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高产和超高产水稻产量差异比较及其原因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高产与超高产水稻产地的环境因子,生长发育,物质积累,产量形成等因素进行比较研究,超高产水稻在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LAI高值持续时间,干物质积累总量等方面优于高产水稻。7-9份超高产水稻所处环境的太阳辐射总量、最高温分别比高产环境高25.7%和21.3。形成大穗,多穗的跗力小,其决定时期无光温明显差异,因而发迹栽培管理措施来增加高产水稻的有效穗粒数和穗粒数至超高产水平是客观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超级稻Ⅱ优航2号超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通过设计基蘖肥与穗肥的不同施氮比例,对超级稻Ⅱ优航2号的超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超高产栽培水稻总颖花数的增加主要在于每穗粒数的增多,超高产栽培水稻产量的显著提高主要是库容量的显著扩大。(2)超高产栽培水稻群体无效分蘖和无效叶面积少,群体源库协调。(3)超高产栽培水稻根系活力、光合能力在孕穗期、齐穗期均高于普通高产栽培水稻,超高产栽培有利于水稻生育中后期有机物的积累。因此超级稻超高产栽培的主要技术途径是:(1)在一定穗数基础上,通过主攻大穗扩大库容;(2)培养健壮个体,减少无效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和粒叶比,协调源库关系;(3)提高根系活力和净光合速率。  相似文献   

3.
水稻旱育秧具有较多总根数、白根数和绿叶片数,从而使得其分蘖的发生、干物质积累表现出优势,为充分挖掘水稻生产潜力,实现超高产群体打下基础。超高产群体产量构成为穗粒兼顾型:即穗数17万/667m2以上,穗实粒数150粒以上,结实率90%以上。旱育稀植超高产栽培的技术路线为前促、中稳、后攻。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在哈尔滨地区进行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的实践经验,对水稻超高产栽培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4.
为了继续探索水稻钵苗机插生长发育与产量的形成特点,研究其超高产的规律,建立稳定的水稻超高产实用栽培技术,江苏大中农场农业科技研究所实施了水稻钵苗超高产栽培攻关试验。结果表明:水稻应用钵苗机插超高产栽培技术后活棵返青快,分蘖发生早,水稻前期生长旺盛,有利于创造壮秆大穗高产群体。穗实粒数218.5粒,结实率75.3%,千粒重23.4 g,实收产量为12 772.5 kg/hm~2。  相似文献   

5.
超高产水稻的产量构成和库源结构   总被引:62,自引:5,他引:57  
为探讨水稻超高产育种和栽培调控的主攻方向,分析比较了不同时期栽,品种和杂交稻组合不同产量水平的产量构成和库源结构。试验结果表明,超高产水稻产量的构成特征是具有足够的穗数和大穗;超高产育种的方向是稳定穗数,培育大穗,增加单位面积总粒数,并增强后期物质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6.
蒋巷千亩连片水稻超高产栽培实践与技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蒋巷村千亩连片水稻超高产栽培采用优质杂交早熟晚粳组合常优1号,实行统一技术、分承包大户管理的模式,以培育壮秧、扩行稀植、合理群体结构为主要手段,在稳定穗数基础上培育大穗,兼得穗多与穗大,形成超高产的库容量,实现了千亩连片水稻高产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不同株穗型水稻超高品种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大田和小区试验中对不同株、穗型水稻超高产品种产量构成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半直立穗型品种穗数、穗粒数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但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对产量直接正向作用的是穗数,穗粒数对产量为负向作用;直立穗型品种对产量起正向作用的是穗粒数和千粒重,弯曲穗品种对产量起正向作用的是穗数。  相似文献   

8.
超高产杂交稻产量性状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为了给水稻超高产育种和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15个具有超高产(单产超过汕优63)潜力的两系杂交稻组合和对照汕优63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超高产杂交稻产量构成因素、经济产量(单株粒重)、生物产量和经济系数等性状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比对照增产极显著的组合在生物产量和经济系数两方面均具有较大优势,个别组合在生物产量不变的情况下,依赖经济系数的提高也可比对照显著增产;2)超高产杂交稻产量的增加不是依赖单位面积上穗数的增加,而是必须在一定穗数的基础上大幅度增加每穗粒数以扩大库容,并保证源的有效供给以提高籽粒充实系数;3)每穗实粒数分别与经济系数、生物产量和单株粒重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每穗实粒数、生物产量和经济系数的同步增加正是超高产育种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水稻超高产的决定因素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5  
在云南省涛源乡和福建省龙海市追踪观察了一批我国新近育成的水稻超高产品种,分析结果表明,(1)产量与单个构成因素一般无显著相关,与穗数,每穗粒数,粒重三者乘积-库容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超高产水稻因品种类型不同表现出多种样的产量构成,但都具有库容量大的共同特点。(2)产量与收获指数无显著相关,与生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超高产水稻的生物产量积累优质在中,后期,中,后期具有较高的群体生长率,是生物产量高的主要原因,说明库容量大和生物产量高是超高产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0.
粳稻武粳15超高产形成规律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武粳15是江苏主推的超级水稻品种,其穗粒互补性强,产量潜力大,稳产性好,产量750 kg/667m2以上的穗粒结构指标为总颖花量2 900万朵/667m2,有效穗18万~20万/667m2,每穗粒数160粒以上,结实率92%以上,千粒重29 g左右;超高产栽培的技术途径是穗粒并增,主攻增粒,扩库强源。通过稀播育壮苗、扩行稀植、精确定量施肥、节水定量灌溉、综合防治病虫害及抗逆栽培等技术手段,塑造超高产的库容量,实现稳定超高产。  相似文献   

11.
通过采用小区试验、高产攻关和总结群众高产典型相结合的方法,对主导品种小麦超高产栽培的技术路线进行了探讨和实践。结果表明:矮抗58、周麦22、众麦1号、郑麦366、郑麦7698等品种在河南省均为超高产品种,其实现超高产的关键是充分挖掘增穗的潜力。提出小麦超高产栽培的技术思路是主攻穗数、兼顾粒数、确保粒重。实现大面积超高产栽培的技术路线是适期足墒播种、适当增加播种量,增大群体的起点,使冬前分蘖数达到或接近高峰值,早春促控结合,拔节后主攻大穗,建立高质量群体。  相似文献   

12.
稻麦两熟超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996年秋播至1997年夏熟,在宝应县城郊乡112亩农田中进行稻麦两熟超高产栽培,实现年亩产1250kg。主要技术是:选用稻麦优良品种,小麦品种为扬麦9号,水稻品种为扬稻6号。小麦栽培坚持“早、稀、匀”播,促早发壮苗,提高中后期的施肥量。水稻栽培上,着重培育旱壮秧,全面推广抛秧技术,大田采用“前稳后攻”施肥法,穗粒肥占总施肥量的30%。水稻、小麦超高产栽培,足穗是高产的前提,单位面积结实粒数则是高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胜泰1号是由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育成的超高产抗病新品种, 1999年通过广东省和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并获得国家首届主要农作物优质及专用新品种后补助。揭阳市于1996年早造引进种植。1998年在磐东镇乔西村种植2.67 hm2, 平均每667 m2产量超过600 kg。1999年晚造磐东镇乔南村连片种植66.7 hm2, 平均每667 m2产量622.8 kg, 超高产田块达697.3 kg。现将其超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群体设计   胜泰1号在揭阳市栽培早造全生育期约132天,晚造约122天、属中迟熟早晚兼用型品种。其茎叶形态结构协调合理,根系发达深生,分蘖力中强,耐肥抗倒性好,适于中等肥力以上地区种植,增肥效应明显。穗头长大,着粒密,穗粒结构极佳,主穗总粒数超过500粒,高产潜力极大。 1.1 产量要素的形成   在栽培实践中采取了“中群体高成穗、改大穗高结实”的生长发育模式。插植规格23 cm×20 cm,每667 m2插1.4万科、基本苗6~8万条,最高苗数早造26~28万苗、晚造25~27万苗,收获时有效穗数早造达到19.0~20.0万穗、晚造18.5~19.5万穗,平均每穗总粒数早造为150~160粒、晚造为160~170粒,结实率88%~90%,千粒重24~25 g。  相似文献   

14.
<正>水稻超高产栽培是指在现有高产栽培产量水平的基础上,根据品种的特征特性和各生态区具体的生产条件,最大限度地协调水稻生产中的各种矛盾,充分发挥其增产潜力,进一步提高产量,同时也尽可能地降低化学品投入和生产成本,实现高额产量水平上的稻米质量安全与生产高效益和生态环境友好。一、水稻超高产基本特征1.产量构成特征。以适量的群体穗数与较大的穗型协调产出足够的群体总颖花量,并保持正常的的结实率与粒  相似文献   

15.
超高产特优质水稻根系特点初探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超高产和超高产(特)优质大穗型品种的根系发达,伸长快,深生,粗生,新育成的超高产(特)优质品种胜泰1号和奇妙香2号等的单株穗重,单茎穗重,每穗总粒数和实粒数等达到或超过“早长”超高产大穗型品种特青2号,幼穗分化期的单茎干重除特青2号为1.51g外,其他大惠型超高产品种都是穗数高产品种双桂36的2倍以上,都具有极显著的早长特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松嫩平原西部苏打盐碱稻区不同栽培模式下水稻产量构成和物质生产差异,以提高当地水稻产量。【方法】以‘吉粳88’为试验材料,设置不施肥(基础)、当地农户栽培(对照)、高产高效栽培和超高产栽培4种栽培模式,比较不同栽培模式下水稻产量形成和物质生产特性。【结果】高产高效和超高产栽培均显著提高了水稻拔节期至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高产高效和超高产栽培2年的平均产量分别为10.34和12.15 t·hm~(-2),分别比对照提高8.44%和27.45%;有效穗数分别提高3.03%和34.10%;每穗粒数分别提高4.06%和9.37%。【结论】栽培技术的集成优化可以促进水稻群体物质生产及转运,优化穗部结构,增加有效穗数和穗粒数,从而大幅度提高松嫩平原西部苏打盐碱稻区的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17.
总结了甬优8号超高产形成规律及其配套栽培技术.结果发现,甬优8号12 750 kg/hm2以上产量结构:有效穗216.75万~228.60万穗/hm2,每穗粒数238.4~265.3粒,总颖花量54 498万~57 504万朵/hm2,结实率84.7% ~ 87.6%,千粒重28.12 ~28.42 g;甬优8号超高产栽培群体动态特征表现为“前小、中稳、后强”,通过稳定穗数、主攻大穗、扩库强源、抗逆防倒等技术途径可以实现超高产.  相似文献   

18.
通过设计超高产、高产、常规产量3种栽培模式,分析了徐稻3号不同产量指标体系的群体特征,结果表明:淮北稻区徐稻3号要实现高产和超高产,主要靠提高水稻成穗率,增加单位面积穗数来实现,栽培措施中采用基蘖肥∶穗肥为5.5∶4.5或6∶4的比例施用氮肥,可增加穗粒数和粒重。  相似文献   

19.
水稻超高产栽培的理论与技术策略:兼论壮秆重穗栽培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概述了20多年来国内外有关水稻高产栽培及育种的研究成果。指出水稻进一步高产或超高产栽培的技术策略应与当今和未来的超高产育种目标相一致,选用分蘖能力中等、株高中杆或偏矮杆(90-100cm),大穗型(120-170粒)品种,采用壮秆重穗栽培法,运用“稳前攻中促后”的水肥运筹原则,以壮杆大穗和高结实率而获得高产,是今后水稻超高栽培的一条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20.
淮北地区小麦超高产育种与栽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小麦育种和栽培实践 ,对宿州市小麦超高产育种和栽培作了总结。笔者认为 :在多穗型的基础上选育大穗型、提高穗粒数、增加千粒重 ,是小麦超高产育种的可行方案 ;超高产栽培方面 ,应加强小麦中期生育规律及调控研究 ,建立完整的小麦生育指标诊断体系 ,才能使小麦超高产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