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漳平水仙茶饼属乌龙茶类的紧压茶,其制作工艺独特,在国内属首创。它采自水仙品种,加工工艺流程为:晒青———凉青———摇青(凉青与摇青反复三至四遍)———杀青———揉捻———定型———烘焙———成茶。成茶的品质特征在于形状呈正方形,色泽青褐间蜜黄或乌褐间金黄,香气清幽似兰或桂花,馥郁持久,滋味醇厚活泼而又润滑回甘,经久耐泡,汤色金黄或橙黄明亮,叶底完整黄嫩匀亮、红边鲜明等特点。漳平水仙茶饼品质优异,特征明显,颇具个性魅力。此种独特风格的形成,与其加工过程的定型与烘焙技术有密切关系。漳平水仙茶饼199…  相似文献   

2.
漳平水仙茶饼定型与烘焙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漳平水仙茶饼属乌龙茶类的紧压茶,其制作工艺独特,在国内属首创.它采自水仙品种,加工工艺流程为:晒青--凉青--摇青(凉青与摇青反复三至四遍)--杀青--揉捻--定型--烘焙--成茶.  相似文献   

3.
漳平水仙茶饼造型包装材料试验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漳平水仙茶饼制作工艺流程为鲜叶→晒青→晾青→做青(摇青与晾青交替)→杀青→揉捻→造型(含造型与定型)→烘焙.造型过程中木模压制造型、白纸定型是漳平水仙茶饼的特有工序,其方法是将适量的揉捻叶放入边长约4.5厘米的木模,套入木槌舂紧,然后一手压紧木槌,另一手将木模沿木槌往上取出,最后用24开的毛边白纸将茶块包实.  相似文献   

4.
漳平水仙茶饼品质特征及制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仙茶饼系乌龙茶紧压茶,源自漳平市双洋镇中村村,创制于民国初期(约1934年),属历史名茶。水仙茶饼的制作综合了闽北与闽南乌龙茶的初制技术,主要特点是晒青较重,做青前期阶段使用水筛摇青,做青后期阶段使用摇青机摇青,前后各两次,炒青后采用木模压制造型、白纸定型是特有的工序,再经精细的烘焙,便形成了其独特的优异品质。  相似文献   

5.
漳平水仙茶饼是漳平市"一市一品"优势特色产品。文章介绍了漳平水仙茶饼制作技术及品质特征,并针对目前制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改进措施,为漳平水仙茶饼产业化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5 漳平水仙茶饼水仙茶饼又名“纸包茶” ,源产于漳平市双洋镇中村。系用水仙品种茶树鲜叶 ,按乌龙茶制法制成揉捻叶 ,再用木模压成饼形烘干而成。水仙茶饼外形扁平四方 ,乌褐油润 ,汤色金黄明亮似茶油 ,滋味醇厚 ,香气清高 ,叶底黄亮 ,红边显现。水仙茶饼的制作程序是鲜叶→晒青→晾青→炒青→摇捻→造型→烘焙等工序。鲜叶以小开面至中开面二、三叶嫩梢为宜。鲜叶采下后 ,均匀摊在水筛上 ,每筛摊叶量 0 4~ 0 5kg ,各筛按先后顺序放置晒青架上 ,在微弱阳光下晒至顶叶下垂、叶面失去光泽 ,鲜叶减重 15 %左右 ,呈半萎凋状态 ,即可收入室…  相似文献   

7.
南洋水仙茶是乌龙茶类无性系优良品种 ,成茶具有香高、味醇、耐泡、回甘等特点。南洋水仙茶经国家茶叶质量监测中心和省农业厅进行检测 ,无农药残留、无杂质、理化指标等符合国家标准和绿色食品要求。在福建省历届名茶评比鉴评会上共荣获 12枚名茶金奖和优质茶银奖。一九九五年荣获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 ,并被列入《中国名茶录》。南洋水仙茶有散茶和纸包四方块茶。散茶制作工序 :晒青→摇青 (凉青与摇青反复三至四遍 )→炒青→揉捻烘焙→复揉 (烘焙与复揉反复三遍 )→焙干→成品。纸包四方块茶制作工序 :晒青→凉青→摇青(凉青与摇青反…  相似文献   

8.
漳平水仙茶饼的制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漳平水仙茶饼又名“纸包茶”,原产于清平双洋镇中村村。解放前仅有双洋镇中村村及南洋乡北寨、梧溪等地少量生产,年产量不到1吨,由于水仙茶饼品质独特,且携带方便,在闽西、闽南、厦门及广东一带已负盛名,至今年产量已达200吨,销区发展到港、澳、日本等地区。自1981年起,漳平水仙茶饼先后6次获得福建省毛茶优质奖,1995年被评为福建省名茶,并选送参加第二届农业博览会评展,获得金奖。漳平水仙茶饼,外形呈小方块,边长约为5×5cm,厚1cm左右,形似方饼,干色乌揭,油润,干香纯正。内质香气高爽,具花香且香型优雅,滋味醇正且味中…  相似文献   

9.
试验通过加工流程为:鲜叶——〉晒青——〉凉青——〉做青(摇青,凉青)——〉杀青——〉揉捻——〉做型(双锅曲毫机)——〉干燥,这一工序试制贵州特色青茶,以黔湄412品种鲜叶为原料,做青工艺采用两次摇青,所得成品茶已达到青茶特有的品质要求。  相似文献   

10.
漳平水仙茶加工过程中香气前体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沸乙醇法提取漳平水仙茶中糖苷类香气前体物质,再经双相酶解法释放香气物质,经标准质谱图库检索、标准样品质谱图对照和保留时间比较等方法,鉴定出漳平水仙茶中主要含有青叶醇、芳樟醇、水杨酸甲酯、香叶醇、苯甲醇、苯乙醇等6种糖苷类香气前体。实验测定了整个加工过程中12个工序的茶样的糖苷类香气前体含量,结果表明,漳平水仙茶春茶和秋茶各加工工序茶样含有相同种类的糖苷类香气前体,但各组分的含量存在差异,秋茶中糖苷类香气前体的含量明显较春茶的高;晾青叶中糖苷类香气前体含量较鲜叶有显著增加,摇青工序使糖苷类香气前体含量发生变化,说明摇青叶在做青过程中存在着糖苷合成与酶解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1.
<正>福建省漳平市地属中亚热带与南亚热带过渡地带的山地气候,境内分布着丰富的野生茶资源,是茶树生长的最适宜区之一。元代,漳平开始种植茶叶,到明清时期已有相当规模,并有了专门茶叶加工作坊。主要种植品种有水仙、毛蟹、黄旦、梅占等。由于水仙茶品质优异,一直得以保持发展,逐渐成为漳平市优势农产品之一,水仙茶主产区南洋乡成为著名的"水仙茶乡"。1932年创制的漳平水仙茶饼,是乌龙茶类唯一的紧压茶,品质珍奇,风格独特,畅销于闽西各  相似文献   

12.
乌龙茶特有的香气与滋味主要是在做青过程通过晒青,凉青、摇青、堆青工艺的作用遂步形成的。传统的乌龙茶做青工艺主要是根据不同品种特性、季节、环境气候条件来灵活掌握。本文探讨在人为控制的温湿度环境条件下,每次摇青转数相同,凉青间隔时间相同的做青方法(即“等时等转”的做青工艺)及其与品质的关系,以求实现乌龙茶做青工艺规程化,操作简便化,  相似文献   

13.
福建漳平水仙茶饼(又名纸包茶)原产于漳平县双洋公社中村大队,历史悠久。中村水仙茶饼在闽西久负盛名,是由它优越的自然条件所决定。中村境内,高山重叠,岗峦起伏,溪涧网布,云雾弥漫,是个山青水秀的宜茶之地。水仙茶树多种植在  相似文献   

14.
漳平水仙茶是漳平市特色优势农产品,漳平水仙茶制作涉及千家万户,作者长期在漳平市南洋镇、双洋镇、永福镇等主产区指导水仙茶加工生产,并且自己有茶山茶厂,亲自参与漳平水仙加工生产,对漳平水仙茶加工工艺有较深入的研究,对当前漳平水仙茶加工各道工序存在问题有着较深的了解,本文采用列表式全面总结分析漳平茶农茶厂在漳平水仙茶加工制作工艺中存在问题、主要表现、不良影响和改进措施,供广大漳平水仙茶农和茶叶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在不同摇青及烘焙工艺的条件下,单丛乌龙茶主要品质指标的含量变化,从而筛选出形成单丛乌龙茶优异品质的最佳摇青及烘焙工艺参数,有助于指导生产,提高单丛茶品质。通过设置不同的摇青次数、烘焙温度和烘焙时间,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法进行工艺参数的组合,分析其对单丛乌龙茶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摇青次数对水浸出物、咖啡碱和茶多酚含量的影响最大,烘焙温度对氨基酸含量的影响最大;其中摇青次数对咖啡碱含量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烘焙温度对氨基酸含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通过感官审评得出,不同处理工艺中摇青4次、烘焙温度110℃、烘焙时长2h的茶样品质较优异。通过本试验可知在适度摇青的基础上进行烘焙,既可以提高香气品质,也可以增加滋味醇度。  相似文献   

16.
闽北水仙是闽北乌龙茶的当家品种,其级内茶产量占闽北乌龙茶总量的85%—90%,它的品质特征在于具有清高幽长的品种香,和醇厚活泼而又润滑回甘的滋味。此种独特风格的形成,与其精制过程的再干燥有密切关系。再干燥是闽北水仙精制过程中唯一能起到调节和弥补毛茶内在品质某些缺点的工序,是体现闽北水仙形态和色泽特征的关键作业。其主要技术因素简述如下: 1.温度:温度是影响闽北水仙品质形成的重要因素。根据茶叶的级别不同、季别不同和性状不同,分别采取高温烘焙、中温烘焙和低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花香型黄茶品质特征为基础,开展茶树品种适制性、花香型黄茶初制烘焙技术及配套加工技术等加工工艺研究,根据试验茶样品质鉴定与生化茶样检测结果,经系统分析可知,花香型黄茶以叶色偏黄类的高香型乌龙茶品种鲜叶原料为前提,配合适度的晒青、萎凋、摇青、堆青等做青技术,同时融入超干闷黄、精茶的控温控时烘焙等工艺为花香型黄茶加工标准加工规程。其最佳参数为:茶青减重达20%-25%时,进行5min摇青(15转/min),超干闷黄以空间温度35℃-40℃,相对湿度30%-40%,闷黄3-4h,黄茶初制烘焙以闷黄叶阴至8成干再烘足干,精茶烘焙以80℃、3-4 h或90℃、1-3 h为佳。  相似文献   

18.
漳平水仙茶饼创制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久负盛名,品质优良。20世纪80年代以后,水仙茶饼多次在名茶评比中获得各种殊荣,1986年获福建省名茶称号,此后多次连获福建省名茶称号,1993年第二届中国专利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获金奖,1995年获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  相似文献   

19.
2009年10月,漳平水仙茶在第六届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上又获三金两优的优异成绩,这是龙岩市历届参加中国国际茶博会以来的最好成绩。近几年来,漳平水仙茶产业紧紧围绕重抓基地促发展,提升品质创名牌,旅游相伴增效益,服务民生  相似文献   

20.
乌龙茶的初制过程中的各个工序较为复杂,鲜叶采收后,经过晒青与反复的凉青摇青处理,待达到特有的“发酵”程度,才进行杀青、揉捻、初烘、包揉、复烘、复包揉、烘干等作业。通常把凉青、摇青的反复作业,称为做青工艺。在正常的条件下摇青由轻而重,凉青则先薄后厚,用以调节茶叶内含物的酶性氧化,促其逐渐加深,突出地体现乌龙茶的高香型及其具有浓冽回甘的汤味等特征。但是春季雨水多,而且气温低,湿度大,晒青不易,青叶的含水量过高,给做青这一关健工序带来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