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以香菇菌株YJ-01为试材,以原生质体产量与再生率为指标,探究酶种类、酶解时间、酶解温度、pH、稳渗剂种类、稳渗剂浓度及菌丝菌龄等7个因素对原生质体产量与再生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选出了4个因素(酶解温度、酶解时间、菌龄和稳渗剂浓度)利用四因素二次通用旋转设计进行优化。结果表明:(1)YJ-01原生质体最佳制备条件:pH 5.0,0.5 mol/L MgSO_4溶液作稳渗剂,对5日龄菌丝体于28℃条件下酶解3 h。各因素对原生质体产量的影响作用依次为酶解温度酶解时间菌龄稳渗剂浓度。(2)YJ-01原生质体最佳再生条件为,当p H 5.5,以0.5 mol/L蔗糖溶液作稳渗剂,对6.5日龄菌丝体在27.8℃酶解2.9 h。各因素对原生质体再生率的影响作用依次:稳渗剂浓度酶解时间菌龄酶解温度。  相似文献   

2.
白灵菇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酶解时间、酶解温度、菌龄和渗透压稳定剂对白灵菇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灵菇用1%蜗牛酶与1%纤维素酶的混合酶液制备原生质体,酶解时间应控制在3h之内,以2h为最宜;酶解温度28℃左右;适宜菌龄为5目龄;以0.6mol/L蔗糖配制酶解液和作为制备与再生渗稳剂均最优,再生率最高,可达2.1%,比以甘露醇作为渗稳剂再生率提高近3倍。  相似文献   

3.
原慧  王勇  周继阳 《食用菌》2012,(2):12-14
以新疆阿魏菇为材料,研究了阿魏菇原生质体分离、再生体系建立的影响因素,建立了稳定的新疆阿魏菇原生质体分离、再生体系,并通过出菇验证了该体系的可利用性。结果显示,在35℃、0.6mol/LKCl稳渗剂条件下,菌龄为8d阿魏菇菌丝体(0.1g)在0.8mL酶解液中(1.5%离析酶+0.5%纤维素酶+2%溶菌酶)制备原生质体,酶解3h获得原生质体达5×106个/mL;在0.8mol/L蔗糖稳渗剂下,原生质体再生时间为16d,其再生率可达0.6%。出菇试验表明,获得的原生质体具有较强的恢复能力,能够与对照组在同样条件下正常出菇。从细胞水平上探索一条食用菌育种新途径,为发展和完善食用菌新菌株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4.
银耳菌丝原生质体分离和再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菌株Tr01为材料,研究了不同菌龄、溶壁酶浓度、酶解温度、稳渗剂对银耳工力丝在的原生质体产量及不同稳渗剂对原生质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原生质体分离的最佳条件为:菌丝菌龄9天,酶液浓度2%,稳渗剂0.4mol/L硫酸镁,在34℃下酶解4h,原生质体以0.4mol/L甘露醇作稳渗剂再生率较高,为1.13%。  相似文献   

5.
黑木耳原生质体制备、再生及单核体荧光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正交试验研究了黑木耳原生质体制备、再生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原生质体制备最佳条件是酶解温度31℃、酶浓度1.0%、菌龄5d、酶解时间4h,原生质体再生的最佳条件是酶解温度27℃、酶解时间4h、酶浓度1.5%、菌龄11d。稳渗剂种类对黑木耳原生质体再生率的试验结果表明,采用0.5mol/L蔗糖为稳渗剂,各黑木耳菌株的原生质体再生率最高。HW2号菌株原生质体经核染色其单核化比率最高;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菌丝核相,单、双核清晰可辨。  相似文献   

6.
为建立秀珍菇原生质体的高效制备体系,以夏秀作为供试菌株,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影响秀珍菇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条件,对菌龄等7个单因素、 4个复合因素条件和接种方式进行系统研究。结果显示,秀珍菇菌丝在改良液体PD培养基中摇瓶培养5 d,以0.6 mol·L~(-1)甘露醇为稳渗剂, 2.5%溶壁酶在30℃条件下水浴4 h,得到的原生质体浓度最大,为4.23×107个·mL~(-1)。在TB3再生培养基中采用单层混菌法接种原生质体,其再生率最大,为2.35%。  相似文献   

7.
白灵菇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详细研究了酶系统、渗透压稳定剂、酶解温度、酶解时间、pH值、菌龄等因素对白灵菇(Pleurotusnebrodensis)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最适条件为:采用7日龄菌丝,以0.6M甘露醇作为渗透压稳定剂,pH5.8时,在1.5%溶壁酶 0.2%蜗牛酶 0.3%纤维素酶的作用下,32℃水浴酶解2.5~3h,可得到1.7×107/mL原生质体,再用双层混合再生培养基培养,可达到1.3%再生率。  相似文献   

8.
厚环乳牛肝的原生质体分离与再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外生菌根菌耳环乳牛肝(Suillusgrevillei)的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条件。用MYG培养基培养菌丝7天、宋用1.5%Lywallzyme,以0.6mol甘露醇为稳渗剂,在酶解液pN值5.5,温度31℃,酶解4hr的条件下,每0.1g湿菌丝的原生质体产量这6×10 ̄6/ml。用SO培养基培养菌丝能提高原生质体产量,但再生率下降。综合产量和再生率考虑以MYG培养菌丝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采用L16(4)正交设计,得出猪苓原生质体制备最佳条件是取菌龄7d的菌丝体,以2%溶壁酶,0.6mol·L-1甘露醇作为渗透压稳定荆,在33℃下酶解3h,原生质体数达到2.62×107个·mL-1.原生质体再生的最佳条件是取菌龄5d的菌丝体.以2%溶壁酶,0.6mol·L-1蔗糖作为渗透压稳定剂,在27℃的条件下,酶解3h.猪苓原生质体再生的最佳培养基为葡萄糖10g、麦芽糖5g、酵母粉4g、0.6mol·L-1甘露醇、琼脂5.5g,定容到1 000mL.再生率可达到0.65%.  相似文献   

10.
采用单因素以及正交试验法探究金顶侧耳原生质体的制备及再生条件,结果显示:加富PDA液体培养基培养5天的菌丝,在以蔗糖为渗透压稳定剂配制2%浓度的溶壁酶条件下,30℃酶解2.5 h,原生质体得率为2.36×107个/m L;选择蔗糖再生培养基,再生率可达0.71%。  相似文献   

11.
灵芝原生质体的制备与再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泰山灵芝为试材,研究了菌龄、酶浓度、酶解时间、酶解温度、酶解pH、渗透压稳定剂对灵芝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菌龄为7d,以甘露醇为渗透压稳定剂,采用酶浓度2.0%的溶壁酶,pH为6.0,31℃条件下酶解2.5h为灵芝原生质体制备的最适条件;并在原生质体再生固体培养基(以0.6 mol/L蔗糖为渗透压稳定剂)上,原生质体的再生率最高.  相似文献   

12.
以姬松茸JS01为试材,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实验,利用SPSS 22.0软件进行分析,对姬松茸原生质体的制备及再生条件进行优化,以提高姬松茸原生质体产量和再生率。首次通过在再生培养基中添加细胞壁前体物质及营养因子,进一步提高姬松茸原生质体的再生率。结果表明:原生质体最佳制备条件为菌龄7d,以0.6mol·L~(-1) KCl作渗透压稳定剂,溶壁酶浓度1.5%,酶解温度30℃,酶解时间4.0h,pH 6.0,在该条件下原生质体产量高达1.97×10~7个·mL~(-1);菌龄6d,以0.6mol·L~(-1) MgSO_4作渗透压稳定剂,溶壁酶浓度2.0%,酶解温度30℃,酶解时间3.0h,pH 6.5,再生培养基为GM时,原生质体的再生率最高,为1.12%。再生培养基中添加纤维二糖和维生素B_1后,再生率为1.17%,较优化结果提高了4.46%。该研究为姬松茸在菌种提纯复壮、原生质体诱变、原生质体融合育种、原生质体基因组重排等遗传学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灵芝菌丝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讨了灵芝 (Ganodermalucidum)菌丝原生质体的制备及再生的条件。实验结果表明 :采用MYG为灵芝菌丝培养基 ,2 %真菌溶壁酶 (Lywallzyme)作脱壁酶 ,0 6mol/L甘露醇作渗透压稳定剂 ;对培养 6d的灵芝菌丝在 30℃下进行酶解 ,酶解时间 4- 6h ,可产生约 3 0× 1 0 6个 /mL (0 1g菌丝 )原生质体 ,并在添加灵芝子实体浸出汁的双层培养基上实现了灵芝菌丝原生质体的再生。  相似文献   

14.
在适宜培养条件下,振荡培养4~5d的鸡纵菌(Termitomyces albuminosus)和粗柄鸡■菌(T.robustus)幼嫩菌丝,经过滤洗涤收集,以0.6mol/L KCl为渗透压稳定剂,用1%纤维素酶加0.5%蜗牛酶的混合酶液处理,于28℃酶解3~4h,可获大量原生质体,产量达2.82×10~6~3.24×10~6/mL。但所形成的原生质体再生能力较差,再生率仅0.6%~1.2%。本文还详细研究了菌龄、酶系统、酶解温度和时间等多种因素对这两种鸡纵菌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糙皮侧耳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条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原生质体制备是通过体杂交或基因转导进行种质改良的基础。探讨了糙皮侧耳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条件。用MYG培养菌丝,以甘露醇为稳渗剂,用1.5%溶壁酶Lywallzyme进行酶解脱壁,在菌龄7天,酶液pHWFHG4.5,温度28℃,酶解4hr的条件下原生质体产量最高(20×10^6/ml,0.1g湿菌丝),其再生率大于8%,菌丝培养前对接种物进行予切碎处理可进一步使产量提高约2倍,而再生率不并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6.
主要探讨了亚侧耳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条件.结果表明,以0.6 mol·L-1.的NaCI配制成浓度为2%、pH值6.5的溶壁酶溶液,32℃恒温水浴酶解菌龄8 d的亚侧耳菌丝体3 h,获得原生质体的产量最高.0.6 mol·L-1的蔗糖作为再生培养基中的渗透压稳定剂时,再生率最高为6.0×10-2.  相似文献   

17.
灰树花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对灰树花 51 #菌株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液体摇瓶振荡培养 7天的菌丝 ,以 0 .6M的甘露醇作渗透压稳定剂 ,采用浓度为 2 %的真菌溶壁酶 ,在pH5 .5、30℃条件下酶解 5小时 ,原生质体制备率最高 ,可达到6 .6× 1 0 6 个 /ml,所得原生质体在两种不同的培养方式中均实现了再生。  相似文献   

18.
松茸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王淑珍  高雁  范俊  白晨 《食用菌》2002,24(3):6-8
本文针对酶种类及其浓度 ,酶解时间、渗透压稳定剂的种类及其浓度、菌龄及菌丝形态等对松茸菌丝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三角摇瓶培养 3 d后、静置培养60 h的松茸菌丝体 ,在 3 0℃ ,p H6.5的条件下 ,以 0 .6M蔗糖为渗透压稳定剂 ,通过 2 .5 %溶壁酶、0 .5 %崩溃酶的复合酶进行2 .5 h酶解 ,松茸原生质体制备率与再生率最高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不同酶种类、酶浓度、酶解温度和时间、渗透压稳定剂、pH值及菌龄等因素对云芝原生质体制备以及不同再生培养基对云芝原生质体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菌龄3d的云芝菌丝体用3%溶壁酶,以pH5.5,0.4mol/L的KCl为稳定剂,30℃酶解5h获得的原生质体产量最高;用RMl再生培养基培养,原生质体再生率最高。  相似文献   

20.
芹菜胚性细胞悬浮系原生质体分离及再生植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芹菜胚性细胞悬浮系成功分离得到大量原生质体, 获得芹菜大量原生质体的最佳反应体系为: 酶液组成为3.0%纤维素酶Onozuka R210、1.0%离析酶R210、11%甘露醇、0.5% CaCl2 ·2H2O和0.1% MES; 摇床转速为80 r/min, 温度(25 ±2) ℃, 酶解时间5~6 h; 原生质体产量为25.00 ×106 /g, 原生质体活力83.41%。原生质体浅层培养, 培养基为1 /2 MS + 1 mg/L 2, 4-D + 0.5 mg/L KT + 11%甘露醇+ 500 mg/L水解络蛋白, 两天后, 重新再生细胞壁之后进行第1次分裂, 逐步降低渗透压至甘露醇3% ,大约30 d形成小细胞团。小愈伤组织经增殖培养后在1 /2MS + 500 mg/L CH + 0.25 mg/L KT固体分化培养基诱导出不定芽, 30 d后再转入MS基本培养基, 获得完整的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