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市售主要品牌婴幼儿配方奶粉中脂肪酸的组成进行了分析并与母乳脂肪酸组成进行对比,通过分析其脂肪酸来源的配料组成,归纳分析应用于婴幼儿配方奶粉中油脂配方的特点及优化方向,为今后调整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的油脂配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对市售国内外10 个不同品牌的婴儿配方奶粉产品进行营养素分析对比。比较标签标示值与实际检测值的差异,并以偏差率表示,分析指标存在偏差的原因。研究发现,脂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标示值和检测值均控制在婴儿配方奶粉国家标准范围内。通过研究为婴儿配方奶粉中营养素设计值及确定产品标示值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数据统计的方法对婴儿配方奶粉中营养强化剂衰减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婴儿配方奶粉经过24个月后,营养强化剂平均衰减率为9.38%,其中维生素平均衰减率为13.29%,矿物质平均衰减率为8.44%,其它成分(肌醇、胆碱、牛磺酸)平均衰减率为6.40%。通过衰减率研究,本文清楚地了解了婴儿配方奶粉在贮存期间营养强化剂的变化情况,为今后婴儿配方奶粉中营养强化剂配方设计及货架期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婴儿配方奶粉对于非母乳喂养婴儿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作用。婴儿配方奶粉的发展过程其实质就是向母乳功能成分日益接近的过程。对婴儿配方奶粉的发展阶段、研制、质量标准及发展趋势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婴儿配方奶粉中强化DHA和AA对非母乳喂养婴儿营养的重要性,同时通过加速实验讨论了添加DHA、AA的婴儿配方奶粉在保质期内DHA和AA含量、表面油、过氧化值和滋气味的变化情况,综合上述各指标分析DHA和AA在婴儿配方奶粉中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女性职业压力增加,母乳喂养率逐渐降低,婴幼儿配方食品市场不断扩大,而婴儿配方奶粉(简称“婴配粉”)冲泡不方便等问题给孕产妇及家人带来了很多困扰。随着巴氏杀菌技术的成熟,婴儿配方液态奶产品在国外得到了广泛开发。使用巴氏杀菌工艺的婴儿配方液态奶可最大限度地保留生物活性成分(如乳铁蛋白和维生素等),具有营养全面、使用方便等特点。本文综述了婴儿配方液态奶中的营养物质种类和益处,并将其与市售婴配粉进行对比,分析其未来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正>新华社华盛顿2月6日电: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6日发布有关婴儿配方奶粉的新规定,提高了婴儿配方奶粉安全标准,以确保婴儿配方奶粉可安全使用并含有必要营养成分。新规定对婴儿配方奶粉的质量控制流程进行了修订。按照新规定,婴儿配方奶粉生产商在发货前必须对产品进行有关沙门氏菌和阪崎肠杆菌等病原体的检测,以防止污染。此外,婴儿配方奶粉还必须包括特定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美国药管局主管食品的副局长迈克尔?泰勒说,婴儿  相似文献   

8.
婴儿配方奶粉目前是我国婴幼儿的主要食品,配方奶粉的质量问题是奶粉生产加工过程中的首要问题。婴儿配方奶粉的质量和安全控制工作是一项全面性、多方位的工作,需要从原料质量、生产过程以及最后市场流通多方面进行控制。本文对婴儿配方奶粉的质量问题及控制方法进行了阐述,以期对配方奶粉的生产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二十碳四烯酸(ARA)作为婴儿配方奶粉普遍添加的可选择性成分,是食品安全检测的必检项目。本文通过气相色谱法(外标法)测定婴儿配方奶粉中的ARA含量,依据测定结果合成不确定度为2.73%, 扩展不确定度为5.46%,ARA含量测定结果为(0.264±0.007)g(k=2)。经分析表明,影响婴儿配方奶粉中ARA含量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样品重复检测(分量不确定度2.68%),次要来源于标准溶液(分量不确定度0.40%)与样品处理(分量不确定度0.31%),气相色谱仪器(分量不确定度0.00002%)影响最小。为提高检测婴儿配方奶粉中ARA含量的准确度,有必要通过样品重复检测、专人专区专用具配制标准溶液、样品处理过程中规范操作动作和习惯等综合实现。  相似文献   

10.
母乳是婴儿配方奶粉研制的黄金标准。中国婴儿配方奶粉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研制与生产,不断换代升级,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本文着重阐述近几年来第四代婴儿配方奶粉的研制应用情况,以及对未来婴儿奶粉研制的展望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应用是在DHA和ARA油剂和粉剂基础上,研究了第三种剂型——乳化液。在DHA和ARA乳化液制备过程中,第一步是进行乳化液的制备,依次为界面膜壁材溶解→剪切乳化DHA和ARA→均质→制备好的乳化液。然后将第一步制备的乳化液加入婴幼儿配方奶粉配料系统,依次为乳化液→配料→剪切→包埋→均质→浓缩→喷雾干燥→配方奶粉。通过两步即可实现配方奶粉的生产,其意义在于改善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经常出现的"鱼腥味"问题。该方法研发的生产设备简单,适于配方奶粉生产型企业大规模、连续化生产,利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水解蛋白婴儿配方奶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红霞 《乳业科学与技术》2011,34(3):112-113,117
本文介绍了婴儿对牛乳蛋白过敏的原因,并根据水解蛋白防过敏的特性生产加工了低过敏婴儿配方奶粉,通过研究分析发现其感官品质和营养成分与常规配方婴儿奶粉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母乳被公认为婴儿营养的“黄金”标准和婴儿的最佳食物,由于母乳中多种生物活性成分的存在,使其为婴幼儿提供除营养外的其他益处,如免疫保护。本文综述母乳活性成分乳铁蛋白、母乳低聚糖、核苷酸、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和益生菌对婴儿免疫健康的影响,同时对市售11 个产品的婴儿配方乳粉可选择性成分进行分析,为婴儿配方乳粉可选择性成分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给我国婴幼儿配方奶粉在生产技术上的创新提供参考资料,进而找出我国婴幼儿配方奶粉未来发展的突破口.本文回顾了国内外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技术的发展历程,并着重介绍婴幼儿配方奶粉中强化多不饱和脂肪酸、改性牛乳蛋白、提高维生素稳定性、添加低聚糖等生产技术的研究现状.结论:提出婴幼儿配方奶粉未来发展的焦点应集中在母乳的营养基础理论研究、具特殊用途婴儿配方奶粉的品种细分以及液态婴儿奶的开发、免疫活性物质的添加、奶源质量以及生产管理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婴幼儿配方奶粉是根据婴幼儿生长的不同时期发育所需营养不同的特点而设计的产品,它是婴儿母乳的替代食品。并就中国婴幼儿配方乳粉的发展市场的发展历程、发展方向及对发展中国婴儿配方奶粉市场的建议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消费者在选购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时被误导消费的事件时有发生。在梳理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营养成分标准法规的基础上,对29款产品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包括无乳糖配方、乳蛋白部分水解配方、乳蛋白深度水解或氨基酸配方、早产/低出生体重婴儿配方、婴儿营养补充剂、氨基酸代谢障碍配方的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得出结论:大部分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添加了胆碱、肌醇、牛磺酸、左旋肉碱、DHA、ARA和核苷酸等可选择性成分;根据医学用途不同,配方中的必需成分和可选择性成分添加情况存在差异。同时,提出通过正规渠道购买、仔细查看产品标签、谨遵医嘱选购和食用等对策建议,以期为消费者选择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婴儿配方奶粉脂肪母乳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母乳化”是婴儿配方奶粉一直追求的理想目标。在此目标引导下,婴儿方奶粉的母乳化进程也逐渐由宏观走向微观。婴儿对母乳脂肪的消化吸收比婴儿方奶粉高,不仅取决于脂肪酸的含量,还与母乳中所含的种类、在甘油三酯中的位置分布,脂肪酶、乳状液状态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主要探讨模仿母乳脂肪的结构和组成,使婴儿配方奶粉中富含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研究表明,添加了1,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的婴儿配方粉,能够促进婴幼儿对脂肪酸和钙的吸收,有效降低其便秘的发生率,促进婴儿健康发育。  相似文献   

18.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品。但是当母乳不足时,婴儿就需要补充婴儿配方食品。目前大部分的婴儿配方食品是来源于牛乳的。母乳与牛乳来源的婴儿配方食品在组成上最主要的区别是乳清蛋白的成分。主要讨论母乳与牛乳在蛋白上的区别以及在婴儿食品中添加乳清蛋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阪崎肠杆菌是人和动物肠道内寄生的一种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能引起新生儿脑膜炎,致死性小肠结肠炎和败血症等疾病.婴幼儿配方奶粉中若含有阪崎肠杆菌,则会引起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婴儿在前六个月应采用母乳喂养来减少致病菌的危害.婴儿配方奶粉不是一种无菌制品,为了减少婴儿感染的风险,应该对婴幼儿配方奶粉进行正规的卫生学检测.本文综述了阪崎肠杆菌的特性和一些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0.
《养猪》2018,(2)
正【《今日美国报》网站10月25日报道】题:新研究显示,这些婴儿食品和配方奶粉的砷、铅和双酚A检测呈阳性(记者阿什利·梅)25日公布的令人惊恐的研究成果显示,很多婴儿食品砷检测呈阳性,包括80%的婴儿配方奶粉。而且,砷并非唯一被发现的危险污染物。清洁标签倡导组织是一个主张标签信息透明化的非营利机构,它检测了在过去5个月内购入的婴儿食品、婴儿配方奶粉、适合学步儿童的饮料和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