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诊断方法及其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各类CIN患者122例进行的阴道镜下活检及宫颈电刀环切术(Leep)的病理诊断。结果CIN—Ⅰ术后病理诊断没有升级病例,与术前宫颈活检符合率为83.3%;CIN—Ⅱ术后病理诊断有8例升级为CIN—Ⅲ,10例降级为CIN—Ⅰ,2例降为慢性宫颈炎;与术前宫颈活检诊断符合率为65.5%。CIN—Ⅲ术后病理诊断有1例升级为原位癌,3例降级为CIN-Ⅱ,与术前宫颈活检诊断符合率为79.2%;原位癌术后病理诊断有2例升级为浸润癌,2例降级为CIN-Ⅲ,与术前宫颈活检诊断符合率为60%。结论CIN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是否有生育要求,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的分级,恰当而合理地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宫颈电环切除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2例CIN患者采用LEEP进行治疗,对其临床疗效作回顾性分析。结果采用LEEP治疗的92例CIN患者术前术后病理诊断不变者占52.2%(48/92);术后病理诊断级别下降者占33.7%(31/92),上升者占17.4%(16/92),宫颈管受累18.5%(17/92),手术切缘阳性3例,术中出血达50 mL仅4例。术后病理报告切缘CIN残留3例。随访所有患者仅有2例在术后3个月复查细胞学为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其余均为正常。结论LEEP是治疗CIN的安全有效方法,只要掌握手术指征,规范手术步骤,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观察官腔镜电切术(TCRC)与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疗效.方法:82例CIN患者随机分为TCRC组与LEEP组两组,每组41例,比较观察两组的疗效及术中、术后情况.结果:TCRC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LEEP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EEP组手术时间和术中不适发生率略少于TCRC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血量超月经量、创面感染率和宫颈狭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EEP组与TCRC组在手术残留、治愈、持续存在及复发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RC与LEEP是治疗CIN的有效方法,但CRC在术中止血方面要明显优于LEEP法,无论应用哪种都要综合考虑适合的患者、现有设备的充分利用及医生应用此项技术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诊断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CIN患者手术前后病理结果及治疗方法。结果术前病理存在一定的过低诊断率(肉眼活检过低诊断率10.8%、阴道镜下活检2.4%),漏诊早期浸润癌1例;对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CINⅠ)和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CINⅡ、Ⅲ和原位癌)的过度治疗率分别为2.4%和10.0%。结论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可提高诊断准确率,降低漏诊率及过低诊断率,有利于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减少对CIN的过度治疗及治疗不足。  相似文献   

5.
子宫颈电环切除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4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子宫颈电环切除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0例经妇科细胞学、阴道镜及活检初步诊断为CIN患者采用LEEP治疗,切除组织全部送病检.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患者反应、术后修复及病理情况。结果:LEEP治疗CIN成功率为97.5%(39/40).平均手术时间8min.出血量9.5mL.继发出血率为7.5%(3/40).继发感染率2.5%(1/40)。无1例出现宫颈管狭窄,未生育5例有3例术后妊娠并足月经阴道分娩。结论:LEEP治疗CIN简单,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阴道镜指引下LEEP刀诊治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阴道镜、宫颈组织活检"三阶梯技术诊断为C1NⅠ~Ⅲ的具有LEEP手术指征的100例患者在阴道镜指引下行LEEP术治疗效果。结果 100例均成功利用阴道镜联合LEEP刀完成CIN切除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并发症少,切除物可及时送病检。结论阴道镜指引下LEEP刀宫颈环切术治疗CIN能更加准确地切除病变,经济适用、操作简单,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阴道镜联合高频电波刀(LEEP)治疗宫颈疾病的效果.方法 宫颈全自动DNA定量细胞学检查、宫颈HC2检查及宫颈活检初步诊断为不同类型宫颈疾病的门诊患者120例,采用阴道镜联合LEEP,切除宫颈病变组织或行宫颈锥切术,切除的标本均送病理学检查.结果 阴道镜联合LEEP手术治疗宫颈疾病一次性治愈率为98.3%(118/120),术后出血多合并低血容量性休克症状并发症发生率为6.7%(8/120).结论 阴道镜联合LEEP手术治疗各类宫颈疾病效果明显,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特征及阴道镜检查的诊断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63例CIN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全部病例中30~49岁者占80.6%,CIN无典型临床特征.阴道镜图像以醋酸白上皮最多见,醋酸白上皮的厚薄与CIN分级有关(P<0.01).阴道镜检诊断CIN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7.1%、59...  相似文献   

9.
目的:根据持续性HPV感染评价CIN及原位癌经Leep手术治疗后复发的危险性。方法:用PCR检测HPV16/18DNA(+)并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并分类的患者(其中CINⅠ-Ⅲ60例及原位癌4例)先后进行Leep手术,术后6个月重新检测HPV,同时行细胞学检查。术后12个月再对HPV(+)者,行HPV及细胞学复查。结果:术后6个月复查HPV:CINⅠ5例均阴性,CINⅡ16例中2例HPV阳性;CINⅢ39例中5例阳性,原位癌4例中1例阳性。术后12个月复查CINⅠ-Ⅱ的HPV均阴性,追踪的5例CINⅢ中HPV阳性4例,原位癌1例仍为HPV阳性。术后6、12个月持续性HPV平均感染率分别为10.9%、7.81%。结论:术后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可以提示CIN及原位癌有残留病灶或有复发的可能。HPV阳性可能为宫颈癌前病变发生及进展的监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频电波刀联合干扰素治疗宫颈尖锐湿疣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宫颈尖锐湿疣门诊患者,采用宫颈电环切除术(LEEP术)锥形切除宫颈病变组织,术后1周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α栓50单位,睡前阴道塞药,隔日1次,连续9次。结果:LEEP术联合干扰素治疗宫颈尖锐湿疣60例,58例获近期治愈,占96.66%,复发2例,占3.34%。结论:LEEP术联合干扰素治疗宫颈尖锐湿疣特别是对伴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者,操作简便,并发症少,治愈率高,复发率低,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按同质原则将24只早期断奶杂交羔羊(陶♂×滩寒♀)分为3组,采用单因子随机分组设计,研究3个营养水平(Ⅰ—0.9×NRC、Ⅱ—1.0×NRC、Ⅲ—1.1×NRC)条件下,高比例精料饲粮对1月龄早期断奶乳羔的肥育效果.试验表明:3个处理组日增重依组次为217.05、267.60、275.33 g,Ⅱ、Ⅲ组的日增重显著高于Ⅰ组(P<0.05),Ⅱ与Ⅲ组之间差异不显著;各组间干物质采食量和料肉比差异不显著;各组羔羊只育肥收入都在25元以上,其中以Ⅱ、Ⅲ组较好,为Ⅰ组的135.46%和130.83%.综合考虑乳羔的生产性能及经济效益,采用1.0×NRC营养水平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2.
滚筒式棉秆铡切机构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设计一种适用于棉秆等硬质茎秆,配套打捆机作业的滚筒式铡切机构。该机构采用先破碎后铡切的滚筒式刀组和安装于机架上的定刀配合作业将棉秆切断。滚筒式刀组采用破碎板与铡切刀在圆周上交错布置的方式,实现对棉秆先破碎后铡切的作业,减轻铡切刀的磨损,降低铡切作业功耗。根据棉秆特性,确定关键部件的参数,并运用SolidWorks Simulation软件对铡切刀进行静强度校核和对滚筒式铡切机构进行模态分析,研究铡切刀的应力、应变分布和滚筒式铡切机构的固有频率和振型。结果表明:铡切刀最大应力和最大变形均发生在螺栓孔处,分别为234.6×106 N/m2和7.521×10-4 mm,铡切刀材料选用65Mn钢材,可满足性能要求;滚筒式铡切机构的最低阶固有频率为53.675Hz,高于其工作激励频率6.5 Hz,不会形成共振。对该机构的主要性能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当铡切滚筒以185r/min旋转时,棉秆的铡切长度合格率为95.31%,消耗功率约30kW。  相似文献   

13.
棉秆切割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依据自制的秸秆切割性能试验台,对棉秆的切割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对直刃刀、锤片型刀片、以及锯片型刀片3种刀具进行试验,得出最适宜切割棉秆的刀片为锤片型刀片,最佳切割转速为1 000~1 300r·min-1.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宫颈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宫颈癌的超声检查结果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其中,I期4例,II期12例,III期15例,IV期9例。结果:超声显示宫颈癌病例宫颈体积增大、回声不均匀,宫颈肿块、宫腔积液;宫体、阴道及宫旁浸润;盆腔脏器侵犯及淋巴结转移。34例可探及肿瘤周边或瘤体内高速低阻型肿瘤血流信号。结论:超声是浸润型宫颈癌诊治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检查方法。宫颈癌确诊主要依赖于细胞学和组织学检查,超声检查的目的主要是观察肿瘤的浸润和转移情况,协助临床分期、指导治疗和观察疗效。  相似文献   

15.
杨勇强    王振锡    师玉霞    连玲    高亚利   《西北林学院学报》2020,35(6):185-193
森林伐后更新对森林资源的有效利用密不可分,对森林的经营管理和动态监测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对不同皆伐迹地林分进行主要特征选取并实现高精度提取,本研究通过分析天山云杉皆伐迹地更新群落特征,并利用R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将其划分为4个类别(Ⅰ、Ⅱ、Ⅲ、Ⅳ),其林分平均年龄为33、28、25 a和20 a;平均胸径分别为25.62、17.95、13.03 cm和10.05 cm;平均树高为12.25、10.02、8.92 m和7.53 m。基于eCognition Developer 9.0软件,对研究区进行多层次、多尺度分割,以无人机影像的纹理、光谱等特征为辅助信息进行SEaTH算法结合面向对象分类。结果表明,研究区皆伐迹地林分生长状况主要为类别Ⅰ状态,类别Ⅱ、Ⅲ和Ⅳ分布面积相对较少。SEaTH算法结合隶属度分类方法,不仅准确地识别出皆伐迹地空间分布情况,还精确地提取出不同类别的天山云杉林,总体精度达到80.22%,Kappa系数为0.73,平均面积吻合度为81.34%。该方法取得了较好的分类效果,可精确地对伐后更新林分进行分级提取,为森林经营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选择1日龄艾维茵商品代肉鸡200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500只.Ⅰ、Ⅱ、Ⅲ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苜草素、恩拉霉素、畜达肥(化学成分为林可霉素),Ⅳ为空白对照组,在相同条件下进行饲养试验,比较苜草素、恩拉霉素、林可霉素对肉用仔鸡的免疫器官发育和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Ⅰ、Ⅱ、Ⅲ、对照组肉用仔鸡成活率分别为96.2%、92.6%、93.4%、92.0%,Ⅰ组与其它组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2)Ⅰ、Ⅱ、Ⅲ、对照组肉用仔鸡增重分别为2343.39、2283.21、2217.74、2210.83 g,Ⅰ组和Ⅲ、对照组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Ⅰ和Ⅱ组差异不显著(P>0.05).(3)Ⅰ组肉用仔鸡全期肉料比最低,饲料转化率分别比Ⅱ、Ⅲ、对照组高3.8%、6.9%、7.6%.(4)Ⅰ、Ⅱ、Ⅲ、对照组肉用仔鸡的半净膛率和全净膛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5)Ⅰ、Ⅱ、Ⅲ、对照组肉用仔鸡胸腺重指数分别为2.86、2.63、2.73、2.64,Ⅰ与Ⅱ、对照组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Ⅰ和Ⅲ组差异不显著(P>0.05);Ⅰ、Ⅱ、Ⅲ、对照组肉用仔鸡法氏囊重指数分别为0.63、0.52、0.47、0.53,Ⅰ与其它组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表明苜草素对肉用仔鸡具有促生长,提高饲料报酬,促进免疫器官发育,增强机体抗病力,提高成活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裴晓东  李帆  陈坤  夏向京  龙世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602-19604
[目的]探索能够高效利用新型烤房的烟叶烘烤工艺。[方法]采用量化烘烤工艺(Ⅰ)、中温变黄高湿定色烘烤工艺(Ⅱ)和高温变黄高湿定色烘烤工艺(Ⅲ)烘烤烟叶,对3种烘烤工艺的能耗成本及其烤后烟叶经济效益、化学成分、淀粉转化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采用Ⅱ烘烤能耗成本较低,比Ⅰ分别降低0.58元/kg(中部叶干烟)、0.12元/kg(上部叶干烟)。采用Ⅲ烤后烟叶经济效益最高,比Ⅰ分别提高了0.10元/kg(中部叶干烟)和0.15元/kg(上部叶干烟)。3种工艺烘烤过程中淀粉转化趋势基本相同,BⅢ烘烤过程中淀粉转化率最高(27.53%),CⅡ处理后烟叶淀粉含量最低,仅为4.50%,BⅠ处理淀粉转化最不彻底,烘烤后淀粉含量为6.15%。[结论]综合比较发现,Ⅱ处理能耗成本相对较低,Ⅲ处理烟叶经济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