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大型溞、斜生栅藻、斑马鱼为供试生物,测定了10%噁唑酰草胺乳油对这3种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运用GENEEC模型预测噁唑酰草胺在稻田中的环境暴露值并进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10%噁唑酰草胺乳油对大型溞的48 h半最大效应浓度(EC_(50))为0.112 mg·L~(-1),属高毒;对斜生栅藻的72 h EC_(50)为1.698 mg·L~(-1),属中毒;对斑马鱼的96 h致死中浓度(LC_(50))为0.432 mg·L~(-1),属高毒.10%噁唑酰草胺乳油对大型溞、斜生栅藻和斑马鱼的生态风险均为急性高风险,在稻田环境中应谨慎使用.  相似文献   

2.
为评价不同剂型农药对水生生物的毒性影响,采用半静态试验法,测定了不同剂型苯醚甲环唑和嘧菌酯及其原药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表明,95%苯醚甲环唑原药、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400 g·L-1苯醚甲环唑悬浮剂和6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对斑马鱼96 h的LC50值与95%置信限(括号内)分别为1.05(0.93~1.13)、1.34(1.26~1.39)、1.44(1.37~1.52)、2.72(2.68~2.76)a.i.mg·L-1;93%嘧菌酯原药、10%嘧菌酯悬浮种衣剂、25%嘧菌酯悬浮剂和5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对斑马鱼96 h的LC50值与95%置信限(括号内)分别为0.67(0.64~0.72)、0.88(0.85~0.92)、1.03(0.98~1.07)、1.60(1.10~1.81)a.i.mg·L-1。依据《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不同剂型苯醚甲环唑及原药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级别均为中毒;25%嘧菌酯悬浮剂和5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级别为中毒;93%嘧菌酯原药和10%嘧菌酯悬浮种衣剂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级别为高毒。上述结果表明,不同剂型苯醚甲环唑和嘧菌酯及其原药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存在差异,毒性从高到低依次为:原药、悬浮种衣剂、悬浮剂、水分散粒剂。  相似文献   

3.
两种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评价两种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水生态的安全性,运用评价化学品对水生生物毒性的标准试验方法,测定了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1227)和双八、十烷基季铵盐(C8-10)两种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3种水生生物(斜生栅藻、大型溞和斑马鱼)的毒性。结果表明,在0.05~0.5 mg.L-1的浓度范围内,1227、C8-10对斜生栅藻的毒性表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随处理浓度的增大抑制效应增强,0.5 mg.L-1C8-10对斜生栅藻具有杀灭作用;同时1227、C8-10与斜生栅藻还存在时间-效应关系,处理后抑制率随时间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72 h时抑制率最高。1227和C8-10对斜生栅藻96 h的EC50分别为0.109、0.103 mg.L-1,对大型溞的48 h LC50分别为1.56×10-2、1.45×10-2mg.L-1,对斑马鱼的96 h LC50分别为2.36、2.19 mg.L-1。C8-10对3种水生生物的毒性均高于1227,两种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大型溞和斑马鱼的致死率(LC50)均随作用时间延长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4.
为评价血根碱对环境有益生物的风险,测定40%血根碱母药对日本鹌鹑、家蚕、斑马鱼、意大利工蜂、大型溞和斜生栅藻6种非靶标生物的急性毒性。结果显示,血根碱对日本鹌鹑急性经口 7 d-LD50值为556 mg/kg体重,家蚕急性经口 96 h-LC50值为680 mg/L,意大利工蜂急性接触 48 h-LD50 值为 37.7 μg/蜂;急性经口 48 h-LD50值为 46.2 μg/蜂;对斑马鱼96 h-LC50值为0.64 mg/L,大型溞48 h-LC50值为 0.34 mg/L;斜生栅藻72 h-ErC50为285 μg/L,72 h-EyC50为61.1 μg/L。研究表明,血根碱母药对日本鹌鹑、家蚕、蜜蜂均为低毒,而对斑马鱼、大型溞、斜生栅藻表现为高毒。血根碱具有一定风险性,其产品开发应以旱田作物有害生物防治为主。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吡唑醚菌酯等杀菌剂对火龙果溃疡病的室内抑菌活性和田间防效,为火龙果溃疡病综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吡唑醚菌酯等5种杀菌剂对火龙果溃疡病菌菌丝生长的室内抑菌活性;利用田间植株喷雾法评价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125.0、166.7和250.0 mg/kg,250 g/L嘧菌酯悬浮剂250.0 mg/kg,430 g/L戊唑醇悬浮剂215.0 mg/kg,10%己唑醇悬浮剂60.0 mg/kg和400 g/L氟硅唑乳油133.3 mg/kg对火龙果溃疡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己唑醇、戊唑醇、氟硅唑和吡唑醚菌酯对火龙果溃疡病菌菌丝生长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抑制中浓度(EC50)分别为0.0749、0.2325、0.5277和1.8572μg/mL,而嘧菌酯的抑制作用稍弱,EC50为18.5655μg/mL.田间小区防治试验结果证明,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对火龙果溃疡病有很好的防效,施药3次后,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125.0、166.7和250.0 mg/kg对茎溃疡病的防效分别在60.0%、70.0%和80.0%以上,对果实溃疡病的防效分别在65.0%、75.0%和85.0%以上.250 g/L嘧菌酯悬浮剂250.0 mg/kg和430 g/L戊唑醇悬浮剂215.0 mg/kg对火龙果溃疡病也有较好的防效,分别与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166.7和125.0 mg/kg的防效相当.10%己唑醇悬浮剂60.0 mg/kg和400 g/L氟硅唑乳油133.3 mg/kg的田间防效较差.[结论]吡唑醚菌酯、嘧菌酯和戊唑醇对火龙果溃疡病均具有良好的防效,可作为防治火龙果溃疡病的药剂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现代农业科技》2015,(15):125-126
采用半静态水鱼类毒性测试法,分别研究了3种典型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农药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表明院95%吡唑醚菌酯原药、93%嘧菌酯原药、97%啶氧菌酯原药对斑马鱼急性毒性的LC50(96 h)值分别为6.35伊10-2、0.393、0.212 mg a.i./L;根据叶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曳(GB/T 31270.12-2014)中提出的农药毒性划分标准,95%吡唑醚菌酯原药、93%嘧菌酯原药、97%啶氧菌酯原药对斑马鱼的毒性等级依次为剧毒、高毒、高毒。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8种杀菌剂对甘蔗黑穗病菌的室内毒力,为甘蔗黑穗病药剂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冬孢子萌发抑制法、担孢子增殖抑制法及菌落生长速率法测定8种杀菌剂对甘蔗黑穗病菌的生物活性.[结果]嘧菌酯、苯醚甲环唑·嘧菌酯、噻呋酰胺、吡唑醚菌酯、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啶酰菌胺、苯醚甲环唑对甘蔗黑穗病菌冬孢子萌发具有很好的生物活性,EC50分别为0.0117、0.0234、0.0636、0.1238、0.1441、13.7620和25.9300 μg/mL,而丙环唑的活性较低,EC50为155.5000 μg/mL.啶酰菌胺对甘蔗黑穗病菌担孢子增殖没有抑制作用,除嘧菌酯对“+”、“-”两种担孢子增殖的EC50分别为4.3250和5.3040 μg/mL外,其余药剂的EC50均小于1.0000μg/mL.对甘蔗黑穗病菌菌丝生长抑制作用较好的药剂依次为丙环唑、苯醚甲环唑、噻呋酰胺、苯醚甲环唑·嘧菌酯、吡唑醚菌酯、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啶酰菌胺,EC50分别为0.0145、0.0643、0.1291、0.1689、0.2535、0.6767和4.8610 μg/mL,嘧菌酯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稍差,EC50为94.5000 μg/mL.[结论]供试8种杀菌剂对甘蔗黑穗病菌不同生长时期均具有不同的生物活性,可进一步开展这些杀菌剂的田间药效防治试验.  相似文献   

8.
研究2,4-二硝基氯苯和对硝基氯苯对斑马鱼的急性毒理学作用,结果表明,2,4-二硝基氯苯的24h、48h、72h、96h的LC50分别为0.371、0.444、0.642、0.928 mg/L,毒性为高毒;对硝基氯苯的24h、48h、72h、96h的LC50分别为33.732、29.843、28.714、25.593 mg/L,毒性为低毒.  相似文献   

9.
房妮  张松林 《吉林农业》2010,(9):236-236
以静水法测试了间甲酚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间甲酚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24h、48h、72h、96hLC50分别为34.995mg/L、30.130mg/L、29.854mg/L、29.854mg/L,其安全浓度为0.299mg/L,属于中毒化合物。  相似文献   

10.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9种杀菌剂对番茄晚疫病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32%氟吡菌胺·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抑制中浓度EC50为0.875 8 mg/L;7%丙森锌·吡唑醚菌酯水分散粒剂的室内抑菌效果最弱,抑制中浓度EC50为10.846 7 mg/L;其他7种杀菌剂40%氰霜唑·烯酰吗啉悬浮剂、52.5%噁酮霜脲氰水分散粒剂、35%嘧菌酯·氰霜唑悬浮剂、15%精甲霜灵·氟吗啉可湿性粉剂、60%嘧菌酯·霜脲氰悬浮剂、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500 g/L氟啶胺悬浮剂有效抑制中浓度(EC50)依次为1.748 4、1.628 4、2.584 4、3.200 8、5.163 2、6.166 9、8.221 5 mg/L。  相似文献   

11.
4种杀虫剂对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与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农药在稻田使用后对水生生物的安全性,选择啶虫脒、丙溴磷、二嗪磷和马拉硫磷4种杀虫剂为供试药剂,分别采用静态法和半静态法研究其对斜生栅列藻(Scenedesmus obliquus)、大型溞(Daphnia magna Straus)和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3种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并进行环境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啶虫脒、丙溴磷、二嗪磷和马拉硫磷对斜生栅列藻的72h-EC50值分别为55.3,0.00509,0.249,1.69 mg·L-1,其毒性级别分别为低毒、高毒、高毒和中毒。啶虫脒、丙溴磷、二嗪磷和马拉硫磷对大型溞的48h-EC50值分别为49.2,0.00392,0.03080,0.00165 mg·L-1,其毒性级别分别为低毒、剧毒、剧毒和剧毒。啶虫脒、丙溴磷、二嗪磷和马拉硫磷对斑马鱼的96h-LC50值分别为49.8,0.706,5.12,10.9 mg·L-1,其毒性级别分别为低毒、高毒、中毒和低毒。  相似文献   

12.
3种农药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及生物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双庆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698-21700
[目的]研究代森锰锌(80%剂型)、苯醚甲环唑(10%剂型)、甲维.啶虫咪(3.2%剂型)3种农药对水生生物的安全性。[方法]以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为试验生物,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3种农药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LC50值,并进行生物安全性评价。[结果]代森锰锌(80%剂型)对斑马鱼的96 h-LC50值为3.09 mg/L9,5%置信区间为2.65~3.60 mg/L,对鱼类中等毒性;苯醚甲环唑(10%剂型)对斑马鱼的96 h-LC50值为15.30 mg/L9,5%置信区间为14.60~16.10 mg/L,对鱼类低毒;甲维.啶虫咪(3.2%剂型)对斑马鱼的96 h-LC50值为3.13 mg/L9,5%置信区间为2.78~3.52 mg/L,对鱼类中等毒性。[结论]该研究为农药的风险评估和环境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18.6;拌·福·乙(18.6;拌种灵·福美双·乙酰甲胺磷)悬浮种衣剂对大型溞、斜生栅列藻和蚯蚓的毒性及其安全性.[方法]通过接触、经口及试验毒性测定.[结果]18.6;拌福乙悬浮种衣剂对水溞48 h - ECs0值为0.168 mg/L,斜生栅列藻72 h - EC50值为9.12 mg/L,对蚯蚓的14 d -LC50值大于101mg/kg干土.18.6;拌福乙悬浮种衣剂无闪点,对包装材料无腐蚀性.[结论]18.6;拌福乙悬浮种衣剂对大型蚤为高毒级,对斜生栅列藻和蚯蚓为低毒级,在运输和存放过程中不存在任何危险.  相似文献   

14.
PFOS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及安全浓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全氟辛烷磺酸(PFOS)对斑马鱼的生态毒性效应。[方法]采用静态染毒法研究不同浓度的PFOS暴露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不同浓度PFOS暴露条件下斑马鱼出现鱼体侧翻、失去平衡、游泳能力和和呼吸能力减弱等中毒现象,随着PFOS暴露浓度的增加和暴露时间的延长,斑马鱼的死亡率也相应增加,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PFOS对斑马鱼24、48、72、96 h的半致死浓度(LC_(50))分别为26.09、9.08、3.91和2.58 mg/L,安全浓度为0.258 mg/L。根据急性毒性分级标准,判断PFOS对斑马鱼的毒性为高毒。[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掌握PFOS的生态毒性以及评价其生态风险和危害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氯霉素对水生生物的生态风险。[方法]以大型溞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浓度氯霉素对大型溞急性和慢性毒性。[结果]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氯霉素对大型溞的48 h-EC50值为175.846 mg/L,属于低等毒性。21 d慢性毒性试验中各浓度处理对大型溞生长繁殖相关指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且子代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畸形现象。[结论]该研究结果为氯霉素水生生态毒性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新颖除草剂peng-3对大型蚤的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eng-3外消旋体及2个对映体对大型蚤的急性毒性效应。[方法]选择标准动物大型蚤,探讨0,0-二甲基-1-(苯氧乙酰氧基)乙基膦酸酯及其对映体对大型蚤的急性毒性。[结果]结果表明,peng-3外消旋体及对映体对大型蚤的48h-LC50分别为0.2741、0.3685和0.2623mg/L,为高毒一类。而它们之间的毒性相差不大。[结论]该研究为水生生物的危害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草莓枯萎病菌对16种杀菌剂的敏感性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在室内测定了16种杀菌剂对草莓枯萎病菌的毒力。结果表明,戊唑醇、烯唑醇、申嗪霉素、苯醚甲环唑、腈菌唑、氰烯菌酯、吡唑醚菌酯、三唑酮、超敏蛋白、嘧菌酯、恶霉灵、乙蒜素、氨基寡糖素、多菌灵、春雷霉素和井冈霉素对草莓枯萎病菌的EC50值分别为0.1544、0.1658、0.4455、0.7891、2.9167、3.0657、3.3535、3.4188、5.0728、6.5805、7.0021、16.6701、21.2633、24.2783、35.3456和101.1356μg/mL。供试草莓枯萎病菌对不同杀菌剂的敏感性差异较大,对其中的戊唑醇最敏感。  相似文献   

18.
毒死蜱对锦鲫性腺的影响及其在鱼组织中的富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半静态法,在测定毒死蜱对锦鲫急性毒性的基础上,分析了亚致死剂量(96 h-LC50的1/5、1/10、1/20、1/40)作用30 d,毒死蜱对锦鲫(Carassius auratus)的性腺指数(GSI)的影响,并考察了毒死蜱暴露过程和清水恢复过程中锦鲫不同组织对毒死蜱的富集作用,为评价毒死蜱环境生态风险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毒死蜱对锦鲫的96 h-LC50为1.400 mg/L,0.280 mg/L的毒死蜱能够显著抑制雄性锦鲫性腺的发育,毒死蜱在其肌肉和肝脏中的富集量在处理后20 d左右达到累积和释放的动态平衡,组织中的富集量为肝脏>肌肉,清水恢复30 d各组织富集量顺序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硫化物对斑节对虾的急性毒性影响,为斑节对虾养殖的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不同盐度条件下进行硫化物对斑节对虾的急性毒性试验,计算研究硫化物的半致死浓度(LC50)和安全浓度(SC)。[结果]盐度为25的条件下,24、48、72和96 h LC50分别为16.6、14.7、14.5和10.5 mg/L;盐度为20的条件下,分别为11.3、9.6、7.8和7.3 mg/L;盐度为15的条件下,分别为10.4、9.4、7.7和7.0 mg/L;盐度为10的条件下,分别为5.9、5.7、5.5和4.3 mg/L;盐度为5条件下,分别为4.1、2.3、1.4和1.0 mg/L。在盐度为25、20、15、10和5的条件下,硫化物对斑节对虾的SC分别为1.1、0.7、0.7、0.4和0.1 mg/L。[结论]盐度对硫化物的毒性有较大的影响,盐度越低,硫化物对斑节对虾的毒性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