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60Co-γ辐射对观赏海棠组培苗的诱变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60Co-γ辐射对观赏海棠组培苗的辐射诱变效应。【方法】以观赏海棠‘印第安魔力’(Malus crabapple‘Indian Magic’)组培苗为试材,采用7个剂量的60Co-γ射线辐射处理,观察比较不同辐射处理条件下组培苗的生根率、增殖率、死亡率及组培苗移栽后植株的生长状况、叶片形态及叶片微结构的变化。【结果】随着60Co-γ辐射剂量的增加,生根和继代组培苗的生根率、平均根长、苗高、增殖率均明显下降;辐射剂量大于30 Gy与小于30 Gy的处理间差异极显著。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辐射后组培苗的死亡率显著上升,且半致死剂量为45.5 Gy(r=0.936)。小于半致死剂量的辐射处理后,组培苗在形态上出现明显矮化特征,叶片变小、变厚,新梢节间和根系变短、变粗,移栽苗顶端生长势减弱,叶色、叶缘、叶形变异明显。叶片超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移栽苗叶片气孔器的长度、宽度、周长和面积较对照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气孔长宽比、气孔长度和周长、气孔宽度和面积下降,叶片厚度、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厚度及栅海比也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30 Gy除外),推测这些结构特征变异与叶片表观特征的变异相适应。【结论】30 Gy 60Co-γ辐射处理后,组培苗可以维持正常生长,且诱导的变异性状明显,诱变效果稳定,是较为合适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2.
四种兰花辐射育种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冬凤兰[Cymbidium dayanum Rchb.],竹叶兰[Arundian graminifolia (D.Don) Hochr.],碧玉兰[C. lowianum (Rchb.f.) Rchb.],西藏虎头兰(C. tracyanum L.)组培苗为材料,进行60Co γ射线不同剂量处理,统计各处理植株死亡率、成活率及成活植株增殖率,并观察当代表型变异率和进行回归模型分析,初步结果表明:冬凤兰、竹叶兰、碧玉兰、西藏虎头兰组培苗的半致死剂量分别为:20.72 Gy,26.31 Gy,29.88 Gy,41.04 Gy,出现了植株矮化、变粗、叶变宽、叶尖分叉、叶上有淡绿斑,叶扭曲等较明显的表型变化。  相似文献   

3.
以0Gy、10Gy、50Gy、100Gy、150Gy和200Gy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辐射种子,研究其对大花高代组培苗生长影响的结果表明,在50~200Gy范围内,根和真叶的生长以及植株高度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抑制,且抑制程度与辐射剂量呈正相关,而10Gy则能促进根和真叶的生长。随着剂量的增高,死亡率增高,组培苗生长41d时的半致死剂量(LD50)为150Gy。各处理组培苗培养70d后,少量瓶内开花,出现花型、花色和花瓣变异。花型变异主要由对照的正常花形变为蝴蝶形。花色变异主要是颜色变浅,甚至变为白色。花瓣变异可由原来的单瓣变为重瓣花。以上结果表明,60Coγ射线辐射可以提高突变频率且诱变效应明显,有利于在大花高代育种中产生色彩丰富,花型、株型美观的变异类型。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不同剂量~(60)Co-γ射线对蓝莓组培苗的诱变效应,以奥尼尔、南大、南金、莱格西蓝莓无菌组培苗为试材,采用6个剂量的~(60)Co-γ射线辐射处理,研究辐照组培苗继代和移栽的存活率以及生长变异情况。结果表明: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组培继代苗的存活率、增殖率、苗高都呈下降趋势,高剂量辐射使叶片变小,叶色变淡,超过80Gy后生长停滞,逐渐褐化死亡。辐照对蓝莓组培移栽苗的存活率和长势均有显著影响,存活率、苗高和基生枝粗随着剂量增加而显著下降,辐照各处理对继代组培苗移栽存活率影响较小。4个品种组培苗继代生长的半致死剂量分别为79.4、68.2、81.7和72.2Gy;组培辐照苗直接移栽的半致死剂量分别为69.2、57.5、75.6和67.6Gy。  相似文献   

5.
以白桦(Betula platyphylla)叶片愈伤组织为材料,对诱变后的愈伤组织分化、不定芽生根情况以及染色体数量变异进行了研究:经γ射线处理后,在10~30 Gy范围内愈伤组织的不定芽分化率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显著降低;染色体数量变异在10~25 Gy呈上升趋势。试验确定,愈伤组织的适宜剂量为20 Gy,该剂量的愈伤组织分化率为53.2%,染色体数量变异率为80.3%。10~30Gy剂量的γ射线处理后,愈伤组织再生植株染色体数量变异率均在79.5%以上,多数产生亚二倍体变异类型。当辐射剂量超过25Gy时,再生植株基本都变成了亚二倍体,γ射线对照射后的白桦不定芽生根具有推迟和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研究结果表明,非洲菊组培苗经60Co-γ辐射处理后,株高、生根率、黄化率、死亡率与辐射剂量呈负相关,且生根组培苗与无根组培苗对辐射的敏感性不同.其中,低剂量辐射处理对生根苗根系的损伤较小,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抑制效应越明显、生根苗的死亡率有升高的趋势;而经辐射处理的无根组培苗叶片黄化现象严重,未经辐射处理的无根苗均能生根,30 Gy处理无根苗部分生根,50、70 Gy处理无根苗则毫无生根迹象,同时指出要提高非洲菊组培苗后期变异的总成活株数,以生根组培苗为佳.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辐射处理对徐长卿愈伤组织的影响,获得有利变异植株,采用不同剂量60 Co-γ射线处理徐长卿愈伤组织,研究了辐射处理对愈伤组织致死率和分化变异的影响,并对不定芽的分化率和变异率、变异不定芽生根及试管苗移栽和定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剂量为8、12、16和20Gy 4种处理的愈伤组织死亡率随着辐射剂量的提高而增加;经过8、12、16Gy 3种处理剂量处理的愈伤组织能使分化的不定芽发生变异,其变异率随着辐射剂量增加而提高;变异不定芽培养的试管苗生根率、平均生根数、移栽与定植的成活率随着辐射剂量增加而降低。从经8Gy辐射处理的变异试管苗中筛选出1株长势非常旺盛的有利变异试管苗,试管苗的后代生长非常旺盛,有利变异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的变异频率,筛选新的变异类型,改良品种使其更加适应生产需要,对该品种的萌芽微型薯进行了6个60Co-γ辐照剂量处理[0(CK)、10、20、40、60、80 Gy],研究辐射当代(VM1)表型变异的效应。结果表明,60Co-γ射线处理能明显延缓薯块的出苗期,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延缓效应逐渐增强;植株畸变率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而逐渐提高,80 Gy处理的植株畸变率达到100%;株高、单株叶片数及茎粗与辐照剂量仅在幼苗期存在显著负相关;单株产量在20~80 Gy辐照剂量范围与辐照剂量呈显著负相关,而10 Gy处理的单株产量显著高于CK和其他处理。认为:60Co-γ辐射对费乌瑞它微型薯VM1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效应,并导致植株性状出现不同程度的畸变,剂量越高畸变率越高、畸变类型越多;费乌瑞它的辐照剂量在20~40Gy范围较适宜。  相似文献   

9.
对秋海棠属的5个种进行了60Co-γ射线照射诱变研究.结果表明,秋海棠的半致死剂量在10~20 Gy之间.60Co-γ射线照射秋海棠容易造成植株普遍的矮化,茎变弯;植株在生长过程中部分叶片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异;照射易延迟植株的花期,辐射的剂量越高,花期越晚.60Co -γ射线照射有利于发生较多形态的观叶秋海棠植株变异,在诱变育种中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60)Co-γ射线对2个不同月季品种扦插苗的辐射诱变效应,确定其辐射处理的半致死剂量,为月季的辐射育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2个月季品种"绯扇"、"卡罗拉"的扦插苗为材料,采用5个剂量的~(60)Co-γ射线进行辐射处理,分析比较不同剂量下的成活率、死亡率以及植株生长、变异情况,明确辐射剂量与死亡率之间的关系,并确定半致死剂量。【结果】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成活率逐渐降低,死亡率逐渐增加,辐射剂量与死亡率之间呈正相关;"绯扇"的半致死剂量为71 Gy、"卡罗拉"的半致死剂量为68 Gy;辐射剂量越大辐射效应越显著;植株变异为性状变异,表现为叶片和花朵的变异。【结论】不同月季品种对~(60)Co-γ射线辐射的敏感性不同,辐射剂量越大辐射效应越显著,不同月季品种的半致死辐射剂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1.
为改良山苦菜基因型,以其茎段愈伤组织为材料,采用不同剂量60Coγ射线对其愈伤组织进行辐射处理,研究不同剂量射线对愈伤组织致死率和分化变异的影响以及对变异不定芽生根率、试管苗移栽和定植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10,15,20 Gy这3种剂量辐射处理的愈伤组织致死率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加;10,15,20 Gy这3种处理剂量能使分化的不定芽发生变异,并且变异不定芽培养的试管苗生根率、平均生根数、移栽与定植的成活率均随着辐射剂量增加而降低,且试管苗长势较弱。从定植的变异试管苗中筛选出1株具有叶色浓绿有利性状的试管苗,且有利变异植株保持了山苦菜的所有植物学性状。对愈伤组织进行60Coγ射线处理能改变山苦菜的基因型。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采用60Co-γ射线以15~40 Gy的剂量,辐照刚收获的生姜根茎,调查分析了催芽状态和自然储藏状态下根茎萌芽率、芽体形态、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以及根尖细胞核变异情况。结果表明,一定剂量的60Co-γ射线辐照生姜根茎,萌芽率降低,芽体变小,畸形,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下降,微核率提高,且与照射剂量呈显著正相关。抑制生姜萌芽的适宜辐照剂量为35~40 Gy。  相似文献   

13.
采用3种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辐照5个草莓品种的匍匐茎植株,对辐照引起的致死、损伤和生长抑制效应以及新的匍匐茎发生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30~80Gy剂量的60Co-γ射线辐照处理后,5个草莓品种的匍匐茎植株均有死亡,死亡率在22%~88.7%,且各品种的死亡率均有随着剂量增加而提高的趋势,但不同品种的死亡率随剂量变化的具体表现不同;植株叶片均有畸型现象发生;植株叶片长度、叶片宽度、植株高度和植株冠径的变化因品种和辐照剂量而异;匍匐茎发生率和匍匐茎数量显著下降。不同草莓品种对60Co-γ射线的辐射敏感性不同,"章姬"最敏感,"宝交早生"、"春旭"、"圣星"次之,"硕丰"最不敏感。章姬的辐照半致死剂量应在30Gy和50Gy之间,宝交早生、春旭和圣星的辐照半致死剂量应在50Gy和80Gy之间,而硕丰的辐照半致死剂量应在80Gy以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明确60Co-γ射线辐射诱变对中国水仙植株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为选育优良新品种及丰富中国水仙品种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中国水仙金盏银台的鳞茎为试材,采用不同辐射剂量[0(CK)、10、30、50、80和150 Gy]的60Co-γ射线进行辐射处理30 min,室内遮光储藏约3个月后进行水培,分析不同辐射剂量对中国水仙植株形态指标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中国水仙金盏银台的株高、根长、花茎高度和花径均随60Co-γ射线辐射剂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且显著低于CK处理(P<0.05,下同);始花期推迟12~22 d.其中,10 Gy辐射处理的株型紧凑,开花数量较多,且出现副花冠呈齿轮状变异,整体观赏效果较好;150 Gy辐射处理的植株叶片和根茎很短,但不开花.随着60Co-γ射线辐射剂量的增加,中国水仙金盏银台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丙二醛(MDA)含量逐渐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其中,10~80 Gy的60Co-γ射线辐射能增强中国水仙金盏银台植株防御能力,但随着辐射剂量增大,其防御能力降低,受损严重.[结论]60Co-γ射线辐射中国水仙金盏银台鳞茎可导致植株形态发生变化,尤其在10 Gy的辐射剂量下其株高矮化,株型紧凑,不倒伏,开花数量较多,副花冠呈齿轮状变异,观赏价值得到提高,即该辐射剂量为60Co-γ射线辐射中国水仙金盏银台的最适剂量.  相似文献   

15.
    以60Co-γ射线辐照东方百合鳞片后组培诱导芽的发生及增殖,对增殖的不定芽进行诱导生根以探讨辐照处理对不定芽生根的影响及射线辐射的细胞学效应.结果表明:辐射处理对不定芽生根率的影响不明显,而对生根芽叶片数、根数、根长等各生长指标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在0.5~4.0 Gy范围内,再生植株芽高随辐射剂量升高呈显著下降的趋势.在0.5~1.0 Gy范围内对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表现为刺激效应,在2.0~4.0 Gy范围内表现为抑制效应;各辐照处理的畸形细胞率均高于对照,其中以2.0 Gy处理最高;辐照处理对再生植株根尖细胞染色体畸变类型的影响程度不同,染色体桥率受辐射剂量影响最严重,其次是落后染色体率和染色体片段率,对微核率产生的影响最弱.不同形态变异再生植株在染色体水平上的变异情况不同.1.0 Gy辐照处理是百合鳞片辐照结合组培的适宜辐照剂量.  相似文献   

16.
以洋桔梗701品种腋芽为试验材料,MS为基本培养基,探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洋桔梗外植体诱导培养以及增殖和生根培养的影响。通过比较KT与BA两组实验对洋桔梗的增殖效果,得出增殖效果最好的配方为:MS+6-BA0.2毫克/升+NAA0.1毫克/升,增殖率可达到345%,植株长势好粗壮,叶片浓绿。但较高6-BA浓度,会使洋桔梗组培苗叶片出现玻璃化现象。通过比较NAA与NAA+BA两组实验对洋桔梗的生根效果,得出生根效果最好的配方是MS+NAA0.8毫克/升,其根数多,较健壮。  相似文献   

17.
大花美人蕉辐射诱变育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60Co-γ射线辐射处理,探讨大花美人蕉的诱变规律,为其新品选育提供参考。[方法]分别设计5个剂量60Co-γ射线处理大花美人蕉种子和根茎,研究对其当代的辐射效应。[结果]大花美人蕉种子发芽率、成苗率、根茎成活率均随着60Co-γ射线辐照剂量的增大而下降,变异率上升,但当剂量超过60Gy时,空变率上升,而且植株辐射受损严重,失去观赏价值。美人蕉根茎辐照处理变异率相对较小,花色、花型没有出现变异,只有花期延迟和株高矮化的变化,且不能遗传。[结论]大花美人蕉种子的适宜辐射剂量为40~60Gy,根茎适宜的辐照剂量为10~20Gy。  相似文献   

18.
用γ射线辐射五叶地锦已解除休眠的湿种子,对辐射后的种子发芽、幼苗早期发育、M1植株生长、形态变异等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五叶地锦种子发芽和幼苗早期发育受到中等程度抑制的辐射剂量是40~50Gy,M1植株生长受到中等抑制的剂量是40Gy左右。推荐对种子进行γ射线辐射的剂量为30~40Gy。M1植株的形态变异不大,通过γ辐射诱发五叶地锦形态变异的频率较低。  相似文献   

19.
香蕉离体试管芽诱变育种的研究Ⅱ.性状变异的观察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研究I.试管芽的^60Coγ射线辐照试验中获得的试管瓶苗,在苗圃培育、 大田栽培期间进行性状变异发生情况观察调查结果表明:^60Coγ射线对性状变异发生情况有显著的影响,在苗圃培育长出新叶时即可观察到植株性状的变异,其变异率与辐照剂量处理水平(0-80Gy)呈明显正相关直线回归关系,相关系数r=0.986(r0.01=0.648)。在苗圃培育和大田栽培期间,可观察到植株的叶片、假茎、果穗等器官均可发生变异,其良好性状变异的植株多发生于10-40Gy处理中,但数量极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C060-γ射线辐照对厚皮甜瓜植株生长及果实性状的影响.[方法]用0、10、20、40、60和80Gy6不同剂量Co60-γ射线分别辐照甜瓜品种金凤凰、金龙、雪里红和伽师瓜的无菌组培苗茎尖组织,观测辐照后植株生长和果实性状的变化.[结果]辐射处理甜瓜茎尖的半致死剂量为20Gy.[结论]高剂量(80 Gy)辐照处理对甜瓜生长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低剂量(10~ 20 Gy)处理既可促进甜瓜植株的生长,还可有效改善甜瓜的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