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4篇
园艺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黄枝 《浙江农业科学》2022,63(6):1285-1287
研究4种营养液配方对农福丝瓜805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日本园试配方、华南农业大学果菜类专用配方、山崎配方和阿农-霍格兰德配方营养液均促进了丝瓜幼苗的株高、茎粗和植株鲜、干重的增长,不同营养液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对于丝瓜幼苗的壮苗指数而言,山崎配方处理丝瓜幼苗壮苗指数最大,与园试配方无显著差异,但与对照差异显著。从生理指标可知,山崎配方处理的丝瓜幼苗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最大,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大于其他处理,丙二醛含量以园试配方最低。从光合色素指标来看,山崎配方处理的丝瓜幼苗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总含量最高,但与阿农-霍格兰德配方间无显著差异,与其他各营养液配方之间差异显著。综合各指标得出,施用山崎配方标准浓度的营养液更有利于丝瓜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2.
笔者总结了莱豆间套作小白菜高效栽培模式,主要从种植模式、选地施基肥、品种选择、播种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方面进行介绍,以期降低莱豆单作种植风险,为莱豆高效种植及示范推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在南方设施栽培环境条件下,以肉丝瓜为材料,利用发光二极管(LED)精量调制光源,研究红光、蓝光、黄光和白光4种光质补光处理对丝瓜幼苗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光补光处理有利于丝瓜幼苗叶片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的提高;黄光补光处理则提高了类胡萝卜素的含量;蓝光补光处理有利于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提高;4种光质补光处理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其中以处理30 d时的酶活性最高;红光、蓝光和白光补光处理的丙二醛含量明显低于不补光处理的对照,且蓝光补光处理的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不同光照模式对生菜苗期生长和品质的影响,以荧光灯为对照(CK),采用发光二极管(LED)调控光谱能量分布,设计LED红蓝配比(7:3、5:5、3:7)、光周期(12L/12D、16L/8D、20L/4D)及光照强度(100、150、200μmol·m-2·s-1)3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共9个试验处理组。以"意大利"全年耐抽薹生菜为材料,测定苗期生长和品质相关的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生长和生理指标的权数,通过模糊数学原理对生菜苗期生长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生菜苗期株高、茎粗、下胚轴长、整株鲜重、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硝酸盐的权重依次为0.101 8、0.046 6、0.078 0、0.273 6、0.148 7、0.054 8、0.054 8和0.241 8。综合评价结果为红蓝配比为5:5、光周期为20L/4D、光强为100μmol·m-2·s-1的光照模式栽培效果最好,其次是红蓝配比为7:3、光周期为20L/4D、光强为200μmol·m-2·s-1的光照模式。层次分析法对生菜不同光照模式的栽培效果的综合评价有较好的适应性,有助于获得南方设施工厂化生菜育苗最佳的光照模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明生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对光质的响应机制,可为深入分析生菜不同生长阶段最佳光照模式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以"意大利"全年耐抽薹生菜(Lactuca sativa var.)种子为试材,研究了5种不同红蓝配比的LED光质(9R∶1B,7R∶3B,5R∶5B,3R∶7B,1R∶9B)对生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与对照CK(荧光灯)相比,7R∶3B处理更有利于生菜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3R∶7B处理有利于生菜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增加,9R∶1B和7R∶3B处理的生菜幼苗根系生长较优。7R∶3B、5R∶5B和3R∶7B处理对生菜叶片叶绿素荧光促进效果显著。1R∶9B处理的生菜色素和叶绿素荧光较差,种子的活力指数和根系活力较低。[结论]通过分析比较,可将7R∶3B、5R∶5B和3R∶7B作为后期研究不同光照模式对生菜生长影响的最适光源。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出适宜莆田市秋季种植的中熟花椰菜品种,引进4个中熟花椰菜新品种,调查其生育期、植物学性状、商品性、产量及抗病性,并对引进的品种进行综合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台花65天和大地65天这2个花椰菜品种综合性状表现较佳,品质较好、产量较高、抗逆性较强,是适宜莆田市秋季栽培推广的中熟花椰菜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7.
植物生长光调控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魁  黄枝  金心怡  徐永 《热带作物学报》2017,38(6):1163-1170
光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因素之一。光对植物的光合作用、生长发育、形态建成、物质代谢以及基因表达均有调控作用。在植物的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不断变化的光环境始终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植物不仅能感知外界光环境的变化,而且还能调节自身去适应周围的光环境。本文阐述了光调控在植物生长各阶段的进展,并指出了目前该方面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的思路和可能的方向,以供生产和科研部门的科研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构建瓠瓜幼苗生长的最佳光谱配方,在南方塑料大棚内密闭式光照植物培养架中,以瓠瓜为试材,以白光(CK)作为对照,研究4个不同LED(发光二极管)复合光质处理[红∶绿∶蓝(R∶G∶B)分别为7∶0∶3(L1)、6∶2∶2(L2)、3∶0∶7(L3)和2∶2∶6(L4)]对瓠瓜幼苗的生长及其若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当不同LED复合光质处理的光强与光周期均一致时,当红光比例大于蓝光时,有利于瓠瓜幼苗株高、叶面积、下胚轴长、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a+b)以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增加;蓝光比例大于红光时,有利于增加茎粗和提高壮苗指数;红蓝复合光中,适当加入绿光,有利于茎粗的增加及增强壮苗指数,降低MDA含量,提高瓠瓜幼苗抗逆性。通过分析比较,认为可将红绿蓝比例为6∶2∶2的LED复合光作为瓠瓜生长的最适光源。  相似文献   
9.
林魁  黄枝  徐永 《热带作物学报》2018,39(8):1483-1492
为保证设施叶用莴苣周年生产的供给,研究了人工气候条件下不同光照模式对叶用莴苣生长期生长特性的影响,以确定叶用莴苣生长的最优光环境,实验以‘意大利’全年耐抽薹叶用莴苣(Lactuca sativa L.)为试材,设计 LED 红蓝配比(7:3、5:5、3:7)、光周期(12L/12D、16L/8D、20L/4D)及光照强度[100 μmol/(m2·s)、150 μmol/(m2·s)、200 μmol/(m2·s)]的 3 因素 3 水平正交实验,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不同光照模式对生长期叶用莴苣植株的生长、光合色素含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叶用莴苣生长期生长及品质的影响不同。相比于其他光环境条件,处理 9[红蓝配比 3:7,光周期 20L/4D,光强 150 μmol/(m2·s)]更有利于光合色素的积累。红蓝配比 3:7 的光照模式较其他处理更有利于蛋白质合成;处理 3[红蓝配比 7:3,光周期 20L/4D,光强 200 μmol/(m2·s)]有利于降低生长期叶用莴苣叶片硝态氮含量,促进可溶性糖的积累。综合分析得出 3 个光照因子对水培叶用莴苣生长及品质影响的重要程度依次为:光强、光质配比、光周期,最适的光照模式组合为:红蓝配比 7:3、光强 200 μmol/(m2·s)、光周期 20L/4D。本研究结果可为叶用莴苣生长的最适光环境提供参考,同时为 LED 灯具在植物照明领域的设计提供 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研究3种微生物菌剂对紫甘蓝农艺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T1处理、T2处理、T3处理的紫甘蓝产量均高于T4处理,增幅依次为17.1%、10.9%、9.0%;T1处理、T2处理、T3处理的紫甘蓝产量与T5处理相比,增幅依次为99.1%、88.4%、85.2%。可见,施用微生物菌剂可较好地改善土壤结构,促进紫甘蓝生长,提高产量。由于菌剂及人工成本的增加,3种施用微生物菌剂处理的产投比均比T4处理低,产投比以T4处理最高,为6.46;其次为T1处理,为6.31;再次为T3处理,为5.91;T2处理最低,为4.3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