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兰欣怡  张彬 《饲料博览》2008,(10):19-22
大豆多肽是大豆蛋白经过分离和精制等特殊处理得到的低聚肽混合物。文章概括了大豆多肽的性质、作用及其应用,并指出目前大豆多肽研究现状和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江西农业学报》2022,(6):145-147
综述了大豆多肽的特性、制备方法与分离技术及其应用的现状,分析了大豆多肽的研究现状和进展,指出了大豆多肽生产及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探讨了大豆多肽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大豆多肽的特性、制备方法与分离技术及其应用的现状,分析了大豆多肽的研究现状和进展,指出了大豆多肽生产及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探讨了大豆多肽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酶解法制备微苦大豆多肽的新方法,为其在食品和药品领域的广泛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择Alcalase蛋白酶和Flavourzyme酶对大豆分离蛋白进行分步水解。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和正交试验设计,研究pH值、温度、酶浓度和底物浓度等因素对Alca-lase蛋白酶水解效果的影响,确定其最佳的水解条件。并且,对Flavourzyme酶的脱苦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Alcalase蛋白酶水解大豆分离蛋白的最佳水解条件是pH值8.0,温度60℃,酶浓度1000U/g、底物浓度3%,水解时间2h,此时的大豆分离蛋白水解度可达46.13%。Flavourzyme酶可明显降低大豆多肽的苦味。[结论]采用Alcalase蛋白酶和Flavourzyme酶分步酶解法制备的大豆多肽无明显苦味,可被广泛应用于食品生产中。  相似文献   

5.
对酶解法制备大豆多肽中不同来源蛋白酶的价格、酶解工艺、产品特性等进行了比较,指出了微生物蛋白酶作为制备大豆多肽用酶的优越性,分析了目前大豆多肽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大豆多肽的应用、发酵法制备大豆豆粕的特性,介绍豆粕蛋白直接发酵制备大豆多肽的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大豆多肽液对玉米种子萌发及苗期生物效应的影响。[方法]利用室内水培和温室盆栽的方法,对不同多肽液浓度浸种处理后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物效应进行研究。[结果]低浓度多肽液对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物效应具有促进作用,高浓度具有抑制作用。[结论]大豆多肽液促进玉米种子萌发的理想浓度为0.5 g/L。  相似文献   

8.
通过多肽活性有机肥在大庆地区盐碱地种植大豆的对比试验表明,施用多肽活性有机复合肥对盐碱地大豆产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以增加大豆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和产量。与空白对照相比,施用多肽活性有机复合肥可以明显地延长大豆生殖生长期.从而延长了大豆生长的全生育期。  相似文献   

9.
大豆多肽酶解液膜分离浓缩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膜分离设备对大豆多肽酶解液的分离浓缩进行了系统研究,确定了分离浓缩的工艺流程、操作步骤和各项工艺参数.试验工艺可使酶解液中分子量10kD以上的蛋白质、大分子杂质以及悬浮物基本脱除.蛋白质、干物质、总糖、还原糖等主要指标经检测均可达到大豆多肽产品的质量要求.大豆多肽的收率在60%左右,浓缩倍数达4倍以上.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大豆豆粕功能性饲料的菌种的制备以及有关的工艺,并对大豆豆粕多肽功能性饲料菌种的筛选条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本研究对提高大豆豆柏多肽功能性饲料的生产效率,强化饲料的营养价值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了降解豆粕中的大分子蛋白为大豆肽,利用酪蛋白平板法作为筛选模型,从土壤中分离和筛选高产 蛋白酶的菌株,选取水解圈直径与菌落直径比值较大的菌株液体发酵后进行蛋白酶活力和大豆肽转化率的测定,结 果得到1 株蛋白酶活力和大豆肽转化率较高的菌株B1,其酶活力达到111.8 U/mL,大豆肽转化率达到37.2%。对该 菌株进行形态观察和生理生化特征分析,初步将其鉴定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  相似文献   

12.
转基因技术是一种以分子生物学技术为核心,对基因进行修饰、改造,从而定向改变生物体遗传性状的技术。基于转基因技术在大豆中的应用,从技术研发手段、外源基因挖掘、转基因大豆品种、大豆除草剂、种植面积、研发体系等方面对国内外转基因大豆研究及应用进展进行概述,以期为发展中国大豆转基因技术提供借鉴和参考。分析指出,国外转基因大豆研发能力较为成熟,大豆外源基因转化技术主要采用农杆菌介导转化法和微弹轰击法,通过cp4、dmo、Pat、cry1Ac、fatb1-A等目的基因的表达,得到抗虫、抗除草剂、高油酸以及具复合性状的大豆品种,同时转基因产权保护体系比较健全,促进转基因大豆的产业化;而中国转基因大豆研究多为基础性研究,侧重于基因检测和再生体系培育,外源基因转化技术缺乏创新性,存在转基因安全性结论未定、舆论环境尴尬、研发体系不完善、审批过程复杂、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开发数量少,高油、抗生素抗性等功能性基因挖掘不足等问题,制约中国转基因大豆产业化进程。今后应改革高校和科研机构考核制度、强化产学研模式、完善转基因产权保护机制、加强转基因科普与监管,为转基因技术及其产业化营造更加健康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3.
以叶用莴苣为试验材料,采用深液静止水培技术,在营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大豆蛋白肽,分析其对叶用莴苣的生长发育、硝酸盐含量、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营养液中添加大豆蛋白肽浓度为1/1 000的处理,能促进叶用莴苣的生长发育,产量为11.69 kg·m-2,比CK提高28%;其硝酸盐含量为699.37 mg·kg-1,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大豆蛋白肽提高了叶用莴苣VC的含量,改善了叶用莴苣的品质。  相似文献   

14.
大豆肽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大豆肽对小鼠免疫器官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将120只小鼠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3个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2%、4%的自制大豆肽,饲喂小鼠21 d后,以免疫器官指数、血清溶菌酶、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血清溶血素为指标进行免疫功能的测定。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大豆肽可显著提高小鼠免疫器官指数,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激发小鼠抗鸡红细胞抗体的产生,而血清溶菌酶酶活则无明显差异,说明芽孢杆菌y-6发酵制备的大豆肽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tion of soybean peptide are discuss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gress of research on soybean peptide are analyzed. The proposals concerning with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soybean peptide are put forward to solve the problems existing.  相似文献   

16.
该文针对中国大豆产业的现状,结合大豆本身营养功能,提出开发新型大豆复合型饮料,振兴中国大豆产业.同时综述了新型大豆复合型饮料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7.
目前,转基因大豆研究已成为国内外大豆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热点,国外已成功将转基因大豆作为推动大豆产业发展的动力.我国转基因大豆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效转基因大豆品种,应借鉴国外先进的转化技术和成功经验,立足现有技术,改进遗传转化体系.文章综述转基因大豆的应用概况和研究现状,介绍大豆遗传转化体系和大豆转基因方法,阐述目前转基因大豆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食用大豆油中DNA的快速提取和转基因成分定性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转基因生物(GMO)制品中转基因成分检测的难点在于深加工产品中DNA的提取。本试验以食用大豆油为研究对象,研究操作简单、费用低廉的大豆深加工产品DNA提取的新方法。利用大豆内源基因Lectin设计引物,对所获得的DNA进行PCR检测,结果证实通过本方法提取的DNA纯度足以进行PCR反应。利用转基因大豆转化载体序列设计引物,进一步对其转基因成分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用本方法从转基因大豆油中提取的DNA含有转基因成分。  相似文献   

19.
随着大豆异黄酮对人体的保健功能日益被人类所重视,其加工业逐渐形成了一个新兴产业。大豆子粒是大豆异黄酮加工产业的源头,其对大豆子粒中异黄酮含量遗传规律和影响因素的认识非常重要。文章从大豆异黄酮含量形成的遗传及生态角度对当前国内外研究加以概述,并对黑龙江省大豆异黄酮生产的相对优势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