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采用9种甘薯渣配方进行金针菇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在棉籽壳或玉米芯为主的配方中添加甘薯渣栽培金针菇产量低,但发菌速度快,现蕾早、出菇快,生产周期短。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人工栽培金针菇的高产技术,1985~1986年度进行了以棉籽壳为主要培养基质的配比试验,菌种为三明1号。结果表明,采用98%的棉籽壳(重量比),辅以其他化学肥源,其鲜菇产量可与常规配方(即88%棉籽壳+10%精饲料+1%糖+1%石灰粉)相当,0.25公斤干料可生产鲜菇170~190克。1986~1987年又进行了培养基质的试验,增加了啤酒糟和稻草料等3种处理,明确了一些新的培养料和配方的生产效果。 材料与方法 供试菌种为三明1号。试验设7个处理:①80%啤酒糟+20%棉籽壳;②40%啤酒糟+60%棉  相似文献   

3.
加拿大一枝黄花植株在食用菌栽培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瓶栽、袋栽和生料地床栽培等三方面试验,分析比较了加拿大一枝黄花植株在小白菇、姬菇、平菇、绣珍菇栽培中的应用效果与配方要求。试验显示,加拿大一枝黄花植株经粉碎后可以替代杂木屑栽培4种食用菌,但受基质特性影响,采用全一枝黄花配方栽培时,菌丝生长速度快、出菇早、出菇期短,产量、生物效率和子实体体积均略低于对照。采用一枝黄花+棉籽壳配方后,发菌、生长、出菇性状和子实体质量等方面均比全用一枝黄花的有明显改善,栽培效果更接近棉籽壳对照。其中平菇和姬菇栽培的产量分别增加19.05%、80.77%,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小白菇和绣珍菇增产20.00%和30.00%,比对照减产14.29%和31.58%。一枝黄花+棉籽壳配方还可进行生料地床栽培,小白菇和姬菇的生物效率达67.33%和73.07%,平菇高达117.04%,绣珍菇较低。  相似文献   

4.
一、选择优良菌种选用的金针菇菌种应具有以下特征:①菌株属性优良、优质、高产、抗逆性强。表现为菌丝粗壮有力,子实体出菇旺,菇体优,根部粘连少,生物学效率达100%以上。②菌种质量好,纯度高,无虫,无杂菌污染等。生产中多选用适宜鲜销的杂交19、苏金6号、8号和三明1号以及适宜制罐的日本白色金针菇品种。二、栽培增产措施(一)加大培养料的含水量,增加培养料中营养与微量元素,金针菇为喜湿性菌类,特别是白色金针菇对水分的要求更高。出菇期间因不宜向菇体喷水,拌料时可加大用水量,使料的含水量达70%左右。以手握料指间能滴下4 ̄5滴为好。金…  相似文献   

5.
<正> 金针菇袋式栽培,就是用塑料袋作栽培容器,老法是一头出菇种植,不能充分利用空间,产量低。新法两头出菇产量高,效益好,成本也低。袋式栽培包括装料、发菌和出菇。通常把装料发菌的过程叫菌袋培养。金针菇袋栽的关键是菌袋培养,包括拌料、装袋、灭菌消毒、接种和发菌培养。 根据灭菌方法不同,选用不同质量的塑料袋装。如用高压蒸气灭菌,选用耐高温高压的聚丙烯塑料,常压蒸气灭菌可用低压聚乙烯塑料。料袋筒宽17厘米,长35厘米。培养料常用的配方比例:棉籽壳89%,麸皮10%,石膏或碳酸钙1%。料与水的  相似文献   

6.
经过沼气池厌氧发酵的沼渣,合有丰富的有机质、氨基酸、腐殖质、氮、磷、钾和微量元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及生长素、抗生素类物质,用沼渣与棉籽壳混合料栽培蘑菇,比单纯用棉籽壳培育蘑菇有五个好处:一是减少棉籽壳用量,降低育菇成本30%以上;二是蘑菇产量高,一二级菇比重大,每百千克培养料可收鲜菇100~1 200千克,单产提高20%;三是菌丝生长快,杂菌少,出菇早,缩短了育菇时间;四是因育菇营养丰富而全面,育出的蘑菇肥厚,色泽好,味道佳,耐贮运;五是栽培后菇渣可做农作物肥料.沼渣棉籽壳混合高效栽培蘑菇的具体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7.
通过试验筛选适宜以花生茎蔓为主料进行栽培的金针菇品种,从菌丝生长特性、生育期、子实体性状及 生物转化率等方面,优选出适于大棚设施栽培的优良菌株FH-1(黄色)和FB-1(白色),并与对照品种 金杂19和Fv088进行了袋栽出菇,采用搔菌、覆膜等措施进行优化管理技术试验。总结提出花生茎蔓栽 培金针菇优质高产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8.
珍稀食用菌金福菇环保节能型反季节栽培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味精生产的锅炉多余热能,利用废弃的菌袋在热风炉中燃烧提高菇房温度达25℃左右,解决了福建省冬季生产珍稀食用菌金福菇(Tricholoma lobayense Heim)的菇房加温问题。同时用生产味精后的废弃米渣、谷秆两用水稻201高蛋白稻草粉代替麦麸;用造纸厂生产的下脚料草粉、秀珍菇生产的菌糠代替棉籽壳作培养料栽培金福菇,并用畦栽和袋栽作试验。结果表明:用废米渣和201稻草粉可以替代麦麸、用草粉和菌糠可以代替棉籽壳栽培金福菇,虽然其生物效率经t测验没有达到显著差异,但试验组比对照组可提高5.16%-6.37%。畦栽比袋栽处理的生物效率也可提高10%左右。每生产l000袋金福菇可增收666.64元~754.88元,同时节省了麦麸和棉籽壳,缓解“菌牧”矛盾,有利于发展畜牧业,有利于保持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9.
用一次性采收栽培百里1号特长金针菇新品种,生物转化率(产量)可达200%~250%,且收菇后的菌料还可再次配料进行栽培,较常规法生产缩短周期30天,效益增长1倍多。一、栽培季节:百里1号特长金针菇适温5~25℃,属低温偏中温型菌株。适宜冬、春栽培。二...  相似文献   

10.
1987年10月下旬,莲塘铁路宿舍8栋10号雷建中同志,用棉籽壳50公斤发酵后栽培平菇,(菌号:江西省农科院菌种站选育的平4),菌丝生长良好,无杂菌污染。收菇4次,共收鲜菇59公斤。生物效率达118%。1988年10月21日用棉籽壳750公斤发酵酸,取250公斤进行大床栽培,菌号同上。采菇二次后,喷自制的增产剂。收菇4次,共收鲜菇821.5公斤,生物效率为128.60%。另取500公斤,用24×45厘米的塑料筒,共装400袋。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优质高产油菜新品种双油8号的适播期、迟播临界期和获得高产的最佳种植密度,为建立高产栽培技术体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大田试验,设置双油8号不同播期和不同栽培密度试验,研究其对油菜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不同播期间的油菜生育期差别较大,播期越早生育期越长,9月15日播种的生育期达到243.8d,比10月1、15日播种的生育期分别长20.8、27.8d;在同一播期内,种植密度越小,成熟期越晚;种植密度增大,成熟期提早。播期和种植密度对油菜单株角果数的影响较大。[结论]在豫南地区双油8号的适播期在9月15日~10月15日,适播期内产量均以45万株/hm2最高;在晚播情况下,产量均较低,但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产量增加,以种植密度75万株/hm2产量最高,因此晚播情况下应加大种植密度,以密补迟。  相似文献   

12.
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简称Bt)是一类对多种害虫有效的病原微生物。为降低该菌产品制剂的生产成本,以北方常见的玉米芯粉、棉粕、豆粕等农产品下脚料为培养基质,研究了对多种鳞翅目、双翅目害虫具有特异杀虫活性的Bt菌株CYZ-4的固体发酵培养基配方。经对培养基的初始含水量、p H值等单因素试验发现,培养基初始含水量为70%、p H值为8.2时,玉米芯固体发酵培养基的产孢量达到最大;当玉米芯粉与棉粕质量比为5∶5和6∶4,与豆粕质量比为6∶4或7∶3时,发酵效果优于其他组合,产物孢子浓度在9.3×109个/g以上;复合固体发酵培养基基础配方中,玉米芯粉、棉粕、豆粕质量分数分别为19.1%、7.2%、3.6%时发酵Bt的效果最好。培养基3种成分及p H值的L9(34)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将玉米芯粉、豆粕、棉粕按质量分数分别为16.0%、6.7%、7.2%的比例混合,添加0.075%KH2PO4、0.05%Mg SO4、0.035%Ca CO3,调节初始含水量为70%、p H值为8.2,按4%的接种量接种,30℃下培养6 d,菌株的产孢量最大,达到1.80×1010个/g。该固体发酵培养基配方成本低,发酵条件简单,适于以药肥撒施毒土方式施用防治鳞翅目和双翅目地下害虫。  相似文献   

13.
以芦笋秸秆为栽培基质与玉米芯、木屑、麸皮等材料经科学配制进行秀珍菇栽培试验,对不同配方的菌丝生长速度、生物学效率、投入产出比、经济效益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配方的秀珍菇长势良好,在笋秸秆含量为80%的情况下,基质透气性好,菌丝生长速度快,随着培养料中玉米芯含量的增加,基质透气性差,菌丝生长速度较缓慢。从秀珍菇的产量来看,配方5的产量最高,生物学效率为70.52%,配方1的产量最低,生物学效率为60.54%,综合经济效益分析,配方1的投入产出比最高,投入产出比为1:5.45,成本较配方5降低约23.97%。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播期播量对阜阳地区烟农5158产量及产量三要素的影响。[方法]在阜阳毛桥村和中北村开展烟农5158小麦品种6个播期(9月30日、10月5日、10月10日、10月15日、10月20日、10月25日)3个播量(180万、240万、300万苗/hm2)试验,调查株高、产量及其构成三要素。[结果]播期和播量对烟农5158的产量影响较大;随着播期的推迟,产量先升高后降低,10月10日播种的产量最高,10月5日播种的次之,10月15日后播种的产量显著降低;同一播期,产量随播量的增加而增加;潮土产量高于砂姜黑土。同一播期,随着播量的增加单位面积穗数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减少;同一播量,随着播期的推迟单位面积穗数逐渐减少,穗粒数和千粒重逐渐增加;砂姜黑土与相应潮土间在产量三要素方面差异不明显。同一播期,播量越大,植株越高;同一播量,播期越早植株越高;砂姜黑土株高比相应潮土矮,播期越早株高差异越小。[结论]烟农5158在当地的适宜播期为10月5~15日,最佳播期在10月10日,在适宜播期范围内,适宜播量为240万苗/hm2,这可为烟农5158在当地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平菇栽培料配方比较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取10个平菇栽培料配方,以平菇生产中习惯用单纯棉籽壳的配方为对照,筛选出适宜平菇高产且产出/投入比高的栽培料配方。通过对产量的分析,配方2:棉籽壳48%,玉米芯40%,麸皮10%,石灰1%,石膏1%优于对照;通过产出/投入的比值分析,添加玉米芯的配方3、配方4、配方2和配方1均优于对照。通过对虫害发生率的调查,栽培料中加入杂木屑的配方,虫害发生率仅为5%,大大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16.
5种培养料对平菇营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5种常用的培养料对平菇进行栽培,并测定分析了5种栽培料及其栽培的平菇子实体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5种培养料营养成分差别较大,纤维素含量最高者为棉籽壳,半纤维素含量最高者为玉米芯,灰分含量最高者为大豆秸,氮源含量最高者为棉柴屑,碳源和木质素含量最高者为木屑。5种培养料栽培的平菇子实体营养成分也存在显著的差别,就常规成分而言,棉籽壳栽培的平菇中总糖含量最高(49.10%),玉米芯栽培的平菇中粗脂肪(2.28%)及灰分含量最高(7.73%),大豆秸栽培的平菇中粗纤维含量最高(6.91%),棉柴屑栽培的平菇中蛋白质含量最高(23.30%);就氨基酸含量而言,木屑栽培的平菇氨基酸含量最高(16.82%),其次为玉米芯(16.64%)、棉柴屑(16.61%)、大豆秸(14.44%)和棉籽壳(12.37%)。由此可见,培养料的营养成分显著影响平菇子实体的营养成分。因此,今后可根据消费者对平菇营养成分需求的不同,选用相应的培养料进行平菇栽培。  相似文献   

17.
双低油菜“赣两优二号”免耕直播不同播种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研究了播种量对油菜"赣两优二号"产量、产值、生育期及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双低油菜"赣两优二号"适合在江西双季稻区进行免耕直播轻简化栽培,其最高产量、产值分别可达2326.43 kg/hm2、13958.58元/hm2。在此栽培模式下,赣两优二号适宜的播种量为1.5~1.875 kg/hm2,最佳播种量为1.5 kg/hm2。  相似文献   

18.
用黄豆秸玉米芯,杂木屑,麦秸,棉籽壳和芦苇作培养料,采取生料阳畦栽培方式在江汉平原种植长裙竹荪「Dictyophora indusiata(Vent.ex Pers.)Fischer」其产量高低依次为杂木屑,黄豆秸,芦苇,麦秸和玉米芯,棉籽壳不适合用作长裙竹荪培养料。  相似文献   

19.
以稻草和玉米芯为培养料,分别按比例加木屑栽培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结果表明,用稻草栽培黑木耳,产量随木屑比例增加有提高趋势,其木屑比例大小明显影响木耳的生育和多酚氧化梅的活性;用玉米芯栽培木耳,加木屑与否,其产量无显著差异,同时对木耳生育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影响也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播期对优质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研究了播期对不同基因型优质冬小麦的影响。结果表明:(1)强筋品种藁城8901的灌浆高峰出现在最晚播期,而弱筋品种SN1391出现在最早播期。藁城8901籽粒干物质积累达到高峰后籽粒干重又有所下降,而SN1391从开花后7天始,直到花后35天籽粒干重一直处于上升趋势。(2)两个品种所有播期处理的籽粒灌浆速度变化均呈单峰曲线。(3)不同播期不同品种籽粒的平均灌浆速率存在极显著差异,强筋品种藁城8901以晚播处理最高,弱筋品种SN1391以早播处理最高。(4)随着播期的推迟每平方米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均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两个品种的最高产量均出现在第二播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