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0 毫秒
1.
运用柞蚕抗病、稳产性状的遗传相关性及基因重组原理,进行纯种选育和杂交组合评选,育成了强健性柞蚕新品种抗大并组配抗大×8821.8822杂交组合。新品种抗大对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的感染抵抗能力分别是选大1号的5.62倍和大三元的5.58倍,对柞蚕链球菌的感染抵抗能力分别是选大1号的6.76倍和大三元的4.37倍。杂交组合抗大×8821.8822在秋季的千粒种茧产量为226.9 kg,较对照品种大三元增产10.9%,并且具有发育整齐、营茧集中、耐粗饲料、稳产性好的特点,已在二化性柞蚕区大面积放养。  相似文献   

2.
柞蚕新品种抗大及抗大×(8821·8822)是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自1994年开始,经过十年的选择培育而成的强健性柞蚕新品种.在纯种选育和杂交组合评选中,按照育种程序,进行了新品种的实验室品种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3.
以从印度、朝鲜引进的2个柞蚕品种981和941为亲本,采用杂交育种技术,选育出柞蚕早熟多抗新品种早418,并与现行抗病高产品种抗大组配杂交组合早418×抗大。新品种早418及其杂交组合具有以下特点:春、秋季幼虫全龄期经过短,早418平均比抗大短8.43 d,早418×抗大平均比对照组合抗大×8821短6.90 d;抗病力较强,早418小蚕感染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ApNPV)后的死亡率比抗大低11.2个百分点,早418×抗大比对照组合低13.6个百分点;产茧量高,早418春、秋季平均千克卵收茧量为46 680粒,比抗大增产11.22%,早418×抗大春季千克卵收茧量为52 360粒,比对照组合增产16.98%,秋季千克卵收茧量为443.44 kg,比对照组合增产24.44%。新品种及其杂交组合既有早熟性状特点,又兼顾抗逆、丰产性能,尤其适合无霜期短的地区推广放养。  相似文献   

4.
限性黄茧品种能提高蚕种制造的雌雄鉴别效率,雌蚕丝呈天然金黄色,雄蚕丝为高品位生丝。采用杂交育种并结合抗逆性选拔方法,育成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限性黄茧品种蜀、黄、川、白,经配合力测定,筛选出四元杂交组合蜀·黄×川·白。实验室饲养和农村生产鉴定表明,新品种杂交组合茧层厚,丝量多,强健性、产茧量达到对照品种菁松×皓月的水平。缫丝鉴定表明,新品种杂交组合的雌蚕丝金黄色,茧丝长较短,纤度较粗;而雄蚕丝洁白,各项茧丝性状指标均优于对照品种,茧丝长长,纤度细,解舒优,一粒茧丝长达到1397m,解舒丝长1244m,洁净98.00分,鲜毛茧出丝率21.78%,比对照高2.23%。  相似文献   

5.
<正>柞蚕强健性品种选育研究从1994年开始,选用茧型大、高产性好的选大雌蛾与抗Ap NPV能力强的抗病2号雄蛾进行杂交,将其杂交后代作为新品种的选育材料,代号“抗大”。首先进行纯种稚蚕对ApNPV感染抵抗能力和柞蚕链球菌抵抗性的选择,采用蛾区半分法,实验室添毒  相似文献   

6.
采用杂交育种方法,育成了优质、高产春用家蚕新品种春&#183;兰&#215;玉&#183;帛。经四川省实验室和农村生产鉴定表明:该品种孵化、眠起、上蔟齐一;体质强健好养,蚕体粗壮,茧形大且匀整;产量高,万蚕收茧量、万蚕茧层量、万蚕产丝量分别比对照种菁松&#215;皓月提高1.02%、3.65%、4.00%,分别比对照种871&#215;872提高2.65%、6.32%、2.45%;茧丝长、解舒率、洁净、鲜毛茧出丝率分别为1256m、90.77%、97.60分、19.90%。该品种综合经济性状优良,适宜在四川、重庆等西部蚕区推广饲养。  相似文献   

7.
孟宪民  王继康 《北方蚕业》2007,28(3):16-17,22
试验证明,当前中国柞蚕放养的主导品种——柞蚕高饲料品种8821、8822、8821×8822和杂交种大三元,具有蚕大、茧大、蛾大、产卵量高、丰产、出丝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雄蚕新品种限7&#215;平48与秋华&#215;平30的饲养比较表明:限7&#215;平48的张产茧53.54蚝、干壳量9.85g、张种收入834、08元,比秋华&#215;平30的张产茧48、61kg、干壳量9.50g、张种收入757、35元,分别增加了10.14%、3.68%、76、73元。对雄蚕新品种限7&#215;平48与秋丰&#215;白玉的饲养比较表明:限7&#215;平48的张产茧43.20蚝、干壳量9、60g、张种收入673.05元,比秋丰&#215;白玉的张产茧41、30蚝、干壳量8.35g、张种收入636.02元,分别增加了4.60%、14.97%、37.03元。限7&#215;平48解舒率为75.61%、出丝率为42.17%,比秋华&#215;平30提高10.77与1.39个百分点,比秋丰&#215;白玉提高4、38和5.24个百分点。该品种具有容易饲养、产量高、茧质好等优点,可以在生产上继续扩大试养及推广。  相似文献   

9.
采用眠性稳定的三眠蚕品种和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现行生产用四眠蚕品种作亲本进行杂交,育成了综合经济性状良好、眠性稳定的强健性三眠蚕品种三、龙、汇、泉、源、景。经配合力测定和组合筛选,选配出的三&#183;龙&#215;汇&#183;源四元杂交组合,强健好养、眠性稳定(三眠率达到98%以上)、全龄经过短,茧丝纤度1.840~2.160dtex,一茧丝长1000~1200m,解舒率70%~80%,洁净93~95分,强度4.11克力/旦,伸长率23.3%。抱合115次。  相似文献   

10.
15个柞蚕杂交组合部分数量性状主成分的评估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数量性状的主成分分析是评价杂交种综合性状优劣的重要手段之一。对15个柞蚕杂交组合的产茧量、千粒茧质量、收蚁结茧率、死笼率、发病率、不受精卵率6个数量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将6个性状归纳为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93.170%。其中:第1主成分为产量因子,主要来自产量和生命力性状,其贡献率为57.924%;第2主成分为育性因子,主要来自不受精卵率,其贡献率为20.526%;第3主成分为生命力因子,主要来自生命力性状,其贡献率为14.719%。根据主成分值对供试杂交组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是582×9906、582×抗大、8822×抗大、582×黑翅、8821×黑翅和582×8821的综合得分较高,为较优的柞蚕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11.
柞蚕3个重要经济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配合力测定是柞蚕育种中选择优良亲本和组配优良杂交组合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选用8821、8822、9906、抗大、黑翅和582共6个柞蚕品种为亲本,采用双列杂交(Griffing)方法分析了柞蚕产茧量、千粒茧质量及收蚁结茧率3个性状的配合力。结果表明:除千粒茧质量外,产茧量和收蚁结茧率的特殊配合力(SCA)方差显著地大于一般配合力(GCA)方差,说明在杂交后代这2个性状的非加性效应占主导地位,而千粒茧质量则以加性效应为主。供试亲本间及各组合间的GCA和SCA差异较大,其中亲本材料582的产茧量、千粒茧质量及收蚁结茧率3个性状均表现出最高的GCA效应值;杂交组合582×抗大的产茧量和收蚁结茧率的育种值与SCA之和明显地优于其他组合,千粒茧质量的育种值与SCA之和最优的组合为582×9906。  相似文献   

12.
柞蚕饲料转化效率的遗传模型与基因效应值的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对柞蚕杂交组合8821×四青、8822×青6号的6个世代材料,对柞蚕茧重转化率和茧层生产率两个数量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茧重转化率的基因作用复杂,不符合加-显性遗传模型,存在着基因互作,且显性互作大于显性效应,使茧重转化率增加;茧层生产率的基因作用符合简单的加-显性遗传模型,显性效应为正值,使茧层生产率增加。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进一步推广杂交桑栽植,走蚕桑生产低成本、快速度、高效益、省力化发展的道路,我区于2003年引进广东杂交桑沙二&#215;伦109,目前全区的栽植面积已发展到140hm^2。为进一步调查该桑品种和我区传统桑品种湖桑32号对蚕茧质量与养蚕成绩影响,2007年春蚕期我们进行了杂交桑沙二&#215;伦109与湖桑32号饲喂家蚕苏菊&#215;明虎的成绩对比试验,现将试验情况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4.
以蚕茧高产、稳产,全茧量雌雄开差小作为柞蚕新品种的选育目标,选择柞蚕高饲料效率品种8821及其早熟、大型雄性成虫突变个体为亲本材料,采用杂交和系统分离的育种方法,历经10年19代育成了高产、优质,对柞蚕微粒子病有一定耐受性的柞蚕新品种辽蚕582。新品种属青黄蚕系统,二化性、四眠,秋蚕期的千粒茧质量为11.38 kg,全茧量雌雄开差率春、秋蚕季平均为25.37%,比对照品种8821缩小20.42%,平均一粒茧丝长1 219.38 m,解舒率57.98%,生丝回收率为70.13%。新品种感染柞蚕微孢子虫(Nosema pernyi,Np)的雌蛾产卵孵化的幼虫在室内正常条件下饲养,其结茧率为73.60%,比对照品种青六号提高28.22%;Np对新品种4~5龄幼虫的半数致死剂量(LD50)比对照品种8821高2.82倍,比青六号高7.10倍。新品种在小区品种比较试验及繁种试验中,蚕茧产量分别比对照品种8821增加9.39%、19.20%。综上认为,辽蚕582是丰产、稳产性好,全茧量雌雄开差较小,茧丝加工工艺性状优良并对柞蚕微粒子病感染有一定耐受性的品种,适合在二化性蚕区放养。  相似文献   

15.
以丝质优、耐氟污染性能较强的品种为育种材料,采用常规杂交育种方法,育成一对春秋兼用的中丝量家蚕新品种春华&#215;秋实。浙江省蚕品种实验室共同鉴定和农村试养鉴定表明该品种具有以下特点:孵化、眠起、老熟齐一,体质强健好养,茧型较大,产量高;茧丝质优良,春期饲养茧层率23.46%,鲜茧出丝率17.54%,茧丝长1 263 m,解舒率83.52%,纤度2.773 dtex,洁净94.50分;综合经济性状优良,与对照品种菁松&#215;皓月相比,万蚕产茧量提高7.0%,与对照品种秋丰&#215;白玉相比,万蚕产茧量、万蚕茧层量、茧丝长、解舒丝长、鲜茧出丝率分别提高1.7%、8.9%、9.0%、6.6%、8.1%。新品种已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适合在浙江省及长江中下游蚕区推广饲养。  相似文献   

16.
柞蚕高饲料效率新品种大三元的选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孟宪民  刘佩锋 《蚕业科学》2001,27(3):236-239
以柞蚕饲料效率测试方法、评价指标、性状相关及遗传分析等研究成果为基础 ,育成了柞蚕高饲料效率新品种 882 1、882 2及杂交组合大三元 (882 1·882 2×选大 )。试验结果表明 :大三元的茧重转化率和茧层生产率 ,秋养分别比对照高 2 6 8和 0 6 2个百分点 ;产卵量春秋分别比对照高 2 4 92 %和 15 6 5 % ;解舒率增加 6 16 %、解舒丝长增加 2 8 88%、茧丝长增加 17 84% ;种茧育 882 1× 882 2 ,单蛾产茧数比对照增加 2 4 89% ;春季和秋季农村生产放养大三元 ,每把分别比对照增产 15 49%和 30 48%。  相似文献   

17.
2006年秋和2007年春对4眠蚕细纤度春用新品种苏秀&#215;春丰在农村进行了中试,结果表明:苏秀&#215;春丰的眠性稳定,4眠性达100%,正反交杂交种的纤度均为2.159dtex,茧丝长分别为1392.3m和1327.4m;对照品种菁松&#215;皓月在同样的饲养条件下,正反交的纤度为3.043dtex和2.949dtex,茧丝长为1227.1m和1217.3m;新品种苏秀&#215;春丰和对照品种相比,具有纤度细和茧丝长长的特点,适合于缫制高品位生丝。  相似文献   

18.
家蚕新品种“苏豪&#215;钟晔”是江苏苏豪国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聘请日方育种专家,引进日本优良的育种素材,中日双方专家共同努力而育成的高产优质新蚕品种。2005年后苏豪&#215;钟晔新蚕品种在江苏十多个重点蚕区的市(县)及浙江淳安县、建德市进行了推广使用。该品种产茧量、丝质和养蚕效益均优于现行江苏当家蚕品种菁松&#215;皓月,特别是茧丝质量以菁松&#215;皓月为对照,多项指标均超过,具有高产、高效、优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桑蚕新品种粤蚕8号(越&#183;春5&#215;航诱7&#183;研7)是我所2006年育成的四元杂交种。原原母种抗逆性强、丰产性能高、茧丝质优。四元杂交种抗逆性强,孵化、发育、眠起齐一,茧形大,茧层厚、产量高、丝质好;是一个易繁易养,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家蚕新品种。  相似文献   

20.
对家蚕多丝量品种鲁七&#215;9202与菁松&#215;皓月的对比饲养表明:鲁七&#215;9202张产57.2kg、张产值1289元、50kg桑产茧量3.1kg、万蚕产茧量19.2kg、干壳量9.8g、公斤茧颗数460粒,与对照种菁松&#215;皓月相比,张产高9.9kg、张产值高244元、50kg桑产茧量高0.4kg、万蚕产茧量高2.9kg、干壳量高0.5g、公斤茧颗数少80粒。张产茧量、张产值优势非常明显,但洁净成绩仅为92.5分,比对照种低1.5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