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集束化护理理念在乳腺癌化疗过程中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在我科行乳腺癌术后化疗的患者100例为对照组,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行乳腺癌术后化疗的患者10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对乳腺癌化疗期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根据集束化护理理念,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对护理人员、患者及家属进行集束化风险管理干预。对两组的静脉渗漏、静脉栓塞及静脉炎等风险事件进行观察统计。结果观察组发生静脉2渗漏、静脉栓塞和静脉炎共10例(10.0%),对照组为20例(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3.922,P〈0.05)。结论根据集束化护理理念采取一系列措施可以有效控制乳腺癌化疗患者风险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护理风险因素,探讨护理风险管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0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护理风险发生情况,与2014年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后神经内科70例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实施正确有效的护理风险防范措施,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风险发生率(8.57%)明显低于对照组(3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降低神经内科护理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确保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儿科输液室中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输液患儿240例,按年龄分层随机抽样分组,接受优质护理患儿120例为观察组,接受传统模式护理患儿12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病人满意度及护理投诉率。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病人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投诉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明显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减少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儿童输液室易于发生护患纠纷的原因并寻求对策.方法 通过对儿童输液室2008年1月-2011年12月发生的护患纠纷进行分析归类,提出对策并观察实施对策后的效果.结果 护患纠纷明显减少了,2012年1月-12月的护理服务满意度均为95%以上.结论 有针对性地分析护患纠纷的原因并制定相应对策,可以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输液室是护患纠纷易发场所,而妇幼医院的服务对象为儿童妇女这一特殊人群,对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认真分析护患纠纷产生的原因及探讨对策,对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提升妇幼保健地位都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全程陪伴分娩服务模式助产的效果。方法:按知情同意、自主选择的方法,将300例产妇分为两组,对照组150例采用传统分娩服务模式,观察组150例实施全程陪伴分娩服务模式。结果:观察组的顺产率为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3%;其剖宫产率为15.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5.3%;观察组的产后2h出血量为(170.8±87.2)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24.6±98.5)mL;观察组的第一产程、第二间程度及总产程度均比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产妇及家属满意度为98.0%,观察组则为99.3%。两组的新生儿窒息率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陪伴分娩服务模式能促进自然分娩,提高产科质量,满足产妇及家属要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对产妇产程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医院接受分娩的产妇140例,按照患者是否要求无痛分娩分成2组,每组70例。对照组产妇未实施任何镇痛措施,观察组产妇实施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和生产情况。结果:两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和产钳助娩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活跃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剖宫产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能有效缩短活跃期时间,加速产程进度,减少产妇疼痛,降低剖宫产率,并且对母婴结局无明显不良影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助产模式对分娩的影响。方法:选取的对象均为单胎头位初产妇,在产程中由助产士进行"一对一"全程陪伴至产程结束共204例,其中A组为镇痛组98例,B组为非镇痛组106例,并与传统交接班制助产模式进行分娩的C组120例进行对比,观察分娩结果和产妇满意度。结果:A、B两组与C组比较剖宫产率降低,产后出血量减少、A、B组产妇总产程时问均短于C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A、B两组高于C组;A组疼痛改善明显(P<0.05,P<0.01)。A组和B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C组(P<0.05)。结论:全程陪伴分娩的助产模式,缩短产程,降低产后出血率,结合镇痛分娩更能有效提高产科护理质量和产妇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医院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接收的产妇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则行母婴床旁护理,对比两组母乳喂养知识掌握程度、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两组经护理后,观察组母乳喂养知识良好率(91.0%)明显优于对照组(70.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8.0%)亦明显高于对照组(76.0%);且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应用于产科护理过程中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临床实习护生护理风险管理意识,树立法制观念,使其自觉遵纪守法,以保证医疗安全。方法通过讲座、案例、文字、多媒体相结合的方式对实习护生进行护理风险管理教育。结果152名实习护生在护理风险管理教育前3个月,发生严重医疗差错4宗,一般差错36宗,纠纷6宗;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教育后3个月,发生严重医疗差错0宗,一般差错12宗,纠纷0宗,其一般医疗差错和纠纷的发生率明显均明显低于护理风险管理教育前(P〈0.01或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教育在防范实习护生发生医疗纠纷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对SimMOM高级妇产模拟人在《妇产科护理学》助产方向实验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以学校60名本科护生作为研究对象,每组3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模拟人模型教学方式,实验组采用SimMOM高级妇产模拟人模型教学方式。对两组护生的教学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的考核成绩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imMOM高级妇产模拟人能够提高《妇产科护理学》助产方向课程中护生考核的成绩,培养了护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升《妇产科护理学》助产方向实验教学质量,为护生在今后助产工作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护理风险管理在外科围手术期患者中安全管理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7-12月我院手术患者80例设为对照组,2014年1-6月同病区的手术患者80例设为实验组,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护理管理模式,实验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模式。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安全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护理安全评分高于对照组[(97.9±1.3)vs(90.0±2.9),P〈0.01],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2%vs 10.0%,P〈0.05),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7.5%vs 88.8%,P〈0.05)。结论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可提高管理者及各级护士的风险意识,保证围手术期患者护理安全,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孕妇在孕期合理营养以及体重控制对其分娩结果的影响,以帮助孕妇顺利分娩,确保孕妇及胎儿的健康。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的孕妇资料60例,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0产妇给予常规保健检查以及孕期指导,而观察组30例产妇则选择采用孕期体重控制以及营养控制的方式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在怀孕分娩的整个时期,记录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和新生儿体重等等有关数据,以便结果分析。结果:通过数据分析得出,观察组30例产妇相比较对照组产妇的分娩情况普遍较为顺利和理想,难产率及巨大儿发生率相比较对照组产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产妇孕期的合理营养以及体重控制能够有效减少婴儿巨大儿的概率,能够有效降低难产概率,有利于孕妇健康生产以及产后恢复,建议临床上广泛使用此种孕妇分娩照顾方式,帮助孕妇顺利生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高助产士在实习期间的实际操作能力。方法选取实习助产士3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对护生带教,观察组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带教。对两组助产实习生的专业理论知识进行试卷考核,临床助产基本操能操作达标情况进行模拟操作考核,同时对观察组实习生和带教老师的双相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观察组各项考核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对助产操作的自信心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情景模拟教学方法在临床助产专业教学中效果显著,有助于对助产士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四级管理法在预防护生发生针刺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2014年实习的护生为研究对象。其中2013年护生为对照组,共406人;2014年护生为干预组,共375人。干预组实行护理部——护士长——带教老师——护生四级管理法,对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发生针刺伤进行全面管理,具体分析护生发生针刺伤的相关因素,改进并实施更完善的护生职业暴露培训方案。结果:实习期内,对照组、干预组护生针刺伤发生率分别为5.66%、2.93%。通过运用四级管理法的分析和评价,很快找到护生发生针刺伤的原因,通过整改和培训大大降低了护生发生针刺伤的风险,提高了实习生的满意度。结论:四级管理法是保障护生职业安全,提高护生满意度,降低针刺伤发生率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早期实施心理干预对降低产后抑郁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166例产妇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3例。观察组从围产期开始实施心理干预,至产后1个月,对照组予一般护理干预。两组均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比较两组产妇干预前后的抑郁评分及抑郁症的发生率。结果干预后,两组的HAMD评分均明显降低,且以观察组更为明显(P〈0.01);观察组抑郁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0%vs 16.9%,P〈0.05)。结论早期实施心理干预能有效提高产妇心理健康水平,直接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穴位配合乳房按摩对剖宫产术后产妇乳汁分泌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剖宫产术后的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按照产科常规进行乳房护理,观察组术后4 h开始在产后3 d内施行每日2次的穴位配合乳房按摩,比较两组术后泌乳始动时间、泌乳量及乳房胀痛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泌乳始动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的;两组术后48 h泌乳量情况显示观察组泌乳量明显多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第2、3天乳房疼痛的发生情况明显轻于对照组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进行早期穴位配合乳房按摩可使产妇泌乳时间提前,泌乳量增加,减轻乳房胀痛,促进母乳喂养成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输液室护士静脉留置针穿刺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40名护士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人,观察组采用路径化模式培训,对照组采用传统方式培训。3个月后比较两组护士穿刺成功率、患者满意度、穿刺纠纷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士穿刺成功率、患者满意度、穿刺纠纷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穿刺失败投诉率降低(P0.05)。结论应用护理临床路径方法对护士静脉留置针穿刺进行培训,可以明显提穿刺成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对体检人员进行全程护理的效果.方法 1 364例体检人员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8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全程护理.结果 实验组护患纠纷和体检不适的发生率分别为0.4%、0.6%,对照组则分别为3.1%和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实验组的体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肥胖产妇在剖宫产手术过程中采用超声定位下硬膜外穿刺置管方式进行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医院产科接受剖宫产手术的肥胖产妇6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硬膜外穿刺方式进行麻醉;观察组采用超声定位下硬膜外穿刺置管方式进行麻醉。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剖宫产手术麻醉效果、麻醉原因导致的母婴不良事件例数、麻醉前准备时间、麻醉穿刺时间、麻醉起效时间、术后住院总时间。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剖宫产手术麻醉总有效率达到96.7%,高于对照组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仅有1例麻醉原因导致的母婴不良事件发生,少于对照组的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准备时间、麻醉穿刺时间、麻醉起效时间、术后住院总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肥胖产妇在剖宫产手术过程中采用超声定位下硬膜外穿刺置管方式进行麻醉,可以减少麻醉原因导致的母婴不良事件,缩短麻醉时间,提高剖宫产手术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自制冰敷袋应用于自然分娩后会阴切口的效果。方法将我院产科自然分娩78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产妇自然分娩后会阴切口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会阴切口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自制冰敷袋冰敷护理,评价两组产妇会阴切口疗效、会阴切口疼痛评分、产后出血量、产后首次排尿时间、产后活动情况等指标。结果 (1)观察组产妇会阴切口冰敷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4.9% vs 74.4%,P<0.05);(2)观察组产妇产后4h内疼痛指数明显低于同期的对照组(P<0.01);(3)产后首次排尿时间<3h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94.9% vs 46.2%,P<0.05);(4)观察组产妇产后下床小便、开始照顾婴儿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5)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与开始母乳喂奶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自然分娩后会阴切口应用自制冰敷袋护理可显著消除会阴切口肿胀、减轻伤口疼痛、促进伤口愈合、减少产后尿潴留,提高产妇自理能力,利于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