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不同施钼方式对烤烟香气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云烟87为供试材料,研究不同施钼方式对烤烟香气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钼方式处理均能明显提高中部烟叶中性香气成分总量和绝大部分香气成分含量,提高烟叶香气指数B值;选择团棵期和现蕾期喷施钼肥对提高烤烟香气成分含量效果最佳,浇施和喷施相结合的效果次之.  相似文献   

2.
不同烘烤方式对烤烟香气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索烘烤方式与烤烟香气成分的关系,以云烟87烟叶为材料,进行了不同烤房类型、装烟方式、装烟量和烘烤工艺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烘烤方式对烤后烟叶香气成分具有明显的影响,其中,以密集烤房采用密集挂竿和改良密集烘烤工艺烤出的烟叶香气成分总量、酸性、中性香气成分总量最高,此方式能够明显提高烟叶香气指数B值;普通烤房次之;采用密集烤房散叶堆放烘烤的烟叶香气量最低。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烤烟散叶密集烘烤烟叶外观等级质量和内在品质,尤其是香气质量。对比研究了散叶烘烤不同采收成熟度烟叶(尚熟、成熟和完熟)烤后外观等级质量、化学成分、感官评吸质量及香气成分含量的差异。散叶烘烤后烟叶外观等级质量(均价、上等烟率和橘黄烟率)以成熟处理最佳;烤后烟叶香气成分总量随成熟度的提高而增加;除新植二烯外,成熟烟叶中性香气成分总量最高;在12种酸性香气成分中,成熟烟叶有10种组分含量最高;成熟和完熟处理烟叶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均较好;香气质、香气量、吃味等感官指标均随成熟度的提高而增加。成熟采收是获得烟叶优质外观等级质量的基础,完熟采收可提高烟叶内在品质,但会增加杂色烟叶的比例,导致烤后烟叶外观等级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4.
变黄末期变黄程度对翠碧一号烤后烟叶香气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变黄末期烟叶变黄程度对三明CB-1烤烟品种烤后烟叶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变黄末期烟叶变黄程度的提高,烤后烟叶中的香气成分总量及其中性组分含量在中部烟叶中先升后降,以"黄片青筋"时最多;在上部烟叶中持续增加是在"基部青筋基本消失"时最多;但无论中部烟叶还是上部烟叶,酸性香气组分含量都是先升后降,碱性香气组分含量都是先降后升.试验认为,三明烟区烘烤CB-1烟叶时,中部烟叶变黄末期变黄程度以"黄片青筋"为宜,上部烟叶以"基部青筋基本消失"为好.  相似文献   

5.
栽培调控措施对南丹烤烟香气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栽培调控措施对广西省南丹县烤烟香气质量的影响。[方法]以烟草品种K326为试材,研究密度、施氮量和打顶留叶数对南丹县烟叶香气成分含量和比值的影响。[结果]随密度增加,南丹烤烟的碱性香气物总量下降,酸性香气物总量有所增加,中性香气物总量以高密度时略高;随着施氮量提高,烤烟的碱性香气物总量依次增高,酸性香气物总量下降,中性香气物总量则以低氮水平时的较高;随着留叶数增加,烤烟的碱性香气物总量下降,酸性香气物总量以中等留叶数较高,中性香气物总量以少留叶时的较高;香气成分含量比值(A值、B值和AI值)以中等密度(18000株/hm^2)、低施氮量(67.5 kg/hm^2)和中等留叶数(17片/株)时较高。[结论]适当降低施氮量对提高南丹烤烟香气质量有利。  相似文献   

6.
多糖水解酶处理烟叶的香气成分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璇  魏敏  罗诚浩  刘剑峰  李丹  陈守文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0):2098-2100,2103
以α-淀粉酶、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组成的多糖水解酶处理烟叶,运用蒸馏萃取法提取烟叶中的香气成分,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香气成分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多糖水解酶处理的烟叶中水溶性糖含量提高4.29%;烟叶中的香气物质总量提高11.8%;整体口感得到改善,香气的质和量均得到提高,烟气细腻柔和,刺激性、杂气和余味残留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7.
打叶留花对提高烤烟上部叶可用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提高烤烟上部叶的的可用性,在福建中烟"七匹狼"广顺基地单元进行打叶留花对烟叶质量研究。结果表明,打叶留花的上部叶的颜色、油分、色泽和柔软性有明显改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分别提高12.51%和14.82%,烟碱降低了26.75%,其他常规化学成分变化较小;酸性香气成分总量增加51.45%,13种酸性香气成分中有9种增加;中性香气成分总量增加2.40%,22种中性香气成分中有12种增加;评吸质量明显改善,与中部叶质量非常接近,具备中部叶质量特征。  相似文献   

8.
陈化对不同产地烤烟品质和香气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烤烟陈化期间烟叶化学成分和香气成分变化特点。[方法]从贵州黔南、云南大理和福建三明等地选择有代表性中部烟样,复烤后置于自然条件下进行陈化,12个月后检定各项指标。[结果]陈化对K326烟叶感官评吸质量有明显改善,而云烟85烟叶感官评吸质量因产地不同差异明显;陈化过程中,多数样品总糖、还原糖、总氮和烟碱含量呈下降趋势,酸性香气成分总量降低;陈化后,多数样品中性香气总量增加,碱性香气总量有的增加、有的下降;陈化能提高烤烟主体香味成分茄酮和巨豆三烯酮的含量,降低了多数烤烟的主体香味成分大马酮含量。[结论]黔南QN-1品种陈化特性较好,特别是烟叶主体香味成分和香气指数B值的改善明显优于其他样品。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定色前期稳温点对烤烟品种翠碧1号(CB-1)烤后烟叶香气成分特征的影响,开展了中部烟叶不同稳温点烘烤试验.结果表明,在44~48℃范围内,随着稳温点的提高,烤后烟叶中的香气物质总量和酸、碱、中性香气成分含量均有所减少,烟叶香气指数A值和AI值呈下降趋势;定色前期稳温点在44~46℃,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烤后烟叶的内在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加拿大烟叶主流烟气中的关键酸性香气成分,为开发具有加拿大烟叶风格特征的烟用香料提供参考。【方法】以加拿大烟叶主流烟气酸性香气成分为研究对象,通过柱层析和中压制备技术进行合理有效的分割,以感官评价为导向,结合GC-MS分析确定特征组分,对其中的重要酸性香气成分进行定量分析并计算相应的香气活力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结果】(1)加拿大烟叶烟气酸性特征组分主要是小分子羧酸和芳香族羧酸,确定了其中16种重要酸性香气成分,小分子羧酸组分中异戊酸质量浓度最高(1.09 mg/mL),芳香族羧酸组分中苯乙酸质量浓度最高(6.44 mg/mL);(2) 16种酸性香气成分的OAV均大于1,其中异戊酸和苯乙酸的OAV最大。【结论】异戊酸和苯乙酸是加拿大烟叶主流烟气中的关键酸性香气成分。  相似文献   

11.
采收成熟度对南丹山地烤烟质量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明不同采收成熟度对广西南丹山地烤烟质量特征的影响。[方法]选取烟株中部尚熟、成熟和过熟烟叶进行烘烤试验。[结果]随着采收成熟度的提高,烟叶外观质量先由差变好,再由好变差;上等烟和上中等烟比例先升高后降低;单叶重持续下降;烟叶总糖、还原糖含量和糖碱比值先增加后减少,总氮、烟碱和石油醚提取物含量趋于下降;烟叶香气成分总量及其中性组总量、酸性组总量先升高后降低,碱性组总量趋于升高;烟叶香气指数先升高后降低;烟叶香气型指数趋于升高,过熟采收对香型风格稳定有不利影响。[结论]南丹山地K326品种中部烟叶不宜尚熟采收,更不宜过熟采收,必须成熟采收。  相似文献   

12.
烘烤凋萎时机对翠碧1号中部烟叶香气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烘烤变黄期不同凋萎时机对烤烟翠碧1号中部叶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凋萎时机的延迟,香气成分的总量和中性香气成分总量,均呈明显增加趋势,但主要清香成分和主要浓香成分的比值呈下降趋势;酸性香气成分总量先升后降;碱性香气成分总量先降后升.  相似文献   

13.
增施钼肥对烤烟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增施钼肥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钼上等烟比例增加4.71个百分点,能明显提高烟叶含钾量,显著提高中部烟叶的香气指数,改善烟叶香气质量,施钼对上部烟叶的香气指数略有影响。  相似文献   

14.
《天津农业科学》2013,(4):78-80
针对邵阳烟区局部烟田缺钼现象,开展了缺钼烟田增施钼肥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缺钼烟田团棵期和现蕾前期,增施专用钼肥600mL·hm-2,能提高烟叶绝大多数香气成分的含量和香气指数B值,尤其明显提高上部叶香气指数B值。  相似文献   

15.
施磷对低磷土壤烤烟化学成分和香气物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低磷土壤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磷水平对烤烟化学成分与香气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磷肥能增强烟株对钾、钙、磷等矿质营养的吸收,降低中下部烟叶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提高中下部烟叶总氮含量,改善烟叶的氯碱比,降低烟叶的淀粉含量,显著提高氧化异佛尔酮,β-大马酮,巨豆三烯酮1,巨豆三烯酮4,3-羟基-β-二氢大马酮,法尼基丙酮,新植二烯等主要香气成分的含量,改善烟叶的香吃味,其中以磷用量120 kg·hm~(-2)处理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好,要香气物质成分舍量及香气总量最高.  相似文献   

16.
不同陈化条件对烤烟烟叶香气成分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陈化过程中不同陈化条件的烤烟香气成分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香气成分总量及大多数香气成分如类胡萝卜素类降解产物和棕色化反应产物的含量随着陈化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且香气成分在陈化初期呈快速上升趋势,陈化中期的增加趋势缓慢并达到最大值,而后期则出现缓慢下降.西柏烷类降解产物含量随着陈化时间的延长而呈下降趋势.不同贮存条件下烟叶香气物质的种类及变化趋势相同,但含量和变化幅度却有较大差异.与贮存于山洞穴仓库烟叶相比,贮存于普通仓库烟叶的香气成分变化趋势更为明显,降幅更大.  相似文献   

17.
以K326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生产管理模式(常规模式和有机模式)对烤后中上部烟叶中性和酸性香气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模式比常规模式烤后中上部烟叶中性香气成分和酸性香气成分含量明显偏高,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有机模式中部叶中性香气成分β–紫罗兰酮和二氢猕猴桃内酯含量显著高于常规模式,但氧化异佛尔酮含量极显著低于常规模式。有机模式上部叶9种中性香气成分含量显著高于常规模式,6种成分含量极显著高于常规模式。有机模式中部叶酸性香气物质癸酸含量显著高于常规模式,丙酸含量极显著高于常规模式;有机模式上部叶苯乙酸、3–甲基戊酸和4–甲基戊酸含量显著高于常规模式。有机模式上部叶类胡萝卜素类降解产物、西柏烷类产物和新植二烯含量显著高于常规模式,但中部叶差异不显著。因此,有机生产管理模式更有利于提高上部烟叶的香气成分含量。主效应分析表明,烟叶部位是主因子,生产管理模式是次因子,但烟叶部位和生产管理模式对中性香气成分含量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8.
不同地表覆盖对烤烟香气成分和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地表覆盖的栽培模式,探讨了不同地表覆盖对豫西烤烟烟叶香气成分及其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豫西烤烟烟叶香气物质总量变化为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盖膜条件下加大了3部位的差异,盖膜盖草改变了3部位的香气物质总量变化规律,显著促进了中上部烟叶香气物质总量的提高。盖膜和盖膜盖草促进烟叶中上部叶片类西柏烷类和上部叶片苯丙氨酸类香气物质的合成,盖膜促进下部叶片棕色化产物类致香物质的合成,盖膜盖草有利于提高中部叶片中类胡萝卜素类致香物质的含量。盖膜和盖膜盖草促进中部叶、上部叶品质的提高,有利于豫西烟叶中、上部高端原料的生产。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烟叶成熟度对香味成分的影响,研究了烟叶成熟度与香气质量关系。利用同时蒸馏萃取装置提取不同成熟度烟叶样品的挥发性香味成分,经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对烟叶中主要香味成分变化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烟叶中主要香气成分的总量、醇类和酮类香味成分随烟叶成熟度的提高而增加(2)糠醇、5-甲基糠醛、6-甲基-5-庚烯-2-酮、苯甲醇、芳樟醇、β-苯乙醇、异佛尔酮、茄酮、大马酮、二氢猕猴桃内酯、金合欢基丙酮等香味成分等香气成分含量则随着成熟度的提高而持续增加,最大值出现在完熟阶段;(3)糠醛、苯乙酮、二氢大马酮、巨豆三烯酮、香叶基丙酮等香味成分在烟叶成熟时含量最高,之后其含量缓慢下降。  相似文献   

20.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不同叶面喷施钼肥次数对晒红烟产量、主要化学成分、中性致香物质和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钼肥能够显著提高烟叶产值、产量和1~3级烟比例;提高烟叶中总糖、还原糖、钾和钼的含量,降低烟碱、总氮和氯的含量,以叶面喷施两次钼肥表现较明显;提高烟叶中性香气成分总量和感官质量,且叶面喷施一次钼肥对上部叶更好,叶面喷施两次钼肥对中部叶更好。因此,喷施钼肥能够明显提高晒红烟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