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等氮量水平条件下,对玉米生育期指标以及产量进行对比试验,研究氮肥长效剂(肥隆)对氮肥的控释作用。结果表明:氮肥在拌入肥隆一次作底肥深施能够满足玉米整个生育期所需要的氮素养分,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延缓叶片衰老,同期的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光合生产率、干物质积累均有所提高,对玉米产量构成因素也有较大影响,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在安徽省太和县(TH)和东至县(DZ)研究了氮肥一次穴施深度对夏玉米产量、养分积累量以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以探讨夏玉米一次施肥的适宜深度,为夏玉米机械化精准一次施肥提供依据。试验设对照(CK)、深6 cm(D6)、深9 cm(D9)、深9 cm+12 cm[D(9+12)]、深12 cm(D12)、深12 cm+15 cm[D(12+15)]、深15 cm(D15)一次穴施7个处理,肥料养分施用量为N 180 kg/hm~2、P_2O_5 135 kg/hm~2、K_2O 180 kg/hm2。太和和东至点不同深度穴施尿素处理下夏玉米的产量结果表明,同等施氮条件下太和的产量为东至的1.3~1.5倍;两个试验点尿素12 cm深施(D12)比6 cm深施(D6)和15 cm深施(D15)夏玉米产量分别增加12.6%和6.7%。植株氮素积累量均以D12处理为最高,并且东至点D12处理玉米植株氮素积累量显著高于D6和D15处理。施肥深度对氮肥农学利用率和表观利用率有显著影响,两个试验点的结果表明12 cm深施氮肥表观利用率比6 cm和15 cm深施分别提高9.6%和10.4%。安徽夏玉米尿素一次施用的适宜深度为12 cm左右。  相似文献   

3.
为探明施肥深度和施氮量对辽东地区玉米产量及物质生产特性的影响,设置二因素裂区试验,研究氮肥深施对玉米产量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分析玉米物质生产特性、产量构成及干物质积累的变化规律,以期为辽东地区氮肥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辽东地区,氮肥深施可提高植株对氮素的利用效率,促进植株生长,有利于干物质的积累,氮肥深施可显著提高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吐丝期和灌浆中期植株的干物质积累量,分别比普通施肥处理提高8.81、15.75、6.36和7.86个百分点,大喇叭口期至灌浆中期是植株干物质积累的主要阶段,氮肥深施比普通施肥处理提高7.16个百分点。因此认为:氮肥深施可有效提高本地区玉米植株的干物质积累量,有利于玉米产量增加的同时,还可提高植株的氮素利用效率,降低肥料施用过量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从而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影响黄土高原地区生土熟化的主要限制因素是干旱和土壤贫瘠。为探索施肥和降水配合对生土地玉米冠-根-土的相互影响机制,确定不同降水模拟下施何种肥料能有效促进生土地作物冠-根-土系统建成,达到生土地熟化的目的,在前期研究(生土地玉米最佳施肥深度60~80 cm)的基础上,连续2 a将黄土作为试验土壤,采用根管法,研究肥料种类(NPK+有机肥(ORG))和降水模拟(欠水年275.9 mm、平水年482.8 mm、丰水年763.9 mm)对玉米地上部生产力(秆质量、总粒质量)、地下部根质量、根系氮磷钾养分积累量、根际土壤营养含量(速效磷、碱解氮、有机质)及根际土壤酶活性(脲酶、碱性磷酸酶、蔗糖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分充盈的条件下,有机肥的施用对地上部干物质的积累有促进作用;通过有机肥的施用可以达到根干质量增加的目的,但对应的水分需求不大;水分需求达不到满足时,通过NPK+ORG处理可以实现玉米根系N、P、K养分积累量的提高;水分充盈的条件下,ORG处理的玉米根系NPK养分积累量远远高于NPK+ORG处理;水分充盈的条件下,ORG处理可以提高玉米根际有机质含量和蔗糖酶活性。改良生土的最佳水肥方式为丰水年模拟下施用有机肥,欠水年模拟下以施用NPK肥+有机肥更好。  相似文献   

5.
为确定麻疯树基肥施用适宜深度,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施肥深度(0、10、20、30 cm)对麻疯树云热-1号根、茎及叶生长、养分含量及养分积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比较,施肥可显著促进麻疯树各器官生长,提高各器官氮、磷、钾养分含量和积累量。其中,在试验初期,地径和茎高随施肥深度的增加而减小;之后,地径和茎高以施肥深度20 cm的最大,其次是施肥深度10 cm的。随施肥深度增加,4条侧根总长、1级侧根总数、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和氮、磷、钾积累量先增而后减,其中均以施肥深度20 cm的最大,处理间植株干物质积累总量和氮、磷及钾积累总量的差异显著;肥料深施(10~30 cm)也明显提高各器官氮、磷、钾含量。可见,麻疯树基肥施用土层深度以20 cm较适宜。  相似文献   

6.
施氮方式对木薯养分利用和土壤有效养分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施肥效率,在田间条件下,以不施氮肥为对照,研究氮(纯N)量130 kg/hm2全部基施(T1)、50%基施+50%苗期追施(T2)及25%基施+50%苗期追施+25%块根膨大期追施(T3)3种方式对木薯品种新选056干物质积累、养分利用及土壤有效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显著提高木薯块根、茎及叶的干物质积累量,且均以T3处理最高,其次是T2处理;施氮可以提高木薯块根、茎及叶的氮、磷、钾含量及其积累量,其中以T3处理的氮、磷、钾积累总量最高,其次是T2处理;木薯收获时,T3处理的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生理利用率及氮肥吸收利用率显著大于T1、T2处理;木薯收获后,种植地各土层碱解氮、有效磷及速效钾含量变化因施氮方式而异,其中T3处理各有效养分含量变化均小于T1、T2处理。可见,本研究条件下氮肥25%基施+50%苗期追施+25%块根膨大期追施是木薯生产较理想的施用方式。  相似文献   

7.
肥料增效剂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及氮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肥料增效剂与化肥配施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及氮养分吸收的影响,为玉米生产节本增产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每1kg土中N、P、K肥施用量分别为:0.368、0.235和0.350g,设常规施肥处理(T1),另设5个增施处理(T2-T6),按在常规施肥处理基础上分别增施2mL不同肥料增效剂(F1-F5),收获期测定玉米籽粒、苞叶、秸秆、根系等全N、P、K养分含量及玉米的养分吸收量和养分利用率。【结果】与常规施肥T1处理相比,增施增效剂处理玉米鲜苞重增加12.0~17.50g/盆,增重4.3%~6.2%,玉米籽粒重增加3.9%~6.9%;施用肥料增效剂处理的植株干物质积累量与常规施肥相比增幅为4.97%~6.65%。玉米植株各器官(秸秆、籽粒、苞叶+穗轴和根)氮养分吸收量均显示施用增效剂处理优于对照,增幅为:秸秆20.60%~37.00%;籽粒7.20%~13.15%;苞叶+穗轴12.43%~30.94%;根3.13%~37.75%。施用肥料增效剂处理与单施用化肥处理相比,氮肥利用率提高5.0%~7.2%。【结论】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增施肥料增效剂能显著增加玉米植株干物质量及提高,氮肥利用率。  相似文献   

8.
通过盆栽试验,模拟铅锌矿区镉铅污染的玉米秸秆还田,研究玉米秸秆的不同部分(根茬、茎秆、叶片和整株)还田对土壤速效养分、蚕豆生长、养分(N、P和K)、Cd含量、Pb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秸秆还田增加土壤的碱解N和速效K的含量,增幅分别为14%~58%和36%~134%,但对土壤速效P的含量影响不显著。玉米秸秆还田显著增加蚕豆地上部养分的含量,其中叶片还田使N、P和K含量分别增加28%、40%和102%,根茬还田使P含量增加42%,茎秆和整株还田使K含量增加61%和98%;但对蚕豆地下部养分含量没有显著影响(仅叶片还田增加蚕豆地下部的P含量)。玉米秸秆还田导致蚕豆叶片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显著下降,对蚕豆株高和生物量的影响小,仅叶片还田增加蚕豆的株高、茎秆还田增加蚕豆地上部的生物量。污染玉米秸秆还田极显著增加蚕豆地上部的Cd和Pb、地下部的Cd含量,分别提高了56%~76%、50%~133%和204%~507%,叶片和整株还田的蚕豆地上部Pb和地下部Cd的含量增幅较大。综上可知,镉铅污染的玉米秸秆还田在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后茬作物矿质营养的同时,会增加后茬作物对Cd、Pb的吸收,降低叶片叶绿素含量,有一定的环境危害风险,且秸秆不同部位的影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
磷肥施用深度对夏玉米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18  
【目的】探明磷肥施用深度对夏玉米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桶栽和大田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不同磷肥施用深度(5cm、15cm、5/15cm)对夏玉米产量及氮、磷、钾吸收和分配的影响。【结果】不同磷肥施用深度处理的玉米籽粒产量和植株养分吸收量由高到低依次为T15T5/15T5CK,其中,施用磷肥可以使夏玉米籽粒产量增加8.5%—20.0%;磷肥集中深施比浅施和分层施籽粒产量增加5.9%—10.6%,植株氮、磷、钾吸收量分别增加6.9%—14.7%、7.5%—17.1%、5.0%—13.4%,氮、磷、钾转移率分别降低10.4%—17.3%、8.4%—12.9%、12.9%—19.6%,磷素农学效率和表观利用率分别提高55.8%—88.0%和40.4%—181.4%。【结论】夏玉米施用磷肥增产效果显著,磷肥集中深施效果优于分层施,分层施效果优于浅施,且以磷肥集中深施在15cm土层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减氮条件下不同施肥模式对稻茬烤烟生长发育及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模式对烤烟根系生长、地上部生长、干物质及养分积累分配和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传统施肥(162.0 kg·hm-2)基础上,减氮22.22%的促根减氮施肥模式有利于促进烤烟的根系生长和地上部生长,能够提高烤烟生长期间的烟株干物质积累量和烟叶干物质积累量,提高烟株的氮素积累量及烟叶中的氮、钾积累量;促根减氮施肥模式能够提高烤烟氮肥吸收效率21.98%,氮肥利用效益10.39 kg·kg-1,氮肥干物质积累效率34.95%。促根减氮施肥模式能促进烤烟烟株生长,提高烟株养分吸收能力,提高烤烟的肥料利用效率。该结果这为我国南方多雨烟稻轮作区烤烟肥料高效利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肥料运筹对喀斯特山区覆膜玉米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肥料运筹和覆膜措施是调控玉米生理特性和产量的重要措施.以肥料运筹和覆膜措施为重点,在栽培措施优化前提下,以优质高产玉米PZH-15为材料,研究分析了各肥料处理对覆膜玉米干物质的积累分配、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315 kg/hm2的施肥范围内,肥料能显著提高覆膜玉米植株的株高、植株干物质积累量、根系活力、叶片硝酸还原活性、叶绿素含量和籽粒产量;同时叶片中的硝酸还原酶活性、干物质积累量、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等指标与覆膜玉米最终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在相同的栽培措施条件下,将施肥量从315 kg/hm2降至270 kg/hm2,植株的干物质积累量增加,根系活力、叶片硝酸还原活性增强,但处理间株高、叶绿素含量及籽粒产量无明显差异.在P 135 kg/hm2、K 203 kg/hm2、N 270 kg/hm2情况下,且于抽穗期深施追肥是协调养分总量供应与时段分配,是调控覆膜玉米产量与生理基础间矛盾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生物炭对夏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通过大田试验,在夏玉米(Zea mays L.)主要生育时期测定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叶面积指数(LAI)、干物质重等指标,在成熟期测定产量,分析生物炭不同施用量[0(CK)、1000 kg·hm-2(T1),5000 kg·hm-2(T2),10 000 kg·hm-2(T3)]对夏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量的生物炭施用均能显著提高夏玉米产量,其中T1增产幅度最大,达8.8%;产量构成因素表现为穗粒数T3显著高于T1和CK,百粒重T1显著高于T3和CK。生物炭显著影响LAI、叶片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干物质积累等指标,T2、T3处理能显著增加夏玉米地上部干物质重,在各生育时期分别高于对照9.2%~20.5%和11.5%~36.7%;在生长前期表现为高生物炭施用量更有利于叶面积指数的增加和光合速率的提高,但生长后期,较低量的生物炭施用更有利于叶片的持绿和光合作用的持续,而较高量的生物炭施用下生育后期植株有早衰迹象,从收获指数来看,T1收获指数达57.4%,分别显著高于T2、T3和CK8.3%、13.2%和6.5%,这表明低施用量生物炭更有利于夏玉米光合产物向籽粒的转运。综合来看,生物炭施用有利于夏玉米的干物质积累,尤其是较低的生物炭施用量更有利于后期叶片光合性能的维持和籽粒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盆栽条件下施用微量元素锌和锰对玉米生长及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在正常供水和土壤干旱条件下,施用锌、锰肥明显改善了玉米的生长状况和叶片叶绿素含量。干旱情况下,施锌处理的玉米株高增加了11.7%,地上部和地下部干物质增加了37.8%和69.3%,施锰处理的玉米株高增加了12.6%,地上部和地下部干物质增加了24.8%,和29.5%。正常供水条件下,施锌处理的玉米株高、地上部及地下部干物质分别依次增加了10.7%、11.1%和30.3%;施锰处理的玉米分别依次增加了9.0%、7.6%和21.6%。正常供水条件下,施锌使玉米叶片叶绿素a增加了14.3%、叶绿素b增加了15.3%、总叶绿素含量增加了14.8%;施锰使叶绿素a增加了31.7%、叶绿素b增加了40.0%、总叶绿素含量增加了35.8%。干旱情况下,施锌使叶绿素a增加了8.9%、叶绿素b增加了10.23%、总叶绿素含量增加了9.5%。施锰处理的叶绿素a增加了16.3%、叶绿素b增加了11.7%、总叶绿素含量增加了12.6%。  相似文献   

14.
宋磊 《乡村科技》2022,(3):47-49
为探究氮肥施用量与种植密度对春玉米干物质积累、抗倒伏特性的影响,选择绥玉29春玉米品种,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向阳乡的向阳示范基地,设置2个因素(氮肥施用量和种植密度)、3个水平,验证不同氮肥施入量、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干物质积累、穿刺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氮肥施入量和种植密度的增加,春玉米物质积累...  相似文献   

15.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秋翻结合秸秆还田对土壤物理性状、玉米生长、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试验设置空肥区(CK)、常规栽培(T1)、秋翻+秸秆还田(T2)3个处理.结果表明:在0~30 cm土层,随着深度增加以及生育期的推进,T2处理较T 1处理降低土壤容重和提高土壤含水量的效果更显著;T2处理的玉米茎粗较T 1处理显著提高了8.02%,对株高的影响差异不明显;收获期T2处理的干物质积累量较T1提高了4586.77 kg/hm2,氮素、磷素、钾素积累量较T1处理分别提高了21.12%、35.24%、27.96%;T2处理能够提高玉米对氮肥、磷肥、钾肥的利用率,以及对氮素、磷素的生产效率,但T 1、T2处理对钾素生产效率的影响处于同一水平;T2处理的玉米产量较T 1处理增加11.78%,差异达显著水平.综上所述,秋翻与秸秆还田结合可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提高玉米的干物质积累量、养分积累量、养分利用效率、养分生产效率以及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生物炭和改性生物炭在碱性低肥力土壤上的改良培肥效果,采用温室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施用水平[0(CK)、0.5%、1%、2%]生物炭和酸洗处理改性生物炭对玉米生长发育、养分吸收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CK,改性生物炭促进了玉米的地上部和根系干物质积累,同时显著增加了植株株高和叶面积,其中以2%施用水平表现最佳,其地上部干质量、根系干质量、株高、叶面积较CK分别提高了31.0%、61.7%、35.1%、48.2%;生物炭各施用水平处理玉米的地上部干质量和株高均显著下降,其中,1%和2%施用水平地上部干质量仅为CK的26.9%和29.2%。改性生物炭2%施用水平显著增加了玉米地上部氮、磷、钾养分吸收量,而生物炭处理地上部和根系的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均出现不同程度地下降。2种生物炭类型均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1%、2%生物炭处理土壤p H值分别显著增加了0.25、0.28个单位,改性生物炭2%施用水平增幅最高也仅0.10个单位。在低肥力碱性土壤中施用生物炭建议采用酸洗改性处理,以避免生物炭对作物生长发育可能存在的负面影响,且改性后的生物炭施用量以2%为宜。  相似文献   

17.
水稻根系在根袋处理条件下对不同光照强度的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品种粳籼89,设计水分和养分能自由通过而根系不能穿过的根袋[根袋d分别为3、4、5 cm,h为 25 cm],通过水培试验研究水稻根系在根袋处理后对不同光照强度条件的反应.结果表明,在相同光照水平条件下,不同根袋处理对植株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和茎鞘贮存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无显著影响,而对地下部影响较大.根袋处理后根质量和根冠比明显降低,而且根袋越小,降低得越严重.而遮阴处理无论是抽穗期还是成熟期根系和地上部干物质积累明显下降,根系体积降低,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遮阴70%处理后无论是抽穗期还是成熟期,较大根袋处理(d=5 cm)的根系吸收能力均比不套根袋处理有提高的趋势,其中在抽穗期根系总吸收面积、活跃吸收面积和比表面积分别增加57.7%、26.0%和41.5%,成熟期活跃吸收面积、活跃吸收面积所占比例分别增加74.1%、58.2%,均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8.
施氮量对切花玫瑰苗期生长发育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氮肥对玫瑰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切花玫瑰苗期对氮素依赖性极强,苗期集中表现在花冠宽及株高的变化,N3较N0花冠宽增长9.14%,株高增长7.33%;叶片叶绿素及养分含量显示,花农常规肥料使用量并非最优氮肥施肥量,在低氮肥N1施用条件下,玫瑰苗期生长与高氮N3条件差异不显著。因此,推荐切花玫瑰苗期低氮施用,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氮损失,利于土壤环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氮肥形态及配比对花椰菜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春茬花椰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氮肥形态及配比对其干物质积累、根系生长、叶片光合色素含量以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一氮源相比,硝态氮肥与铵态氮肥混合施用更有利于花椰菜干物质量的积累;硝态氮肥与铵态氮肥相比,前者有利于植株根的伸长,后者有利于根的加粗,而两者配合施用更有利于植株根系生长;NO3--N∶NH4+-N=3∶7~5∶5时花椰菜叶片叶绿素含量较高,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单一氮源、NO3--N∶NH4+-N=7∶3处理时的光合速率均下降,其中,铵态氮处理光合速率降低的原因主要是非气孔因素,而其它处理主要是气孔因素.因此,硝态氮肥与铵态氮肥以3∶7~5∶5配施比单一形态氮肥更有利于花椰菜的生长和干物质积累,提高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  相似文献   

20.
姜灏  聂录 《现代化农业》2011,(11):11-12
利用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氮肥不同施用次数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旨在确定适宜的施氮次数,实现优质高产,养分综合利用的目的。试验结果表明施氮肥的处理水稻单株分蘖数、株高、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指数和SPAD值(叶绿素相对含量)均明显高于不施氮肥的处理,且与氮肥施用次数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