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应用微卫星标记分析东乡野生稻遗传多样性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SSLP标记对东乡野生稻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 ,在 14对SSLP标记引物中 ,12对引物扩增的产物呈现多态 ,多态性探针百分率为 85 .71% ,共扩增出 70条多态性带 ,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多态性带 5 .83条 ,表明东乡野生稻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东乡野生稻 9个居群内及居群间存在一些差异较大的材料 ,同时也存在一些相同或遗传距离很小的材料 ;居群内平均遗传距离为 0 .2 3~ 0 .4 7,居群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 .4 0~ 0 .5 5 ,居群间的遗传距离略大于居群内的遗传距离 ,为此 ,必须对东乡野生稻现有居群进行严格的保护。  相似文献   

2.
以云南省种植的4个西南桦品系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良CTAB法提取DNA,以普通商品品系作对照,运用SSR分子标记技术,采用UPGAM进行聚类分析,对4个西南桦品系的遗传多样性、遗传距离和遗传聚类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从121对引物中筛选出4对具有特异性的引物进行SSR-PCR扩增,共扩增出60个位点,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95.00%,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326 5,Shannon信息指数I为0.489 7,居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211 4。西南桦样本具有较高水平的遗传多样性,且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品系内;品系1与2的遗传距离最近(D=0.089 1),品系3与4的遗传距离最远(D=0.172 7)。5个西南桦品系共聚为3类:品系1和品系2聚为一类;品系4与商品种聚为一类;品系3独为一类。  相似文献   

3.
雅江报春天然居群RAPD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标记检测3个雅江报春天然居群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28个引物共扩增出173条片段,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6条,其中多态性带纹为82条(47·4%)。材料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4584,17个植株可被聚为四类。居群间随海拔差异的增大,遗传距离增大,遗传关系较远。居群内木格措居群遗传多样性较高,木格错居群与理塘居群遗传关系较近,康定居群与木格错居群分离出差异较大的个体。  相似文献   

4.
江西三清山华东黄杉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江西三清山5个华东黄杉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和居群遗传结构.用10个引物对5个居群共45个样品进行扩增,共得到76条清晰的扩增带,其中68个位点为多态性位点.在物种水平上,多态性百分率(PP8)为89.47%,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282 7,Shannon's信息多样性指数(I)为0.432 2.在居群水平上,多态性位点百分率在56.58%~85.53%,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191 3~0.282 7,Shannon's信息多样性指数为0.290 5~0.432 2.物种和居群遗传多样性水平都较高,居群间产生了一定的遗传分化(Gst=0.209 0,Φst=14.05%).由UPGMA聚类分析可知,1(SGTH)和2(LQJ)两个居群优先聚类,4(LM)和5(YJF)聚为一支,居群的亲缘关系与地理距离及海拔高度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采用简单重复序列(SSR)分子标记技术,对19份分别来源于同一花序的贵州野生白三叶样品进行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利用20对引物共扩增出207个条带,其中178个条带具有多态性。20对引物多态性位点的比例为76. 92%~92. 31%,平均多态性为85. 99%。20对引物对19份白三叶材料SSR的PCR扩增条带的多态信息含量为0. 380 6~0. 499 7,平均为0. 463 2。在相似系数为0. 60时,把19份白三叶材料划分为3大类。第1类是W18,最早被分开独立成一类,从SSR标记来看,W18与其余材料的亲缘关系较远。第2类包括W2和W13,表明这2个居群间亲缘关系较近,遗传差异不大。第3类为剩下的16个品种,居群间的遗传关系较复杂。  相似文献   

6.
花椒种质资源的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30条RAPD引物对21份花椒种质资源的DNA进行了扩增,计算了样品间的遗传距离并进行了聚类分析。共扩增出257条谱带,其中多态性谱带186条(占72.37%),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多态位点6.2个。21份种质材料间均存在遗传差异,其中韩城红葡萄椒和韩城大红袍遗传距离最近,平均遗传距离为0.290 4;凤县野生构椒和韩城白葡萄椒的遗传距离最远,平均遗传距离为0.833 6;同一种质资源内个体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其中山东大红袍个体间差异最大,个体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087 2,但临夏一号和凤县大红袍2份种质内个体间均未检测到差异。当遗传距离取0.529 7~0.576 3时,21份花椒种质资源可以聚类为3组,当遗传距离取0.496 3~0.503 7时,可聚类为7组。RAPD多态性分析从分子水平上反映出了花椒种质资源复杂的遗传背景;为花椒品种的鉴定与分类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小麦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Rf6的ISSR标记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小麦T型恢复系 2 114和不育系ND4 4A配制杂交组合 ,并以 14 7株个体组成的F2 分离群体作为恢复基因的标记群体。用 4 3个ISSR引物对两个亲本进行了扩增 ,发现 18个引物能在两者间产生明显的多态性 ,其中引物UBC 80 8、UBC 84 8在 2个亲本间以及可育池和不育池间都能产生一致、稳定的多态性。用这 2个引物在F2群体中进行扩增。经连锁分析 ,证明这 2个标记与小麦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Rf6连锁 ,遗传距离分别为7.9cM和 4 .9cM。用 181对SSR引物对两个亲本进行扫描 ,其中有 34.3%SSR引物能在亲本间扩增出多态性 ,但没找到与Rf6连锁的SSR标记。对ISSR、SSR等方法在小麦中的多态性比例进行了比较 ,发现ISSR具有更高的多态性 ,特别是在外源基因的检测中能提供更丰富的遗传信息。  相似文献   

8.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标记,对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香果树(Emmenopterys henryi)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进行了分析.12个随机引物对9个香果树居群173个个体的DNA样品进行扩增,共检测到182个扩增条带,其中100条为多态条带,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54.95%;香果树总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I)为0.2838,Nei指数(h)为 0.1900,表明种水平的遗传多样性较高.而居群水平的遗传多样性较低,PPB平均为16.48%,I平均为0.0914,h平均为0.0622.AMOVA分子差异分析表明香果树居群间遗传分化程度高,74.76%的变异存在于居群间,25.24%的变异存在于居群内.香果树居群间的基因流很低,为0.2434.9个居群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1653,遗传距离与居群间的地理距离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利用算术加权平均数法(UPGMA)对香果树居群进行聚类,结果9个居群可分成浙江省内和省外两大类群.  相似文献   

9.
[目的]筛选更优的ISSR-PCR扩增产物电泳检测方法,分析我国华东地区野生菰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为建立和完善菰植物种质库及合理开发与利用菰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挑选7条ISSR引物对华东地区9个野生菰居群104份材料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其ISSR-PCR产物分别采用2%琼脂糖凝胶电泳和5%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检测.[结果]2%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显示,华东地区野生菰的多态性位点百分率(PPB)为63.49%、观测等位基因数(Na)为1.6349、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3012、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e)为0.1871、Shannon's信息指数(I)为0.2908、居群间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3922、遗传相似系数(Gs)变化范围在0.8293~0.9775;其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当遗传相似性系数阈值为0.885时,9个野生菰居群被分为两大类,SH(上海)和PYH(鄱阳湖)居群归为一类,其他7个居群归为另一类.5%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结果显示,华东地区野生菰的PPB为78.03%、Na为1.7803、Ne为1.2762、He为0.1804、I为0.2914、Gst为0.5086、Gs变化范围在0.7679~0.9837;其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当遗传相似性系数阈值为0.850时,9个居群也被分为两大类,其中PYH居群单独为一类,其他8个居群归为另一类.[结论]我国华东地区野生菰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丰富,居群间和居群内变异显著,基于ISSR分子标记的野生菰遗传多样性采用5%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检测可获得更可靠的遗传图谱,而2%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更适合早期的ISSR分子标记引物筛选.  相似文献   

10.
研究影响佛手瓜SRAP扩增反应的主要因子,建立佛手瓜SRAP反应的优化体系,利用SRAP技术对福建省10个佛手瓜栽培种进行亲缘关系分析.筛选出10对具有较高扩增多态性的引物组合,共扩增出条带114条,其中62条为多态性条带,多态率为54.38%.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当遗传距离为0.20时,可将10个品种分为3个类群;遗传距离为0.35时,10个品种聚为一类,表明10个佛手瓜品种的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11.
SSR analysis on genetic diversity of 30 samples was carried out.Five primers selected from 36 primers were used to amplify 30 samples in this experiment,PCR products were separated by 6%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ilver staining and photographed.The results of SSR were analyzed by UPGMA clustering.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 total of 21 gene alleles were detected by 5 SSR primers.The number of alleles ranged from 2 to 5 with an average of 4.2.PIC range was 0.257-0.921,with an average of 0.543.The average coefficient of genetic similarity of SSR markers among materials was 0.432.Some of cabbage cultivars in the experiment were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except cultivars which come from Japan.  相似文献   

12.
采用RAPD和ISSR 2种分子标记分别对福建省7个地区8个烟粉虱自然种群的80份样品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筛选出4条RAPD引物和4条ISSR引物,从80份样品的DNA中分别扩增2 240和1 776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分别为2 000和1 728条,说明福建地区烟粉虱自然种群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聚类分析表明,福建地区8个自然烟粉虱种群可分为2大类群,采自龙海变叶木种群单独聚为1类,说明与其他种群存在较远亲缘关系,推测为不同生物型;遗传距离分析说明福建不同种群在遗传相似性上与地理分布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西藏拟溞Daphniopsis tibetana4个群体(新疆赛里木湖、西藏色林错、纳木卡错和班戈湖)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用21个随机引物对4个群体80个样本进行了随机扩增,从中筛选出5个扩增效果比较稳定的引物,共得到多态位点为25个。利用POPGENE32分析表明,西藏拟溞各群体遗传变异由高向低依次为色林错(SLC)〉赛里木湖(SLM)〉纳木卡错(NMKC)〉班戈湖(BGH)。根据遗传距离结果,采用UPGMA和NJ方法分别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赛里木湖(SLM)和色林错湖(SLC)两群体亲缘关系较近,纳木卡错(NMKC)与班戈湖(BGH)两群体之间的亲缘关系比较近。  相似文献   

14.
采用形态特征分析和RAPD技术对采自广西北海、防城和广东湛江的施氏獭蛤Lutraria siebaldii 3个自然群体和越南大獭蛤Lutraria maxima 1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用20条引物从施氏獭蛤3个群体和越南大獭蛤1个群体的145个样品中共扩增出428条带,大小为125~5 000 bp,每条引物扩增出6~17条带;多态位点比例为76.1%~91.9%,平均多态位点比例为84.5%,遗传距离为0.1321~0.2441;对施氏獭蛤3个群体和大獭蛤1个群体进行UPGMA聚类分析,施氏獭蛤北海群体和防城群体先聚为一体,再与湛江群体聚类,最后与越南的大獭蛤群体聚为一个整体;用8条引物可以区分施氏獭蛤3个自然群体和大獭蛤群体,可作为群体特征标记;形态差异分析结果显示,湛江、北海和防城施氏獭蛤3个群体的形态较接近,而越南大獭蛤群体的外部形态和遗传距离均与施氏獭蛤3个群体差异较大,已分化成为同属不同种;主成分分析表明,主成分1、主成分2和主成分3的贡献率分别为49.13%、17.18%和14.02%,累计贡献率为80.33%;施氏獭蛤3个群体判别函数的判别准确率P1为88.9%~100.0%,P2为86.7%~100.0%,综合判别率为95.9%。这说明施氏獭蛤3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均处于较高水平,种质状况良好,且具有很好的养殖前景。  相似文献   

15.
广西地方玉米种质和加拿大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45份广西地方玉米品种和15份加拿大改良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为更好地利用地方品种拓宽广西玉米种质的遗传基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混合取样法(每个群体中随机提取4个混合样本,每个样本包括10个单株)和SSR分子标记技术进行研究。【结果】70对SSR引物在60个群体的240份样本中扩增出245条等位基因,每对引物检测出的等位基因数目为2~6条,平均每个位点3.5条。加拿大的15份群体和广西的45份地方品种分别聚为二大类群。加拿大的15份群体又可以分为硬粒型和马齿型两个亚群。在45份广西地方种质中,同样可以分为硬粒型和马齿型两个亚群;糯玉米没有单独聚类,而是分散在硬粒型类群当中。【结论】广西亚热带种质比温带的加拿大种质具有更大的遗传变异,研究这些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可更好地扩增广西玉米种质的遗传基础,对玉米育种中发现潜在突破性种质可能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克氏原螯虾4个地理群体遗传差异的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玮  阮龙  宋光同  陈义红  何吉祥  汪翔  丁凤琴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1861-11862,11876
[目的]对克氏原螯虾4个地理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状况进行调查,为克氏原螯虾遗传育种、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应用RAPD技术对怀远县(HY)、盱眙县(XY)、潜江市(QJ)、升金湖(SJH)4个地理群体的克氏原螯虾各30个个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所挑选的上海生工200个随机引物中,共有20个引物扩增出清晰稳定的片段。遗传距离显示克氏原螯虾群体间有一定遗传分化,其中怀远群体和潜江群体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大(0.3333),潜江群体和升金湖群体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小(0.2203)。怀远群体内的遗传相似系数最高(0.9187),盱眙最低(0.8900)。[结论]淮河水系的怀远群体和盱眙群体聚为一支,长江水系的潜江群体和升金湖群体聚为一支。  相似文献   

17.
基于SRAP分子标记技术研究浙产栀子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浙产栀子种质遗传多样性,进一步开展该物种保护及品种选育,利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从多态性检测、遗传多样性水平及聚类分析揭示栀子种质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从88对SRAP引物中筛选6对引物用于浙江居群、华中居群、西南居群的21份栀子的SRAP-PCR,共获得98条扩增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87条,在物种水平上,多态性比率(PPB)为88.78%,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515 2,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308 9,Shannon's指数(I)为0.465 1;在居群水平上,PPB为53.06%~77.55%,H为0.212 0~0.258 1,I为0.309 4~0.390 4;3个居群的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235 6,即76.44%的遗传变异在种群内进行,基因流(Nm)为1.621 8,证明居群间存在一定的基因流动(Nm>1);UPGMA聚类结果表明,21份样品分成4组,华中和西南居群各聚成一支,浙江居群被分成二支。本研究表明,栀子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居群间存在一定的基因交流,可为栀子新品种选育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对不同来源的13个膏桐居群进行种子品质和ISSR分子标记遗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各居群种子的百粒重、种仁含油率、种子含油率、蛋白质、淀粉及可溶性糖含量均差异显著(P0.05);PZH(攀枝花)居群种仁含油率(60.52%)和种子含油率(39.33%)均为最高,可作为高脂肪品种选育的亲本材料;YNE(印尼)的蛋白质含量(21.92%)最高,可作为高蛋白饲用品种选育的亲本材料。(2)利用9个ISSR引物对13个膏桐居群39份材料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共扩增出74个位点,其中61个位点为多态位点,多态程度高达82.43%;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范围为0.30~0.95。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当以相似系数为0.73来划分时,39份材料可聚为11类,包括9个复合类和2个独立类。说明供试膏桐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很高。  相似文献   

19.
利用RAPD技术对管角螺(Hemifusus tuba Gmelin)4个自然群体(广西北海、广东湛江、浙江温州、江苏连云港)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所选择的19条有效引物在4个自然群体200个个体中总共产生182个扩增片段,片段数量为19 983个,片段大小在250~2 500 bp之间。其中每条引物可产生4~17条带,平均5.28个位点。4个自然群体共检测到149个多态位点,多态位点比例为81.87%,其中北海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最高,占66.48%,其次是湛江群体为47.25%,温州群体为44.51%,连云港群体为36.81%。4个群体中均未检测到各群体特有的扩增带。4个自然群体管角螺的Nei’s指数和Shannon指数表现为一致性,表明遗传多样性在4个自然群体的大小为北海群体>湛江群体>温州群体>连云港群体。4个自然群体的遗传距离在0.054 2~0.137 4之间。基于群体间遗传距离的值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4个群体中,北海与湛江群体首先聚在一起,温州与连云港群体随后聚在一起,最后4个群体聚在一起。研究亮点:利用RAPD技术首次对我国管角螺4个不同分布区自然群体的DNA多态性进行种内遗传差异分析,并...  相似文献   

20.
不同倍性团头鲂群体遗传变异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鲤的微卫星DNA标记中筛选4对有效引物,进行不同倍性团头鲂遗传变异的微卫星DNA分析。结果表明:(1)4对引物中有2对能在不同倍性团头鲂五群体中探测到多态性,其等位基因数为4~6个,大小在131~307bp之间。发现两个等位基因(MFW19—175和MFW19—256)可作为异源3n特异的微卫星DNA标记。(2)不同倍性团头鲂五群体内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0.0562~0.2887,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0315~0.1969,平均遗传距离为0.0395~0.1542,不同倍性团头鲂群体存在较大的遗传变异。(3)反交3n、异源3n、正交3n和同源4n—F1群体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均显著地高于2n群体(P〈0.05)。(4)分子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五群体分子系统树分成明显的两支,同源4n—F1、正交3n、反交3n和异源3n为一支,2n为另一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