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何榕 《热带农业科学》2023,(11):134-140
红茶是国际茶叶贸易中最主要的贸易产品。我国是红茶生产和消费大国,由于生产方式和消费习惯与国际消费主流不同,导致我国红茶标准与国外相关标准存在差异。文章通过开展我国与世界红茶主要贸易国标准的差异性研究,提出完善我国红茶标准的建议,为提升我国红茶质量标准水平,减少红茶进出口技术性贸易壁垒,推动我国红茶标准走出去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
茶叶质量标准化现状及发展趋势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叶质量标准化是我国茶叶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种种原因,茶叶质量标准还很不完善,市场上屡见茶叶的劣伪品,危害人们的用茶安全。为了保证茶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总结前人经验.补充完善、制定系列标准是茶叶现代化的需要.也是茶叶国际化造福于全人类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我国茶叶质量标准化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茶叶质量标准化工作概况我国茶叶质量标准化工作起步较晚,基本可以分为3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从20世纪80年代  相似文献   

4.
湛倩 《农技服务》2014,(3):184+186-184,186
我国茶叶曾经在国际市场中形成垄断,但是随着红茶成为国际市场中的主导产品,我国茶叶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逐渐减弱。本文在对影响我国茶叶外贸竞争力的因素做出简要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茶叶外贸竞争力的提高提出了一些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四川农业科技》2004,(12):37-37
当今的世界茶叶市场仍是红茶的天下,绿茶在2003年全球茶叶生产总量中仅占22%,然而与红茶产量仅比过去10年增长1%相比.绿茶增长了2.5%:绿茶正以其绿色健康的特质越来越受到消费者青睐,由“红”转“绿”正成为国际茶叶市场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6.
基于品种细分的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叶是我国农产品出口中的特色产品。在对中国出口茶叶的种类及包装细分的基础上,通过与其他国家对比,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RCA指数指标,分析了中国出口茶叶的国际竞争力及变动趋势。结果表明,绿茶依然是中国茶叶出口的优势类别,但大包装绿茶的国际竞争力在不断下降,小包装绿茶及红茶的竞争力则有小幅上升。  相似文献   

7.
胡晶 《农家顾问》2005,(11):22-23
今年的茶叶价格较往年有所上扬,其中绿茶的价格浮动较小,红茶、花茶的涨幅大。主要原因是受自然灾害导致茶叶减产的影响。再加上燃油价格上涨,使茶叶运输成本增加等也导致今年的茶叶价格上涨。不过这一涨价趋势有可能在明年被打破。从今年8月1日起,欧盟将硫丹在茶叶中的残留限量从3毫克/千克调整为0.01毫克/千克。欧盟这一新标准相当于把检测标准严格了300倍。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我国茶叶出口现状,提出茶叶标准化发展战略,并从标准化茶园建设、茶叶加工、储运等方面构建红茶生产加工标准化体系,为企业制订和修订新的标准提供借鉴与参考,为农业标准化的全面实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文章先对中国茶叶生产成本—出口价格进行了国际比较,接着对中国茶叶企业竞相出口进行分析。分析表明:中国红茶出口亏本;绿茶出口价格与成本持平,没有利润;越南成为中国绿茶潜在竞争对手,日本对中国绿茶不构成威胁。得出结论:中国茶叶不具有价格竞争优势,价格低廉是促销的一种方式。斯里兰卡红茶品质高,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极强的竞争优势。中国茶叶出口企业获取赢利主要是从流通领域的“垄断定价”着手,其中绿茶赢利高于红茶。  相似文献   

10.
为掌握茶叶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现状,更好保障中国茶叶质量安全,收集整理了有关茶叶上农药最大残留限量(MRLs)的标准,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关于茶叶上农药MRLs的最新标准和禁用农药的情况,并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欧盟、美国、日本、韩国、印度、摩洛哥等国际组织和国家制定的茶叶中农药MRLs标准进行比较,揭示了中国与国际农药MRLs指标接轨不足、茶叶中农药多残留检测方法标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进而从茶叶清洁化生产和制(修)订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从EUREPGAP-TEA到中国茶叶良好农业规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种茶历史悠久,茶叶种类丰富,茶文化源远流长,茶产业更是成为不少地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而中国出口茶叶却要接受西方标准,常导致出口受阻,甚至遭遇退货,对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提高极为不利。为此,急需引进吸收国际通行的良好农业规范(GAP),提升中国茶产业。本文介绍了GAP的背景知识、欧盟茶叶GAP标准和中国茶叶GAP标准的比对情况,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2.
《福建农业》2007,(2):29-29
从去年欧盟以及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实施新的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后,我国多个茶叶出口大省的出口量迅速下降。海关最新统计,2006年前8个月。我国出口茶叶19.2万吨.比2005年同期下降1.8%,出口量在持续增长5年之后首次出现下降,之所以出现大幅下滑,主要原因是茶叶出口遭遇新的绿色壁垒。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1990年以来世界茶叶贸易发展的状况和市场格局,归纳了其发展特征,并对其未来走势进行了简要分析。分析表明,世界茶叶贸易在农产品贸易中的地位有待提高。世界茶叶主要出口地区为亚洲和非洲,主要进口地区为亚洲和欧洲.但进出口地区相对地位变化均较大。世界茶叶贸易的主要出口国家和进口国家自1990年以来变化较大。预测分析表明,世界茶叶贸易进一步发展的前景乐观。  相似文献   

14.
正湖南省茶叶产业技术体系(以下简称"体系")围绕湖南省"千亿"产业发展的科技需求,以解决制约茶叶产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为总目标,聚焦湖南红茶,开展优质红茶的品种选育、引进、改良工作;湖南红茶主推品种的推广以及亩产百千克茶叶栽培技术、茶叶农药残留标准控制技术模式的研究与集成示范;茶叶产业标准化、优质化、自动化、智能化加工工艺技术和装备研发创新,促进茶叶产业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15.
张晓玲 《农业考古》2012,(2):156-159
茶叶是清代中国最重要的出口商品。17世纪中期到鸦片战争前,中国几乎独霸国际茶叶贸易市场。鸦片战争后,茶叶虽然依旧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主打商品,但其垄断地位已开始动摇。19世纪80年代,中国茶叶贸易已明显出现衰落迹象。20世纪初,中国茶叶贸易已处于江河日下之状态,并最终为日本、印度、锡兰等国之茶叶所替代,中国茶叶贸易的国际市场几乎完全丧失。1920年,中国茶叶出产量占世界出产量的6.5%(1),茶叶输出量  相似文献   

16.
唐宋时期的茶叶广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宋茶叶广告发展的原因主要有:茶叶生产繁荣,茶叶贸易发达;区域乃至全国茶叶市场出现;茶商势力兴起,市场竞争加剧。茶叶广告在原有基础上出现了许多新的形式。茶肆开始取名,注意利用悬物广告、名人广告;悬挂灯笼,夜间点烛放亮,起招牌广告和悬帜广告的作用;广泛使用招牌,注明店名从业性质,作为招牌广告;注重门面修饰,努力创意;利用音响、说书手段,增设娱乐项目。唐宋茶叶广告的发展促进了茶叶贸易的开展。  相似文献   

17.
经国家茶叶质量检测中心检测,清流县苏福茶业有限公司送检的4种“梦圆牌”茶样全部符合出口欧盟的限量标准,送检品种包括条形红茶、扁形绿茶(龙井)、卷形绿茶(碧螺)和颗粒型绿茶(龙珠)。  相似文献   

18.
<正>(续第7期第19页)2013年,蓝山县百叠岭茶业专业合作社实施了农业部茶叶标准园创建项目,项目区生态条件优良,园区基础设施完善,品种优良,树势强健,茶园整体管理水平高,标准园创建面积100公顷。蓝山县农业局按照项目建设内容及计划安排,认真组织,顺利完成茶叶标准园创建的各项工作,有机茶标准化生产管理技术得到了明显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良好。1.强化茶叶标准园创建工作坚持把茶叶标准园创建作为全年的工作重点之一,成立了标准茶园创建领导小组,以确保措施落实到位,技术  相似文献   

19.
就如何进一步提高茶叶质量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叶是我国具有资源优势的消费传统的农产品。也是我国较早参与国际贸易并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比较优势的出口产品,在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和出口创汇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随着WTO的加入和农产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对茶叶的贸易提供了很好的契机,同时也对茶叶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国内茶叶市场的质量与国际化的这种格局格格不入。有来自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的消息称,近年来我国茶叶出口遭遇到严重的“绿色堡垒”,欧盟、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不断制订更严格、更广泛的标准,致使我国的茶叶出口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20.
从世界茶叶供需看中国茶业国际贸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茶叶是世界上消费人群最多的无酒精饮料之一。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茶叶以其天然、健康、文化以及时尚的非凡魅力,正受到全球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全世界有54个国家和地区种植茶叶,而消费则遍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茶叶是也农产品贸易中最为活跃的产品之一。本文对近年来世界及中国茶叶生产、贸易和消费进行了分析和介绍.对中国茶业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