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宝兴鸭茅品种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国内外收集的鸭茅种质资源进行综合评价之后,开展了一系列育种研究.采用细胞学等研究手段,发现我国西南区野生鸭茅种质资源除四倍体外,尚有二倍体广泛分布.所有四倍体鸭茅在产草量、品质、适应性和抗逆性等方面均优于二倍体.通过多年的选育,育成了优质、高产四倍体新品种宝兴鸭茅,并于1999年经全国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登记为新品种.在重点介绍该品种选育推广的基础上,对品种特征特性、栽培技术要点等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2.
30多午来收集和保存广西地方栽培的桑树种质资源250份、野生桑资源30多份;从省外、国外引进和保存桑树种质资源211份:用鲁桑、白桑等与广东桑杂交选育成的中间类型种质资源71份:用82个桑树杂交组合的后代植株2万多株诱变创造桑树人工四倍体种质603份;从四倍体种质的杂交后代及四倍体种质与二倍体种质的杂交后代选育出多倍体种质120多份。利用桑树种质资源育成高产优质杂交桑“桂桑优12”、“桂桑优62”已推广种植130多万亩;新育成的优良三倍体杂交桑“桑特优2号”、“桑特优1号”、“桑特优3号”均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正在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3.
中国野生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种质资源非常丰富,但育成品种较少。为选育更多优良狗牙根新品种以供草坪建植应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自2000年起开展了狗牙根新品种的选育研究,从国内外收集的狗牙根种质资源中筛选出坪用性状优良的种质,经过连续多次单株选择和扩繁、坪用价值系统评价、品种比较试验、区域试验及生产性试验,选育出坪用性状优良的狗牙根新品种‘桂南’狗牙根,于2020年审定通过。‘桂南’狗牙根具有质地细腻、草坪密度大、均一性好、绿色期长、成坪速度快等特点。适于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作为景观绿化和水土保持草坪建植。本研究对‘桂南’狗牙根的选育过程、品种特征特性、栽培技术要点等进行总结,为‘桂南’狗牙根新品种的推广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二倍体桑品种7707的新梢芽为材料,用0.4%秋水仙碱+3%二甲亚砜的混合液诱导染色体加倍,获得多个变异芽植株,将变异芽植株嫁接繁殖,并进行单株选择、系统选育和品种比较鉴定试验,获得性状表现稳定的四倍体桑树新品种,2014年通过安徽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皖桑优1号。该人工四倍体桑树新品种在区域适应性鉴定中与二倍体桑树品种湖桑32号比较,桑叶年产量增加18.75%,桑叶养蚕的产茧量提高6.18%,茧层量提高5.63%,并且抗寒性及抵抗桑疫病、桑黄化型萎缩病的能力较强,是一个综合性状优良、丰产性好、抗逆能力较强的四倍体桑品种,适合在长江流域蚕区栽植。  相似文献   

5.
利用人工诱导创造的桑树多倍体品系为亲本材料,选育适合四川蚕区栽植的优质、高产和抗逆性强的桑树品种。从引进的化学诱导桑树四倍体材料国桑21号的植株中,选择出目标性状优良的株系,再经过株系选育和品种比较鉴定试验,育成人工同源四倍体桑树品种团桑11号。新品种2009—2012年在四川省多点进行的区域适应性鉴定试验中与二倍体对照品种湖桑32号相比,桑园单位面积产叶量增产27.88%,桑叶养蚕的万头茧层量提高4.60%,100 kg桑叶产茧量提高4.02%,表现出多倍体桑树品种生长旺盛、叶片肥厚、米条长产叶量高、秋叶硬化迟等特性,并且具有耐干旱和对桑黑枯型疫病的较强抵抗力等特点。新品种于2013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于在四川省及其他相似生态条件蚕区的平原、丘陵和山区缓坡地栽植。  相似文献   

6.
通过人工诱导加倍桑树染色体的方法,获得丰产性能更优的桑树多倍体品种。将鲁桑系二倍体杂交组合塔桑×农桑14号F1代的幼苗,用秋水仙碱处理诱导出人工四倍体植株,经过对优良人工四倍体株系的选择、扩大繁殖以及区域适应性鉴定试验和农村生产试验,2011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为强桑2号。该人工四倍体桑树新品种在区域性试验中与对照二倍体桑树品种湖桑32号比较,桑叶增产18.93%,桑叶养蚕的万蚕茧层量提高3.03%,并表现出抗桑疫病、抗旱耐瘠等特点。新品种适合在长江流域蚕区栽植。  相似文献   

7.
牧草品种匮乏已成为制约河北省草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之一。立足牧草品种选育现状,分别从牧草种质资源收集评价技术、育种技术、新品种审定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在总结归纳的基础上,针对河北省不同生态区对抗逆、优质牧草新品种的需求,提出了河北省牧草育种未来重点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龙牧801号和龙牧803号苜蓿,是1976~1992年间黑龙江省畜牧研究所用野生二倍体扁蓿豆(MelissitusruthenicusC.W.chang)与地方良种四倍体肇东苜蓿(Medicsgosativazhaodong)进行远缘有性杂性育成的两个异源四倍体苜蓿新品种。1993年由全国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评审通过,经国家农牧渔业部批准为育成品种。龙牧801号苜蓿抗逆性强,龙牧803号苜蓿以丰产性好为其主要特点。两个品种的植物学特征、生物特性和生产性能分述如下:1植物学特征两品种均为豆科苜蓿属草本植物。二倍体与四倍体杂交成为异源四倍体,多表…  相似文献   

9.
“金谷大枣”是从山西省太谷县枣主产区优良种质资源中选育出的干鲜兼用枣新品种。2011年1月通过山西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金谷大枣”。  相似文献   

10.
《北方蚕业》2008,29(3):70-70
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蚕桑丝绸研究所科研人员选育成功的家蚕新品种陕蚕六号、四倍体桑树新品种陕桑402通过了由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专家鉴定。  相似文献   

11.
三倍体桑树新品种鲁插1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优质、高产、发根力强、抗寒、耐旱为桑树新品种的选育目标,选择人工四倍体桑树品种鲁诱1号为母本,二倍体桑树品种育2号为父本,通过杂交育种的方法,选育出三倍体桑树新品种鲁插1号。新品种的主要性状特点是:中生中熟,节间较密,叶片肥大,长势旺盛,全年产叶量比对照品种湖桑32号提高18.21%;叶质优良,万蚕收茧量比对照品种提高6.5%;有较强的抗寒耐旱性能;发根力强,适宜硬枝扦插。新品种已通过北方蚕业科研协作区桑树品种审定,在农村中试和扩大试验中均表现出突出的丰产性能,并可扦插育苗,适合在黄河流域蚕区栽植。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从种质资源收集、品种选育、种子生产和质量管理等方面总结了我国草种业发展取得的成就,分析了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建设草种强国的建议。我国已初步建立了完整的草种业体系,已成为世界草种质资源保存大国,自1987年实施品种审定制度以来,已审定通过了651个草类植物新品种,在利用乡土植物优异基因和内生真菌创制新种质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所育成品种基本可满足一般生产需求。种子田常年保有面积10万hm2左右,年产种子约10万t。已在全国建立了5个部级检验中心,并在品种审定、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DUS)测试,种子立法等方面建成了较为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面临的挑战是种质资源收集不及我国现有饲草种质资源数的50%,对已有种质资源评价、鉴定工作不足,缺少用于生态修复的草种和草坪草品种。根据国家生态修复规划,每年需草种7万t,目前缺口巨大,每年进口草种5万t左右,主要是高质量商品草和草坪草用种。质量管理体系中缺少种子认证。建议进一步加强种质资源收集、评价与利用;加强乡土草、草坪草及放牧型牧草选育;建立大规模草种生产基地及成果转化渠道;完善种子质量管理体系及提高对草的认识,从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发展政策等方面予以支持。  相似文献   

13.
江西省茶树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树种质资源是茶树新品种选育的基础,对江西省茶树种质资源的考察征集、鉴定评价和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对江西省茶树种质资源现状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利用前景进行探讨,供江西省茶树资源研究及新品种选育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我国肉鸽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品种选育的严重滞后为切入点,首先强调了种质资源是肉鸽产业发展的基础,要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具体在于:开展肉鸽品种资源的调查、发掘及收集,构建肉鸽种质资源评价及保护技术体系,建立肉鸽良种繁育体系和标准化体系,加快审定及推广国内现有的重要优良品种,创新和培育高产、优质新品种(配套系)。同时提出了开展肉鸽育种领域前沿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重点在于:肉鸽分子育种新技术研究,肉鸽前沿科学技术研究,肉鸽有关重大科学问题研究,基于肉鸽基因组学的重要性状的系统生物学研究等领域。通过上述两方面的高度重视和切实强化,突破我国肉鸽种质资源研究和品种选育工作滞后的瓶颈,为肉鸽产业的稳步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调查了桑树不同杂交组合实生苗人工诱变选出的317份四倍体、10份三倍体及77份二倍体种质资源的自然感染花叶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按相对感病指数的大小评价各资源对花叶病的抗性,选出了抗病型资源四倍体19份、三倍体2份、二倍体14份,对桑感染花叶病的途径进行丁初步分析。认为:在进行的多倍体育种时,要选择抗病性强的二倍体作为诱变材料,是获得抗病性强的四倍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紫晶"是通过杨梅种质资源调查实生选育出的新品种。2012年1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果实圆球形,单果重16.2g,最大可达20.7g。果面紫红色,完全成熟时呈紫黑色。果肉厚、柔软  相似文献   

17.
"申丰"葡萄是以早熟品种"京亚"为母本,"紫珍香"为父本杂交选育出的四倍体新品种,522006年11月通过了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并定名。  相似文献   

18.
本部分为第三部分蚕种生产技术发展之蚕品种选育与审定、蚕种生产设施。浙江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蚕品种鉴定,80年代中期开展审定,不仅全国最早且为从未间断的个别省份;到2014年,共审定通过了27对蚕新品种。不同年代的主推品种同,均为新品种。浙江"一库五点"的蚕种质资源保存模式为全国首创。20世纪80年代、21世纪初期,财政资金的大量投入,极大改善了蚕种生产基地与设施。  相似文献   

19.
家蚕种质资源是发展现代蚕业的基础。通过对家蚕品种资源进行挖掘,对其经济性状进行评价,建立合理的保护措施,并应用于家蚕新品种的选育。根据生产的需要,建立基础家蚕品种和特殊性状家蚕品种的选育的基本策略,使家蚕种质资源更好地为产业服务。  相似文献   

20.
"李府贡枣"是从安徽省合肥地方枣种质资源中选育出的早熟、丰产、优质鲜食枣新品种.2003-2004年进行了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等综合评价,确定为优良株系,暂定名"皖枣2号".2009年12月通过了安徽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李府贡枣".区域性试验表明,"李府贡枣"具有早熟,果大,肉质酥脆、细腻、汁多,耐高温高湿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