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38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按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安排,我中心对2对夏秋用桑蚕新品种粤蚕8号和华康2号进行了实验室鉴定。根据饲养和茧丝质经济性状成绩,对2对新品种进行了综合分析评价,以期为蚕品种审定和推广提供科学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开展干热空气处理蚕卵治疗家蚕微粒子病技术工作,解决卵龄控制在12 h以内的技术处理要求,调查了广东省现行生产品种两广二号杂交原种母蛾的产卵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度25~ 28 ℃的条件下,两广二号杂交原种母蛾产卵多集中在前5h内,5h后产卵量明显下降,其中7·湘×芙·9在投蛾后的1h就达到产卵高峰,在5h内的产卵量占母蛾总产卵量的92.94%,在9h内达96.47%;芙·9×7·湘则在投蛾后的2~4h为产卵高峰,在5h内的产卵量占母蛾总产卵量的85.21%,在9h内达92.78%;两广二号杂交原种母蛾的产卵规律符合干热空气处理蚕卵治疗家蚕微粒子病卵龄控制在12 h内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家蚕浓核病毒是一种使蚕发生软化病的病原,主要感染家蚕的中肠圆筒型细胞。家蚕浓核病毒可作为基因转移、表达的载体和农林害虫的生物防治,同时也是家蚕的四大病毒性疾病之一,对蚕桑生产危害巨大。现就病理学特征、基因组结构、感受性、检测方法和浓核病的防治等方面对家蚕浓核病毒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4.
主要从清园、冬耕、挖补、剪枝、施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桑园冬季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5.
6.
对发现于湘晖原蚕中的体壁突变蚕予以继代,并与芙蓉杂交的F1代和F2代经饲养调查显示:体壁突变蚕后代体壁突变体分离并不复杂,纯种及其与芙蓉杂交的F1代和F2代均出现正常素斑白蚕和体壁为黄褐色的突变蚕,其体壁突变蚕的出现率分别为74.91%、49.56%和76.32%;突变个体的体壁厚,大眠入眠脱皮均变得缓慢,但蚕期生命率仍然较高;突变个体化蛹脱皮困难,化蛹的蜕皮形状大、颜色深,且质量是正常的2倍,特别是化蛹脱皮率极低,致使虫蛹率低,纯种及其与芙蓉杂交F1代和F2代突变群体的虫蛹率分别为22.52%、6.13%和6.54%,且全茧量、茧层率明显偏低。通过对湘晖体壁突变蚕的化蛹蜕皮中蜡质层、几丁质和尿酸盐三种成份的检测结果表明:突变体化蛹的蜕皮中蜡质层含量是正常的3.19倍,但尿酸盐含量却只有正常的21.72%,几丁质含量比正常的稍高。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对干热空气处理蚕种进行赤豆色入库冷藏保护,调查干热空气处理短期冷藏蚕种的蚁蚕生命力。试验结果表明:芙·9×7·湘与7·湘×芙·9的试验与对照的蚁蚕绝食经过时间均120 h,同时间内试验与对照的蚁蚕死亡率差异不显著,干热空气处理对短期冷藏蚕种的蚁蚕强健性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1 项目概况 该项目于2002年年初立项,旨在4年时间内培育一对适应华南地区抗逆性强、强健好养、高产优质的夏秋用新蚕品种。同时利用蚕胚胎温敏性的遗传特性,开展选育专养雄蚕的品种。 2 项目进展 2.1 常规品种选育进展 2.1.1 杂交亲本的培育和筛选 在前期大量工作的基础上,经过亲本素材的比较筛选、改良与提高,配合力测定、高温多湿环境的定向培育和选择,确定了核心亲本和目标组合。中系为丰选、南五(黄、白卵系)、501,日系为208、7532;目标组合粤枫三号(组合型式五·选×28·32),正参加广东省品比鉴定。 2.1.2 杂交组合鉴定和中试 2.1.2.1 实验室鉴定2002~2004年3年6期实验室鉴定与对照9·芙×7·湘比较,粤枫三号的主要经济性状均达到或高于对照种,其虫蛹统一生命力与对照相仿,万蚕产茧量、万蚕茧层量、万蚕产丝量均比对照  相似文献   
9.
三眠蚕品种选育的配合力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法对8对三眠蚕杂交组合的虫蛹生命率和万蚕收茧量进行了配合力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三眠蚕的虫蛹生命率主要受基因加性遗传效应控制,万蚕收茧量则受基因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的控制。配合力分析结果与实际饲养成绩趋势一致,三&#215;源这对三眠蚕组合性状优良,配合力好,有望培育成优良的高产优质的三眠蚕新品种。  相似文献   
10.
正家蚕基因资源的维持具有区别于其它生物类型的显著特点,即是非自然界的孟德尔遗传群体的自然平衡传递,而是以家养(室内集中饲养)方式而人为实现自然生物的维持延续。这就决定了保存家蚕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