕹菜叶片光合色素含量最高,而红光和蓝光处理叶绿素含量均低于白光;不同光质处理下,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比值均接近3∶1;蓝光处理蕹菜类胡萝卜素含量最低。蓝光处理下蕹菜硝酸盐含量最高,红蓝光5∶1处理、红蓝光3∶1处理和红光处理下蕹菜硝酸盐含量均低于白光对照,且以红光处理下硝酸盐含量最低。红光处理维生素C含量极显著高于白光,蕹菜维生素C含量与硝酸盐含量呈负相关关系。红蓝光5∶1处理下可溶性糖含量最高,蓝光处理可溶性糖含量最低,而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解LED光质对石蒜主要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以3组不同大小的石蒜鳞茎为材料,研究了在5种LED光源光照条件下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淀粉含量的变化。[结果]蓝光、红+蓝混合光有利于提高鳞茎的可溶性蛋白含量,红光有利于提高可溶性糖含量;与红+蓝混合光相比,红光和蓝光都有利于鳞茎中的淀粉合成。鳞茎各种生理指标增量的热图分析说明可溶性糖和淀粉的增加量分为一组,彼此之间联动性较好。[结论]根据石蒜生长发育需要,可以利用不同光质促进石蒜鳞茎的生长与发育。  相似文献   

3.
不同光质下香椿苗的生长动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新型半导体光源发光二极管(LED)精量调制光质(红光、蓝光和红蓝混合光),以普通日光灯(白光)为对照,研究不同光质对香椿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光处理香椿苗的株高、鲜质量、干质量、可溶性糖含量均较高。蓝光处理香椿苗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较高。说明照射红光或蓝光可促进香椿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4.
以松柳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作为光源,设置红、绿、蓝3种不同单色光质、复合光组合以及白光共9种不同的光质处理,研究不同光质对松柳芽苗菜生长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纯红光处理的松柳芽苗菜可食用部分鲜质量、株高、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但其可食用部分干鲜比最低,含水量最多;红蓝绿3色混合光处理的松柳芽苗菜体内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最高;红蓝1∶1混合光处理的松柳芽苗菜维生素C含量最高;白光处理的松柳芽苗菜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不同光质对松柳芽苗菜的硝态氮含量无明显影响;白光和蓝光可以促进松柳芽苗菜总黄酮的合成。与蓝绿光组合相比,红蓝光组合更有利于松柳芽苗菜生长和品质的增加。在实际生产中可根据所需品质要求选择合适的光质组合。  相似文献   

5.
不同LED光源对设施越冬辣椒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发光二极管(LED)蓝光(B), 红蓝组合光(RB)(红:蓝=8:3和7:3)和白光(W)为光源, 研究了不同光质、不同补光时间对设施越冬辣椒Capsicum frutescens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蓝光有利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和类胡萝卜素的合成;红蓝83光可促进可溶性总糖、维生素C和可溶性蛋白的形成;白光可提高果实叶绿素、总黄酮和可溶性蛋白的质量分数;红蓝73光有利于总多酚和可溶性蛋白的合成;②蓝光能促进果实横向生长, 红光能促进果实纵向生长, 红蓝光有利于果实膨大且提高果实商品性;红蓝83和红蓝73补光8 h时, 辣椒的商品率、结果率和产量与对照差异极显著(P<0.05), 且前者好于后者。生产上推荐红蓝83补光8 h为设施越冬辣椒生产的最佳补光光源及补光时间。  相似文献   

6.
在南方设施栽培环境条件下,以肉丝瓜为材料,利用发光二极管(LED)精量调制光源,研究红光、蓝光、黄光和白光4种光质补光处理对丝瓜幼苗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光补光处理有利于丝瓜幼苗叶片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的提高;黄光补光处理则提高了类胡萝卜素的含量;蓝光补光处理有利于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提高;4种光质补光处理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其中以处理30 d时的酶活性最高;红光、蓝光和白光补光处理的丙二醛含量明显低于不补光处理的对照,且蓝光补光处理的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该文以‘马斯特’康乃馨组培苗为试材,以荧光灯为对照(CK),采用LED为光源,研究红光、蓝光和不同红蓝复合光处理下,光质对康乃馨组培苗生长和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1)康乃馨组培苗的株高最高在红光处理下最高,蓝光处理下最低,红蓝1∶3的株高明显高于荧光对照处理;单色光处理下根数显著高于对照处理。(2)蓝光处理下叶绿素a、叶绿素b及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蓝光能增加康乃馨组培苗光合色素的含量;复合光质处理和对照荧光灯处理下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没有显著差异;(3)红蓝3∶1处理下,可溶性糖含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蓝光处理下蔗糖含量最高;红蓝1∶3处理下,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最低;红光下可溶性蛋白最高。LED光源的的光质组合可以作为康乃馨组培苗育苗的光质。  相似文献   

8.
LED光质对豌豆芽苗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南方塑料大棚内密闭式光照植物培养架中,以豌豆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LED光质(红光、蓝光、黄光、白光)对豌豆芽苗菜生长及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白光(CK)相比,红光和蓝光均可提高豌豆芽苗菜产量,且两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同时,蓝光处理有利于提高豌豆芽苗菜蛋白质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促进VC的合成,并可降低粗纤维含量。红光处理能促进豌豆芽苗菜生长,提高体内叶绿素、可溶性糖及粗纤维含量,但抑制VC合成。综合来看,蓝光和红光混合可作为豌豆芽苗菜生长的最适光源。  相似文献   

9.
不同光质对西兰花愈伤组织及萝卜硫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西兰花无菌苗根诱导并继代半年的愈伤组织为材料,研究了红、黄、蓝、绿、白5种不同光质对西兰花愈伤组织及其萝卜硫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光质下愈伤组织的增殖顺序依次为白光红光、蓝光绿光黄光;不同光质下愈伤组织的可溶性蛋白含量与含水量有明显差异,红光和蓝光下含量较高,与愈伤组织增殖有一定的相关关系;红光和蓝光对愈伤组织中萝卜硫素的累积效果最佳,含量达747.33μg.g-1,为白光的1.38倍;红光和蓝光下萝卜硫素的产量最大,达260.47μg.瓶-1,为白光的1.03倍.  相似文献   

10.
LED光质对竹柏幼苗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竹柏幼苗光合作用特性及补光培育技术。[方法]基于LED光源,研究红光、蓝光、白光对竹柏幼苗生长及光合作用产物、特性的影响。[结果](1)白光处理下竹柏的生长效果较差,株高、地径、叶片指标均低于红光和蓝光;(2)蓝光处理下竹柏叶片的叶绿素a/b、净光合速率最大,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叶片具有阳生植物的特性,其中叶绿素a/b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比白光处理高17.51%和24.37%,净光合速率比红光处理高823.08%;(3)红光处理下竹柏地径、株高、叶片数量、叶面积增长量及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最大,其中地径、株高、叶片数量、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比白光处理高326.67%、92.75%、100.00%、111.03%,叶面积增长量比蓝光处理高214.29%。[结论]综合比较竹柏幼苗的生长指标和光合作用效果,红光最有利于竹柏的生长。  相似文献   

11.
以意大利生菜为试材,在植物工厂光照培养架上,以红蓝光R∶B=1∶1作为对照,红蓝光配比分别设为R∶B=6∶3、R∶B=5∶4、R∶B=4∶5、R∶B=3∶6、R∶B=2∶7等5个水平,设置光强为150μmol/(m~2·s),每天照光12 h,研究不同红蓝光配比对生菜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红蓝光配比条件下,随着处理天数的延长,生菜的生物量、光合色素、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维生素C、硝态氮含量都显著提高,而类胡萝卜素含量呈现下降趋势。在同一光强条件下,红光比例最大的处理生物量积累显著优于其他处理,还有利于促进叶绿素a及可溶性糖的积累,而增加蓝光则有利于叶绿素b、可溶性蛋白及维生素C含量的累积。R∶B=6∶3时最有利于生菜生长。  相似文献   

12.
本文旨在研究不同光质对韭菜营养品质的影响.采用新型半导体光源发光二极管(LED)创造不同的光质环境对韭菜进行培养,设红光,蓝光,红/蓝(3∶1),红/蓝(7∶1)四个处理.结果表明,韭菜可溶性糖和粗纤维含量都以红光处理最高,蓝光处理最低;Vc含量以蓝光处理最高,红光处理最低;两个韭菜品种可溶性蛋白含量对光质反应表现出品种间差异,“791”以红/蓝(3∶1)处理最高,紫根韭菜以红/蓝(7∶1)为最高;类黄酮含量以红蓝混合光处理显著高于单色光处理.综合评价,红/蓝(7∶1)处理下韭菜的营养品质最好,蓝光最差.  相似文献   

13.
不同光质处理对库拉索芦荟有效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光质对库拉索芦荟有效成分的影响。[方法]以库拉索芦荟为试验材料,运用植物化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量了红、蓝不同光质处理下,芦荟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蒽醌类物质的含量。[结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白光照射)相比,红光照射下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蒽醌类物质的积累有所下降,分别减少了17%、24%、2%;蓝光照射下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分别减少33%、27%,而蒽醌类物质的含量增加了44%。[结论]蓝光有利于蒽醌类次生代谢物的积累。  相似文献   

14.
以烟用烤房内生产豌豆苗为材料,研究不同光质(蓝光、红光、蓝红混合光)对豌豆苗长、重量积累、色素含量及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光照条件下,相对较高的喷水频度能够提高豌豆苗长、鲜重和干重、色素含量和营养成分含量,其中蓝光照射条件下,叶绿素a、V_C含量和总酚含量显著增加,红光照射条件下,叶绿素b、类黄酮和总酚含量显著增加,蓝红混合光照条件下,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V_C含量和类黄酮含量显著增加。相同喷水频度下,蓝光处理能够显著提升苗长及显著增加豌豆苗茎叶鲜重、总鲜重、总干重。不同光质对豌豆苗叶片中不同色素含量的影响存在差异,蓝光处理显著增加叶绿素a含量,红光处理显著增加叶绿素b含量,蓝红混合光照处理显著增加类胡萝卜素含量。红光处理酚类物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光质。蓝光照射处理V_C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类黄酮含量高于红光照射。豌豆苗中色素总量与V_C含量、类黄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可溶性蛋白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总之,豌豆苗生产过程中采用蓝光照射配合较高的喷水频度能够改善豌豆苗生长发育状况和达到提升豌豆苗营养价值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以京藏香草莓(Fragaria ananassa Duch.cv.Jingzangxiang)匍匐茎茎尖为试验材料,以LED白光为对照,研究了红光、蓝光、组合光(红∶蓝∶远红=1∶1∶1)不同LED光质对草莓茎尖组织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茎尖诱导分化阶段,丛生芽分化时间快慢依次为红光组合光白光蓝光;诱导分化率高低依次为组合光白光红光蓝光;增殖系数大小依次为组合光白光红光蓝光;生根率高低依次为组合光白光蓝光红光,植株生长势强弱依次为组合光白光红光蓝光。综合而言,LED组合光质有利于草莓茎尖组织培养。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西瓜幼苗生长所需最佳LED光源,在智能温室借助栽培架进行光质照射试验,设置白光(W)、红光(R)、蓝光(B)、红蓝光(R_3B_2)、红蓝光(R_7B_3)5个光源水平,研究不同光质照射对西瓜幼苗SPAD值、光合参数及生理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光、红蓝光(R_3B_2)、红蓝光(R_7B_3)处理下西瓜幼苗叶片光合速率均高于白光对照,较对照分别提高38.82%,15.55%和21.23%,蓝光处理下最低;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的变化规律与光合速率一致,胞间CO_2浓度与光合速率呈现负相关关系。西瓜幼苗叶片SPAD值以蓝光处理下最低,红蓝R_7B_3处理下最高,单只红光或蓝光质下SPAD值低于红蓝复合光质。硝酸盐含量以蓝光下最高、红光下最低,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以红光下最高,可溶性蛋白含量以蓝光下最高。西瓜幼苗维生素C含量与硝酸盐具有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不同光谱的LEDs对蝴蝶兰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新型光源LEDs(Light emitting diodes)辐射的红蓝等光进行不同光质配比组合后,对蝴蝶兰组培苗各形态指标、色素含量、碳氮代谢及抗氧化酶系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色红光处理的蝴蝶兰组培苗徒长,RBG(红光/蓝光/绿光)处理组全部生根,单色蓝光处理的组培苗根系活力最高.红蓝组合和单色蓝光处理的叶片色素含量高于白光,叶绿素a/b比值、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比值随着R/B比率的降低而减小.可溶性糖、蔗糖、游离氨基酸和淀粉的含量及C/N(碳氮比)在单色蓝光下均高于单色红光处理.  相似文献   

18.
以兰花‘霞光’组培苗为试验材料,采用LED光源发射的单色光谱红光(R)、蓝光(B)、绿光(G)和白光(W)等不同光质的配比组合光对组培苗进行处理,以荧光灯为对照(CK),研究不同光质对兰花‘霞光’组培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CK相比,红蓝绿复合光(RBG)、单色红光(R)和红蓝复合光(1RB)对组培苗的株高、叶长、叶数、根长、根数等有影响,但与对照差异并不显著;1RB处理下植株的干重显著高于CK。(2)与CK相比,在白光光源(W)下,植株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但与对照差异并不显著;在不同光质处理下,可溶性糖含量差异不显著。(3)红蓝白复合光(RBW)处理下,‘霞光’组培苗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相比之下,LED红蓝白复合光(RBW)处理下的‘霞光’组培苗长势最好,可替代普通荧光灯光源,作为‘霞光’组培苗生长的理想光源。  相似文献   

19.
探究LED红蓝复合光对豌豆芽苗菜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以期为豌豆芽苗菜工厂化生产的专用光源的研制提供依据。选取3种基因型豌豆品种,豌豆黑暗催芽后,进行LED白光及红蓝光比例为1∶3、1∶1、3∶1等的4个光照处理。采用常温水培的方式,取照光5d的豌豆芽苗菜的叶和茎,测定可食部分长、可食率等生长指标及抗氧化物质、可溶性蛋白等营养物质的含量。相比白光处理,红蓝3∶1复合光显著提高了3种豌豆芽苗菜的可食率、全株鲜重等部分生长指标;同时也提高了可溶性糖、抗坏血酸等营养物质的含量;此外,不同的红蓝光比例影响不同,红光有利于豌豆芽苗菜的可溶性糖和抗氧化物质积累,蓝光有利于可溶性蛋白的积累。LED红蓝3∶1复合光可有效提高豌豆芽苗菜的生长产量和营养品质,是培养豌豆芽苗菜的适宜LED红蓝复合光谱。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西瓜幼苗生长所需最佳LED光源,在智能温室借助栽培架进行光质照射试验,设置白光(CK)、红光(R)、蓝光(B)、红蓝光(R3B2)、红蓝光(R7B3)5个光源水平,研究不同光质照射对西瓜幼苗光合参数、生理品质及保护酶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光、红蓝光(R3B2)、红蓝光(R7B3)处理下西瓜幼苗叶片光合速率较CK分别提高38.82%,15.55%和21.23%,蓝光处理下最低;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的变化规律与光合速率一致,胞间CO_2浓度与光合速率呈负相关关系。硝酸盐含量以蓝光处理下最高、红光处理下最低,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以红光处理下最高,可溶性蛋白含量以蓝光处理下最高;西瓜幼苗维生素C含量与硝酸盐具有负相关关系。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红光处理下活性最高,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红蓝光(R7B3)处理下最高,蓝光处理下最低,而过氧化氢酶(CAT)在蓝光处理下最高,红光处理下最低。可见,在红光处理下西瓜幼苗光合速率最大,硝酸盐含量最低,可溶性糖含量、维生素C含量、APX和SOD活性最高,西瓜幼苗生长以红光照射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