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用连续流式(CF)培养系统分离培养成年肉鸡盲肠中的细菌。本文评价了肉鸡口服CF培养物和乳糖后对鼠伤寒沙门氏菌的保护作用。雏鸡孵出当天用嗉囊管饲法接种CF培养物。日粮中添加5%的乳糖。3日龄时经口攻击10^4个鼠伤寒沙门氏菌,攻毒后7天评价沙门氏菌定居情况。本试验用培养42-190天的CF培养物对刚出壳的雏鸡进行6次重复试验。与对照鸡比较,接种CF培养物和在日粮中添加乳糖的鸡、盲肠内容物中鼠伤寒沙门  相似文献   

2.
用成年鸡盲肠细菌群培养物分别通过嗉囊管饲法、鸡体上方喷雾法和泄殖孔唇触抹法接种刚出壳的来航雏鸡。3日龄时经口腔攻击10 ̄4个肠炎沙门氏菌(SE),并于10日龄时分离盲肠中定居的SE。在接种盲肠细菌培养物后1天及10日龄时测定了盲肠中挥发性脂肪酸(VFA)的含量。结果显示,各实验组的SE含量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并且,泄殖孔唇接种组仅仅用了0.05ml的细菌培养物即达到了经嗉囊管饲法或喷雾法接种0.5ml细菌培养物的抑制SE的效果。对SE的竞争性排斥效果与接种细菌培养物后盲肠内容物中的总VFA和丙酸含量直接相关。结果揭示:通过对刚出壳雏鸡经泄殖孔唇接种成年鸡盲肠细菌培养物,能够帮助新生雏鸡快速建立起正常盲肠菌群,大大增强对SE定居的排斥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首先探讨了饲料中添加2.5%甘露寡糖或棕榈粕对肉鸡盲肠菌群的影响。其次研究了饲料中添加鸡盲肠内容物和甘露寡糖或棕榈粕对鸡盲肠主要菌群的影响及其对肠道沙门氏菌定植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添加组较对照组显著增加了双歧杆菌数量(P 0.05),有降低拟杆菌和肠球菌数量的趋势(P=0.07)。与无盲肠内容物的对照组相比,添加盲肠内容物组的雏鸡厌氧菌数量升高,而包括大肠杆菌和肠炎沙门氏菌在内的需氧菌数量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在采食添加甘露寡糖或棕榈粕饲料的雏鸡中肠炎沙门氏菌定植随时间的推移而减少。与第2周相比,棕榈粕组肉鸡在4周时双歧杆菌和乳酸菌数量增加(P 0.05),而肠炎沙门氏菌减少(P 0.05)。结论 :在含盲肠内容物的饲料中添加甘露寡糖或棕榈粕对肉鸡肠道菌群的影响是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增加,而肠杆菌减少,它们还降低了雏鸡对肠炎沙门氏菌定植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肠炎沙门菌感染对空肠形态学的影响,研究选用济宁百日鸡阴性个体为试验材料,用肠炎沙门菌进行接种,分别在接种后第1、3、7、14、21和35天采取其空肠组织和盲肠内容物,采用石蜡切片和HE染色的方法对感染后7个不同时间点济宁百日鸡的空肠绒毛和隐窝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同时检测7个时间点试验组和对照组盲肠内容物肠炎沙门菌的含量。结果表明:感染后7个时间点,对照组肠绒毛长度增加程度均大于试验组,且在接种后第1天,试验组绒毛长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除感染后第35天外,其余时间点试验组隐窝深度均大于对照组,接种后第3天与第7天,对照组与试验组隐窝深度差异显著(P0.05)。感染后第1、7、14、21天对照组绒毛长度与隐窝深度的比值(V/C)均显著大于试验组。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肠炎沙门菌感染与鸡营养代谢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用成年鸡盲肠细菌培养物分别通过嗉囊管饲法,鸡体上方喷雾法和泄殖孔唇触抹法接种刚出壳的来航雏鸡。3日龄时经口腔攻击10^4个肠炎沙门氏菌(SE),并于10日齿时分离盲肠中定居的SE。在接种盲肠细菌培养物后1天及10日龄时测定了盲肠中挥发性脂肪酸(VFA)的含量。结果显示,各且的SE含量均比对照明显降低,泄殖孔唇接种级仅用了0.05ml的细菌培养物即达到了经嗉囊管饲法或喷雾法接种0.5ml细菌培养物的  相似文献   

6.
芬兰国立兽医研究所的Esko Nurmi及其同事们最先发现,家禽肠道内的非病原性微生物可保护家禽不受病原菌如沙门氏菌的侵害。他们的研究导致产生了一种新的有前途的控制禽群沙门氏菌的方法。鸡肠道内以盲肠的两个盲囊中细菌数量和种类最多。1970年,Nurmi和Marjatta Rantala抽取盲肠内容物在实验室进行厌氧培养。当他们把这样的混合物喂给雏鸡时,雏鸡肓肠内迅速发育起类似于成年鸡盲肠的微生物群。然后,再给这些雏鸡接种一些沙门氏菌,这些雏鸡就能较好地抵抗沙  相似文献   

7.
最近几年 ,国外研究表明 ,乳糖可降低盲肠内容物 p H值及沙门氏菌的数量 ,提高盲肠内容物乳酸的含量 ,乳糖能促进肠道中厌氧细菌的生长 ,调整微生态环境 ,起到防治沙门氏菌感染的作用[2、3、4、5] 。也有人认为乳糖可吸附肠道中的沙门氏菌 ,随粪便排出体外 ,阻断了沙门氏菌在肠  相似文献   

8.
去盲肠和未去盲肠公鸡测定饲料氨基酸消化率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应用Sibbald“TME”方法,比较了去盲肠和未去盲肠公鸡对饲料氨基酸的消化率。试验测定了10种饲料的去盲肠和未去盲肠公鸡的氨基酸消化率。结果表明,未去盲肠鸡对10种饲料的氨基酸表观和真消化率均高于去盲肠鸡。轻度受热鱼粉、重度受热鱼粉、脱毒棉籽饼、未脱毒棉籽饼和豆饼的表观氨基酸消化率在去盲肠鸡和未去盲肠鸡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未受热鱼粉和芝麻饼的表观氨基酸消化率在去盲肠鸡和未去盲肠鸡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轻度受热鱼粉、重度受热鱼粉、豆饼的真氨基酸消化率在去盲肠鸡和未去盲肠鸡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未受热鱼粉、脱毒棉籽饼、未脱毒棉籽饼和芝麻粕的真氨基酸消化率在去盲肠鸡和未去盲肠鸡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去盲肠鸡内源氨基酸排出量显著高于未去盲肠鸡(P>0.05)。微生物对未消化食糜中的肽类、氨基酸具有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9.
分别用24只去盲肠和未去盲肠健康公鸡,测定了豆粕、棉仁粕和菜籽粕的氨基酸消化率。试验结果表明:去盲肠鸡内源氨基酸排泄量显著高于未去盲肠鸡(P<0.05);在大豆粕中,胱氨酸、苏氨酸等5种氨基酸的消化率未去盲肠鸡显著高于去盲肠鸡(P<0.05);在棉仁粕和菜籽粕中,除个别氨基酸外,大多数氨基酸及氨基酸总和的消化率未去盲肠鸡显著高于去盲肠鸡(P<0.05),可见,饲料种类、试鸡有无盲肠均影响饲料AAAD和TAAD。盲肠微生物对内源及饲料中未消化蛋白质、多肽及氨基酸具有分解作用,干扰饲料AAAD和TAAD测定。对于不易消化,氨基酸含量相对不平衡的低品质蛋白质饲料干扰尤其严重。因此用去盲肠公鸡测定的饲料AAD值更接近氨基酸在消化道内消化吸收的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10.
鸡、鸭消化道pH和消化酶活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阐明鸡、鸭对营养物质利用率差异的原因,比较了8只公鸡和8只公鸭消化道内容物酸碱性及体内主要蛋白质消化酶、碳水化合物水解酶和脂肪水解酶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1)鸭消化道前段除口腔pH比鸡的高(P〈0.01),食管膨大部、腺胃和肌胃的pH均比鸡低(P〈0.05或P〈0.01),而后段消化道从空肠开始到直肠,鸭的pH均比鸡高(P〈0.05)。(2)鸡和鸭消化道内主要蛋白酶活性存在差异。鸭肌胃内容物中胃蛋白酶的相对活性和总量都极显著高于鸡的(P〈0.01);鸭十二指肠、空回肠和盲肠内容物以及胰腺组织中胰蛋白酶的相对活性和总量高于鸡(P〈0.05或P〈0.01);鸭空回肠内容物中糜蛋白酶的活性显著高于鸡(P〈0.05)。(3)鸭胰腺组织中脂肪酶相对活性极显著高于鸡(P〈0.01),脂肪酶总量显著高于鸡(P〈0.05);肠道内容物中脂肪酶的活性也大多数高于鸡。(4)鸡和鸭消化道内可溶性碳水化合物水解酶活性差异没有很强的规律性,但鸭空回肠内容物中纤维素酶的相对活性高于鸡(P〈0.01),盲肠内容物中纤维素酶的总量显著高于鸡(P〈0.05)。消化道中消化酶活性差异是鸡鸭对饲料养分消化利用差异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鸡盲肠微生物微生态调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晨黎  高巍 《中国家禽》2000,22(10):30-32
1引 言   鸡与哺乳动物相比,消化道短,成年鸡的消化道长 150 cm左右,大肠仅有 3~ 4 cm长。但家禽有成对的盲肠,鸡的盲肠长 3~ 5 cm。盲肠是鸡消化道微生物活动最大的器官。虽然目前对鸡盲肠微生物微生态学的研究远没有反刍动物瘤胃和猪后肠微生物微生态学的研究深入,但在利用健康鸡盲肠细菌培养物的竞争排斥作用来控制有害菌如沙门氏菌,以及通过饲料中添加营养物来调控盲肠微生物菌群方面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在肠道内定居的具有保护作用的有益微生物菌群是比较稳定的。肠道固有的微生物区系的最重要的作用是阻止入侵的病原…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以"无菌鸡"为模型,研究添加鸡源性乳酸菌和盲肠内容物后,对仔鸡肠道发育、黏膜形态及免疫器官发育的影响。试验选用无特定病原体(SPF)种蛋80枚,经无菌孵化后,选择健康仔鸡60羽,分3组(每组20羽),转入3台无菌隔离器内饲养,并分别饲喂:无菌饲粮(CT组)、无菌饲粮+乳酸菌液(LB组)、无菌饲粮+鸡盲肠内容物(CC组);饲养21 d后试验结束,于试验7、14、21日齡从各组取6只进行屠宰,测定鸡肠道各段长度和免疫器官重量,并对肠道黏膜形态显微观察。结果显示:饲喂乳酸菌或盲肠内容物的仔鸡各阶段中的空肠长度均高于CT组,盲肠长度和体积均低于CT组的无菌鸡;仔鸡的脾脏指数高于CT组(P=0.010);饲喂乳酸菌或盲肠内容物后仔鸡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隐窝深度降低、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增大。本试验说明,饲喂肠道菌群能促进仔鸡肠道发育,盲肠体积变小;同时促进脾脏的发育,提高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13.
球抗预防鸡柔嫩艾美耳球虫病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接种孢子化柔嫩艾美耳球虫卵囊的方法,复制鸡球虫病,观察并计算球抗对柔嫩艾美耳球虫病鸡的存活率、相对增重率、血便记分、盲肠病变记分和卵囊值的影响,并求出球抗的抗球虫指数.结果发现球抗能提高球虫病鸡的存活率和相对增重率,减少血便记分和盲肠内容物卵囊数,减轻盲肠病变.表明球抗对鸡柔嫩艾美耳球虫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对鸡盲肠菌群的影响,采集对照组和球虫感染组雏鸡盲肠内容物,提取DNA,16S rDNA测序分析鸡盲肠菌群丰度、多样性的变化,采用粪菌移植验证正常鸡肠道菌群对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的保护作用。16S rDNA测序结果显示,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后盲肠内菌群丰度、多样性显著降低。在门水平上,感染前,两组雏鸡盲肠的优势菌门均为厚壁菌、变形菌、放线菌;感染后厚壁菌门丰度下降,变形菌门、放线菌门的丰度上升,差异显著(P<0.05),感染组出现了拟杆菌门。在属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感染组鸡盲肠微生物菌群中乳杆菌属、埃希菌-志贺菌属、拟杆菌属、罗姆布茨菌属、棒状杆菌属、肠球菌属、变形杆菌属丰度增加但差异不显著(P>0.05),毛螺菌科未定属、瘤胃球菌属、梭菌UCG-014、瘤胃球菌科未定属丰度显著下降(P<0.05),GCA-900066575丰度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粪菌移植结果显示,与生理盐水移植组相比,盲肠内容物移植组和粪便菌移植组能显著减轻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后鸡增重降低的影响,减轻盲肠损伤,卵囊产量显著下降(P<0.05)。盲肠内容物...  相似文献   

15.
王仁华 《中国饲料》2001,(22):12-13
准确测定饲料氨基酸消化率(AAD)已成为动物营养学评定饲料氨基酸生物效价的主要研究课题之一.sibbald建立的强饲法,用于测定饲料AAD的方法,由于未考虑鸡盲肠微生物对饲料氨基酸消化率的影响,可能导致低估饲料AAD.鸡盲肠是消化道微生物主要活动场所,对氨基酸有降解作用.用切除盲肠的鸡,进行氨基酸利用率的研究,更能真实反映饲料蛋氨酸(Met)的利用率.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测定去盲肠与不去盲肠的两组试验鸡内源Met排泄量和Met排泄量及所测饲料中Met表观消化率和真消化率的差异,来探讨盲肠微生物主要是对内源Met还是外源Met起降解作用,为合理配制泰和鸡日粮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正> 鸡沙门氏菌病(鸡白痢、鸡伤寒、家禽副伤寒)是养鸡业中的常见传染病,是严重危害雏鸡成活率的原因之一。作者为了探索治疗鸡沙门氏菌病的有效药方,将出壳的幼雏分成若干不同的试验对照和对照组,每组雏鸡6—10只,均于出壳后的第2天用注射器往嗉囊内接种稀释过的婴儿沙门氏菌肉汤培养液1毫升,使其人工感染沙门氏菌;然后于8—14日龄采用饮水或拌料喂服不同组方的抗菌药,清除肠道内沙门氏菌;再于15—17日龄喂服成鸡盲肠细菌培养物,以  相似文献   

17.
1 发病情况 我市某鸡场饲养 2 70日龄罗曼蛋鸡 90 0只 ,2 0 0 0年 11月 2 0日开始发病 ,精神不振 ,食欲减退 ,拉黄白相间稀粪 ,疑为大肠杆菌病。 11月 2 8日用土霉素拌料(5 0 0 kg饲料加土霉素原粉 1kg) ,连喂 3天未见好转。 12月 1日又用同量土霉素拌料 ,另加入痢特灵原粉 2 0 0 g。从 12月 1日产蛋率 (93% )开始下降 ,至 12月 4日降为 5 0 %左右 ,未见有鸡死亡。2 病理变化 宰杀、剖检病鸡发现肝脏肿大 ,质脆 ,表面布满黄绿色圆形凹陷坏死灶 ;盲肠肿大 ,内充满白色干酪样坏死物 ,肠壁有血样物 ;肌胃内有少量绿色内容物 ;泄殖腔出血。3…  相似文献   

18.
蛋鸡盲肠肝炎又叫传染性盲肠肝炎,也叫单胞虫病,又称黑头病或组织滴虫病。是鸡的一种急性、传染性原虫病。本病主要特征是盲肠发炎和肝胀表面产生一种具有特征性的坏死溃疡病灶。病鸡头部变为紫色或黑色。其病原体是一种很小的原虫,存在于病鸡的盲肠和肝胀内,可以随着肠内容物排出体外。  相似文献   

19.
采用人工接种孢子化柔嫩艾美耳球虫卵囊的方法.复制鸡球虫病,观察并计算球速杀饮水剂对人工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病鸡的死亡率、增重率、血便记分、盲肠病变记分和卵囊值的影响,并求出球速杀饮水剂的抗球虫指数(ACI),依据农业部1992年<实验临床试验技术规范>对洛阳惠中兽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球速杀饮水剂对人工感染鸡球虫病的疗效进行临床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球速杀饮水剂按每1 L水1 g混饮,连用3 d,能提高球虫病鸡的存活率和相对增重率,减少血便记分和盲肠内容物卵囊数,减轻盲肠病变并对鸡柔嫩艾美耳球虫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分别用24只去盲肠和未去盲肠健康公鸡,测定了豆粕、棉仁粕和菜籽粕的氨基酸消化率。试验结果表明:去盲肠鸡内源氨基酸排泄量显著高于未去盲肠鸡(P〈0.05);在大豆粕中,胱氨酸、苏氨酸等5种氨基酸的消化率未去盲肠鸡显著高于去盲肠鸡(P〈0.05);在棉仁粕和菜籽粕中,除个别氨基酸外,大多数氨基酸及氨基酸总和的消化率未去盲肠鸡显著高于去盲肠鸡(P〈0.05),可见,饲料种类、试鸡有无盲肠均影响饲料AA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