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Q-PCR 技术检测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基因在30、60、90、120 和150 日龄五指山猪心脏、肝脏、肺脏、脾脏、肾脏、肌肉、胃脏和小肠等8种组织中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1)IGF2基因在8种组织中的表达呈相似的变化规律:各组织mRNA表达量随着日龄的增加而降低,30日龄时表达量最高,150龄时表达量最低,差异显著(P<0.01);(2)IGFBP3基因在心脏、肺、脾脏、肾脏、肠、胃等组织中的mRNA表达规律相似:即从30~150日龄,依次递减;而肝脏和肌肉mRNA表达从30日龄开始上升,肝脏在90日龄达最高,肌肉在60日龄时达最高,随后二者开始下降,在150日龄时达最低水平.以上结果初步揭示了五指山猪IGF2和IGFBP3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模式,为深入研究五指山猪生长发育及矮小性状形成机理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生长轴激素对猪繁殖性能发育的影响,随机选取0、3、20、30、90、120、180日龄纯种二花脸公猪和大白公猪各4头,屠宰并采取睾丸组织样,以18S rRNA为内标,用相对定量RT-PCR法研究睾丸IGF-Ⅰ和IGF-IR mRNA的表达及发育性变化。结果表明,二花脸猪与大白猪睾丸IGF-ⅠmRNA表达的发育模式在30日龄前完全相同,即随着日龄的增加而呈极显著增加(P〈0.01);二花脸猪睾丸IGF-Ⅰ mRNA相对表达量在30-180日龄无显著变化;大白猪睾丸IGF-Ⅰ mRNA相对表达量在90日龄有所下降,而在120和180日龄又恢复到30日龄水平。二花脸猪睾丸IGF-Ⅰ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大白猪(P〈0.05)。二花脸猪与大白猪睾丸IGF-IR mRNA表达的发育模式不同。二花脸猪睾丸IGF-IR mRNA相对表达量在90-120日龄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大白猪IGF-IR mRNA相对表达量在0日龄较高,随后显著下降(P〈0.05),并在观察期内持续保持较低水平。二花脸猪IGF-IR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大白猪(P〈0.05)。睾丸IGF-Ⅰ mRNA和IGF-IR mRNA相对表达丰度呈极显著正相关(r=0.575,P〈0.01)。结论:(1)不同品种猪睾丸IGF-Ⅰ和IGF-IR mRNA表达具有特定的发育模式;(2)猪睾丸中IGF-Ⅰ和IGF-IR mRNA的协同表达可能对猪繁殖性能的发育有重要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不同断奶日龄对仔猪肝脏中生长激素受体(GH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GF-ⅠR)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从8窝"杜×长×大"仔猪选取出生日龄相近、初生体重一致的仔猪24头,随机分为4个试验组中,分别于14日龄、21日龄、28日龄和35日龄断奶。所有仔猪在42日龄宰杀取样,用RT-PCR方法检测肝脏中GHR、IGF-Ⅰ和IGF-ⅠR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试验期间,个别仔猪偶尔出现腹泻症状。至42日龄试验结束时,各组仔猪体重无显著性差异(P0.05)。14日龄、21日龄和35日龄断奶组仔猪肝脏中GHR mRNA和IGF-Ⅰ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该三组上述基因的表达量均显著低于28日龄断奶组(P0.05);不同断奶日龄组仔猪肝脏中IGF-ⅠR mRNA的相对表达量无明显差异(P0.05)。因此,不同断奶日龄对仔猪肝脏中生长相关基因表达影响的模式不同,对42日龄时仔猪的体重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不同品种猪肌肉组织miR-1和miR-133基因的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探讨猪miR-1和miR-133基因在不同品种猪肌肉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试验以180日龄的蓝塘猪、长白猪以及大花白猪的背最长肌为材料,采用Stem-loop实时定量RT-PCR法检测miR-1和miR-133在长白猪、大花白猪及蓝塘猪背最长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在蓝塘猪中,miR-1的表达量分别为长白猪和大花白猪的4.7和6.4倍,前者与后两者之间表达水平有显著的差异(P<0.05),而后两者之间表达量差异不显著(P>0.05);同样,miR-133在蓝塘猪中的表达量最高,其次为长白猪,两者分别是大花白猪的7.2和5.7倍,且差异显著(P<0.05),但蓝塘猪与长白猪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miR-1和miR-133在不同品种猪中存在特异性表达,提示可能与肌肉发育性状相关。  相似文献   

5.
试验采用Real time PCR技术研究了IGF-Ⅰ在绵羊不同组织的各个时间点的表达.结果表明:5个组织在105 d时出现第一个表达拐点,15 d→105 d时肌肉、大脑和肝脏组织的表达降低后再升高,而皮肤和心脏组织在15 d和60 d时的表达无显著差异,105 d时才显著或极显著升高;105 d后,肝脏组织的表达逐渐降低,肌肉、心脏、大脑和皮肤组织在195 d时出现第2拐点,但肌肉和心脏组织并未引起表达的显著差异,而大脑和皮肤组织在195 d时的表达显著高于150 d和240 d,揭示IGF-Ⅰ基因在5个组织的表达具有一定的同步性.为凉山半细毛羊的生长调控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赖氨酸对绵羊组织生长的影响,试验选用15只年龄、体重相近的杂交母羊(陶塞特♂×蒙古羊♀)随机分为3组,于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不同水平的赖氨酸(0,4,10 g),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日粮不同赖氨酸水平对绵羊肝脏和背最长肌中GHR和IGF-Ⅰ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赖氨酸水平影响绵羊肝脏和背最长肌中GHR和IGF-Ⅰ基因的表达,随日粮赖氨酸水平的提高肝脏GHR和IGF-ⅠmRNA及背最长肌IGF-ⅠmRNA表达量相应增加;背最长肌中4 g和10 g赖氨酸组GHR基因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10 g赖氨酸组的GHR基因相对表达量与4 g赖氨酸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添加一定量的赖氨酸可以调节绵羊组织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品种猪在不同生理阶段骨骼肌葡萄糖转运载体(GLUT)1、GLUT4和胰岛素受体(IR)mRNA表达的发育规律.试验以1、7、30、60、90和150日龄蓝塘和长白两品种猪背最长肌、半膜肌和半腱肌组织样品cDNA为模板,采用实时荧光半定量PCR的方法,检测猪GLUT1和GLUT4 mRNA在不同骨骼肌中的表达模式.结果显示:1)1~ 150日龄蓝塘和长白猪背最长肌、半膜肌和半腱肌GLUT1 mRNA表达存在相似的发育变化规律,在1日龄时相对表达丰度最高.2)1 ~ 150日龄蓝塘和长白猪半膜肌和半腱肌GLUT4 mRNA相对表达丰度随日龄呈波形式变化,变化速度和程度存在品种差异.1日龄和150日龄时蓝塘猪背最长肌GLUT4mRNA相对表达丰度低于同日龄长白猪(P>0.05),而在其余日龄时高于同日龄长白猪(P>0.05).3)蓝塘和长白猪背最长肌、半膜肌和半腱肌IR mRNA相对表达丰度在1和30日龄时表现出较高水平,而在7、60、90和150日龄时无显著差异(P>0.05);同日龄蓝塘和长白猪之间IR mRNA相对表达丰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猪骨骼肌GLUT1 mRNA的表达在不同生理阶段存在差异,猪骨骼肌GLUT4 mRNA的表达在不同品种和生理阶段存在显著差异,且其与IR mRNA的表达相关性较弱,无明显规律.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品种猪在不同生理阶段骨骼肌葡萄糖转运载体(GLUT)1、GLUT4和胰岛素受体(IR)mRNA表达的发育规律。试验以1、7、30、60、90和150日龄蓝塘和长白两品种猪背最长肌、半膜肌和半腱肌组织样品c DNA为模板,采用实时荧光半定量PCR的方法,检测猪GLUT1和GLUT4 mRNA在不同骨骼肌中的表达模式。结果显示:1)1~150日龄蓝塘和长白猪背最长肌、半膜肌和半腱肌GLUT1 mRNA表达存在相似的发育变化规律,在1日龄时相对表达丰度最高。2)1~150日龄蓝塘和长白猪半膜肌和半腱肌GLUT4 mRNA相对表达丰度随日龄呈波形式变化,变化速度和程度存在品种差异。1日龄和150日龄时蓝塘猪背最长肌GLUT4mRNA相对表达丰度低于同日龄长白猪(P0.05),而在其余日龄时高于同日龄长白猪(P0.05)。3)蓝塘和长白猪背最长肌、半膜肌和半腱肌IR mRNA相对表达丰度在1和30日龄时表现出较高水平,而在7、60、90和150日龄时无显著差异(P0.05);同日龄蓝塘和长白猪之间IR mRNA相对表达丰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猪骨骼肌GLUT1 mRNA的表达在不同生理阶段存在差异,猪骨骼肌GLUT4 mRNA的表达在不同品种和生理阶段存在显著差异,且其与IR mRNA的表达相关性较弱,无明显规律。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IGF-Ⅰ表达和奶牛乳腺发育与泌乳之间的关系,采用qRT-PCR检测奶牛乳腺组织中IGF-Ⅰ的表达情况,应用细胞培养、qRT-PCR、MTT法检测IGF-Ⅰ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影响。结果显示,在青春期奶牛乳腺组织中IGF-Ⅰ的表达量最高;添加IGF-Ⅰ后,乳腺上皮细胞IGF-ⅠR表达增加,细胞增殖能力提高,β-酪蛋白表达增加。研究结果表明,IGF-Ⅰ可通过促进IGF-ⅠR的表达,从而促进乳腺上皮细胞增殖和提高乳中β-酪蛋白含量。  相似文献   

10.
选择年龄、体质量相近的杂交母羊(萨福克♂×小尾寒羊♀)24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饲喂不同蛋白水平的日粮(中蛋白日粮,低蛋白日粮和高蛋白日粮).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日粮不同蛋白水平对绵羊脂肪和肌肉中IGF-Ⅰ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的蛋白质水平影响绵羊腹部皮下脂肪、肠系膜脂肪和半腱肌组织IGF-Ⅰ基因的表达,随着口粮蛋白质水平的升高IGF-Ⅰ表达量增加.但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在腹部皮下脂肪、肠系膜脂肪中,中蛋白组和高蛋白组均显著高于低蛋白组(P<0.05),在半腱肌组织中,高蛋白组极显著高于低蛋白组(P<0.01),而中蛋白组与高蛋白组和低蛋白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1.
探讨日粮精氨酸水平对断奶~2月龄生长肉兔氮代谢和肝脏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GF-Ⅰ)基因表达的影响.选用断奶肉兔100只,随机分成5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精氨酸(0、0.2%、0.4%、0.6%和0.8%),预试期7d,正试期23 d.结果表明:日粮中不同水平精氨酸对生长肉兔的尿氮水平影响显著(P值为0.016 7),各添加组的尿氮含量显著低于不添加组(P<0.05),日粮不同水平精氨酸对其它氮代谢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SYBR Green Ⅰ荧光染料法对家兔肝脏细胞中IGF-Ⅰ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了相对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日粮不同精氨酸水平显著影响肝脏IGF-Ⅰ mRNA表达量(P值为0.018 2),并且添加精氨酸组IGF-Ⅰ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不添加组 (P<0.05),各添加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2.
籽鹅生长期部分血液激素含量及IGF-ⅠmRNA表达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选择健康1日龄籽鹅100只,相同条件下饲养到12周龄。分析血清中IGF-Ⅰ、T3和T4变化规律。同时,利用RT-PCR技术研究IGF-ⅠmRNA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变化。结果表明:血清IGF-Ⅰ水平在出生后30 d内都较高,30日龄与其他日龄相比差异均显著(P<0.05);T3水平在出生时最高,60日龄时低于其他各日龄(P<0.05);T4水平出生时显著低于其他各日龄(P<0.05);肝脏中IGF-ⅠmRNA在30日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各日龄(P<0.05);30日龄各组织中IGF-ⅠmRNA以肝脏和生殖器官表达量最高。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品种猪肠道碱性氨基酸转运载体(CAT1)mRNA表达的组织特异性和发育规律。试验选取1、7、26、30、60、90和150日龄长白和蓝塘公猪各5头(同一品种同一日龄且体重接近),共70头,测体重后屠宰,采集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组织样品。以18S基因为内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SYBR Green Ⅰ试剂盒)检测CAT mRNA在60日龄长白猪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表达的组织特异性,以及在长白和蓝塘猪不同日龄其十二指肠、空肠、回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结果显示:60日龄长白猪CAT1 mRNA的表达丰度从十二指肠到回肠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到结肠开始下降,回肠极显著高于其他3个肠段(P〈0.01),十二指肠最低;十二指肠和空肠CAT mRNA的表达在1~26d(即哺乳期)都呈上升的趋势,随后都开始有所下降;蓝塘猪十二指肠CAT1 mRNA的表达丰度在150d时显著低于其他各个阶段(P〈0.05),而长白猪90和150d都显著低于其他各阶段(P〈0.05);空肠CAT1 mRNA的表达在26~150d各阶段都差异不显著,而26d显著高于1和7d(P〈0.05);1~60d长白和蓝塘猪回肠CAT1 mRNA的表达都呈逐渐上升的趋势,60d后都显著下降(P〈0.05)。两品种猪不同日龄时十二指肠和空肠CAT1 mRNA的表达量都没有显著差异(P〉0.05);长白猪回肠CAT mRNA表达在26d时显著高于蓝塘猪(P〈0.05);在90和150d时,长白猪都显著低于蓝塘猪(P〈0.05),其他各阶段没有显著差异。结果说明,CAT mRNA在不同肠段及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存在明显的差异,这可能与肠腔中氨基酸的浓度和氨基酸的需要水平及相关激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4.
蓝塘仔猪IGF-1水平与组织IGF-1、GHR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32头不同日龄(出生、3、21、35d)蓝塘仔猪,由前腔静脉采血后剖杀,取肝脏、背最长肌样品。用RIA法测血液、组织中IGF 1浓度,用放射受体法(RBA)检测肝脏、肌肉组织中GHR结合活性,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IGF 1、GHR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1)血液中IGF 1在出生日显著高于其它时期(P<0 05)。肌肉组织中IGF 1含量高于肝脏组织,肌肉组织IGF 1含量在3、21、35日龄时都显著高于出生日(P<0 05)。(2)肝脏细胞膜GHR结合活性在出生日显著高于3、21日龄(P<0 05),肝脏细胞膜GHR结合活性高于肌肉组织。(3)肝脏组织IGF 1、GHRmRNA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肌肉组织(P<0 05)。肝脏IGF 1mRNA的表达在出生日、21日龄时显著高于3、35日龄(P<0 05),GHRmRNA的表达在出生日显著高于其它日龄(P<0 05)。肌肉IGF 1、GHRmRNA的表达在出生日均显著高于其它日龄(P<0 05)。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MyoDⅠ基因在关岭牛不同组织表达量的差异及在肌肉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情况,试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关岭牛背最长肌、大腿肌、心脏、肝脏、脂肪、小肠6个组织的MyoDⅠ基因相对表达量进行检测。同时分析关岭牛胎儿、18月龄、30月龄时期背最长肌组织中MyoDⅠ基因的表达规律。结果显示,MyoDⅠ基因在背最长肌中表达量最高,在出生后的关岭牛肌肉组织中也具有较高的表达量,且随着出生时间的推移呈上升趋势。推测可能由于背最长肌是肌肉富集地方,因此基因表达量较高,随着年龄增大,肌肉丰满度增加,基因表达量也随着增加。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鹅不同组织生长激素受体(GHR)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基因发育性变化,本试验选择0日龄杂交鹅(吉林白鹅×农安籽鹅)78只作为试验动物,应用荧光定量技术分别对0、14、28、42、56日龄鹅心脏、肝脏、腺胃、腿肌GHR以及IGF-I mRNA进行测定。结果显示,0~56日龄期间杂交鹅GHR以及IGF-I mRNA在肝脏中表达量最高,其次为腿肌和腺胃,心脏GHR以及IGF-I mRNA表达量最低。鹅心脏、肝脏、腺胃和腿肌GHR mRNA表达量随日龄增加有极显著的发育性变化(P0.01)。鹅心脏、肝脏、腿肌GHR mRNA表达量均于14日龄达到峰值,鹅腺胃GHR mRNA表达量于28日龄达到峰值。鹅肝脏、腺胃和腿肌IGF-I mRNA表达随日龄增加有极显著的发育性变化(P0.01)。鹅心脏、腿肌IGF-I mRNA表达量于28日龄出现峰值,但肝脏、腺胃IGF-I mRNA表达量在0~56日龄不断升高。总体上看,公鹅与母鹅各组织GHR以及IGF-I mRNA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日龄对于GHR和IGF-I基因在鹅各组织表达具有重要影响;性别对鹅组织GHR和IGF-I基因表达影响较小;鹅各组织GHR和IGF-I基因发育性变化具有组织特异性,各基因表达量在鹅不同组织出现峰值的时间并不一致。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玉米-豆粕型日粮中赖氨酸水平对70~90日龄生长肉兔生产性能、血清类胰岛素生长激素浓度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选择100只体重接近、前期饲养相同的70日龄新西兰肉兔为试验动物,随机分成5组,以赖氨酸含量分别为0.55%、0.65%、0.75%、0.85%和0.95%的5种日粮为试验处理,进行为期20 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随日粮赖氨酸水平的增加,90日龄生长肉兔生长性能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胰岛素、生长激素、类胰岛素生长激素浓度显著提高(P<0.05),分别在0.85%,0.75%和0.95%达到最大值;肝脏和肌肉IGF-Ⅰ相对表达量也明显增加(P<0.05)。综上所述,70~90日龄生长肉兔血清IGF-Ⅰ浓度和基因表达受日粮赖氨酸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兽医学报》2016,(7):1234-1240
采用SABC法检测济宁青山羊生后发育过程中生长激素受体(growth hormone receptor,GHR)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Ⅰreceptor,IGF-ⅠR)在乳腺组织中的分布;GAPDH作为内参基因,qRT-PCR法检测GHR mRNA与IGF-ⅠR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GHR和IGF-ⅠR阳性物质主要在乳腺组织内的导管上皮细胞、基质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胞质中表达,细胞核偶有表达;GHR和IGF-ⅠR阳性细胞光密度值与其mRNA表达趋势基本一致,但IGF-ⅠR的表达量低于GHR;GHR和IGF-ⅠR在出生当天表达水平较低,60日龄(初情期)和120日龄(性成熟)出现峰值(P0.05),120日龄后逐渐下降。结果表明:济宁青山羊生后发育时期,GHR与IGF-ⅠR对乳腺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初情期和性成熟期可能是乳腺生长发育最快的阶段。  相似文献   

19.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Ⅰ,IGF-Ⅰ)基因的表达产物对猪肌肉的生长有着重要的调控作用。以IGF-Ⅰ基因作为撒坝猪生长性状的候选基因,运用PCR-RFLP技术对其HhaⅠ位点的多态性进行了检测,并对IGF-Ⅰ基因的多态性与12个阶段体重、日增重和体尺性状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撒坝猪IGF-Ⅰ基因的多态性较为丰富,产生AA、AB和BB 3种基因型,其基因型频率分别是0.3473、0.5149、0.1378,等位基因A和B的频率分别是0.6048、0.3952,且该基因座位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撒坝猪IGF-Ⅰ基因的遗传变异对其生长性状有着显著的影响(P<0.05或P<0.01),其中,不同阶段体重和日增重的增效基因型为AB基因型,180日龄体尺性状的增效基因型多为BB基因型(部分性状表现为AB基因型最高)。结合前人的研究,初步推断IGF-Ⅰ基因可能是影响猪生长性状的一个主效基因或是一个与影响猪生长性状的数量性状座位(quantiative trait locus, QTL)连锁的基因。  相似文献   

20.
利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克隆了黑龙江籽鹅IGF-Ⅰ基因,并检测了生长期间该基因mRNA在各组织中的表达量变化。结果表明,鹅IGF-Ⅰ基因与鸡、鸭IGF-Ⅰ基因的同源性分别为97.6%、99.3%;鹅肝组织中IGF-ⅠmRNA的表达水平在30日龄和60日龄较高,而30日龄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22、28日龄鹅胚和1日龄籽鹅,显著高于10日龄雏鹅;30日龄雏鹅IGF-ⅠmRNA在肝、卵巢、胸肌、肺、脾、腿肌、垂体、肌胃、肾、心等组织中都有表达,其中肝、卵巢、胸肌、肺的表达量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