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香蕉催熟生理和技术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催熟温度越高,激发果实产生的乙烯和CO_2量越多,呼吸跃变期越早出现,果皮颜色变化越快。但温度在26℃以上,果皮转黄受到抑制。果实在30℃催熟约3天,果肉已成熟,但果皮仍基本是绿色,仅带微黄,颜色指数在3以下。建议香蕉催熟周期为5~7天,催熟温度17~21℃,乙烯利浓度500~1000ppm。提高温度或增加乙烯利浓度虽可加快成熟速度,但导致果肉迅速变软和货架寿命缩短。乙烯的大量释出比呼吸跃变期早出现。呼吸跃变期随乙烯利浓度增加而提早出现。不同的果实饱满度和采收季节对催熟处理的敏感性有差异。  相似文献   

2.
以七成熟的威廉斯香蕉为试材,采用两种不同稀释浓度(1 000和1 500 mg/kg)的40%乙烯利溶液进行浸泡处理,分别贮存于16和22℃的室内进行催熟,并定期对香蕉进行取样,检测香蕉各感官及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浓度的乙烯利催熟效果无显著差异,样品均成熟且色泽光亮,营养损失不大。22℃条件下催熟的香蕉比16℃条件下催熟的香蕉成熟速度快,食用品质更佳,有利于采摘后快速投放市场。综合考虑乙烯利残留量的安全问题以及催熟成本,建议采用1000mg/kg的乙烯利溶液在常温下(22℃)催熟。  相似文献   

3.
研究不同温度和乙烯利浓度对蛋黄果催熟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温度和乙烯利浓度都可以缩短蛋黄果后熟期。八成熟、九成熟蛋黄果,提高温度到30℃,可提前11d成熟;提高乙烯利浓度到1000mg/L,可提前8d成熟。  相似文献   

4.
40%乙烯利催熟香蕉的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果实成熟度为75%~85%的巴西香蕉为原料,采用不同稀释倍数的40%乙烯利溶液,一次性浸泡1min或喷雾,贮存于温度为20℃、相对湿度在80%以上的室内试验,结果表明:药后4d.各处理浓度的乙烯利催熟效果无显著差异.乙烯利的使用浓度不宜过高,经过浓度为500-1000mg/L乙烯利催熟的香蕉,营养损失不大,成熟均匀而且色泽光亮,商品性好.因此乙烯利是一种优良的催熟剂.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外源乙烯利和乙醇处理对紫果百香果的催熟效果,以八成熟的紫果百香果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乙烯利和乙醇处理对紫果百香果采后果实色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以确定适宜的处理浓度;同时研究了适宜条件乙烯利或乙醇处理对百香果膜透性、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条件下,不同浓度的乙烯利能够显著提高百香果果皮的红绿度(a*值)和果汁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对百香果均有催熟效果,其中,600 mg/kg乙烯利的催熟效果最好;低浓度的乙醇对百香果无显著的催熟效果,45%乙醇的催熟效果较好;600 mg/kg乙烯利和45%乙醇均能显著增加百香果果皮的细胞膜透性和丙二醛含量,其中,600 mg/kg乙烯利的催熟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乙烯利不同催熟方式对番茄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乙烯利对番茄果实进行株上涂抹和采下浸果两种方式的催熟,通过营养分析后得知:与自然成熟的果实相比,各催熟果实中维生素C(Vc)和茄红素的降低幅度很大;不同催熟方式之间,株上催熟、采下催熟与自然成熟三种方式的成熟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TSS)、总糖、滴定酸的含量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40%乙烯利EC对棉花的催熟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40%乙烯利EC对迟熟棉花进行了催熟效应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40%乙烯利EC1 500.0~2 512.5mL·hm-2对棉花生长有较好的调节作用,可加速棉铃的成熟开裂,提早吐絮,脱叶率增加,催熟效果明显,增产率达6.54%~21.35%.  相似文献   

8.
Medl.  AP  但建国 《广西热带农业》1989,(3):44-45,43
本研究发现采收成熟度对在25℃下贮存的 Tommy Atkins 芒果的品质影响很大。采收成熟果和半熟果时品质良好,而未熟果则品质较差。用1.0毫升/公升乙烯或乙炔处理3种成熟度的果实,均有催热效果,但未熟果催熟效果差。不用乙烯或乙炔催熟时,成熟果比半熟果和未熟果成熟快。在连续4周的采收期间,果实的成熟速度渐逐加快。乙炔对早期收果的催热效果较好,但对迟果收的效果不显著。用乙烯或乙炔处理成熟果和半熟果24小时,然后贮存在25℃下,可诱导果实同时成熟,提高品质的均匀度。这是一种有潜力的芒果催熟方法。  相似文献   

9.
通过田间模拟试验和实验室检测对不同浓度乙烯利配合追肥处理的番茄品质参数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乙烯利催熟处理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番茄的营养品质,其中乙烯利对番茄红素含量的影响最大,对番茄单果质量、总酸含量和固形物含量的影响次之,对总糖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最小。乙烯利配合追肥可明显提高番茄的单果质量、固形物含量、总糖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乙烯利结合追肥处理可明显减弱乙烯利喷施引起的番茄红素含量降低的趋势,促进催熟番茄红素含量的回升。正确施用乙烯利,既有利于番茄提早上市,又可有效保证番茄的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10.
媒体报道,有商贩用生石灰兑乙烯利药水把生芒果捂熟,然后运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批发销售。北京市食品安全办公室4月1日下午向新华社记者通报,用石灰药剂催熟的芒果不存在安全隐患。(新华网4月2日)  相似文献   

11.
棉花喷施乙烯利催熟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乙烯利的化学名称为2-氯乙基膦酸,是促进成熟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棉花催熟.乙烯利使用得当,可加速棉铃成熟开裂,不仅提高霜前花的产量,而且利于集中收花,是一项节本增效技术.利用乙烯利催熟,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果实转色前用乙烯利300、400或500ppm,或荼乙酸25.20或75ppm 喷布荔枝果穗。喷布乙烯利400ppm 的,果实重量和可溶性固形物总量均显著增加,并提早8天成熟。喷布奈乙酸25ppm 的效果也好,可提早  相似文献   

13.
采用浓度为250ppm、300ppm、500ppm及2500ppm的乙烯利对短日照黄皮洋葱进行处理,研究了不同浓度乙烯利溶液处理对抽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乙烯利对短日照黄皮洋葱延迟抽薹、降低抽薹率有较好的作用,随着乙烯利浓度的升高抑制抽薹的作用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4.
为使梨果提前上市 ,对本省主要的梨果品种——秋香梨进行自然催熟和乙烯利浸果的人工催熟处理 ,经催熟的秋香梨乙烯大量产生 ,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可滴定酸的含量上升 ,果肉软化、果皮黄化、果实散发出浓郁的香气。随采收期不同 ,呼吸强度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 ;果实品质和耐贮性亦随采收期不同而存在差异。人工催熟能加快果实的成熟进程 ,催熟效果优于自然催熟。秋香梨于 8月中下旬进行人工催熟可获得较好的果实品质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把果皮绿色或刚转红色的果实,分别在0,1000,2500或5000毫克/升的乙烯利溶液中浸泡5分钟。所有经乙烯利处理的果实加速成熟(通过果实颜色转化和果肉化学成分来鉴别果实成熟),这是因为经乙烯利处理的果实,增加花青苷和减少叶绿素含量之故。经乙烯利处理的果实、的糖份和维生素 C 含量明显增加,而酸味减少。2500毫克/升乙烯利是最适浓度,浸泡后果色一致转红。虽然乙烯利对荔枝果实有催熟作用,但果实的商品质量差。  相似文献   

16.
1.合理选用。应根据使用目的选用有效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如要催熟果实,可选用一定浓度的乙烯利等。在使用生长调节剂时,还要考虑品种、植物生长状况、气候条件和使用方法等因素的影响,故应先经过小规模试验,取得效果后才能可大面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以“金什1号”猕猴桃为研究对象,分别研究了外源乙烯对不同成熟度果实的催熟效果及温度、乙烯浓度对外源乙烯催熟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采用外源乙烯可促进盛花期123d后(SSC≥8%、DM≥18%、Hue≤110)的“金什1号”猕猴桃的软化,软化后SSC达到15.0%以上,TA降低至0.4%以下,该成熟度可以作为“金什1号”适时采收参考时间之一。温度对外源乙烯催熟效果具有显著影响,在20℃条件下10~100μl/L的外源乙烯可显著加速/果实的软化进程,10℃条件下作用效果不明显,但在20℃条件下10~100μl/L浓度范围内不同乙烯浓度对催熟效果影响不明显。同时研究还发现成熟度对猕猴桃果实成熟衰老过程中软化进程也有影响,成熟度越高外源乙烯催熟效果越明显。以上研究结果为猕猴桃早采上市及人工催熟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 1 合理选用 应根据使用的目的,选用有效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如果抑制枝梢生长,促进花芽分化,可用一定浓度的B_9;要催熟果实,可选用一定浓度的乙烯利;要控制棉花旺长,可选用一定浓度的缩节胺。在使用生长调节剂时,还要考虑品种、植物生长状况、气候条件和使用方法等因素的影响,故应先  相似文献   

19.
木薯是热带地区重要的粮食与能源作物之一,为使木薯避开寒冻害,同时达到高产优质的效果,需研究提前成熟收获技术。在木薯种植后的第五个月开始周期性地对木薯施用5种不同浓度乙烯利,并在距收获前90、60 d取样与正常收获时的鲜薯产量进行比较,以及探讨收获前90 d至收获期间的淀粉含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周期性施用600~800 mg/L浓度的乙烯利至收获前60 d可达到收获期的木薯产量和品质的要求,其中800 mg/L的乙烯利浓度对木薯催熟比较明显,可基本实现木薯避开寒冻害并提前收获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芒果快速催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状态下芒果后熟一般需要5—8天。后熟期果实糖分上升时,易于出现炭疽病、蒂腐病。药物快速催熟可以缩短后熟时间,减少炭疽病、蒂腐病的发病率,提高果实商品率。试验结果显示,对芒果快速催熟及防病的最佳处理为:3kg水 1.5包催红素 4000μl/L乙烯利 600倍可杀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