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研究亚硒酸钠在低硒籽鹅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为临床合理地用药预防籽鹅缺硒病提供科学依据。选择1日龄健康籽鹅80只(公母各半)作试验动物,复制缺硒动物模型后,口服0.1%亚硒酸钠溶液,分别于投药后第0、1、2、4、8、12、24、48、72、96、144、192 h剖杀籽鹅,采取心脏、肝脏、肾脏、脾脏、胰脏、肌胃、肌肉组织样品,应用2,3—二氨基萘荧光法测定各组织中的硒含量,应用MCPKP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肝脏、肾脏、脾脏、胰脏、肌胃均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肌肉符合滞后一级吸收一室开放模型,心脏符合一级吸收一室开放模型。硒在肝脏中吸收最快,其次为心脏、肌胃、胰脏、肾脏、脾脏,肌肉吸收最慢;硒的消除都比较慢,最快的为肌肉,其次为心脏、肝脏、脾脏、肾脏、胰脏、肌胃。亚硒酸钠在低硒籽鹅不同组织中吸收、分布和消耗时间不同,这主要是由于硒缺乏损伤了动物机体的某些组织器官所致。  相似文献   

2.
以贵州晴隆黑山羊为研究对象,采集黑山羊养殖场饲养环境中土壤、牧草、饮用水进行砷、汞、镉、铅含量检测,以及检测黑山羊体内肠、心、肝、肌肉、骨和肺不同部位组织器官中重金属的蓄积分布,探究当地黑山羊组织中重金属蓄积与分布情况与饲养环境的相关性。得出以下结论:饲养环境重金属含量与黑山羊组织中重金属的蓄积有相关性;饲养环境土壤中重金属砷与黑山羊组织肝脏组织中显著相关;饲养环境中重金属汞与黑山羊肝脏和肌肉组织有较强的相关性;饲养环境中重金属镉与黑山羊心脏和肝脏组织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3.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法对固始鸡0,2,4,6和8周龄时各组织器官(胸肌、腿肌、肝脏、肾脏、心脏、胰脏、胫骨、趾骨、跖骨、法氏囊)的锌沉积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心脏中锌沉积量随周龄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肝脏中锌沉积量随周龄变化差异显著(P<0.05);肾脏、胰脏、法氏囊、胸肌、腿肌、胫骨、跖骨、趾骨中锌沉积量随周龄变化差异极显著(P<0.01)。(2)2周龄之后,锌在骨骼、胰脏、法氏囊中沉积量较高,在肌肉中沉积量较低,其中在胸肌中沉积量最低,明显低于其他组织器官。(3)法氏囊、胸肌、肾脏、胰脏中锌沉积量随周龄的增加逐渐减小,且差异极显著(P<0.01);腿肌、肝脏、心脏、胫骨、趾骨、跖骨中锌沉积量在0~4周逐渐上升,4~6周有下降趋势,但变化规律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褪黑素受体Mel 1a在皖西白鹅各组织中的分布特点和表达水平,为褪黑素在皖西白鹅的功能调控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以皖西白鹅作为研究对象,提取各组织器官的总RNA,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褪黑素受体Mel 1a mRNA和蛋白在鹅组织中的分布和差异性表达,免疫组化检测褪黑素受体Mel 1a蛋白在鹅的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在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胰脏、大脑、小脑、肌肉、卵巢各组织中均存在Mel 1a mRNA表达;Mel 1a蛋白广泛分布于大脑、心脏、肾脏、肝脏、肺脏、脾脏、胰脏和肌肉组织细胞中,利用Image-pro plus 6软件分析免疫组化阳性信号的IOD值显示,脾脏阳性信号最强,其次是胰腺。脾脏显著强于大脑,肺脏中的信号显著强于心脏和肌肉组织。采用Real time 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组织中Mel 1a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卵巢中表达水平最高,其次是胰腺、脾脏、肾脏、肝脏、心脏和脑组织中,肺脏和肌肉中的表达水平最低,另外在各级卵泡中Mel 1a mRNA的表达水平随卵泡发育逐渐增加,直到...  相似文献   

5.
采用qRT-PCR等技术探究了Mel1c在鹅不同器官组织(心脏、肝脏、肾脏、肺脏、胰脏、脾脏、卵巢、大脑、胸肌及F1、F2、F3、F4、F5卵泡)中的表达分布。结果表明,Mel1c mRNA在鹅的心脏、肝脏、肾脏、肺脏、胰脏、脾脏、卵巢、大脑、胸肌及各级卵泡中均有表达;其表达量在各组织中存在差异,且以胰脏、脾脏、肾脏、卵巢中表达量较高,肺脏次之,心脏、胸肌、大脑水平相当,肝脏中最少。而在卵泡组织中,F4级卵泡中最高,其次为F5级卵泡,F1级卵泡中表达量最少。Mel1c在鹅各组织中普遍表达分布,进一步说明了褪黑素在机体中有着广泛的生物学作用,特别是对卵泡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重金属镉在鱼体内的累积情况,给鱼体内重金属镉富集问题提供经济、安全、快速的解决方法,以我国常见养殖鱼类鲫(Carassius auratus)为试验对象,确定镉对鲫的安全浓度后将鲫暴露在含有不同浓度镉的水体中14 d,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对重金属污染物镉在鱼体各组织内的累积和分布情况进行检测,之后将鲫转移至不同流速的清水中14 d,比较不同水流流速对鱼体中镉的清除效果,同时分别在暴露试验和清除试验后对鲫可食用部位进行非致癌膳食风险评估。结果显示:镉对鲫96 h的安全质量浓度为1.528 mg/L;镉在鲫鱼头和肝脏中累积较多,肌肉中较少,镉富集程度与水环境中镉浓度和镉暴露时间呈正相关;鲫肌肉、胆中的镉排出较快,而肝脏、肾脏中的镉排出较慢,在水流流速为0.1~0.2 m/s时的清除效果最佳;水体镉暴露14 d后鲫鱼头、肌肉存在潜在的非致癌食用风险,流水清除14 d后肌肉可达到食用标准,但鱼头仍具有食用风险。综上所述,鲫各组织器官对镉的累积能力及清除能力具有显著性差异,适宜的水流流速有利于鲫体内镉的排出,对于镉污染后的鲫需进行重金属的清除后才可食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三穗鸭各组织中重金属蓄积与分布差异,了解三穗鸭中积累的重金属是否在人体的正常摄入中存在潜在危害,对三穗鸭的组织器官鸭胸肉、鸭腿肉、鸭肝、鸭心、鸭胗、鸭肠、鸭脚、鸭骨中重金属镉、铅、铜、砷的含量进行测定,采用数据处理软件分析三穗鸭组织内重金属含量水平及其分布特征,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污染综合指数法和国家标准对各个组织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铜在鸭心中的含量最高,为7.0259 mg/kg;铅和砷在鸭脚中的含量最高,分别为0.4877 mg/kg 和0.2313 mg/kg;镉在鸭肝中的含量最高,为0.1565 mg/kg。通过与国家标准规定的范围比较表明,三穗鸭组织中各重金属含量均在国家限量范围内,其中,重金属铅比其他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高,但是污染程度均属于安全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8.
褪黑素广泛的生理作用是通过与其膜受体(Mel 1a、Mel 1b、Mel 1c)结合介导的。褪黑素受体在机体内广泛分布,但因受体亚型、物种、组织不同而异。采用RT-PCR、real-time PCR和免疫组化技术探究了Mel 1b在鸭不同组织(包括鸭脾脏、心脏、肾脏、大脑、胸肌、卵巢、肺脏、肝脏、胰脏组织)中的表达分布及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鸭Mel 1b mRNA在脾脏、心脏、肾脏、大脑、胸肌、卵巢、肺脏、肝脏、胰脏中均有表达,且Mel 1b受体蛋白均存在于大脑、肺脏、肝脏、胸肌、肾脏、心脏、胰脏中(脾脏、卵巢未成功测试)。Real-time PCR结果表明,各组织中Mel 1b mRNA表达量存在差异,在卵巢中的表达量最高,其次为肺脏,在脾脏、心脏、肾脏和肝脏中的表达量也明显高于大脑中的表达,但在胸肌和胰脏中的表达量要稍低于大脑中的表达量。Mel 1b在鸭各组织中普遍表达分布,进一步说明了其介导褪黑素广泛的生理功能,特别是对生殖功能的调节。  相似文献   

9.
采用微波消解原子吸收法测定鸡组织样品中的铅、镉、铜、铬等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鸡组织中铅的含量:心脏>肝脏>肌胃>胸肌>肾脏>腿肌>骨骼,超标率分别为100.00%、96.87%、96.87%、87.50%、100.00%、81.25%、0;镉的含量:肾脏>骨骼>腿肌>肝脏>心脏>肌胃>胸肌,超标率分别为6.25%、0、3.13%、0、0、0、0;铜的含量:心脏>肝脏>肾脏>骨骼>肌胃>胸肌>腿肌,超标率分别为12.50%、15.63%、9.38%、3.13%、0、0、0;铬的含量:肾脏>肝脏>心脏>胸肌>腿肌>骨骼>肌胃,超标率分别为50.00%、62.70%、9.38%、3.13%、0、0、0。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铅和镉联合暴露后蛋鸡各组织器官中铅和镉的残留规律。[方法]将120只40周龄海兰褐壳蛋鸡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饮用纯净水,Cd暴露组在饮水中添加50 mg/L Cd,Pb暴露组在饮水中添加100 mg/L Pb,Pb+Cd暴露组在饮水中添加100 mg/L Pb和50 mg/L Cd,探讨蛋鸡各组织器官中铅和镉的残留规律。[结果]与Cd暴露组相比,Pb+Cd暴露组除肾脏外各组织中的镉含量均有升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Cd暴露组肾脏中镉含量显著高于Pb+Cd暴露组。与Pb暴露组相比,Pb+Cd暴露组胸肌和肾脏中铅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腿肌、心脏、脾脏中铅含量显著升高(P0.05),肝脏和肌胃中铅含量则基本相当。与对照组相比,Pb暴露组各组织中的镉含量显著升高(P0.05),而Cd暴露组蛋鸡各组织中铅含量差异不显著。[结论]铅和镉在家禽体内沉积存在复杂的交互作用。该研究可为促进禽产品质量安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Pb污染土壤对高羊茅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土培研究了在单一因素影响下,不同浓度的Pb对高羊茅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同时分析测定了其抗性生理指标的改变以及地上部分和根的Pb累积量。实验结果表明:低浓度的Pb(〈100mg·kg^-1)单一污染时,对高羊茅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初期有促进作用(P〈0.05);高浓度时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且随着浓度的升高(200-2000mg·kg^-1),抑制作用和毒害作用都加强。同时,随Pb浓度增加,叶片和根中的Pb含量也增加,叶片的细胞膜透性增大,电导率显著升高;MDA含量和抗氧化保护酶POD活性先略微降低,而后也呈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12.
滨海沙地主要造林树种的热值和营养元素及其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滨海沙地3种造林树种的热值、灰分质量分数和营养元素质量分数及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造林树种的平均干质量热值和平均去灰分热值,湿地松Pinuselliottii(20.96kJ·g-1,21.41kJ·g-1)与厚荚相思Acaciacrassicarpa(20.97kJ·g-1,21.35kJ·g-1)接近,但均高于木麻黄Casuarinaequisetifolia(20.18kJ·g-1,20.69kJ·g-1)。具体数值因树种和器官不同而异。植物碳质量分数在器官间分布没有规律性,总体上,湿地松的平均碳质量分数(491.548g·kg-1)高于厚荚相思(471.773g,kg-1)和木麻黄(460.042g·kg-1)。氮、磷、钾、钙和镁等在3树种不同器官中的分布规律为叶最高,枝、皮和根次之,干最低。干质量热值与镁质量分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O.05),与氮、磷、钾质量分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O.01)。灰分质量分数与磷质量分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O.01),与钾、钙、镁等质量分数显著正相关(P〈O.05)。氮、磷、钾、镁等质量分数两两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O.05)。袁4参】5  相似文献   

13.
为探求水稻钙和镁吸收规律,进一步提高产量,通过2 a10个点次的田间对比试验,比较了农民习惯施肥(FFP)和实地养分管理(SSNM)下水稻茎叶、植株及籽粒的钙镁吸收和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与FFP相比,SSNM产量提高了6.66%-20.37%,平均增产13.7%,8个试验点增产显著。FFP水稻茎叶和籽粒的含钙量分别为2.24-3.10 g.kg-1和0.10-0.27 g.kg-1,含镁量分别为0.80-1.38 g.kg-1和0.62-0.97 g.kg-1。水稻植株中氮镁积累量分别是1.55-20.08 kg.hm-2和7.69-14.86 kg.hm-2,1 000 kg籽粒吸收钙1.66-2.56 kg,吸收镁1.16-1.86 kg;SSNM水稻茎叶和籽粒含钙量分别为2.45-3.40 g.kg-1和0.12-0.29 g.kg-1,含镁量分别为0.85-1.37 g.kg-1和0.62-0.94 g.kg-1,水稻植株中氮镁积累量分别是16.71-22.91 kg.hm-2和9.33-16.35 kg.hm-2,1 000 kg籽粒吸收钙1.66-2.67 kg,吸收镁1.19-1.71kg。两种施肥方式下钙镁的含量和1 000 kg籽粒吸收钙镁量无明显差别;SSNM钙镁的积累量均高于农民习惯施肥。表明,寒地水稻钙镁需要量较高,每1 000 kg水稻需要钙镁含量平均为2.04 kg和1.51 kg,SSNM对水稻茎叶和稻穗钙镁含量影响不大,由于其提高了水稻产量,因此促进了钙镁吸收。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绿头鸭各器官内的硒(Se)含量水平,搜集罚没的绿头鸭个体12只,分别采集肝脏、肾脏、心脏、肺脏、肠、肌肉、血液等标本,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AFS)测定硒元素含量,结果表明在绿头鸭的肾脏、肝脏中的硒元素含量较高,达到0.515±0.074微克/克(μg.g-1)和0.396±0.027μg.g-1,而肌肉、血液内的...  相似文献   

15.
将40只18-22g昆明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金线莲多糖大、中、小3个剂量组,分别灌胃蒸馏水和200、100、50mg·kg^-1多糖,连续灌胃20d,第21天时,摘小鼠眼球采血,通过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和补体(C3、C4)的含量,研究金线莲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金线莲多糖各剂量组小鼠的IgA含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IgM含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显著提高(P〈0.05);大、中剂量组的IgG含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显著提高(P〈0.05);大剂量组的C3,含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极显著提高(P〈0.01);各剂量组的C。含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显著提高(P〈0.05).上述结果表明,金线莲多糖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小鼠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6.
以大鼠为试验对象,设计了两个试验观察蛋氨酸螯合铬对大鼠毒性及理化指标的影响,(1)蛋氨酸螯合铬的急性毒性试验,选择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正常饲喂,试验I组、Ⅱ组分别按6g·kg^-1BW、12g·kg^-1BW(以铬计算)进行灌胃。急性毒性试验表明,灌胃的最大耐受剂量(MTD)大于12g·kg^-1BW,根据WHO对化学物质的急性毒性分级标准(LD505g·kg^-1BW)实际属于无毒。(2)饲养试验,选择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正常饲喂,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分别在饲料中添加300μg·kg^-1400μg·kg^-1氨酸螯合铬(以铬计算)。饲养试验表明,试验中试验Ⅰ、Ⅱ组与对照组大鼠的平均末重和平均增重相比差异显著(P〈0.05);试验Ⅰ、Ⅱ组与对照组大鼠的平均体脂湿重和体脂/终体重相比差异显著(P〈0.05);试验Ⅰ、Ⅱ组与对照组大鼠的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相比差异显著(P〈0.05)。可以看出蛋氨酸螯合铬制剂可以促进动物生长,对GLU、T-CHO和TG均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能够预防体脂增加。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硒对氧化应激小白鼠肝脏酶活的影响,选取45日龄36只健康昆明品系雄性小白鼠,按体重相近的原则随机分为3组:1组为对照组(硒的水平0.3mg·kg-1 W,腹腔注射10mg·kg-1 W的生理盐水);2组为低硒应激组(硒的水平0.3mg·kg-1 W,腹腔注射D-半乳糖150mg·kg-1 W);3组高硒应激组(硒的水平0.6mg·kg-1 W,腹腔注射D-半乳糖150mg·kg-1 W)。试验结束后,屠宰所有试验小白鼠,摘除眼球采血,分离出肝脏,测定MDA、T-AOC、GSH-PX、LDH、ALT、ASTD的活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低硒应激组GSH-PX活性、T-AOC水平极显著降低,MDA浓度极显著升高;高硒应激组GSH-PX、T-AOC含量差异不显著。低硒应激组与高硒组之间ALT和ALP活性差异显著。与对照组相比,低硒组ALT活性显著,ALP活性极显著增高,高硒应激组LDH、ALT和ALP活性差异不显著,低硒应激组和高硒应激组之间差异显著。0.6mg·kg-1 W硒对D-半乳糖诱导的肝脏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硒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增强机体的抗氧化防御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8.
为有效防治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对南通市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其污染状况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重金属平均含量分别为Cd 0.14mg·kg-1、Cr 51.41mg·kg-1、Pb 19.47mg·kg-1、As 6.93mg·kg-1、Hg0.10mg·kg-1。一般农田未受到重金属污染,个别蔬菜地受到重金属轻度污染,主要污染物为Cd,单项污染指数为1.60。全市农田土壤重金属平均综合污染指数为0.31,处于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9.
分析19份采自海南、广西、广东、福建、云南等地的豆科绿肥种质的矿质养分含量,并在此基础上利用有机肥分级评价方法对这些豆科种质进行有机肥分级。结果表明:19份豆科绿肥的大量元素含量变异较大,其中含氮量为12.4~43.8 g·kg-1(平均22.2 g·kg-1),含磷量为4.3~16.7 g·kg-1(平均9.7 g·kg-1),含钾量为5.6~31.1 g·kg-1(平均12.9 g·kg-1)。供试的19份豆科绿肥种质的有机肥评价结果显示,大多数为2级有机肥,3级和1级有机肥均仅有1份,说明这19份豆科绿肥都是品质较高的绿肥。  相似文献   

20.
苎麻对农田土壤中汞、镉的吸收累积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评价非食用性经济植物苎麻对农田土壤中汞、镉的累积修复效果,本研究采集了46个种植于某汞矿区周边的汞、镉复合污染农田土壤的苎麻样品,分析了苎麻及对应土壤样品中汞、镉含量,计算了苎麻对汞、镉的累积系数和转运系数。结果表明:汞在苎麻根、秆、皮和叶中的含量分布为58.02~136.97、60.6~560.45、113.26~3 860.51、446.1~1 686.3μg·kg^-1;镉在苎麻根、秆、皮和叶中的含量分布为10.1~1 527.8、7.17~1 203.63、11.57~1 838.14、77.12~842.41μg·kg^-1。麻皮和麻叶中的汞含量明显高于根部;而镉较均匀分布在苎麻的根部、麻秆、麻皮及麻叶。汞和镉在对应土壤中含量分布为0.381~9.040 mg·kg^-1和0.131~7.814 mg·kg^-1。苎麻地上部对汞的累积系数范围为0.017~4.826,转运系数范围为0.583~22.595,苎麻地上部对镉的累积系数范围为0.011~3.725,转运系数范围为0.055~16.175。麻皮的汞累积系数明显高于根部和麻秆;而苎麻各部位的镉累积、转运系数无明显差别。土壤中的DOC含量上升会导致苎麻麻秆、麻皮中汞含量的下降,土壤pH的下降会促进苎麻的麻秆、麻皮两个部位对镉的吸收累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