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目的]筛选适宜玉蕈菌丝体生长的液体培养基。[目的]以菌丝体生物量为主要指标,采用单因素方法筛选菌丝体生长最佳碳氮源,再进行正交试验筛选其碳源与氮源最佳配比,进一步采用单因素方法筛选其最佳无机盐及VB1浓度配比。[结果]玉蕈菌丝体最佳液体培养基为麦芽糖30 g/L,蔗糖30 g/L,酵母粉3 g/L,麦麸10 g/L,KH2PO41 g/L,Mg SO4·7H2O 0.5 g/L,VB19.0 mg/L,p H自然。25℃培养288 h,其菌丝体生物量干重可达10.394 g/L。[结论]该研究为玉蕈菌丝体深层发酵生产及其液体菌种的生产与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为黑木耳液体菌种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以黑木耳菌丝体生物量为主要考察指标,通过对黑木耳液体发酵培养基的碳源、氮源进行筛选,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对液体发酵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黑木耳液体菌种生长的最适培养基为葡萄糖20 g/L,蛋白胨10 g/L,磷酸二氢钾2 g/L,硫酸镁1.5 g/L;最佳发酵条件为pH 6,150 r/min,26℃,接种量3 mL/100mL。该条件下黑木耳菌丝体生物量为1.22 g/100mL。  相似文献   

3.
采用正交试验对平田头菇菌丝体液体培养基进行筛选。结果表明,平田头菇菌丝体液体培养基最佳配方是25 g/L葡萄糖、250 g/L马铃薯(浸提液)、40 g/L麦麸(浸提液)、4 g/L蛋白胨、5 g/L KH2PO4、2.5 g/L MgSO4·7H2O、16 mg/L维生素B1,pH值自然,28℃静置培养10 d,其菌丝体生物量(干质量)可达13.52 g/L。  相似文献   

4.
桦褐孔菌菌丝液体培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研究了碳源、氮源、琼脂、天然物质在桦褐孔菌菌丝体液体培养基中的配比。结果表明:培养基配方以葡萄糖20.0 g/L、淀粉50.0 g/L、蛋白胨3.5 g/L、KH2PO43.0 g/L、MgSO41.5 g/L为最佳,菌丝生物量达0.181 2 g/100 mL。在最佳培养基配方基础上,桦褐孔菌菌丝体摇床培养5 d、培养液装量为容器的1/3时菌丝体生物量达到最大值,为0.041 4 g/50 mL。  相似文献   

5.
探索了培养基组分和培养条件对杨树菇菌丝体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杨树菇液体发酵培养基的最优组合为:40g/L蚕蛹粉、20g/L可溶性淀粉、2g/LKH2PO4和1g/LMgSO4·7H2O;最优培养条件为:装液量320mL/L,接种量100mL/L,pH6.5,摇床转速180r/min,在(25±0.5)℃条件下恒温振荡培养8d,菌丝体生物量可达0.03g/mL。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出印度块菌(Tuber indicum)最适用的液体培养基,以印度块菌菌丝体生物量为测量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方法对各配比的印度块菌液体培养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印度块菌最适液体培养基为20.00g/L葡萄糖,15.00g/L麦芽糖,1.50g/L蛋白胨,2.50g/L酵母浸粉,3.00g/L KH_2PO_4,1.50g/L MgSO_4·7H_2O,0.008g/L维生素B_1,pH值自然。25℃、120r/min摇瓶培养120h,其菌丝生物量干质量可达9.58g/L。  相似文献   

7.
张斌  周再知  陈羽  梁坤南  余雪标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5):11871-11873
[目的]通过对常规培养基营养因子优化,筛选出适宜红菇菌丝体生长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红菇的仿生栽培和深层培养生产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液体发酵培养法,研究葡萄糖、(NH4)2SO4、ZnSO4和VB1在不同质量浓度下对红菇纯培养菌株菌丝体生物量的影响,并用正交试验法筛选出适宜红菇菌丝体生长的最佳培养基配方。[结果]结果表明,适宜红菇菌丝体生长的葡萄糖质量浓度为10.00-25.00g/L,(NH4)2SO4为2.07~4.83g/L,ZnSO4为4.50~6.50g/L,VB1为0.15—0.20g/L。红菇菌丝体生长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20%马铃薯汁+葡萄糖20.00g/L+(NH4)2SO42.07g/L+ZnSO45.50g/L+VBB10.20g/L+KH2PO43.00g/L。[结论]用该培养基配方进行温室振荡发酵试验时,得到红菇最大菌丝产量为0.64g/L。  相似文献   

8.
首次通过对松茸菌丝体的液体培养方式的比较,选择以间歇性手摇的方式进行筛选,以松茸菌丝体生物量(干质量)为主要指标,首先采用单因素试验分别筛选出2种最适碳氮源,再结合L9(34)正交设计方法,最终得到最适液体培养基配方:蔗糖30.00 g/L,麦芽糖20.00 g/L,酵母粉2.50 g/L,麦麸25.00 g/L(浸提液),KH2PO42.50 g/L,MgSO4·7H2O 1.50 g/L,维生素B18 mg/L,pH值自然条件。25℃静置培养12 h,再每隔12 h水平往复手摇约5 min,培养72 h,其生物量可达10.92 g/L。与前人试验结果相比,该方式周期更短,生物量更高。  相似文献   

9.
铆钉菇菌丝体液体培养条件及产胞外多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食用菌液体培养和胞外多糖的研究提供基础。[方法]研究铆钉菇菌丝体的最佳液体培养条件,并对其产胞外多糖的情况进行测定。[结果]铆钉菇菌丝体深层发酵适宜的培养基组成为:蔗糖20 g/L、酵母浸膏2 g/L、K2HPO40.5 g/L、MgSO40.5g/L、Vc 0.001 g/L,适宜培养温度28℃,pH值7.0。铆钉菇菌丝体液体培养7 d,菌丝体干重为28.0 g/L,胞外多糖产量为3.27 g/L。[结论]铆钉菇菌丝体液体培养可很好地生长,并产生较多的胞外多糖。  相似文献   

10.
虫草深层发酵的培养条件和培养基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菌丝体干重、腺苷含量及腺苷总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初始pH值、碳源、氮源和金属离子等因素对蛹虫草液体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蛹虫草液体摇瓶培养的最佳温度为20 ℃,初始pH值为4.0,最适培养基组成为糖蜜20 g/L、玉米浆10 g/L、氯化钙0.5 g/L、磷酸二氢钾0.5 g/L、磷酸氢二钾0.5 g/L、维生素B1 0.1 g/L.在优化的培养条件下,蛹虫草菌丝体生物量为15.55 g/L,腺苷含量为6.26 mg/g,腺苷总量为97.25 mg/L.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漏斗形马勃在7种不同基础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方法]采用7种基础培养基进行试验,通过液体和固体培养,以菌丝体生物量及菌落直径为指标,确定漏斗形马勃的最佳基础培养基。[结果]最适合漏斗形马勃生长的基础培养基配方为玉米渣4%、蛋白胨0.3%、蔗糖2%、KH2PO41%、Mg SO40.05%。在28℃和摇床转速150 r/min条件下,液体培养5 d后的菌丝体干重为16.56 g/L。在28℃固体培养7 d,菌丝体鲜重和干重分别为16.47和2.27 g/L,菌落直径为4.49 cm。[结论]该研究为漏斗形马勃培养条件的进一步优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金顶侧耳液体培养基的优化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以金顶侧耳菌丝体的生物量及其多糖含量为测量指标,对金顶侧耳液体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当发酵培养基的配方为:马铃薯20%,蛋白胨0.3%,葡萄糖2.5%,KH_2PO_4和MgSO_4·7H_2O各为0.15%时,其菌丝体的生物量最高:而当培养基的配方为:马铃薯20%,蛋白胨0.1%,葡萄糖3.0%,H_2PO_4和MgSO_4·7H_2O各为0.15%时,其菌丝体胞内多糖含量最高。结果表明生物量最高的培养基中其菌丝体的胞内多糖的产量并非最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优化马尾松松针-绣球菌双向液体发酵条件,并探究绣球菌菌丝体多糖的抗氧化活性,为绣球菌菌丝体的高效生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双向液体发酵法,即在绣球菌发酵培养基中添加适量马尾松松针粉末,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究马尾松松针添加量(0.50,0.75,1.00,1.25,1.50 g/L)、发酵时间(12,16,20,24,28,32 d)、绣球菌接种量(25,50,75,100,125,150 mL/L)、pH(4,5,6,7,8)对绣球菌菌丝体生物量的影响,优化双向液体发酵条件。以未添加马尾松松针粉的处理为对照组,提取菌丝体多糖,采用红外光谱对菌丝体的多糖结构进行分析。测定菌丝体多糖对ABTS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分析其抗氧化活性。【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显示,当马尾松松针粉末添加量为1.25 g/L、发酵时间为24 d、接种量为100 mL/L、pH为5时,绣球菌菌丝体生物量均较高。正交试验结果显示,马尾松松针 绣球菌双向液体发酵的最优条件为:马尾松松针粉末添加量1.25 g/L、发酵时间24 d、pH为4、接种量125 mL/L,在此条件下绣球菌菌丝体生物量可达到(11.16±0.22) g/L。与对照组相比,双向液体发酵绣球菌菌丝体生物量提高了约162.10%。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马尾松松针-绣球菌双向液体法发酵得到的菌丝体多糖的红外主要吸收峰与对照组一致。抗氧化试验结果显示,绣球菌菌丝体多糖对ABTS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均具有较好的清除能力。【结论】得到了马尾松松针-绣球菌双向液体发酵产绣球菌菌丝体的最佳条件,此条件下得到的菌丝体多糖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4.
胡梅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5):1926-1928
[目的]为更好地开发和利用长根菇这一珍稀食、药用菌资源。[方法]以菌丝体生物量为测定指标,采用静置培养的方法探索长根菇液体菌种的最佳培养基配方。[结果]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静置培养长根菇液体菌种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4.0%玉米淀粉、0.2%黄豆饼粉、2.0%葡萄糖、0.2%蛋白胨、0.2%KH2PO4、0.1%MgSO4、0.1%CaSO4和60.0 mg/L VB1。在此培养基中,在25~26℃静置培养8 d后,长根菇菌丝体生物量可达8.75 g/L。[结论]由于优化的培养基中主要原料价格较低,因此将此培养基配方用于生产将会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5.
通过摇瓶液体培养试验,对皱柄白马鞍菌液体深层培养中培养基成分、pH值、装液量及摇床转速、培养时间等对菌丝体生长的影响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适宜的培养条件为:培养基含小麦粉20 g/L、硫酸氨2g/L、MgSO40.5 g/L、KH2PO40.46 g/L、K2HPO41 g/L,最适pH 5.5-6.5,装液量300-400 mL/L,接种量5 mL培养菌液,温度26-28℃;摇床转速100 r/min,培养时间7 d。适宜条件下最大菌丝生物量可达5.867 g/L。  相似文献   

16.
[目的]优化蒙山牛肝菌液体发酵培养基.[方法]以菌丝干重为指标,首先采用单因素试验筛选适于菌丝体生长的最佳碳氮源,再以正交试验优化碳源与氮源以及无机盐与VB1的最佳配比.[结果]蒙山野生牛肝菌优化的液体培养基配方为乳糖10 g/L,可溶性淀粉20 g/L,酵母膏5g/L,牛肉膏10 g/L,KH2PO41 g/L,MgSO4·7H2O1g/L.[结论]正交设计法优化的蒙山牛肝菌液体发酵培养基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可为大规模发酵生产及后继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优化巴西蘑菇(Agaricus blazei Murrill)的液体发酵培养,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菌渣提取液(A)、酵母浸膏(B)和玉米粉(C)用量作为影响因子,巴西蘑菇的菌丝体干重(Y)为响应值,采用3因素3水平的Box-Behnken试验设计及响应面分析法对巴西蘑菇液体培养基各参数及其交互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因素A、B、C及AC的交互作用对巴西蘑菇菌丝体干重影响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液体发酵培养基最优组分为:杏鲍菇菌渣153.5 g/L,酵母浸膏9.7 g/L,玉米粉30.5 g/L,其菌丝体生物量最大为1.785 g/100 m L,与试验模型预测值(1.796 g/100 m L)的相对误差值仅为0.62%。  相似文献   

18.
蛹虫草鲁山株C0511菌丝液体培养基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液体培养蛹虫草鲁山菌株,以菌丝体产量为指标,对培养基的碳源、氮源、无机盐、维生素B1进行单因素试验,并在单因素基础上进行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液体培养菌丝产量的主次因素依次为氮源、碳源、维生素B1和无机盐。最佳培养基为:蔗糖20 g/L、蛋白胨25 g/L、维生素B10.15 g/L,无机盐为KH2PO41.5 g/L+MgSO40.5 g/L+CaCl20.25 g/L。  相似文献   

19.
金毛鳞伞液体培养基优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金毛鳞伞液体培养基优化为研究目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对金毛鳞伞液体培养基配方的碳源、氮源、无机盐(K2HPO4、MgSO4·7H2O)成分浓度进行筛选比较,以寻求最佳的液体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金毛鳞伞液体培养基最佳配方为:葡萄糖20 g/L、玉米粉50 g/L、豆粕50 g/L、K2HPO43 g/L、MgSO4·7H2O 4 g/L.  相似文献   

20.
以菌丝体干物重为基础,对野生桑黄菌丝体液体发酵培养基营养元素进行筛选,通过正交实验优化菌丝体生长发育的常规培养基配方为麦芽糖3%,酵母粉2%,MgSO4 0.15%,KH2PO40.10%,柠檬酸三铵0.10%,复合维生素B 0.01%,其菌丝体干物重达20.23 g·L^-1。在此基础上研究发现,常规培养基中添加0.3%桑枝水提物可促进菌丝体生物量的增加,菌丝体干物重高达24.78 g·L^-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